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意外 景區擰緊安全閥

暑期旅遊季,多地景區綜合運用科技、設施和制度,從海、陸、空各個角度,保障遊客安全。安徽黃山風景區,建設雷電監測預警系統,避免雷擊事故,並通過全員救助體系,及時救援受傷、受困遊客;內蒙古草原、沙漠等景區,嚴格檢查索道、車輛等設施,並設置邊界網、防護欄等,讓遊客遠離風險;三亞海邊的景區,利用無人機巡查重點區域、提醒遊客避險、投放救生設備,緩解警力不足,提高搜救效率。

上山、下海、去草原和沙漠……夏季旅遊花樣多,安全隱患也不少。為保障遊客安全,一些景區利用新技術,創新管理辦法,築牢旅遊安全網。

安徽黃山

預警防雷電

培訓多面手

安徽黃山風景區,最大日承載量為5萬人,極端天氣和冬季為3.5萬人。

每逢雙休日、小長假、黃金週,黃山風景區就會根據天氣、去年同期、山腳下訂房情況等,對遊客量進行預測,並通過景區官網官微、廣播、高鐵客運樞紐、景區換乘中心以及高速路口電子顯示屏等多平臺、多渠道對外播報。

在風景區管委會信息管理後臺,可以實時看到景區內各主要景點的畫面情況。工作人員程亞星介紹,他們能通過畫面、實時遊客量等信息,對未來半小時到一小時內的遊客量進行預測,並提前發佈信息,採取預先調控行動。“哪個景點的遊客多,且前往該景點的主幹道上游客也多,我們就立刻引導遊客先遊玩其他景點,至少提前15分鐘進行疏散。”

“100分鐘後,此區域可能會出現雷擊。”接到預警,該區域的環衛工、防火員、綜治人員、安全員等,都會立刻行動起來。如果時間充足,工作人員會立刻疏散遊客;如果時間緊迫不足,工作人員會讓遊客立刻將項鍊、手錶、手鍊等環形金屬物品從身上取下,放在包裡,然後人包分離,再雙腳併攏蹲下,以有效避免雷擊。

統計數據顯示,黃山年均大霧256天,雷暴50天。10年來,黃山風景區實現了雷電預警範圍內景區工作人員和遊客無雷擊事故。這得益於雷電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及全員培訓。2008年,黃山風景區投資建設雷電監測預警系統,運用了區域多站點大氣電場分區、分級複合預警技術,並逐步建成了由17臺大氣電場儀組成的高密度大氣電場監測網,及由8臺全新三維閃電定位儀組成的閃電定位監測網。

為了解決救助難題,黃山風景區採取全員救助體系建設。風景區環衛工李培生,隨身帶有繩索施救工具。平時,李培生常一根繩索走峭壁,攀爬在懸崖邊,拾撿垃圾。遇到有人跌落、被困等緊急情況,他就係著繩索進行施救。

不光是李培生,每個環衛工人、防火隊員在救援救助方面都有幾把刷子。黃山風景區管委會安委辦主任餘謀彥說,景區對全體一線員工進行培訓,使他們掌握最基本的知識。遊客心臟病突發,人人都能進行心肺復甦;遊客踩空摔下臺階時,員工會第一時間進行緊急救助,並聯系醫生,讓醫生出診時可以精準地帶上藥品與急救用品。

黃山風景區組建了以片區公安民警、稽查隊員、醫務人員、防火隊員、環衛工人為骨幹力量,吸納工商人員、轎包隊員、企業保安等參加的7個現場緊急救援中隊,兼職擔負本片區現場搜索、緊急救治等緊急救援任務。這些人員分佈在景區管理、服務的一線,能夠確保意外事件發生後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報告、第一時間救助。

內蒙古沙漠

設置邊界網

加裝防護欄

內蒙古輝騰錫勒黃花溝草原旅遊區,水草豐盛。

“草原景區的旅遊旺季,集中在夏季這幾個月。必須始終將旅遊安全置於首位。”黃花溝草原旅遊區總經理蔡勇說,“我們對景區外環線公路、景區內道路進行了大力度翻新甚至重建,以保證車輛運行安全。此外,還鋪設了大量木棧道,險峻道路加設護欄。”

除了一望無際的草原,奇峰怪石也是景區一大特色。來自浙江杭州的遊客王淑旻說,景區在怪石間修建的木棧道直處平坦,拐彎處有安全提示和扶手保護,讓人感到既貼心又安全。

庫布其沙漠最東端的響沙灣旅遊區,遊客可以在這裡體驗包括滑沙、賽車衝沙、騎駱駝等項目。響沙灣景區總經理張瑞明說,針對景區內的索道、滑索、碰碰車等特種設施,設有日檢、巡檢、周檢、月檢、年檢等制度,以確保營運安全。

張瑞明表示,沙漠景區面積很大,為防止遊客走到沙漠深處,景區邊緣設置了高達2米的邊界網,並在遊客較集中區域的陡坡、河槽等危險地帶加裝防護欄、安全網。

來到草原、沙漠,難免要騎馬、乘駝。“景區與當地牧民合作,由牧民提供統一馬隊,每名牧民牽著1到3匹馬慢走。”黃花溝景區工作人員李澤介紹,“我們還為每名遊客提供頭盔、靴子、護肘等護具,同時嚴禁遊客跑馬。一旦發現違規行為,立刻取消失職牧民的合作資格。”

今年以來,內蒙古通過企業自查、盟(市)檢查、自治區督查的三級檢查,對全區星級飯店、旅遊景區、旅行社開展了“拉網行動”“草原獵鷹行動”,全面排查、整治旅遊行業的違法違規行為。“切實構築旅遊安全保障網,才能使遊客在內蒙古安全旅遊、舒心旅遊。”內蒙古自治區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朱俐萍表示。

海南海灘

無人機執勤

大數據站崗

“嗡嗡嗡……”海南三亞大東海景區海水浴場的上空,不時傳來無人機螺旋槳的聲音。

炎炎夏日,當遊客在海水中盡情嬉戲、享受清涼時,安全部門正嚴陣以待,防範發生各類安全事故。天空中正在巡邏的警用無人機,便是三亞邊防派出所預防海岸事故的“黑科技”。從啟動、升空、鎖定海面目標,到投放救生設備,整個過程僅需兩分鐘。如果海面發生人員溺水或其他危急情況,無人機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險情,進行第一階段的海上救援。

根據邊防派出所日常勤務需要,無人機還分別安裝了警燈、喊話器、遙控投放器、航拍攝像機等設備,以執行投放救生設備、喊話提醒遊客、巡查重點區域、監視可疑人員等任務。此外,無人機還能同警用沙灘車搭配,同步進行空中和陸上巡邏。“無人機投入巡邏,不但提升了對沙灘和海面的管控效能,縮短了出警時間,還解決了人員、警力不足的問題。”紅沙邊防派出所所長楊昌彪說。

在三亞街頭,常能見到旅行提示。根據提示信息,北京遊客李寧靜下載了“三亞放心遊”手機軟件。“天涯海角景區現在有300多人,軟件提示非常舒適,我們先去那裡吧。”李寧靜滑動著手機屏幕,向家人展示著目前景點人流量的數據。

景區裡,網絡數據也在默默地為遊客站好安全崗。在天涯海角景區,遊客不需在人工窗口排隊,通過微信端即可購票,在驗票處的閘機上用手機一刷,就能進入園區。天涯海角景區信息技術部經理吉家其介紹,景區從2014年起創建智慧景區。手機“搖一搖”等購票方式,緩解了人工售票的壓力,避免了長時間排隊造成擁擠、中暑等安全隱患。

天涯海角景區還在結合大數據和雲計算,打造綜合指揮調度中心,為遊客打造更加便捷的服務。“景區將通過大數據、熱力圖,分析遊客的分佈和熱門景點情況。”吉家其說,綜合指揮調度中心計劃在今年年底建成,建成後可以對景區進行分析、預警和人流疏導,完善突發情況應急處理機制,為遊客打造更為便捷、安全的遊玩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