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簡·愛的人格特徵及對塑造青少年人格的思考

前言:《簡·愛》講述了主人公簡·愛出生不久,父母就雙雙病逝,她被送到舅媽裡德太太家撫養,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舅舅去世後,被舅媽等人百般虐待。


簡·愛再也難以忍受這樣的歧視與侮辱,她奮起抗爭。最終,簡·愛被舅媽送到了陰森冷酷,充斥著飢餓、疾病、死亡的羅渥德孤兒院。在這樣的惡劣的環境下,簡·愛雖然飽受著精神與肉體上的雙重摺磨,但是她卻變得更加自主、自尊、自強。


隨著年齡增長,簡愛離開了孤兒院,到了一個家庭教師的工作,並和性格沉悶、有著壞脾氣的莊園主人———羅切斯特真誠相愛了。但在舉行婚禮時,才得知羅切斯特已經結婚,其妻因為瘋病被關入密室。簡·愛不願意甘當情婦,隻身遠離。


簡·愛歷盡磨難,被牧師聖·約翰收留,並在當地一所鄉村的學校任教。不久,簡·愛 意外獲得浪跡海外 的叔父一筆遺產 ,同時被證明她與聖 約翰原是姑表 兄妹。她拒絕了牧師聖·約翰的求愛,並決定將財產和聖·約翰平分。


她再次回到桑菲爾德莊園時,發現那座宅子已成廢墟,瘋女人放火後墜樓身亡,羅切斯特也受傷致殘。簡·愛最終和羅切斯特結了婚,終於有了自己理想的幸福生活。


《簡·愛》是19世紀英國文壇三姐妹之一的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它的問世曾經轟動了當時的文壇。在之後的幾百年間,世界各國導演根據小說翻拍了四部同名電影。


人們普遍認為《簡·愛》是夏洛蒂·勃朗特“詩意的生平”的寫照,是一部具有自傳色彩的作品。


一直以來,《簡·愛》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捍衛人格自尊、自主追求平、敢於反抗,敢於爭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以一種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讀者,影響著人們的精神世界。


淺析簡·愛的人格特徵及對塑造青少年人格的思考


今天我從三方面對主人公簡·愛的性格做一下淺析,在第四部分我會結合青少年學生在成長中一些問題進行分析,並談談簡·愛對青少年人格塑造的影響,在第五部分我會談談青少年學生健全人格塑造的一些思考。


01、簡愛在舅媽家遭受歧視和羞辱,在羅渥德孤兒院遭受肉體上的懲罰和心靈上的催殘,但是她不畏權勢、敢於反抗壓迫、敢於鬥爭。


簡·愛出生不久,父母就因病去世。成為孤兒的她寄養在舅媽裡德太太家,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她從小就承受著舅媽一家人的嫌棄、蔑視、侮辱和毒打……這一切都令簡·愛感到痛苦不堪,她的反抗意識開始漸漸地萌發了。


有一次,在她被表哥打得頭破血流時,她毫不示弱,奮起還擊,與表哥扭打起來,並且大喊道:“你這個男孩真是又惡毒又殘酷!你像個殺人犯!你像個虐待奴隸的人!你像羅馬的皇帝!”


面對冷酷無情的舅媽裡德太太時,簡 · 愛也是毫無畏懼 。當她的舅媽向洛伍德 慈善學校的負責人撒謊說簡·愛的品質惡劣,欺騙成性, 並要求把她的不良品性向所有學校教師公佈。


簡·愛在一旁聽了後,走到舅媽面前,盯著舅媽說:“我不騙人!如果 我真的撒謊,我會說我愛你!可是,我不愛你,我恨 你!如果有人問我你是怎麼待我的,我會以實相告, 告訴他們你待我很兇……”


我認為,這次是在陌生的壞境裡與裡德太太的正面交鋒中,簡·愛就像以為勇敢的鬥士, 在這次戰鬥中,她獲得了勝利。


因為簡·愛的不順從,裡德太太不願意讓她繼續在家生活,她把簡·愛送到了羅渥德孤兒院。如果說簡·愛在舅媽家剛剛露出反抗意識的萌芽,那麼到了孤兒院,她的反抗性格則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她更加不畏權勢,面對壓迫和不公平的待遇,她積極反抗,敢於鬥爭。


在這所人間煉獄般的學校裡,簡·愛目睹和親身體驗到種種非人的待遇,她遭受了肉體上的懲罰和心靈上的催殘。


學校的督學布洛克爾赫斯特,不但當著全校師生的面詆譭簡·愛,甚至還把她置於恥辱臺上示眾,使她在全校師生面前顏面掃盡,但她還是堅強不屈。


當學校的督學布洛克爾赫斯特想要剪掉海倫頭髮的時候,她勇敢地和海倫站在一起,甚至還把自己的頭髮也放下來,她用這種方式來反抗督學。


我認為,這一切都表明了簡·愛就像一顆頑強的小草,在貧瘠的土地上不依不饒地生長著,不與環境命運相妥協,勇於反抗壓迫、敢於鬥爭。


當海倫被女學監用教鞭責打時,簡·愛的心裡怒火爆發,她說:“要是大夥兒對殘暴的人都一味和氣,一味順從, 那壞人可能就要由著性兒胡作非為了。他們就永遠不會有什麼顧忌,,他們就永遠不會改好,反而會變得越來越壞。”她告訴海倫,如果無緣無故地受鞭打,便要把那根鞭子奪過來,當面把它折斷,而且還應該狠狠地進行回擊。


在我看來,這是簡·愛強烈的反抗精神的寫照。簡·愛的童年及少年時代, 雖然過著寄人籬下的貧苦生活, 但是,她在困苦、艱難的生活環境下逐步長大成人, 思想也漸漸變得成熟。從出於本能的仇恨到自覺地奮起反抗, 甚至於到大膽爭取自我的尊嚴和獨立,可以看出,此時的簡·愛已經形成了自尊獨立、追求平等、堅強勇敢的個性特徵,在簡·愛身上已經漸漸走向成熟。


淺析簡·愛的人格特徵及對塑造青少年人格的思考


02、人格獨立,追求平等。簡·愛人格獨立,要求平等的觀念,是她的信仰與苛求,這也是她為之抗爭的原始動力。


儘管在當時的社會,簡·愛和主人羅切斯特的地位相差懸殊,但是她敢於向傳統的等級制度和世俗觀念挑戰,依舊執著、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愛。雖然她受到了嘲笑、奚落甚至侮辱,但她不屑一顧,仍然堅持自己的信仰。


當羅切斯特為了試探她而假意要娶貴族小姐時,簡·愛怒斥地說:“你認為我是一架自動機器嗎?一架沒有感情的機器嗎?......你認為,因為我貧窮,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的靈魂和你一樣,我的心也跟你完全一樣! ......我現在跟你說話......是我的心靈在同你的心靈說話;就像兩個人都經歷過死亡,將同樣站在上帝的面前,彼此平等,因為我們生來就是平等的!”


在我看來,簡·愛儘管自己地位卑微並且容貌平平,但是她依舊不斷追求自我獨立與自主,並不去依附於別人而生存。簡·愛所追求的是在理智上、道德上、愛情上都是平等的婚姻。 由此,可以看出簡·愛是一個追求獨立自由、自尊自強的女性。


在桑菲爾德莊園,簡·愛與主人羅切斯特相處的那些日子,在她的生命篇章中寫滿了歡樂的一頁。但是,就在他們舉行婚禮的時,簡·愛突然得知羅切斯特先生有個瘋了的合法妻子。


滿懷希望的她痛不欲生, 這一不可改變的殘酷現實,讓她的人格、尊嚴經歷了一場嚴酷的考驗, 是留下做羅切斯特先生的情婦,還是離開最獨立的人? 經過痛苦的思想鬥爭後,簡·愛毅然決然地離開了桑菲爾德莊園。


我認為,簡·愛 不願意違背道德準則,不願意失去做人的尊嚴去做情婦,最終選擇出走,這些都是她性格的必然表現。因為人格獨立,要求平等的觀念,是簡·愛一直以來所追求的。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簡·愛能驅逐自卑,勇敢的和其他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她自尊獨立、堅強勇敢,平等執著的性格已經深入讀者心裡。


淺析簡·愛的人格特徵及對塑造青少年人格的思考


03、心地善良,感情真摯。簡•愛長大後對病危的舅媽以德報怨。為愛拒絕牧師的求婚,重返桑菲爾德莊園,簡•愛和致殘的羅徹斯特結婚。


簡•愛寄養在舅媽家的時候,受到了舅媽一家人的歧視和虐待,在簡•愛離開舅媽家的那天,她憤怒地對舅媽說:“今生今世,我再也不會叫你舅媽了,長大後我也永遠不會來看你。”簡•愛在慈善學校的九年,舅媽一家從未關心過她的生活,就當她已經死去一樣。


可是,當她得知遠在在一百英里之外的舅媽病危時,心地善良的簡•愛卻放下心裡對舅媽一家人的恨,去看望舅媽。她與舅媽見面後,簡非常同情這個不久於人世的老人。簡•愛每天都花時間去細心地照顧舅媽,而舅媽的女兒和僕人對這個病痛中的老人卻非常冷漠。


在我看來,簡愛雖然從小在貧困、歧視、壓迫的環境中長大,但是她依舊善良純潔,富有愛心和同情心。她的心靈並沒有被仇恨所紮根,這也是她可貴的人格魅力。


簡•愛對感情執著而堅持,它超越了財富,地位,身份,及容貌 。當簡•愛發現 已陷入到主人羅切斯特的愛河裡之後,儘管雙方身份地位懸殊 但是她敢於正大光明地去愛,不卑不亢地去追求羅切斯特。


通過和羅切斯特交往以後,簡•愛發現彼此之間有很多共同的愛好和話題,漸漸地,她羅切斯特作為自己的知心愛人。同樣,簡•愛的獨立、勇敢和善良也深深地吸引了羅切斯特。但當簡•愛得知羅徹斯特還有一個瘋了的合法妻子時,她最終還是和羅徹斯特痛苦地分手。但是,她還是把羅徹斯特留在了的內心深處。


當她離開羅切斯特以後,又遇到了牧師聖·約翰。聖·約翰 認為簡·愛適合作一個傳教士的妻子,於是他要求簡·愛嫁給他,陪他去印度傳教。簡·愛認為聖約翰向她求婚,不是出於對她的愛,而是出於傳教工作的需要。這對於一向認為婚姻不是附屬物的簡•愛來說,是不能接受的。她堅決地拒絕聖•約翰的求婚。


在我看來,在追求個人幸福和真正愛情時,簡·愛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真摯和一往無前的勇氣。她對感情真摯,不把婚姻當成商業交換的籌碼。她認為婚姻是心靈溝通和感情交融的結果,這一信念在她心裡一直都不曾有過動搖。


相反,愛情的力量使簡·愛重返桑菲爾德莊園。當她看到羅切斯特的莊園被毀了,妻子死了,眼睛也瞎了,腿也病了的時候,卻沒有拋棄他,而是真心地愛著他,並且和他結婚 照顧他。


在我看來,簡·愛對羅切斯特是一種發自靈魂的愛,是一種純粹又真實的、不摻雜任何雜質的愛情。可見,在面對貧窮與富貴各種誘惑和變遷面前,簡·愛所追求的都是聖潔的、純粹的、光明磊落的真愛。簡·愛雖然歷經生活磨難,但是她依然心地善良,對感情的追求忠貞執著,這也正是她的人格魅力所在。


淺析簡·愛的人格特徵及對塑造青少年人格的思考


04、結合青少年學生在成長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並談談簡·愛對青少年人格塑造的影響。


簡·愛在少年時,過著倍受壓抑和屈辱的生活,但是她並未沉淪,反而形成了勇於挑戰,敢於奮鬥的形象,更具有了反抗、自尊、獨立平等、執著、寬容的理想性格。 簡·愛的心路歷程,對於當代青少年學生在人格上達到自我完善, 更好地適應社會,有著重大的社會意義。


近幾年,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問題和犯罪問題已開始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也不再是一個可以迴避的敏感話題。接下來,我結合青少年學生在成長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分析,並談談簡·愛對青少年人格塑造的影響。


①缺乏獨立自主,遇到問題退縮逃避


當年的青少年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在6+1的模式中長大。從小到大,家長們對孩子寵愛與嬌慣,事事以孩子為中心,處處親力而為。


孩子長大後,缺少了鍛鍊和適應社會的能力,當他們遇上問題時就會驚慌失措,應付無力,不是逃避就是一蹶不振。


有一些面臨大學畢業的學生,為了逃避就業的壓力,甚至發出:“真希望在學校呆下去,不想畢業走向社會。”有的大學生卻把就業的擔子甩給父母:“爸媽,馬上畢業了,你們單位給我落實好了嗎?”


我認為,對青少年來說,獨立自主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對他們性格的健全和成熟尤為重要。青年人那種凡事都想依靠別人的心態,遇到問題就退縮逃避的思想,與簡·愛獨立的人格形成對比。簡·愛身上獨立自主、不被現實擊倒的思想是值得青少年人學習的。這在完善青少年的心態、思想方面都有很大的啟示意義。


② 缺乏勇氣,走不出的自我


如今社會中,大學生、中學生的自殺事件層出不窮。浙江某中學的小蘇,因為中考一模分數不理想,連日來情緒低落。在一箇中午,他從教學樓的頂層墜樓身亡。在他寫給父母的信上說:“這樣的成績與重點高中無望了,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初中三年的努力都成了一場空。我是一個失敗無能的人,對不起,爸爸媽媽我走了。”這起悲劇經有關部門調查的最終原因是由於自身脆弱敏感的心理造成。


由此,我想到了簡·愛自信和意志堅強的一面,她堅信自己是自己的主人,在沒有親人和朋友的幫助下,靠自己的努力也能走出一片屬於自己的人生路。簡·愛永不言敗的精神,永不退縮、勇往直前的精神給我們樹立了榜樣。


從簡·愛身上,我們不但可以感受到她性格成熟健全的過程,她永不言敗的精神,永不退縮、勇往直前的精神給青少年樹立了榜樣,這也是如今很多青少年缺少所缺少的。


如果小蘇有一份坦誠的心態,坦然接受一模的成績,能有勇氣用積極心態去備考,那麼這顆年輕的心或許就不會殞落。然而,在青少年中像這樣的事件已不再是特例。


淺析簡·愛的人格特徵及對塑造青少年人格的思考


③ 缺乏寬容和包容,人格不完善


各種調查顯示,青少年學生存在的問題比我們想象中要嚴重得多。備受國內關注的復旦大學飲水機投毒案,為何天之驕子的研究生林森浩,頃刻間會淪為罪犯?造成這種慘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人格的培養佔有相當大的比例。林某自卑敏感、心胸狹隘、思想偏激、易衝動的性格,是慘劇的主要原因。


由此,筆者想到逆境中的簡·愛,在別人眼中她全身都充滿著劣勢,按理她應該自卑,但相反,她充滿自信,戰勝了自卑。她平靜溫和的思想讓她覺得助人是一件樂事,寬容是一種美德。而林森浩卻是另一面的演繹。我認為。要完善自己的人格,當代青少年凡事都應該用平常的心態去看待人生,去感悟生活,能用寬容和包容去對待他人。


④簡·愛對當代青年性格自我完善的啟示


拉丁有一句格言:每一個人都是他自己命運的設計師。所以,青少年應該從思想、情感、道德、心態和生活方面來不斷地完善自我。


簡·愛的一生雖然悲慘,但是她奮鬥不止。面對她的種種劣勢,世人告訴她,對生活不要有太多的奢望。但是簡·愛卻從來不會放棄,也不沉淪,在一個又一個的人生逆境中,她成了主宰自己命運的舵手。


正如,羅馬哲學家塞涅卡說:“並不是因為事情難我們不敢,而是因為我們不敢事情才難。”我們青年人在不成熟的人格下,難免會做出一些偏激和盲目的事,而簡·愛的心路歷程則是我們成長的最好見證。


淺析簡·愛的人格特徵及對塑造青少年人格的思考


05、談談對塑造青少年健全人格的一些思考


人格以及個性反映著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和精神面貌,在心理素質中,人格屬於核心地位。正如愛因斯坦所說:“優秀的人格和鋼鐵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學更重要,致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人格的偉大。”那麼如何塑造青少年健全的人格呢?


不同學者對青少年健全人格教育的途徑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綜合多位學者的觀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青少年健全人格教育:


① 轉變文化知識放首位的觀念,重視健全人格的塑造。


傳統意義上學校對青少年的教育,都偏重於書本內文化知識的傳授,對於青少年的人格教育並沒有獲得足夠的重視。如今,國家倡導要培養人格健全、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那麼學校原有的傳統觀念,也要進行轉變,對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培養應該重視起來,在注重文化知識的同時,學校應該加大對青少年學生健全人格教育的力度。


教師擔負著培養青少年健全人格的重任,他們是學生的榜樣,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嚴格要求自我,自身就要具備健全人格,唯有這樣,才能去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


② 提高青少年的自我認識水平,增強自我人格建構意識。


自我意識發展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青少年健全人格發展的調節能力。為此,青少年健全人格的發展,還需要有其自身的努力。青少年需要通過對生理自我和心理自我的認識,通過自我體驗、自我調控,從而實現社會自我和理想自我,即具有健全人格的自我。


③ 父母扮演著塑造青少年健全人格的重要角色。


當今社會,離婚率的不斷上升, 出現了大量的單親家庭。父母婚姻的變故,對青少年人格的健全發展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


國際教育基金會主編的《道德倫理 教育會議演講集》中稱:“美國兩家機構研究 102 名自殺未遂青年表明 ,2/ 3 來自破裂家庭 ,在長期的管教機構服刑以及生活在戒毒中心的少年與年輕成中 ,75 %的來自單親家庭 ,自殺案件中的 3/ 4 青少年由單親家庭養育 ,被送去接受精神治療或進精神病院裡的青少年則有 80 %出自單親家庭。”


由此可見,單親家庭與不和睦雙親家庭,容易導致孩子沒有安全感和幸福感,孩子的人格發展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因此,父母應該儘量以健康、良好的夫妻關係出現在孩子的面前,並且要努力創設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圍,平時要多和孩子溝通、交流,讓孩子能夠感受到家庭的溫馨與安全。


父母的愛和家庭的溫馨,對孩子的人格塑造能起到積極地作用,能幫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


結語:簡•愛自尊獨立,平等勇敢、善良寬容、對愛情忠貞不渝, 最終使她獲得了愛與幸福。簡•愛的這些人格特徵,對於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在心態、思想、愛情、道德等方面都是完善的楷模。相信你看完《簡愛》後也會有諸多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