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怎樣晉升?

姍姍來遲的小媳婦


問題是: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怎樣晉升?



作為一個人力資源工作者,為你解答相關問題。

簡要介紹一下,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分級,及崗位級別、專業技術職務晉升辦法。

2009年,事業單位進行人事勞動管理制度改革,改革的主要內容,人事勞動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取消幹部、工人身份,原來擁有幹部身份的職工轉變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員工,工人轉變為工勤技能崗位員工,事業單位延續幾十年的幹部身份成為歷史,不復存在。

事業單位人事勞動管理制度,所有職工實行“全員勞動合同聘用制”,事業單位員工從高級管理人員到普通員工,全部為合同聘用制員工,按照職位分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技能崗位。

一、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共分為十三個級別,按照不同的專業技術職務對應不同的崗位級別。

下面,以衛生系列醫生專業技術職務舉例說明。

(一)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崗位級別為1~7級。

其中:

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崗位級別為1~4級,主任醫師;

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崗位級別為5~7級,副主任醫師。


(二)中級專業技術職務崗位級別為8~10級,主治醫師。

(三)初級專業技術職務崗位級別為11~13級。

其中:

助理級崗位級別為11~12級,醫師;

技術員級崗位級別為13級,醫士。

二、專業技術職務崗位級別晉升辦法。

(一)新入職人員以不同學歷定級為不同崗位級別最低級檔。

具有工作經歷,擁有專業技術職務的新入職人員,定級為本專業技術職務崗位級別合適級檔。

(二)本專業技術職務崗位級別內晉升,按照年功晉升,至本崗位級別最高級檔為止。

(三)跨級別晉升崗位級別,本崗位級別任職達到晉升上一級崗位級別任職年限,評審並聘用上一級專業技術職務崗位後,晉升為上一級專業技術職務崗位最低級檔。

以後按照年功在本崗位級別內晉升至最高級檔為止。



三、專業技術職務晉升

專業技術職務晉升,達到國家規定的任職工作年限,符合晉升上一等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條件的,參加國家人力資源部門組織的專業技術理論考試,晉升高級專業技術職務還有論文答辯,成績優異者晉升上一等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因為現在實行“評聘分開”的專業技術職務晉升制度,取得上一等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並不兌現上一等級的專業技術職務崗位工資福利待遇。

必須被用人單位聘用在上一等級專業技術崗位工作後,晉升相應的工資級別的檔次。



四、順便介紹一下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工勤技能崗位級別晉升辦法。

(一)管理崗位級別晉升,主要是晉升職務而晉升崗位級別。

(二)工勤技能崗位級別晉升,本崗位級別任職達到晉升上一級規定任職年限,按照技術工人技能考試、考核(實際技能操作)成績合格者晉升職位而晉升崗位級別。


z山海


事業單位分為管理崗、專技崗和工勤崗,專業技術崗的人員晉升主要通過評聘職稱。

專業技術崗分為13個等級,其中1-7級為高級職稱,8-10級為中級職稱,11-13級為初級職稱。事業單位試用期為專技13級,轉正定級後一般為12級,然後工作三年後,就有資格晉升到專技11級,這個晉升在初級內部,因此一般比較容易。

而專技11級升到專技10級是從初級升到中級,這個就有一定難度了。

首先,最基本的條件就是單位有相應的崗位職數,這個也是卡住大部分人的一個難關,單位的職數都是有限的,一旦被使用就很難再退出來,甚至一些地方規定必須有相應職數才能參加職稱評審。

其次,個人需要要相應的職稱和資格。獲取職稱的方式有兩種,和職稱的專業有關係,一是參加當地職稱改革部門的職稱評審,另一種是計算機、統計、經濟等專業是參加全國組織的專業技術考試。資格主要是看當地人社的規定,一般是工作年限的要求,有些地方還有年度績效的要求。

最後,就是用人單位的意見。正常情況下,單位領導都不會在這種事情上故意刁難,但是也不排除有一些領導以某些理由不同意,因此最好前期做好領導的工作。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關注我,分享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流雷電


瞭解更多事業單位招考信息及資料,可關注【重慶中公事業單位考試】!

事業單位分三種崗位:管理崗、專技崗和工勤崗。專技崗是指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職工,從業者的專業技能水平高,共分為13個等級,包括高級崗位、中級崗位和初級崗位。其中高級崗位分為7個等級,即一至七級;中級分為3個等級,即八至十級;初級也是3個等級,即十一至十三級。

晉升方面,首先從晉升機會來說,事業單位的職位升遷一般以人員調動為前提,上面的人升了下面的人才能跟著升。從這方面來看,專業技術崗在事業單位中佔著大多數,空崗的情況相對來說較多,這也就意味著晉升的機會要大一些。

其次從職稱方面來說,專業技術人員的工資與職稱成正比,專業技只要自己努力,職稱評上去,工資相應就高了,副高級基本相當於處級公務員的工資。專技崗的績效工資更容易衡量、量化,發放起來也比管理崗公平。

最後從政策方面講,技術崗位優於管理崗位的一點是,在2017年4月份頒佈《關於支持和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中,有一條最為特別:停職留薪,3年內保留人事關係,創業期間的良好表現可作為職稱評定依據。這條消息對技術人員可謂是一大好消息,既是對人才的充分尊重,又能促進創業創新和科研成果的轉化!所以從機會方面來說其實技術崗選擇更多一些,這也算是另外一種“晉升”吧。

總體來說,技術崗發展比較不錯,如果已經在崗可以多多尋求發展哦~


重慶中公事業單位考試


專業技術崗位的基本任職條件按照現行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的有關規定執行。其中高、中、初各級內部不同等級崗位的條件,由單位主管部門和事業單位按照有關規定及本行業、本單位崗位需要、職責任務與任職條件等因素綜合確定。實行資格准入控制的專業技術崗位,應具備准入控制的執業資格。

(1)專業技術二、三級崗位,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核准後實行總量控制、統一管理。

(2)競聘專業技術各等級崗位,除須具備相應等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外,還須滿足各部門各單位實施方案中制定的相關專業技術層級的任職條件。

(3)競聘專業技術五級崗位,除應符合國家、省規定的專業技術崗位基本條件外,還應符合市裡規定五級崗位準入條件,且在專業技術六級崗位工作3年以上(首次崗位設置時,任職年限應為在專業技術六級、七級崗位工作年限之和);競聘專業技術六級崗位除應符合國家、省規定的專業技術崗位基本條件外,還應在專業技術七級崗位工作3年以上。

(4)競聘專業技術八級崗位,除應符合國家、省規定的專業技術崗位基本條件外,還應在專業技術九級崗位工作3年以上(首次崗位設置時,任職年限應為在專業技術九級、十級崗位工作年限之和);競聘專業技術九級崗位除應符合國家、省規定的

專業技術崗位基本條件外,還應在專業技術十級崗位工作3年以上。

(5)競聘專業技術十一級崗位除應符合國家、省規定的專業技術崗位基本條件外,還應在專業技術十二級崗位工作2年以上。

(6)各地、各單位可以根據本地、本單位實際情況制定崗位的工作年限,但不得少於上述規定最低年限。


福建事業單位考試信息


“逢進必考”這不搭邊的四個字,基本上已經成為了事業單位工勤編制人員的必修課,只要想晉升,必然要通過相應資質評定,然而晉升的也僅僅是薪酬待遇,而並非是權力。

事業單位現狀

當前,隨著制度的不斷規範,事業單位的逐步改革,大部分工勤編制人員已經不按照工勤編制來定義了,而是通過崗位和薪酬相適應的方法,分為專業技術崗、行政崗和管理崗。原來的工勤編制人員大部分都轉為了專業技術崗位員工和行政崗位員工,各單位、系統和地區可能有所差異,但是在制度上都執行考核晉級的方式,按照專業技術人員來說,一共13級,越小越高,達到相應的標準即可報考上一級。不過,這種晉升僅僅是薪酬和待遇上的晉升,原因在於你的崗位和身份問題。只有管理崗和幹部身份能夠達到職級晉升,也就是我們通俗意義上說的“升官”。

所以,如果想徹底轉變這個問題,那麼現階段來說只有兩個方法!

  • 一個是考取公務員。

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說,這是一條相對比較寬敞明亮的通道,通過全國統一考試,考取公務員實現幹部身份的轉變,這是一件“治本”的事情。也只有身份進行了轉變未來的發展道路才能夠更加寬闊,也能夠達到“升官”這個概念!

  • 另一個是參加轉崗考試

這是一個特殊時期的臨時方法,也可以說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方法,轉崗不轉身份,這種現象未來遲早是要解決的。而且,如果事業單位一旦參公,那麼全部套用公務員的薪酬職級來執行,依舊是水中撈月一場空。而且即便不參公,事業單位未來一定會讓崗位、身份與薪酬待遇和晉升相統一的,在這種大前提下,轉崗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真真假面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想要取得晉升,必須做好三件事:

第一,取得相應的職稱。事業專技人員實行的是職稱評聘制,要聘任到崗位必須取得相應的專業技術職稱,比如聘任副高崗位,必須要有副高職稱。有職稱沒有崗位,或者有崗位沒有職稱,都不能完成晉升。一般來說,本科畢業試用期轉正,通過相應的從業資格培訓及考試後,即可獲得初級職稱。取得初級職稱並在崗工作三年後,可申請評選中級職稱;中級職稱聘任到崗五年後,可以申請副高職稱;副高在崗五年後,可申請正高職稱。取得職稱後,在崗位有空缺的情況下,才允許聘任到崗。

第二,參加崗位競聘。事業單位的專技崗位基本上是按照1:3:6的比例設置,即初級崗位佔60%,中級30%,高級10%,比例在內部允許調劑。初級職稱崗位相對較多,一般不存在不能聘任到崗問題,到中級職稱以上,由於崗位名額有限,有職稱都不一定能聘任到崗,因此很多時候需要通過競聘的方式解決。競聘條件由單位根據人社部門的要求設置。

第三,與領導搞好關係。中高級職稱的聘任,決策權基本上在單位領導那裡,給誰不給誰,領導有很大的裁量權,因此,專技人員想要晉升,除了拿到必要的職稱、具備必要的資格外,還必須要和單位領導搞好關係,否則極易出現具備資格不能聘任到崗的事情。而一旦無法聘任到崗,對下一步的職稱晉升也將造成直接影響,這就像生物鏈,環環相扣,一步都不能落下,由此可見與領導交好的重要性。


80後小公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實行的聘任制,當地人社部門按照單位專業技術、管理崗位及工勤人員,核定其崗位職數既所謂的三定方案,三定方案一經審批通過,單位就得嚴格按照設定的崗位職數執行,專業技術人員按職稱分為技術員、助理工程師(11-13級)、工程師(10-8級工資待遇)、副高級工程師(7-5級工資待遇)、正高級工程師(4-1級工資待遇)職稱不同對應的工資待遇也不同。


因此要想工資待遇得到晉升,首先必須瞭解你單位的崗位設定,在單位有你所想晉升的技術職稱職數的情況下,才可以通過人社部門組織的專業技術職稱評定,獲得相應的技術職稱任職資格,然後單位分管勞資的人員會按照人社部門申報程序,向工資管理科上報,待審批後報財政局預算科,這樣你就可以享受相應的工資待遇,當然也可以一崗多聘或者申請特設崗位。

總之只要自己勤奮好學,按照規定時限進行職稱晉升,一定能獲得應有的報酬!祝你好運!



陽光生活擁抱大自然


事業單位崗位分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崗位三類,其中專業技術崗位的發展通道、晉升程序比較成熟。


01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晉升渠道

要了解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怎麼晉升,首先就要明白專業技術人員的晉升渠道是怎麼樣的。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分為13個等級,包括初級、中級、副高級到高級崗位。其中,初級崗位分為3個等級,從低到高分為13、12、11級;中級崗位分為3個等級,從低到高為10、9、8級;副高級崗位也是3個等級,從低到高為7、6、5級;正高級崗位包括4、3、2、1級。

從你進入事業單位的第1天起,國家就設計好了這種晉升渠道。


02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設置特點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的晉升,從低到高崗位等級越高,晉升難度越大。除了受自身條件、業績的限制之外,還受到崗位結構比例控制的限制。

按照各省市對事業單位崗位管理的相關意見,專業技術崗位的設置等級和結構比例,按照不同事業單位的功能、規格、隸屬關係和專業技術水平等因素都有不同。一般高中低比例為1:3:6,各市根據不同情況微調。

所以,不是你夠條件就一定能上,還需要單位內部相應等級崗位名額有空餘。


03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晉升的方式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的晉升方式也相應變化。其中,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職稱與崗位兩條線,相互結合,相互影響。

根據職稱與崗位的關係,也就是評與聘的關係,在不同的行業和單位出現了以考代評、評聘結合、評聘分離、競聘上崗等不同方式。

所以,就算你評上了高級職稱,也不代表有相應等級的崗位讓你上崗。


04

內外部因素決定專業技術人員的晉升

我們所說的專業技術人員的晉升,當然包括職稱和崗位的雙重晉升,這就需要考慮內外部的雙重因素。

首先,個人努力要加強。要有足夠的自身素質和工作業績,夠得上評聘的門檻。最悲催的是,單位有指標你卻不夠資格上。

其次,與單位領導加強溝通。很多單位的高級崗位指標,特別是正高級崗位指標較少,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有人退出來,才能有人進得去。通常都是很多人競爭一個崗位,所以除了自身能力夠的上,還需要與領導加強溝通。

最後,多關注外部政策。很多城市,為了扶持相關行業在本市的發展,會在崗位控制的結構比例之外增設特設崗位,比如某些特定專業崗位,或者創新崗位,這些特設崗位可以打破比例控制的限制。這就需要加強與人社部門的溝通,交流,為單位或本人爭取到這些特設崗位。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的晉升通道很成熟,除了需要自身條件過硬之外,還需要有崗位空餘,這兩個因素決定了是否能實現晉升。


自由職路


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怎麼樣進級,這樣問題很複雜。

因為您既然提出這樣的問題,你級別不會很高。

因為進級需要考試的,比如考高級工程師,條件50歲以上,會兩種外語這是以前,現在不知嘵。

如果單位說不需要,不讓你去考既便你考了拿了證,拿到了單位不承認,沒用。還是以前的代遇,除了你辭職,另找工作,也許有單位承認,也許有單位不承認。找工作是雙向選則,這就是現實。


世通27


就這一問題談個人看法:首先,專業技術人員晉升必須有詳細的明確的規定,符合條件者按規定自然晉升,不能人為操作靈活性過大,這樣,好事變成了壞事。其次,做為政府職能部門,主管部門必須按規定辦事,不能今天一套明天一套,部分沾光者樂哈啥,吃虧著哭喪臉。比如在第一次開始實行崗位設置時,人社局,教育局下發文件,明確了三年一聘及聘用的具體條件,這可說促進了工作。可是三年以後,這一工作就變味了,竟爭聘用再不搞了,按首次設崗定級順延,只是重填表簽字蓋章完善手續。這樣以來,原定八級崗永遠八級崗,真正幹八級崗活的人缺是十級崗或待崗之人,原八級崗的人去幹十級甚至十一二級的工作。崗位設置失去了原本的意義,恰似又一個職稱似的沿續至今。做為在編的事業單位,既然按編設崗,就不能串崗,現所在工作單位就沒有編制為何還能在此上班,這些怪象真的令人氣憤不平。再一點,竟聘上崗要做就實實在在搞,不要流於形式,欺上瞞下。當今所謂竟聘上崗,崗位設置純粹是一套騙人的遊戲。有能力沒能力一個樣,絲毫不存在竟聘上崗,地道的形式主義。籤於目前事業單位專業技術職務晉升現況,為了發揮晉升產生效應,必須嚴格實行三年一聘(實實在在聘),同時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框框,不能將晉升變為領導手中無形的職稱效應。隨著時間和工作進展讓專業技術職務晉升在陽光下,在合理中,平穩晉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