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竇文濤的節目,如聽老友聊天

竇文濤的節目一般三四人,這是一個很舒服的人數,兩人容易分出主次,更多的人容易亂,而且更多人更適合素人。

竇文濤的節目選題很好。從《鏘鏘三人行》到《一路書香》再到《圓桌派》,他的節目總是遊走在雅俗之間,再雅一點就像上課了,再俗一點就變成熱播綜藝了。

看竇文濤的節目,即能得到必要的娛樂,又能得到一定的知識,他會引導你思考一些東西,而不僅僅是傻樂。

這自然和他請的嘉賓有關。雖然人數少,但必要以讀書人打底,再加上一位某個行業的頂尖人物,讀書人提供底蘊,嘉賓提供話題和特定知識,竇文濤在一旁“裝傻充愣”,控制節奏。

竇文濤本身的個性也很討喜。他有深沉的一面,喜歡讀書,喜歡思考,但又有非常感性的一面,多次說自己看《變形金剛》都會哭。他不介意表現自己“蠢”的一面,但時不時又流露出有文化有內涵的傲嬌,這樣的個性很適合作為一個此類談話節目的主持者。

竇文濤的節目好在“跑題”。他的選題看似散漫,但和社會熱點還是緊密相連的。如果真的嚴格的按照選題來討論,就會變得像一些新聞節目或者專家分析節目。新聞節目受眾不廣,“專家”又容易令人厭煩。在竇文濤的節目中,他會鼓勵、甚至引導專家“跑題”,圍著中心論點兜兜轉轉,給出了許多有趣的觀點,結果那個論點反而也得到了某種解答,而且這種解答沒有了“專家”那種強硬感,沒有了那種“灌輸感”,甚至讓觀眾感覺完全是自己領悟出來的,這是他的節目最高明的地方。

順便可以說說梁文道,其實他挺能代表這個節目的氣質,是個“道長”,又是個“老闆”,以讀書為生,卻又世事洞明,在出世和入世間自由出入,什麼都能談一些,但又不討厭。他的很多知識來源於書本,但也不顯迂腐,雖然不用手機,但也沒有被這個時代拉下。

其實,慢慢地從竇文濤的節目中能夠得到的東西越來越少,但是看得久了,也就養成了一種習慣,好像聽老友聊天一樣。竇文濤說過,他的節目受眾年齡偏大,但每個年齡段都有足夠觀眾,有他們就夠了。希望他的節目能一直做下去。

2019.7 公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