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冷!魚類如何度過這寒冷的冬天,這裡有份最全魚類越冬方法!

在我國羅非魚、石斑魚、淡水白鯧、筍殼魚、革鬍子鯰等暖水種也具有比較大的養殖量,它們的生活習性較四大家魚、鯉魚、鯽魚等有不一致的地方,四大家魚、鯉、鯽等越冬期可以利用水溫在4℃時密度最大的特性,在養殖水體的底層安全越冬。而羅非魚等暖水種魚類的最低致死溫度均高於4℃,不能利用水溫在4℃左右時密度最大這一特性在池底安全越冬。不同的生活習性就決定了越冬的方式不一樣。

一、亞熱帶暖水魚類越冬相關的基本生物學特性

冷冷冷!魚類如何度過這寒冷的冬天,這裡有份最全魚類越冬方法!


二、羅非魚、鯪魚、淡水白鯧、筍殼魚、革鬍子鯰、石斑魚等亞熱帶魚類越冬過程中的管理措施

1.搭建溫棚,確保越冬期間溫棚內的水體水溫處於魚類生存適宜的範圍 搭建溫棚越冬的方法通常被用於名貴魚類養殖的越冬(如筍殼魚)和用於繁育的親魚、魚苗的越冬。通常使用聚乙烯薄膜,加鋼絲、木材等材料搭建。

搭棚和拆棚時間點的選擇。搭棚和拆棚的時間點主要取決於水溫的變化。因此,在暖水種魚類的養殖中,必須要定時每天監測水溫並做好記錄,通過連續幾年不斷積累,瞭解一年內每個時間段水溫的變化情況,根據水溫變化的大致規律來確定搭溫棚和拆溫棚的時間點,避免寒潮來臨時的措手不及,最大限度地減少魚類的凍死凍傷。

在越冬魚(如筍殼魚等)的拆溫棚過程中,由於拆溫棚前後魚類棲息的養殖環境發生劇烈變化,魚類容易產生比較強的應激反應,體質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稍有不慎,容易造成魚類大批量死亡,因此,在拆溫棚的過程中,需要使用抗應激產品,做好抗應激處理。

2.不斷加註深井水,提高魚塘水溫 由於地熱的作用,深井水的水溫較地表水的水溫要高,在越冬期可以用水泵連續不斷地往越冬池中加深井水,保持水溫不低於魚類致死溫度。在石斑魚高位池養殖過程中,也可以抽取海邊比較深的沙井水進池越冬。

3.降低養殖密度 如果部分成魚養殖的規格確實未達到上市的規格,需要越冬,必須降低養殖密度。主要原因就在於,在進入越冬之前,魚類活動的區域是整個養殖水體不同的水層(比如羅非魚),進入越冬季節之後,魚類由於自身有趨利避害的天性,都會棲息到水溫相對較高的池塘底部。相對於之前在整個養殖水體不同的水層,魚類棲息的空間就大大地壓縮,造成魚群在池塘底部的擁擠和不適,如果魚群因為不適而上浮到水體表層,就容易造成魚類凍死凍傷。

因此,在需要進入越冬的養殖池塘,一定要降低越冬池塘的放養密度,在進入越冬前,及時進行分塘、並塘,在操作過程中,需要提前使用潑灑姜、有機酸等產品進行抗應激處理,拉網搬運的過程中要非常小心,最大限度地減少機械損傷,避免水黴的滋生。

4.加深水位 在進入越冬季節以後,適當加深水位,有利於魚類的越冬,冬季池塘底部的水位較表層水溫要高,除了部分池塘底部發酵產熱的影響,還在於當冬季氣溫下降、表層水溫下降、密度增大而下沉的過程中,與底層水有一個熱交換的過程,就像把一盆冷水倒到一個熱水盆裡,兩盆水混合均勻,最終混合後水溫較之前冷水盆裡面的水溫高是一樣的原理。因此,在水溫高於4℃的區域,越冬季節池塘底部的水溫較池塘表層的水溫要高1~2℃。

進入越冬季節,越冬池塘的水深至少要保持在2~2.5米。可以在進入越冬期間,水溫在15℃以上時,抓緊時間抽水入池,增加水深。

5.池塘底質和溶氧的管理 在越冬期間,由於底層的水溫較表層的水溫高,越冬的魚類在池塘底部聚集,因此越冬前池塘的底質管理十分關鍵。在越冬前,首先需要對越冬池塘進行謹慎選擇,對於淤泥過多的池塘,由於越冬期間,池塘底部的有機物分解消耗氧氣比較多,通過1~2次底質改良也不大可能徹底改善,因此不適宜作為越冬池塘。如果原塘越冬,在越冬之前必須使用底質改良劑改底1~2次,改善魚類棲息的環境。

進入越冬期之後,由於魚類在池塘底部的聚集,加上底部有機物分解耗氧,容易造成池塘底部缺氧,魚類出於求生的本能,上浮到水體表層,容易造成魚類凍死凍傷。因此,越冬期間,在天氣不好、藻類產氧能力不足的條件下,及時使用化學增氧劑進行補氧,需要勤觀察,發現魚類在水面上層活動的現象,說明越冬池底部溶氧不足,需要及時使用化學增氧劑進行增氧。

在增氧的過程中,不宜使用促進水體上下層強對流的機械(如湧浪機)進行增氧,以免造成池塘底部水溫的下降,不利於魚類的越冬。

冷冷冷!魚類如何度過這寒冷的冬天,這裡有份最全魚類越冬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