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收藏有哪些技巧?

方世平


你好,关于古钱币收藏,没有什么技巧和捷径,只有一点一滴的积累经验,了解钱币的品种和种类,多去市场观察,了解钱币的真伪和真实的市场价。钱币收藏和其他收藏一样,切忌好高骛远,不能成天想着捡漏,不能眼里没有不值钱的钱币,否则只会一开始就误入歧途,走火入魔。



玩钱币一定要进对圈子,多结交玩钱币的朋友,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能闭门造车,孤芳自赏。目前很多人在不了解钱币收藏的情况下,百度了网络上的骗子公司和骨灰级国宝帮(这一类人有一定的钱币知识,往往能说得头头是道,但出示的钱币却是明晃晃的大假货)发布的虚假信息所欺骗,很容易被洗脑得走火入魔。这样的人我遇到过不少,劝不了,还骂劝他的人。
&虚假价格信息

所以想学习钱币收藏,最好是加入正规的钱币交流群(一般扣扣里比较多,而且可以主动搜索类似群),以及收藏者相对集中的专业钱币网站,比如古泉园地就可以。只有在这些地方才会遇到正常的钱币玩家,才能学到正确的钱币收藏和价格知识,不会跑偏。

在目前市场上仿品泛滥的当下,不要抱着看不起普品钱币的态度,要知道,每个刚踏入钱币收藏的玩家都是从收藏普品开始的。因为普通钱币很少有仿品,比如秦代的半两、汉代的五铢、唐代的开元、宋代的元丰一直到民国的双旗铜元,这些品种的普通版别市场价格极低,是不错的历代钱币标本。可以作为钱币真伪比较的标准,了解各个年代钱币的锈色、包浆、铜色、做工的正确信息。


至于什么样的钱币有收藏价值,并不是越老越值钱,还要看钱币的发行量、品相来决定。一般来说,战乱时期、政权更迭时期、各时期的样钱、母钱以及普通品种中品相极佳的钱币都是值得收藏的。现在钱币的稀少品种不容易遇到真品,所以得在收藏过程中慢慢寻找,至于普通钱币可以成系统的、选择品相极佳的收藏,都是提高钱币价值的办法。


风云说收藏


古钱币在所有古董中数量最多、种类最庞杂,想系统学习钱币知识以后再上手买东西是不可能的。不存在什么绝招可以让人短时间内具备一眼真一眼假的能力。这是一个聪明人也要下笨功夫的收藏方向。由于单枚古钱币价格比较低,只要多过手、多看少买就能练出来,也是收藏爱者入门的一个好方向。想走捷径往往就会走弯路。所谓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就是这个道理。

想多看少买还不惹店主讨厌,你就可着收藏价值较高的古泉五十名珍、古泉一百名珍、铜元十大珍十小珍、古钱珍称等级三级以上的钱币去找,按图索骥的搜寻珍稀钱币。每个古董店都会有钱币,而且绝大多数不当成主项,你去挑选不会惹人讨厌。你可劲看,普品没什么收藏价值多看但不买,实在不好意思了就买两枚表示一下,一来二去的就混脸熟了。不记得的钱币就百度,没什么丢人的,说不定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发现脱谱品或古泉名珍以外的珍稀品种。看到不懂的锈色就问店主,他们多少也会说一些,你越小白他们就越好为人师,会跟你好好聊。这样过手百钱也不一定可以买到一枚珍稀铜钱,你的学习成本就很低了,但你的直观感觉就会慢慢培养出来。

其次要注意的是,就算是珍稀钱币也别花大价钱买,很多卖古玩的都没把拍卖价当回事,他们卖古钱就跟卖菜一样,三块来五块就会走,当然欺负生人时也会漫天要价,你可以不回价。铜钱是古人的流通货币,经千万人之手流落四方,所谓孤品或存世仅几枚是不科学的说法,看多了总有机缘得到一些珍稀品种。古泉五十名珍、古泉一百名珍、古钱珍稀等级这些文章你可以在公交车或等候的零星时间多看。时间稍微长点,过手万钱、读书百遍的基本功就出来了。

然后就是鉴定古钱的一些小技巧了,导游郎鉴定钱币的方法借鉴了古玉鉴定方法,当然根据自己的经验作了修正,看古钱会看它的型、神、工、料、锈、也会落地听声、水冲闻昧。这些鉴定小知识你也可以百度一下。导游郎研究生时接受过物证技术思维,看铜钱的时候还会注意到跟它同一批来的东西是否合理,沾的是什么泥土、一些字里行间是不是镶嵌有小砂粒、店主说的来源是否可能等等等等,说起来挺复杂,但这些推理确实是瞬间完成的。你有上文说的基础后,这些自然就融会贯通了。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没有名师自己悟,古钱收藏大概就是这个过程。游郎上班不用打卡,北京的古玩店也多,学出来的过程比较快,在其他城市可能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个过程,但买古玩本来就是玩嘛,所以你别着急,也别想着一夜暴富,那不可能的,好东西可以自得其乐,也可以传家。


导游郎


你好,谢谢提问!我首先回答后面一个问题。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这也是收藏的一个总体原则。基于这一原则,可以说人类所有精神文化产品(物件),特别是那些稀有或濒临消失的物件都值得收藏。也就是说值得收藏的物件都或多或少有如下价值:文物价值,历史,科学,文化以及艺术等价值。不同时代的藏品都代表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及特征,是当时人类精神文明及智慧的结晶,并具有不可复制和替代性等重要意义,这也是收藏品即文物的重要特性。正因为如此,才使其显得弥足珍贵、不可替代和不可多得。

可以说,凡是珍贵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失,意味着其越来越稀有并即将不复存在,同时也说明对其收藏,保护的必要和紧迫性。

所以,古钱币中稀有品及孤品,不但有收藏价值和值得收藏,也是亟待我们珍视和保护的。

古钱币收藏鉴定方法简述如下:

1,古钱币也一样,凡是具有文物,历史、科学、文化及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都值得收藏。

2、工艺制作精美和文字书写精美者(包括重要人物或名家书写钱文的),例如北宋时期宋徽宗亲自书写的“大观通宝”和“崇宁通宝”等钱币,无论是从名人效应还是从书法艺术造诣等角看,都是值得收藏的。不过其中有好几个版本,其中,无论是文字书写还是铸造工艺都有精粗之别,各自存世数量亦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要尽量选择那些版本少见,存世量不多甚至稀有、文字书写及工艺制作最精美者收藏。

3,历史上那些短暂王朝的钱币也值得收藏。例如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北周,宋、齐、梁、陈;宋以后的西夏、金、元等少数民族的钱币,特别是其中的稀有品种都值得收藏。还有历代农民起义等短暂政权所铸造的钱币也值得收藏。

4、雕母,样钱、宫钱、赏钱、试铸币,错版,异形钱等,这类钱币数量稀少,工艺精美,存世量也有限,文化内涵丰富,有的甚至是凤毛麟角。也符合以少为贵的原则,值得收藏。

5、花钱,这是一个特别的钱币品种,是民间喜闻乐见、随身携带和珍藏的宝贝,也是历代民俗文化的丰富载体,而且自古至今,历朝历代都有,是古钱中一笔可观而又不可小觑的古收藏资源。

笔者所见最早的花钱可到秦汉,实际上比此还要早。最早的花钱,好大概只是囿于皇宫贵族生活圈内,其存世甚少;早期民间的花钱很难见到,凡见者无不宝之。

目前存世量最多的花钱要数明清时期。内容多为压胜,辟邪、祈福、祝寿、贺岁等民间喜闻乐见题材。正因为其来自民间,与一般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且喜闻乐见,承载着广大民众的思想意识,感情和精神诉求,故成为我国民俗生活和民俗文化的重要部分,自古以来人们爱之,宝之,藏之,是这样才得以留存下来,至今人们对他的热情仍不减当年。所以历史上各类花钱在当今民间收藏中仍一直受追捧。

关于收藏古钱的技巧,我不知道提问者侧重哪一方面。是指收藏途径还是鉴定识别方法?根据本人经验,这里简略介绍一些鉴定识别技巧:

1、明清以前的古钱币一般都是青铜材质,所以,如果是黄铜就值得怀疑。其次,青铜比黄铜手感轻许多,有经验者一上手就知道;宋代以前的古钱都是青铜铸造,青铜的密度小,相对于黄铜不但手感轻,抛在地上发出的声音比较“疲”,即不清脆,少有金属音。这点很重要额。

2、再之,明清以前的古钱,一般都是出土之物。所以多多少少都有土沁和绿锈。真锈是从内里生发出来的,故结合很紧密,而且美观自然;人工仿品的锈蚀呈粉状附着于器表,用指甲就可以刮落。另外,两者的气味也不一样。闻之,前者有土腥味,后者为化学药物味道或者是其他怪味。

3、真品造型规整,字迹和纹饰也比较清晰,美观,工艺也好,后者则反之。

5、一般讲,明清以前的古钱多以出土的居多,以后的则传世的居多。两者无论那一种,从表面看,出土的一定要有出土痕迹甚至土沁;而传世的一定会留下传世痕迹或者使用痕迹,即所谓氧化,“包浆”等。而且, 不同的环境就会有不同的氧化痕迹,所以,行家一看实物就知道其经历及来源,如果两者都不存在,那就值得怀疑。

另外,新仿品会有'火气"。再之,近年来基本不见新仿品,仿品多为改革开放初期的。观感虽然似有老相,但细细观察,既没有自然的老化包浆,抛在地上声音又很脆,那就一定不是老的。

总之,对于初学者,可以根据以上要领到实际中去摸索,学习,适当交交“学费”也是正常的,只要执着,认真,并长期坚持下去,就一定有所收获。

此外,我觉得现在收藏古钱币正当其时。原因是其货源比较多,且价也格合理,不比当初市场不成熟也不理性漫天要价,愿打愿挨。现在较之以前可谓价廉物美,可选择性也比较大。

其实收藏古钱币的高峰是在九十年代初,那时古玩市场刚形成,钱币收藏和邮票收藏一样红火,因为那时都是刚刚玩收藏,收藏品的市场价格尚未形成,交易时没有价格参照,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就是“瞎卖”和“瞎买”。好在和其他藏品的价格相对比较低,风险小,所以那时玩古钱币的就比较多一些,且多是工薪族中有一定文化的收藏者。但那时收藏品种比较单一,好的品类不多见,孤品更难得一见,也就正好符合这类人群消费能力。我搞收藏最早就是从古钱币入手的。

几十年过去后的今天,由于大量出土的古钱流入了市场,各时期的都有,稀有品种也层出不穷。再说,第一代即老藏家经过一番把玩,整理,积淀后,已经研究的差不多了,有的正在转手或准备转手。所以,现在进行古钱币收藏可谓正当其时。

顺便说说,银元虽然主要是清代到民国的,其品类也很多,这里就不用多说了,仅仅提示一下,其中伪品最多的要数俗称的袁大头,其他银元仿品不算多,有的版本根本没有仿品。



华初鉴宝


我现在只能看普币真假 朝代 所以我的原则是 太贵的不转易上手 只卖些品相好的普币 所以也花不多少钱 也不会上当 当然我只是喜欢 不是以升值为目地


云起36053845


首先你要喜欢古币。同时要了解古币。先买一本钱币方面的工具书。先从便宜的入手,但不要买假币。宋,清钱一般价格较低,唐钱也相对便宜一些,至于银元,真的,品相好的一般都在千元左右,珍稀品种万把千到几十万也有。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多问,多学习。兰州市场五铢钱半两钱相对其他城市便宜些,也可以入手。


老林文玩


表面包江纯正,背面有文字或图象一般为正品。下三玫可参考。





红红火火19561028


关于收藏这个问题,简单的说一下,第一是收,怎么收,初入行者,先从低级币开始,百元内一枚,经过一个阶段的了解和探求,再逐步向中高级发展。清钱简单,版别也少,进入的人多,涨势猛,宋钱版别多,掌握慢些,但价格普遍较低,没有大的风险,第二说藏,何为藏,就是耐得住时间,不要见价格略涨就抛,银元在20世纪70年代就一元换两元人民币,经过多年的沉淀。现在一枚普品也要6/700的样子,这就是藏的内涵,


存仁堂


首先对钱币要有浓厚的兴趣,这是最主要的,钱币的知识太多太复杂,最基本的历史这一方面就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如果一个人连它们的文化背景都不清楚,那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钱币爱好者。

其次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如果揭不开锅了就趁早别玩这个了,即使你的理论知识合格了,没有见过实物还是会有不确定性。玩钱币的都知道,这个爱好真的是一发不可收拾,购买的量很多时候都达到了自己的经济极限,导致经济出现问题,有的甚至影响到了家庭。兴趣爱好是好事,可还是希望大家以家庭为主,毕竟这是一个责任问题。

再者要有一个名师,这里的名师并不是指名声,而是在圈里摸爬滚打了半辈子对你没有私藏的师傅,他的文化可能不高,知识理论可能不全面,经济可能不富有。但是他对钱币的经验,技巧,和一些独到的见解是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节省很多银子的。这样的师傅就是名师。

还有就是要保持谦虚淡然的心,每一位玩钱币的前辈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多学多问,对自己总是有好处的,要有淡然的心,如果为了赚大钱那就算了,利益是最会眯眼的,别为了赚钱而去红眼,那样你看到的都是真币,都是钱。

如果真的喜欢钱币,那就慢慢入手,多看,多问,少入手。少些捡漏的心思,没有足够的知识经验支撑,捡漏就是笑话。如果玩纸币那就先入手一些现代有收藏价值的,一般来讲有价值的都是要带面值的,特殊物品除外。如果喜欢古币,入手一些宋清这些便宜币种,研究一下它们当时制造的背景,工艺以及技术,这个是知识,也是学了别人拿不走的,可以下下苦功夫。可以把每一枚币当成一个故事,仔细品读还是非常有意思的,等故事融会贯通,上下衔接融洽了,证明你对钱币基本也都通了,不过以后精通不精通还要要看自己了,每一个币种都有一个时代的特性,了解全面才能更好的去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好了,就这些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收秋人


古钱币收藏说技巧,首先你得喜欢,有兴趣,热爱收藏古钱币,而且必须下些功夫学习一些古钱币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从文字,铸造,版别,生坑,水坑,锈色,传世古色,声音等多方面辩别鉴定出古钱币的真假,才不会买到高仿假冒的假古钱币,造成经济,心理的损失和巨大的落差。真正的好心态好学习好钻研,好经验,好收获才是最好的技巧,以上仅供喜欢热爱古钱币的同好朋友参考。同开心快乐健康兴旺,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欢迎多交流同进步,为中华古钱币文化的宣传弘扬齐加油共努力。


广华59


不少藏友喜欢在网上交流古币,常常看图识货。店主们往往也用尽所能,将所售之物拍摄的更加美观,这个骚操作本也无可厚非。

但是有些店主唯利是图,无所不用其极,有时在图片上大做手脚,甚至采用高技术手段美图,不仅掩饰了古币的毛病缺点,而且整得美仑美奂。

藏友们不可掉以轻心。这两张图片反映的是同一枚古币,前一张是币商发布在平台上的,后一张是藏友买回来之后拍摄的自然状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