古錢幣收藏有哪些技巧?

方世平


你好,關於古錢幣收藏,沒有什麼技巧和捷徑,只有一點一滴的積累經驗,瞭解錢幣的品種和種類,多去市場觀察,瞭解錢幣的真偽和真實的市場價。錢幣收藏和其他收藏一樣,切忌好高騖遠,不能成天想著撿漏,不能眼裡沒有不值錢的錢幣,否則只會一開始就誤入歧途,走火入魔。



玩錢幣一定要進對圈子,多結交玩錢幣的朋友,多聽取別人的意見,不能閉門造車,孤芳自賞。目前很多人在不瞭解錢幣收藏的情況下,百度了網絡上的騙子公司和骨灰級國寶幫(這一類人有一定的錢幣知識,往往能說得頭頭是道,但出示的錢幣卻是明晃晃的大假貨)發佈的虛假信息所欺騙,很容易被洗腦得走火入魔。這樣的人我遇到過不少,勸不了,還罵勸他的人。
&虛假價格信息

所以想學習錢幣收藏,最好是加入正規的錢幣交流群(一般扣扣裡比較多,而且可以主動搜索類似群),以及收藏者相對集中的專業錢幣網站,比如古泉園地就可以。只有在這些地方才會遇到正常的錢幣玩家,才能學到正確的錢幣收藏和價格知識,不會跑偏。

在目前市場上仿品氾濫的當下,不要抱著看不起普品錢幣的態度,要知道,每個剛踏入錢幣收藏的玩家都是從收藏普品開始的。因為普通錢幣很少有仿品,比如秦代的半兩、漢代的五銖、唐代的開元、宋代的元豐一直到民國的雙旗銅元,這些品種的普通版別市場價格極低,是不錯的歷代錢幣標本。可以作為錢幣真偽比較的標準,瞭解各個年代錢幣的鏽色、包漿、銅色、做工的正確信息。


至於什麼樣的錢幣有收藏價值,並不是越老越值錢,還要看錢幣的發行量、品相來決定。一般來說,戰亂時期、政權更迭時期、各時期的樣錢、母錢以及普通品種中品相極佳的錢幣都是值得收藏的。現在錢幣的稀少品種不容易遇到真品,所以得在收藏過程中慢慢尋找,至於普通錢幣可以成系統的、選擇品相極佳的收藏,都是提高錢幣價值的辦法。


風雲說收藏


古錢幣在所有古董中數量最多、種類最龐雜,想系統學習錢幣知識以後再上手買東西是不可能的。不存在什麼絕招可以讓人短時間內具備一眼真一眼假的能力。這是一個聰明人也要下笨功夫的收藏方向。由於單枚古錢幣價格比較低,只要多過手、多看少買就能練出來,也是收藏愛者入門的一個好方向。想走捷徑往往就會走彎路。所謂大道甚夷,而民好徑就是這個道理。

想多看少買還不惹店主討厭,你就可著收藏價值較高的古泉五十名珍、古泉一百名珍、銅元十大珍十小珍、古錢珍稱等級三級以上的錢幣去找,按圖索驥的搜尋珍稀錢幣。每個古董店都會有錢幣,而且絕大多數不當成主項,你去挑選不會惹人討厭。你可勁看,普品沒什麼收藏價值多看但不買,實在不好意思了就買兩枚表示一下,一來二去的就混臉熟了。不記得的錢幣就百度,沒什麼丟人的,說不定在這個過程中還能發現脫譜品或古泉名珍以外的珍稀品種。看到不懂的鏽色就問店主,他們多少也會說一些,你越小白他們就越好為人師,會跟你好好聊。這樣過手百錢也不一定可以買到一枚珍稀銅錢,你的學習成本就很低了,但你的直觀感覺就會慢慢培養出來。

其次要注意的是,就算是珍稀錢幣也別花大價錢買,很多賣古玩的都沒把拍賣價當回事,他們賣古錢就跟賣菜一樣,三塊來五塊就會走,當然欺負生人時也會漫天要價,你可以不回價。銅錢是古人的流通貨幣,經千萬人之手流落四方,所謂孤品或存世僅幾枚是不科學的說法,看多了總有機緣得到一些珍稀品種。古泉五十名珍、古泉一百名珍、古錢珍稀等級這些文章你可以在公交車或等候的零星時間多看。時間稍微長點,過手萬錢、讀書百遍的基本功就出來了。

然後就是鑑定古錢的一些小技巧了,導遊郎鑑定錢幣的方法借鑑了古玉鑑定方法,當然根據自己的經驗作了修正,看古錢會看它的型、神、工、料、鏽、也會落地聽聲、水衝聞昧。這些鑑定小知識你也可以百度一下。導遊郎研究生時接受過物證技術思維,看銅錢的時候還會注意到跟它同一批來的東西是否合理,沾的是什麼泥土、一些字裡行間是不是鑲嵌有小砂粒、店主說的來源是否可能等等等等,說起來挺複雜,但這些推理確實是瞬間完成的。你有上文說的基礎後,這些自然就融會貫通了。

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沒有名師自己悟,古錢收藏大概就是這個過程。遊郎上班不用打卡,北京的古玩店也多,學出來的過程比較快,在其他城市可能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完成這個過程,但買古玩本來就是玩嘛,所以你彆著急,也別想著一夜暴富,那不可能的,好東西可以自得其樂,也可以傳家。


導遊郎


你好,謝謝提問!我首先回答後面一個問題。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這也是收藏的一個總體原則。基於這一原則,可以說人類所有精神文化產品(物件),特別是那些稀有或瀕臨消失的物件都值得收藏。也就是說值得收藏的物件都或多或少有如下價值:文物價值,歷史,科學,文化以及藝術等價值。不同時代的藏品都代表著特定歷史時期的文化現象及特徵,是當時人類精神文明及智慧的結晶,並具有不可複製和替代性等重要意義,這也是收藏品即文物的重要特性。正因為如此,才使其顯得彌足珍貴、不可替代和不可多得。

可以說,凡是珍貴的東西,隨著時間的消逝而消失,意味著其越來越稀有並即將不復存在,同時也說明對其收藏,保護的必要和緊迫性。

所以,古錢幣中稀有品及孤品,不但有收藏價值和值得收藏,也是亟待我們珍視和保護的。

古錢幣收藏鑑定方法簡述如下:

1,古錢幣也一樣,凡是具有文物,歷史、科學、文化及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的,都值得收藏。

2、工藝製作精美和文字書寫精美者(包括重要人物或名家書寫錢文的),例如北宋時期宋徽宗親自書寫的“大觀通寶”和“崇寧通寶”等錢幣,無論是從名人效應還是從書法藝術造詣等角看,都是值得收藏的。不過其中有好幾個版本,其中,無論是文字書寫還是鑄造工藝都有精粗之別,各自存世數量亦有很大的差異。所以,要儘量選擇那些版本少見,存世量不多甚至稀有、文字書寫及工藝製作最精美者收藏。

3,歷史上那些短暫王朝的錢幣也值得收藏。例如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北周,宋、齊、梁、陳;宋以後的西夏、金、元等少數民族的錢幣,特別是其中的稀有品種都值得收藏。還有歷代農民起義等短暫政權所鑄造的錢幣也值得收藏。

4、雕母,樣錢、宮錢、賞錢、試鑄幣,錯版,異形錢等,這類錢幣數量稀少,工藝精美,存世量也有限,文化內涵豐富,有的甚至是鳳毛麟角。也符合以少為貴的原則,值得收藏。

5、花錢,這是一個特別的錢幣品種,是民間喜聞樂見、隨身攜帶和珍藏的寶貝,也是歷代民俗文化的豐富載體,而且自古至今,歷朝歷代都有,是古錢中一筆可觀而又不可小覷的古收藏資源。

筆者所見最早的花錢可到秦漢,實際上比此還要早。最早的花錢,好大概只是囿於皇宮貴族生活圈內,其存世甚少;早期民間的花錢很難見到,凡見者無不寶之。

目前存世量最多的花錢要數明清時期。內容多為壓勝,辟邪、祈福、祝壽、賀歲等民間喜聞樂見題材。正因為其來自民間,與一般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且喜聞樂見,承載著廣大民眾的思想意識,感情和精神訴求,故成為我國民俗生活和民俗文化的重要部分,自古以來人們愛之,寶之,藏之,是這樣才得以留存下來,至今人們對他的熱情仍不減當年。所以歷史上各類花錢在當今民間收藏中仍一直受追捧。

關於收藏古錢的技巧,我不知道提問者側重哪一方面。是指收藏途徑還是鑑定識別方法?根據本人經驗,這裡簡略介紹一些鑑定識別技巧:

1、明清以前的古錢幣一般都是青銅材質,所以,如果是黃銅就值得懷疑。其次,青銅比黃銅手感輕許多,有經驗者一上手就知道;宋代以前的古錢都是青銅鑄造,青銅的密度小,相對於黃銅不但手感輕,拋在地上發出的聲音比較“疲”,即不清脆,少有金屬音。這點很重要額。

2、再之,明清以前的古錢,一般都是出土之物。所以多多少少都有土沁和綠鏽。真鏽是從內裡生髮出來的,故結合很緊密,而且美觀自然;人工仿品的鏽蝕呈粉狀附著於器表,用指甲就可以刮落。另外,兩者的氣味也不一樣。聞之,前者有土腥味,後者為化學藥物味道或者是其他怪味。

3、真品造型規整,字跡和紋飾也比較清晰,美觀,工藝也好,後者則反之。

5、一般講,明清以前的古錢多以出土的居多,以後的則傳世的居多。兩者無論那一種,從表面看,出土的一定要有出土痕跡甚至土沁;而傳世的一定會留下傳世痕跡或者使用痕跡,即所謂氧化,“包漿”等。而且, 不同的環境就會有不同的氧化痕跡,所以,行家一看實物就知道其經歷及來源,如果兩者都不存在,那就值得懷疑。

另外,新仿品會有'火氣"。再之,近年來基本不見新仿品,仿品多為改革開放初期的。觀感雖然似有老相,但細細觀察,既沒有自然的老化包漿,拋在地上聲音又很脆,那就一定不是老的。

總之,對於初學者,可以根據以上要領到實際中去摸索,學習,適當交交“學費”也是正常的,只要執著,認真,並長期堅持下去,就一定有所收穫。

此外,我覺得現在收藏古錢幣正當其時。原因是其貨源比較多,且價也格合理,不比當初市場不成熟也不理性漫天要價,願打願挨。現在較之以前可謂價廉物美,可選擇性也比較大。

其實收藏古錢幣的高峰是在九十年代初,那時古玩市場剛形成,錢幣收藏和郵票收藏一樣紅火,因為那時都是剛剛玩收藏,收藏品的市場價格尚未形成,交易時沒有價格參照,用一句通俗的話講就是“瞎賣”和“瞎買”。好在和其他藏品的價格相對比較低,風險小,所以那時玩古錢幣的就比較多一些,且多是工薪族中有一定文化的收藏者。但那時收藏品種比較單一,好的品類不多見,孤品更難得一見,也就正好符合這類人群消費能力。我搞收藏最早就是從古錢幣入手的。

幾十年過去後的今天,由於大量出土的古錢流入了市場,各時期的都有,稀有品種也層出不窮。再說,第一代即老藏家經過一番把玩,整理,積澱後,已經研究的差不多了,有的正在轉手或準備轉手。所以,現在進行古錢幣收藏可謂正當其時。

順便說說,銀元雖然主要是清代到民國的,其品類也很多,這裡就不用多說了,僅僅提示一下,其中偽品最多的要數俗稱的袁大頭,其他銀元仿品不算多,有的版本根本沒有仿品。



華初鑑寶


我現在只能看普幣真假 朝代 所以我的原則是 太貴的不轉易上手 只賣些品相好的普幣 所以也花不多少錢 也不會上當 當然我只是喜歡 不是以升值為目地


雲起36053845


首先你要喜歡古幣。同時要了解古幣。先買一本錢幣方面的工具書。先從便宜的入手,但不要買假幣。宋,清錢一般價格較低,唐錢也相對便宜一些,至於銀元,真的,品相好的一般都在千元左右,珍稀品種萬把千到幾十萬也有。不要急於求成,要循序漸進,多問,多學習。蘭州市場五銖錢半兩錢相對其他城市便宜些,也可以入手。


老林文玩


表面包江純正,背面有文字或圖象一般為正品。下三玫可參考。





紅紅火火19561028


關於收藏這個問題,簡單的說一下,第一是收,怎麼收,初入行者,先從低級幣開始,百元內一枚,經過一個階段的瞭解和探求,再逐步向中高級發展。清錢簡單,版別也少,進入的人多,漲勢猛,宋錢版別多,掌握慢些,但價格普遍較低,沒有大的風險,第二說藏,何為藏,就是耐得住時間,不要見價格略漲就拋,銀元在20世紀70年代就一元換兩元人民幣,經過多年的沉澱。現在一枚普品也要6/700的樣子,這就是藏的內涵,


存仁堂


首先對錢幣要有濃厚的興趣,這是最主要的,錢幣的知識太多太複雜,最基本的歷史這一方面就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如果一個人連它們的文化背景都不清楚,那真的不是一個合格的錢幣愛好者。

其次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如果揭不開鍋了就趁早別玩這個了,即使你的理論知識合格了,沒有見過實物還是會有不確定性。玩錢幣的都知道,這個愛好真的是一發不可收拾,購買的量很多時候都達到了自己的經濟極限,導致經濟出現問題,有的甚至影響到了家庭。興趣愛好是好事,可還是希望大家以家庭為主,畢竟這是一個責任問題。

再者要有一個名師,這裡的名師並不是指名聲,而是在圈裡摸爬滾打了半輩子對你沒有私藏的師傅,他的文化可能不高,知識理論可能不全面,經濟可能不富有。但是他對錢幣的經驗,技巧,和一些獨到的見解是會讓你少走很多彎路,節省很多銀子的。這樣的師傅就是名師。

還有就是要保持謙虛淡然的心,每一位玩錢幣的前輩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多學多問,對自己總是有好處的,要有淡然的心,如果為了賺大錢那就算了,利益是最會眯眼的,別為了賺錢而去紅眼,那樣你看到的都是真幣,都是錢。

如果真的喜歡錢幣,那就慢慢入手,多看,多問,少入手。少些撿漏的心思,沒有足夠的知識經驗支撐,撿漏就是笑話。如果玩紙幣那就先入手一些現代有收藏價值的,一般來講有價值的都是要帶面值的,特殊物品除外。如果喜歡古幣,入手一些宋清這些便宜幣種,研究一下它們當時製造的背景,工藝以及技術,這個是知識,也是學了別人拿不走的,可以下下苦功夫。可以把每一枚幣當成一個故事,仔細品讀還是非常有意思的,等故事融會貫通,上下銜接融洽了,證明你對錢幣基本也都通了,不過以後精通不精通還要要看自己了,每一個幣種都有一個時代的特性,瞭解全面才能更好的去喜歡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好了,就這些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收秋人


古錢幣收藏說技巧,首先你得喜歡,有興趣,熱愛收藏古錢幣,而且必須下些功夫學習一些古錢幣的歷史文化經濟發展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從文字,鑄造,版別,生坑,水坑,鏽色,傳世古色,聲音等多方面辯別鑑定出古錢幣的真假,才不會買到高仿假冒的假古錢幣,造成經濟,心理的損失和巨大的落差。真正的好心態好學習好鑽研,好經驗,好收穫才是最好的技巧,以上僅供喜歡熱愛古錢幣的同好朋友參考。同開心快樂健康興旺,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歡迎多交流同進步,為中華古錢幣文化的宣傳弘揚齊加油共努力。


廣華59


不少藏友喜歡在網上交流古幣,常常看圖識貨。店主們往往也用盡所能,將所售之物拍攝的更加美觀,這個騷操作本也無可厚非。

但是有些店主唯利是圖,無所不用其極,有時在圖片上大做手腳,甚至採用高技術手段美圖,不僅掩飾了古幣的毛病缺點,而且整得美侖美奐。

藏友們不可掉以輕心。這兩張圖片反映的是同一枚古幣,前一張是幣商發佈在平臺上的,後一張是藏友買回來之後拍攝的自然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