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極度偏心,比任何傷害更嚴重,這種父母不值得尊重,認同嗎?

農在天涯


認同。爸媽對於男女問題處理的還是比較好的,儘量做到男女平等,所以我的童年很快樂,對於爸媽也很自豪,他們沒有重男輕女的對我。

我婆婆就相反了,因為她自己的爸媽說重男輕女的而她自己又沒讀過書,所以重男輕女的思想很嚴重。這樣的人我以為她們不會希望自己生到女孩,因為生下來小孩也只有受傷害的份。但婆婆卻希望自己有女兒,於是在自己四十多歲的時候生了二胎閨女。現在閨女讀六年級,也十幾歲了,平常生活是髒亂差,不愛乾淨是全家人都知道的,禮貌規矩也沒有。婆婆平時忙著上班基本不管,公公好吃懶嘴上說疼小孩,但其實都是順著他閨女的意思,慣著她,所以到現在,小姑子在我心裡,她的未來是岌岌可危的。誰娶了算他倒黴,自己又什麼都不會,好吃懶做算是定性了,現在又沉迷手機,還有個酒鬼爸爸,就算結婚,在婆家的日子也不好過。我是不會讓我兒子找這樣的人的。

就這樣,婆婆還覺得自己閨女很好,別人提意見只會說她還是個孩子。平時衣服,吃的都捨不得給她買,但是自己買的新衣服,小孩看上了就把她給小孩穿。所以能經常看見小姑子穿著婆婆的衣服到處亂轉。跟婆婆說了也不管,還指望著自己閨女以後找個有錢人嫁。我都不知道她哪來的自信。我和老公結婚四年了,早就和婆婆說過我們的事你就不要管了,我小孩也不要你帶,自己把自己閨女管好就行,但婆婆卻說她大了,不需要管,天天跑我家來挑三揀四的。其實小姑子早就對婆婆有意見了,從小就說婆婆偏心,但婆婆卻從不理會,我曾對婆婆說過一句話,如果我是小姑子,我長大會恨你的。既然不愛,就不要生,生了不愛,還想讓閨女以後孝順你,可能嗎?

我現在一兒一女,她也是隻疼孫子,每次來都是找孫子,孫女看一眼就行。我老公因為在這樣的家庭長大,重男輕女就更不用說了,但我不一樣,我不允許別人對我閨女有歧視的表現,思想上我管不了,但行動上必須公平。我要我閨女的童年像我一樣開心,沒有負擔,也不會讓她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不會讓她影響下一代。


不著急雨滴


是調整心態!

首先不期待不盼望,不想從父母身上再得到任何福利,房子金錢,包括關心的話語,哪怕是眼神,敬而遠之。

其次,在父母有需要的時候,其實這個需要不單指父母自己,包括他們偏疼的兄弟姐妹,就是說幫他們,也是幫父母,父母認為如果幫就氣兒順了,否則就找茬,這時候,自己能力不能力的放一邊,就問自己內心,想幫就幫,沒能力就直接拒絕,因為誰生的誰養。

這種問題從來都是心酸的,最重要一點,自己必須自強,特別是心裡素質,當他們故技重演時,定要清醒明白,他們改不了的,不會從今天以後突然愛你了,不會!!!!!

如果父母看病只讓自己負責,那麼盡心盡力是標準,超了直接說,我只能負出這麼多!

別讓自己難死!

尊重,這詞太貴了,有些人不配!有問題盡力幫一下,別提這個詞,沒必要,他們不需要,他們需要你解決問題!

就好像消防員,著火了,你最好像天兵天將一樣,從天而降。而火滅了,你最好馬上消失,難不成等飯嗎?就這樣,只有不敢想,沒有不可能,就這麼無恥![摳鼻]



水珠666666


其實什麼樣的父母都有!

我們思維習慣了母愛的高大父愛的深沉!

但不得不承認也有辱女食子的!

只不過前者佔了大概率!

我個人覺得原生態家庭是根本的原因,因為它會不停的複製下去!

對於偏心是狹隘的

無非就是重男輕女或錢與地位的觀念凌駕於愛之上

現實中有個慣性,你越偏心溺愛誰,誰也與你對抗或者不孝,你平時越不待見的越孝順!

最後守在你身邊的都是你曾經傷害過的親人!

而你曾寄予厚望的卻不見了蹤影!

這就是因緣果報!!!



漢天秋水


其實任何事情都不會有絕對的公平,但是要相對的做到公平對待就好了。對於現在二胎政策開放後,很多父母生了二胎後就把重心和關注度都放在二胎身上,這確實會讓老大心裡感覺父母不愛自己了,覺得弟弟妹妹搶走了爸爸媽媽的愛,而且有可能會導致以後長大了,老大對老二心裡有怨恨,兄弟姐妹之間關係不好。有二胎的父母平常在關愛二胎的同時,還是不要疏忽了老大,還是要多給與老大關愛,讓兩個孩子都感覺自己同樣都是屬於爸爸媽媽的寶貝!


正能量53313


你說父母極度偏心,這心偏給誰了,是自己的兄弟姐妹,還是別人?如果是自己的兄弟姐妹父母這顆心是偏不了多少的,因為手心手背都是肉,一般的父母不會做偏手心傷手背的傻事,都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偏心會讓她心疼的,除非你做事太傷父母的心,讓他們失望透頂,那他們才會忍疼割愛,愛心偏離,這你就要找自身的原因了……!



七彩人生142799987


如果父母偏心一點還算正常,可以理解,如果極度偏心,那麼對不好的孩子是不公平的,也是在心靈上是最大的傷害。而且這種陰影會伴隨一生。會有對父母的怨恨情緒,甚至長大後會遠離父母,對老人也不孝順。這就需要這個被傷害的子女成長過程中有個自我救贖,成人後對父母寬容,不再計較過去。但做到這個很難。只有自己經歷,自己才會感同身受。


阿惠7878


無德老人何須敬

尊人者,人尊之。人活在世,誰也不可能是一座孤島,在人海中獨居,都要與他人相處;尊重別人,別人也會尊重你。朝天空吐唾沫的人,唾沫也會落在他的臉上。

尊老愛幼本應是我們民族的美德,這種美德的傳承自然離不開老年人的言行表率。老年人是社會的一筆寶貴財富,為社會集聚正能量,應是老年人在垂暮之年的精神追求。

而往往有這麼少數的老年人,年紀越大,脾氣越大,甚至對各種行為規範和法律法規置若罔聞。

就近幾年來,老人無德的新聞不斷地成為熱點。在高鐵上嗑瓜子故意弄髒車廂的、摔倒後誰去扶他他就訛誰的、在公交車上搶座位不成打人的。尤其是再公交車上不讓座就出手打人的老人,而且被打的都是女人和小孩,要是個肌肉發達的猛男,百分百是不敢動手的。

這種老人骨子裡就透著不善良,欺軟怕硬的品性,君子不強人所難是一種善良和胸懷。可是他們認為“老”是第一位的,本著英雄不問出處,流氓不問歲數,以一種別樣的方式進入了公眾視野。

我們自古以來對老年人都有一種“道德幻想”我們想著人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良善也會隨之提高。

然而,現實生活中一些老人的表現違背了大多數人的期待,老人應有的德高望重、老而有德被棄之以鼻。人性的善,似乎無法被歲月所驗證。

無論年屆花甲,抑或正當壯年,心中都該有生命之歡樂,孩童般天真,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要在歲月的長河中,把它丟掉,用長者的智慧和慈愛贏得年輕一輩發自內心的尊敬。

學校教知識,家庭教做人

“父母的見識,父母的為人,父母的責任心,父母的處世方式,父母的道德水準,孩子都在看、都在學,更不用說父母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安排將影響孩子的一生。‘小偷的孩子還是小偷’,這個道理不是說小偷生養的孩子註定會是小偷,而是說以小偷方式言傳身教教育出來的孩子還是小偷。

我們的孩子今後會以什麼樣的人格發展,從父母身上能夠看到影子。”

很多家長,願意花錢讓孩子吃穿,也願意花錢到各種補習班,卻不願意與孩子花時間相處、學習做人、交心。

“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應當留樣於兒孫。”這是鮑人帶璇子回福建老家時,在武夷山一個小山村的農家老屋看到的一副對聯,讓他感慨良久。





學習做人


如果父母極度偏心,對孩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而且孩子心裡的陰影會伴他們一生。極其影響孩子的心裡健康。對於父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有幾個原因,一是自然形成的厭惡,還有是重男輕女。二是做孩子性格怪異,以及對父母產生了逆反,導致做父母的對這個孩子的力不從心,恨鐵不成鋼。但這樣的父母,做孩子的不管怎樣,都是要尊重的,養育之恩不可忘。而且做後人的更應該包容體諒做父母的。這樣,家庭方可和睦幸福!


楊漢甫


要求別人無私奉獻的,索取之心永不滿足蛇吞象;知恩感恩樂於助人的,願意奉獻對滴水報以湧泉。題主問題立場在前者,所以連親生父母都怨恨,更勿說兄姊弟妹朋友同事了?!若把立場放於後者,對素昧平生者亦伸援手,遑論對有天恩的生身父母?!



舒捲任風


對於父母來說,每個孩子都是身上的肉。而對於孩子們來說,一娘生九等。不管在大家庭還是社會當中,孩子們之間發展是不平衡的。這就造成了窮富不均。大多數人都是偏向弱勢群體,作為父母也不例外。所以,當兄弟之間不能相互幫助的時候,作父母只能挺身而出,多多照顧,偏坦比較貧窮的一方也是可以理解的。在這一點上,兄弟當中不管是大是小都需要多多包容,不必耿耿於懷。今天兄弟一場還等來世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