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除設計不息,被“埋沒”的設計者,三個執勤者與防護杆設計

我們小區原本是個開放的小區,沒有門,條條大路自由通行,自從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來,小區的外圍新裝了防護欄,只在小區的一角留有疫情防控檢查卡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卡口的防護杆的設計,讓我們向三位執勤的老師傅好好學習學習!

進出口原本用一根竹竿攔著,有人進出時,拿下竹竿,人過去了,再把竹竿放上,有時候風大了也能把防護竹竿刮下來,於是乎,三位執勤的老師傅開始了他們的設計

一、卡口防護欄第一波設計:省力槓桿

疫情不除設計不息,被“埋沒”的設計者,三個執勤者與防護杆設計

如圖:將竹竿固定在左端的木樁上,用繩子將一塊大小合適的石頭牢牢綁在欄杆的左端,防護欄右端可以升降,右端用繩子輕輕栓在木樁上,有人通過時,解下繩子,欄杆的右端會自動慢慢升起,成為一個半自動的升降杆,人過去了,再通過繩子把杆拉下來就可以了!

可是確實省力了,這是省力槓桿的優點,缺點是費距離啊,這得重新設計一下!

二、卡口防護欄設計第二波:費力槓桿

疫情不除設計不息,被“埋沒”的設計者,三個執勤者與防護杆設計

如圖所示:根據第一次需要伸手拉繩子的設計的缺陷,這次把防護杆設計成費力槓桿,將防護欄的右端固定,並且綁好石頭,有人進出時,用手向下按防護欄右端,防護欄的左端就慢慢升高了,雖然是費力槓桿,但是有了石頭的幫助,每次也用不著費多大的力氣,關鍵是省了距離,妙!

這樣的設計,比第一波已經有很大的優勢了,沒費多少力,還省了距離!但是,若要巧遇下雨天怎麼辦?一趟趟從防護棚裡出來升降欄杆淋了雨可不划算,疫情關鍵期,可不能感冒啊!

於是乎,就有了第三波的設計!

三、卡口防護欄設計第三波:組合機械

疫情不除設計不息,被“埋沒”的設計者,三個執勤者與防護杆設計

如圖所示:在地上固定了一塊廢棄的電線杆上的三角鐵,三角鐵上原本就有三個陶瓷葫蘆,在防護欄右端栓了原來的繩子,將繩子通過固定在地上的陶瓷葫蘆,牽引到防護棚內,這陶瓷葫蘆就是個定滑輪啊,既不費力,也不費距離,但是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哦!

這樣的設計正好滿足了他們的要求,就是下雨天,通過繩子,他們也能輕而易舉的升降防護欄啦!

他們的每一次設計都是就地取材,不需要花費一分錢,原生態、環保,所設計的防護欄升降還不需要耗費能量!自從防控疫情以來,他們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根據他們的需要更新設計,並且越來越合理,實用!看似簡單,但每一次的更新都凝聚著三位師傅的聰明智慧!

疫情不除,他們的設計不止,三位師傅是不是被“埋沒”的設計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