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熬夜更傷肝的行為有哪些呢?

曉芹海參和平店


肝臟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肩負著多種生理功能,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關注養肝護肝,而忽略了一些傷肝行為。

除了熬夜,這些行為也很傷肝!

1、喝酒

酒精需要在肝臟中代謝,所以,喝酒過多會增加肝臟的負擔,長期大量喝酒,還可能會引起酒精肝,以及酒精性肝硬化等疾病。

2、胡亂吃藥

吃進去的藥物,需要經過肝臟代謝、解毒,所以,服藥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尤其是慢性病患者,長期不規範用藥,會引起肝損傷。

3、亂吃保健品

很多保健品也是不能亂吃的,因為吃太多的保健品可能會增加肝臟的負擔,甚至有些保健品成分不安全,還可能引起肝損害。

4、生氣

肝臟喜舒抑鬱,若情緒一直低落,生氣等,可能會導致肝氣鬱結,從而導致肝臟出現損傷。

總之,以上一些行為都對肝臟健康有影響,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儘量避免。


肝病醫生許玉華


原本就是慢性乙肝,加上不當藥物引起肝臟損傷的案例不在少數。許多人都忽視了藥物損傷肝臟的嚴重性,尤其是一些藥物對正常人肝臟沒有損傷,並不代表對慢性乙肝患者的肝臟沒有損傷。

服藥不當引起肝損傷的七大標準

1、初期表現為瘙癢、皮疹、熱症等肝外症狀。

2、血液檢查發現,淋巴母細胞轉化試驗或巨噬細胞移動抑制試驗陽性。

3、肝病發作初期,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比例增高(≥6%)或白細胞增多。

4、服藥後的1一4周以上,出現肝內膽汁淤積,同時合併出現肝損傷。

5、偶然用藥後,發現肝損傷。

6、出現肝內膽汁淤積,同時合併出現肝損傷的病理性表現。

7、檢查發現,病毒性肝炎血清學標誌物均為陰性,排除其它情況引起的肝功能異常。

提醒大家,上述具備第4項,同時符合其它任意兩項,均可以診斷為服藥不當引起的肝損傷。通過肝穿刺活組織可以判斷肝損傷程度。但是,上述七項並不作為判斷慢性乙肝患者的藥物性肝損傷依據。如果慢性乙肝患者在抗病毒治療過程中,沒有出現乙肝病毒變異,而符合以下五種情況,考慮為藥肝。

1、慢性乙肝患者,進行抗病毒治療四周以上,乙肝病毒持續下降後,血清中丙氨酸轉氨酶沒有出現下降或反彈。

2、服用降酶保肝藥後,轉氨酶升高或其它肝功指標異常,或通過用藥後指標正常,一旦停藥指標出現復發異常。這都是藥物掩蓋了肝損傷的表現。

3、慢性乙肝患者經過治療,反而病情加重,表現為肝區疼痛、噁心、全身無力、發熱、皮疹、瘙癢、尿黃。

4、血檢發現,r-谷氨酰轉肽酶與血清礆性磷酸酶升高明顯,白細胞或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比例增高(≥6%)。

5、出現肝內膽汁淤積,經過肝穿刺組織學檢查證實為藥物性肝損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