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津縣全面推行“三聯繫”“四聯動”“五聯變”“五著力”工作法推動基層黨建網格化管理

(通訊員 黃啟倫)近年來,在轟轟烈烈的脫貧攻堅戰役中,鹽津縣同步積極探索基層黨建工作新路徑。以本縣牛寨鄉新華村的生動實踐為示範,鹽津縣全面推行“三聯繫”“四聯動”“五聯變”工作法,推進基層黨建網絡化管理,推動形成“一個支部一個堡壘,一個黨員一面旗幟”的格局,努力實現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同增共進。

三聯繫:片幹部聯繫片支部、片支部委員聯繫黨員、黨員聯繫群眾

所有村(社區)總支成員按照分片負責制度,聯繫片支部,實現包片幹部聯繫片支部全覆蓋。片支部委員按照人際關係、親疏關係等因素聯繫黨員,實現片支部委員聯繫黨員全覆蓋。各黨員按照親疏關係、親屬關係、自身實際等綜合因素聯繫群眾,實現黨員聯繫群眾全覆蓋。通過“三聯繫”,全覆蓋搭建黨群、幹群溝通聯繫網絡,提升基層黨建組織化程度,暢通交流渠道,讓親情友情鄉情激活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四聯動:黨員承諾推動、先進表率帶動、嚴管促進後動、集體託管儆動

在基層各項工作開展過程中,黨員主動帶頭作出承諾,推動工作開展。對各項工作開展,由片幹部組織支部委員、群眾代表、企業代表、黨員代表等,按月、按季或按年開展考核評比,對錶現優秀、工作突出的黨員及群眾,納入光榮榜張榜公示,帶動黨員及群眾形成爭先進位、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對考核結果較差的黨員及群眾,針對存在問題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整改標準,督促進行限時整改,逐漸增強後進黨員及群眾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問題整改不及時、不到位,且反覆出現類似情況的黨員及群眾,按照村規民約及相關規定,將其產業發展、項目實施等交由村集體公司託管,相關成本費用通過其上級補助或產業收益、股份分紅等途徑扣除,剩餘利潤歸其所有。通過“四聯動”,增強基層群眾思發展、謀發展的主動性和能動性,讓自尊自強、自信自立轉變為發展動能。

五聯變:產業變優、環境變美、民風變淳、村莊變活、基礎變牢

通過支部引領、黨員示範,實現基層工作推進到哪裡,黨支部就建到哪裡,黨員服務就延伸到哪裡,真正讓基層黨組織成為脫貧攻堅的“主心骨”,讓領導幹部成為脫貧攻堅的“頂樑柱”,讓廣大黨員成為脫貧攻堅的“領頭雁”,實現支部建在產業上,產業鏈上黨旗紅。通過“三聯繫”“四聯動”,促進產業變優、環境變美、民風變淳、村莊變活、基礎變牢“五聯變”,推動鄉村振興,將偏僻落後的農村基層打造成為人人嚮往的美麗鄉村。

五著力:推動產業發展、化解矛盾糾紛、抓實精神扶貧、割除陳規陋習、推進民心向黨

著力推動產業發展。各基層黨員要充分發揮監督提醒、考核評比、後進鞭策等作用,深入田間地頭、產業現場,結合時令規律、產業要求等實際,及時提醒聯繫群眾開展產業發展相關工作。由聯片幹部負責,按時組織開展考核評比,表彰先進,鞭策後進,真正實現“支部建在產業上,黨員立在田間上”,切實提升產業發展成效。

著力化解矛盾糾紛。按照對應聯繫關係,由各黨員負責,及時瞭解聯繫群眾思想工作動態,針對幹群矛盾、鄰里糾紛等問題,前移處理關卡,提前發現、及時處理,最大限度地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對不能處理的矛盾和問題,要按照聯繫關係層層反饋,確保做到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著力抓實精神扶貧。充分發揮各片支部村民小組活動場所的作用,將活動場所打造為集黨員活動、群眾學習、矛盾調解、政策宣傳、情感交流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場所,加大黨的政策宣傳,引導群眾轉變思想觀念,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增強群眾發展的主動性,推進精神脫貧,徹底拔掉窮根。

著力割除陳規陋習。通過“三聯繫”,搭建全覆蓋的網格化管理機制,推進黨群、幹群相互監督,對農村基層相互攀比、大操大辦、違規土葬、封建迷信、聚眾賭博等陳規陋習進行監管、勸阻,對少數屢教不改的人員,要採取黑名單等措施,依託村規民約及相關規定,對其部分權利予以限制,推動樹立文明向上的新風尚,以民風村風的淳樸促進鄉風文明。

著力推進民心向黨。通過聯繫對接,讓廣大黨員切實深入田間地頭、尋常人家,傳遞黨的聲音,展現黨的形象,體現黨員價值,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切實增強基層黨員的成就感、歸屬感、榮譽感。通過為群眾說話、為群眾跑腿、為群眾想招、為群眾解困,密切黨群、幹群關係,引導廣大人民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推進民心向黨,切實鞏固黨的執政基礎。

根據縣委部署要求,鹽津縣將於今年7月底前實現上述工作法的基層黨建網格化管理全覆蓋,同時倡導各鄉鎮、各村(社區)結合實際創新開展工作,不斷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基層黨建網格化管理體制機制,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