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車間巡禮:“機器換人”換出“泰興製造”新效率

(記者 王國青)近年來,隨著各地人口紅利的降低,勞動力成本正不斷上升,這給傳統制造業帶來了新的挑戰。為此,我市各企業紛紛加快“機器換人”步伐,以裝備自動化降本節支、提高競爭實力。現在讓我們走進智能化車間,感受“泰興製造”的新效率。 江蘇福坤玻璃有限公司是一家玻璃深加工企業。公司新引進的全自動智能上卸片臺,上片時只要輕點機械按鈕,就能“指揮”數十個機械手臂用吸盤輕輕地吸附起一塊重達幾百公斤的外牆玻璃,並有序地送入洗磨、烘乾機床。下片時,同樣也藉助機械手臂上的吸盤輕鬆完成。近年來,公司不斷嘗試設備的自動化改造,先後引進了保特羅切割機、雙室對流鋼化爐、全自動玻璃印刷機等先進設備,實現了玻璃從切割到洗磨全面自動化。公司副總經理丁榮告訴記者,之前要五六個人,一天的生產量只有800方—1000方。自從用了設備以後,目前可以達到一千四五百方,但只要一兩個人,人員成本大幅降低。 江蘇南極機械有限公司主要生產艦船防汙染類、船舶動力系統軸舵系類產品。公司緊跟發展形勢,一批數控車床、自動化焊接機器人等智能設備在生產一線關鍵崗位大展身手。焊接機器人揮舞焊槍,十幾分鍾就可以完成大型箱體的焊接。焊接機器人具有適用範圍廣、速度快、強度高、焊縫美觀等優勢,尤其是高強度工作下,焊出來的每個箱體都品質如一,把工人從重複低效率的操作中解放出來。 在我市,越來越多的企業啟動了“機器換人”計劃,用技術紅利替代人口紅利,節約了用工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今年1-9月份,我市共實施智能化改造升級項目51個,已完成投資7.6億元,新增工業機器人70臺以上。濟川藥業、漢皇印象等5家企業申報省級示範智能車間。 記者感言: 一邊是用工成本不斷上升,“人口紅利”一去不復返;另一邊是生產效率不高,質量得不到有效保證。我市實施“機器換人”戰略,通過有針對性的設備投入、技術改造化解發展瓶頸,推動工業生產方式由“製造”向“智造”的轉變。 “機器換人”換出了“泰興製造”新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