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只拿來講故事?浪費!孩子提升審美能力、寫作技巧都靠它了

孩子在繪本中能學會寫作技巧?是的!

看繪本能提升審美能力?必須的!

繪本中能品出中國傳統文化?想知道嗎?


如果教育的目標僅僅是故事,那隨便點開個音頻APP就行了。手指一戳,自動播放,連翻頁的精力都可以省去。

但人偏偏就生出了五官,視聽摸聞嘗,我們需要多種通道來感知這個世界。

給孩子讀繪本,就滿足了我們所有感官的需要:

布書、紙板書,我咬、我撕、我嘗!

地板書、觸覺書,我翻、我摸、我看!

在滿足了五官最淺層的探索需求後,我們再深入一層,觀察、思考一下手中的繪本到底還有什麼值得我停留的地方。

《石頭湯》,我和小七走走停停,看了半個小時。這個故事源自歐洲傳統的民間傳說,作者這次把背景設在了中國,福祿壽三位神化身為三位禪師來到人間傳經授法。在他們的指引下,經歷苦難後封閉、彼此間不信任的村民們又回到了樂於分享,互相幫助的樣子(文末有故事全文)。

1、情感躲藏在細節裡

在禪師到來之前,房屋都是這樣的。

繪本只拿來講故事?浪費!孩子提升審美能力、寫作技巧都靠它了

繪本只拿來講故事?浪費!孩子提升審美能力、寫作技巧都靠它了

小七指著它們說:“它們的眼角都是搭著的”“它們的嘴巴也是癟著的。”“它們不高興。”

孩子從小就能通過識別表情來推斷他人的情緒,從而改變自己的行為來符合他人的期望(俗稱“看臉色”)。這是孩子親社會能力發展的重要方法。而作者通過擬人的方式來傳達繪本的基調,捕捉到了這層意思的孩子,將來寫作文埋個伏筆還會難嗎?

禪師開始撿柴火煮湯時,房屋的表情開始變化了。

繪本只拿來講故事?浪費!孩子提升審美能力、寫作技巧都靠它了

形狀各異的屋頂就像有著不同髮飾的男男女女,瞪著大大的眼睛,好奇的心都快從張著的大嘴裡跳出來。

這個故事的感情基調要開始發生變化了,此時是不是可以提醒孩子預測一下劇情?

2、一段濃墨噴湧包裹已久的感情

最開始整個畫面都是冷色調的,惆悵,孤獨。

繪本只拿來講故事?浪費!孩子提升審美能力、寫作技巧都靠它了

繪本只拿來講故事?浪費!孩子提升審美能力、寫作技巧都靠它了

當小姑娘出場時,我們會發現清冷的院子裡那棵樹,竟然有火紅的葉子!

繪本只拿來講故事?浪費!孩子提升審美能力、寫作技巧都靠它了

這種鮮亮的顏色在冷色調裡是那麼耀眼,是否說明故事要開始發生轉折?

村民們一一被吸引,開始打開心門拿出自己的食材一起參與熬石頭湯。湯裡食材越來越豐富,香味越來越濃郁,最終大家了全村的歡宴,而最醒目的,是滿天暈染開的紅燈籠!

繪本只拿來講故事?浪費!孩子提升審美能力、寫作技巧都靠它了

繪本不張口,但它只用一點紅墨就將感情噴湧出來,翻書的人瞬間就被吸引住,沉浸在其中久久不願離開。

說到顏色,一點紅墨讓感情噴湧,但這一潑綠墨卻是意淡情濃。

繪本只拿來講故事?浪費!孩子提升審美能力、寫作技巧都靠它了

送別需折柳。經過冷色調的寒冬後,這幾株風中搖曳的嫩柳竟意外讓人感到暖意濃濃,依依不捨之情彌散在空中,此時我分明聽到小七長長地舒出了一口氣。

3、用未想過的角度觀察世界

動物眼中的花朵和我們眼中的一樣嗎?大衛·愛登堡在《植物王國》這部紀錄片中利用創新的技術給我們展示了人類眼中的花和動物眼中的花——可視的波長不同的情況下,同樣一朵花的樣子也不同。

繪本只拿來講故事?浪費!孩子提升審美能力、寫作技巧都靠它了

而在地上爬行,逛街只能抱大腿的兒童,因為海拔不同,他們看到的世界也與我們不同。他們眼中的世界會是什麼樣的呢?

繪本只拿來講故事?浪費!孩子提升審美能力、寫作技巧都靠它了

“蟲視”法是繪畫中以仰視的視角創作的方法,如果我們蹲下來,就會發現孩子的視角和我們完全不同。

整個故事被塗抹在三維空間的紙面上,但作者只是巧妙地把視角一轉換,就讓我們有了三維的感受,我想,無論孩子將來是思考問題還是繪畫,甚至是寫作,都會有一種新的視角。

而我們,也可以提醒自己不時地蹲下來,跟著孩子用“蟲視”的角度去觀察我們自己。

分析靠理性,但最重要的我們還是要靠感性去閱讀故事。接下來,讓我們通過故事來感受幸福:

繪本只拿來講故事?浪費!孩子提升審美能力、寫作技巧都靠它了

阿福阿祿阿壽三位禪師來到山腳下時,村民們早已躲進家中,不但沒有人出來迎接,甚至看到禪師們走進村莊時,村民們連窗戶都關上了。

繪本只拿來講故事?浪費!孩子提升審美能力、寫作技巧都靠它了

這個村莊的村民和絕大多數普通人一樣辛勤勞作,但他們只顧自己。

農夫只喂自己的雞,對別人家的雞視而不見;茶商偷偷把茶簍蓋好,害怕別人來偷;秀才整日喝著大碗茶,其它事從不放在心上;女裁縫的一大盤包子只是獨自享用;木匠的菜窖裡的菜滿得都往外掉,他寧可讓菜爛掉,也不拿出來分享……

繪本只拿來講故事?浪費!孩子提升審美能力、寫作技巧都靠它了

禪師們去敲門。

沒有人回答。接著,房裡的燈也滅了。

每一家每一戶都是如此。

“這些人不知道什麼是幸福。今天,我們要讓他們看看怎麼煮石頭湯。”禪師們說。

繪本只拿來講故事?浪費!孩子提升審美能力、寫作技巧都靠它了

他們撿來樹枝,點起一堆火。他們拿出一口小鐵鍋,盛滿井水,架到火上。

這時,一個一直在看著他們的小女孩鼓起勇氣向前:“你們在幹什麼?”

“我們在煮石頭湯。我們需要三塊又圓又滑的石頭。”

小女孩幫他們找到了三塊正好合適的石頭,然後把它們放進水裡去煮。

“這些石頭可以煮成極其美味的湯。可是這麼小的鍋,恐怕煮不出很多。”

“我媽媽有口更大的鍋。”小女孩說完就跑回家拿鍋。

繪本只拿來講故事?浪費!孩子提升審美能力、寫作技巧都靠它了

“石頭滿地都是,我倒想學學他們是怎樣用石頭來煮湯。”媽媽的好奇心終究戰勝了封閉。

繪本只拿來講故事?浪費!孩子提升審美能力、寫作技巧都靠它了

而這時,左鄰右舍也紛紛探出頭來,緊接著,村裡人也一個接一個走出家門,他們都想知道石頭湯到底怎麼煮。

想必你也好奇得不行吧?其實福祿壽三位神仙並沒有使用什麼仙法,而是村民們的內心發生了改變,結果美味的石頭湯真的就煮出來了……

“煮傳統風味的石頭湯要加點鹽和胡椒粉,味道會更香,不過我們沒帶……”

繪本只拿來講故事?浪費!孩子提升審美能力、寫作技巧都靠它了

“我家有鹽和胡椒粉!”一向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秀才竟然把眼睛睜得大大的,然後轉眼就不見了。回來時拿著鹽和胡椒粉,甚至還帶了點別的調料。

“上次我們煮這麼大、這種顏色的石頭時,還放了些胡蘿蔔,那湯可真甜。”阿壽說。

繪本只拿來講故事?浪費!孩子提升審美能力、寫作技巧都靠它了

​“我家可能有!不過只有幾根。”一位站在後排的婦人說完轉身就跑,回來時捧著許多胡蘿蔔,多得都快抱不住了,可不是剛開始說的“只有幾根”。

繪本只拿來講故事?浪費!孩子提升審美能力、寫作技巧都靠它了

“還放點洋蔥、蘑菇的話……”禪師說完,村民們不但拿來了洋蔥蘑菇,還帶著麵條、豌豆莢和捲心菜。

繪本只拿來講故事?浪費!孩子提升審美能力、寫作技巧都靠它了

不可思議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當每個人敞開胸懷付出時,下一個就會付出更多。就這樣湯裡的食材越來越豐富,湯聞起來也越來越香。

村民們舔舔嘴唇,又都跑回家,他們在家裡能拿什麼就拿什麼,能拿多少就拿多少。

湯咕咚咕咚冒著泡,香氣四溢,終於煮好了!

繪本只拿來講故事?浪費!孩子提升審美能力、寫作技巧都靠它了

村民們拿來米飯和饅頭,端來了香茶和甜餅,點亮了紅彤彤耀眼的燈籠,大家坐下來一起歡宴!

繪本只拿來講故事?浪費!孩子提升審美能力、寫作技巧都靠它了

宴會結束後,他們又說故事又唱歌,一直鬧到深夜。然後他們敞開家門,爭著把禪師請到自己家。

繪本只拿來講故事?浪費!孩子提升審美能力、寫作技巧都靠它了

村莊告別了寒冬的陰霾,一個春天的早晨,和風送暖,楊柳依依,村民們聚到河邊給禪師們送行。

“謝謝你們讓我們明白了,分享使人更加富足。”

“幸福就像煮石頭湯那樣簡單。”禪師說。

向創作出如此浸潤心田作品的瓊·穆特致敬!同樣作為原創作者,kelly希望每位家長都能夠給孩子購買正版繪本,和孩子一起摸著繪本,看著圖畫,沉浸在這樣一個美麗的故事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