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為何馬良隨軍未指出劉備連營八百里的錯誤?

覺遠18430097


馬良不僅參與劉備伐吳之戰,關羽荊州之失可能也與他有關。馬良是襄陽人,馬良有兄弟五人,他排老四,老五就是失街亭的馬謖。因年紀輕輕,眉毛中卻頗多白毛,人送外號“白眉”,為人儒雅好學有才華,善於辯論,有內政外交的才能,荊州當地流傳童謠說“馬氏五常,白眉最良”,五常是因為五兄弟名字中都有一個常字,如老大馬伯常,老二馬仲常,老三馬叔常,小弟馬幼常,馬良字季常。


把劉備連營八百里和馬良掛鉤起來,應該受了《三國演義》的影響,劉備為關羽報仇,出兵東攻孫吳,一路勢如破竹,孫權求和不成,便拜陸遜為都督,馬良其時便勸劉備提防,但劉備又不聽。(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陸遜採取誘敵深入和驕兵之守,堅守不出,馬良認為吳軍必定在等待蜀軍的變化而作出行動,因天氣暑勢,劉備下令依山路紮營避暑拒敵,號稱八百里連營,其時,馬良感到不安,又看不出問題所在,自告奮勇攜地理圖本前往益州請教諸葛亮。諸葛亮一見紮營地圖大驚,認為敵人一用火攻必全軍覆沒,但為時已晚。


事實上劉備伐吳的兵力並沒有七十八那麼多,蜀漢軍大概五萬,也沒有連營八百里,但史書有連營七百里的詞語,並非八百里,是曹丕說的,《三國志文帝紀》“帝聞備兵東下,與權交戰,樹柵連營七百餘里,謂群臣曰: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曹丕讓人打探軍情,得知劉備進攻陸遜撤退堅守不出,劉備在山上紮營,與樹木連在一起綿延七百里,曹丕便自我感覺良好,進行點評,說哪有連營七百里打仗的,劉備要輸了。然後史書後又有一句話“後七日,破備書到”,以曹丕的軍事水平不如其父多矣,這種點評不值一曬,而史官為了拍馬屁,又加了一句話,暗示明君明見萬里。(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歷史上劉備進軍,雖大捷卻還未摸到荊州腹地“先主自秭歸率諸將進軍,緣山截嶺,於夷道猇亭駐營”,劉備勢大,陸遜拒守待變,把山路全讓給劉備,劉備紮營在山上,一著不慎中了對方火攻,老將被新秀打敗。既然沒有八百里連營,自然不須馬良勸告。而駐軍期間,馬良另有重任,劉備軍打通前往武陵的道路,武陵多蠻族,知馬良得當地人心並善於做統戰工作,便派他前往拉攏他們。馬良此去收穫頗豐,得到當地五溪蠻的熱烈反應,“蠻夷渠帥皆受印號,鹹如意指”,蠻王沙摩柯率兵三萬參戰。


南方鵬


其實呢,所謂的連營八百里或者七百里,不過是一種政治宣傳、或是文學化的說法。因為,如果真連營七百里,大火恐怕就沒法燒了。

換句話說,七百里連營,也就意味著劉備的軍隊非常分散,在這種背景下,它最大的危險,並不是被火燒,因為這樣長的戰線,本身就讓火攻無法進行。

更何況,劉備一共就五萬軍隊,怎麼可能連營幾百裡?一把大火,把這樣分散的軍隊,都燒得無處跑路,這怎麼可能呢?

事實上,夷陵之戰更真實地情況是這樣的,在公元公元221年7月,劉備就開始東征,與此同時,孫權也讓陸遜率軍迎戰。但是,直到第二年初,劉備的軍隊還在秭歸停留!從某種意義上,劉備表面上看是憤怒得失去理智而發兵伐吳,但在實際的用兵過程中卻是非常謹慎。



對於劉備來說,他是希望能夠和陸遜在秭歸展開決戰。但問題是,陸遜卻主動放棄了秭歸。

雖然,秭歸是孫權西部隊線的前哨。但這個地方,距江陵太遠,距益州太近了,而且全是山地,無論陸路、水路,東吳想派兵到這裡,都是非常困難的。

在這種背景下,如果陸遜選擇在這個地方與劉備決戰,雖然可以將劉備拒與國門之外,但陸遜卻會因此面臨非常大的後勤壓力,而劉備則不用。所以,陸遜就主動收縮戰線,總而言之,你有種就繼續再往前推進,否則,等你退回去,這種地方我兵不血刃就可以收回來。

從某種意義上說,陸遜的這種戰法,就和後來司馬懿打諸葛亮的戰法類似,讓劉備也是有勁無處使。此時的劉備很清楚,再向前推進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從秭歸再往前推進,就是夷陵山區,這片地去有多難走,相信去過的朋友都很清楚。

說得具體點,從秭歸進入夷陵地區,那是一路下坡,尤其是走水路,那是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問題是,如果想往回走,那可難了!走水路,那是逆流而上,走陸路,那是斷崖壁立、崎嶇坎坷的西陵峽谷,難度之大,那是驚人的。

更關鍵是,陸遜大軍就夷陵虎視耽耽,在這種背景下,不要說劉備真的撤軍,就是劉備動了撤軍的念頭,恐怕也會引發災難性的後果。也正因此,劉備東征從221年7月,打到第二年2月,卻仍然沒有越過秭歸一線。



其實,我們都不用看別的,僅看劉備這種進軍速度,就可以知道,劉備當時那是謹慎到了極點。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場戰爭耗到這個時候,勝負其實就已經分出,當時劉備如果識相,就應該退回去。

事實上,如果此時是諸葛亮,肯定就會選擇知難而退。而且,回去還可以吹一番,總而言之,我把陸遜打得不敢出門!只敢躲在營寨中當縮頭烏龜。但問題是,劉備不是諸葛亮。所以,劉備終於忍不住賭一把,他決定率領大軍從秭歸向夷陵推進。

這個時候,黃權告訴他。這樣太危險了,即使需要這樣做,您也應該讓我率軍前去。因為,這種地方,他是好進,難退啊!您進到那種地方,有個閃失,那問題可大了。但是,劉備還是拒絕了黃權的建議,於是在公元222年2月,劉備開始率領大軍進入夷陵地區。

等到劉備進入夷陵地區後,陸遜依然不肯出戰,而是繼續和劉備耗,他要耗到劉備耗不來打算撤退時,果斷給予雷霆一擊。於是在接下來的四個月裡,劉備不斷引誘陸遜出來決戰,先是故意派部隊到平原地帶,接著又派部隊猛攻孫桓,希望圍點打援,但陸遜卻始終不為所動。

這樣折騰到最後,等到公元222年6月,劉備終於絕望了。因為,這樣耗下去,好像一點結果也不會有的!在這種背景下,劉備軍心開始浮動,人人思歸,劉備也在撤與不撤之間猶豫不決。

這個時候,陸遜的機會終於來了。因為,如果陸遜等劉備真決定撤軍時展開攻擊,以劉備那種身經百戰的人,肯定會做出精密的安排,而基於劉備的考慮,肯定會覺得陸遜會在他撤軍開始時發動進攻,所以整個蜀軍必然時高度戒備。



在這種背景下,陸遜如果真等劉備開始撤軍時再進攻,也許有機會,但是這種機會,卻是很難把握的。但是,在劉備將撤未撤之際,顯然是一個非常有利的空檔。因為,在過去的幾個月時間裡,一直是劉備在打壓陸遜,所以,蜀軍難免會感覺,陸遜不敢主動進攻。

與此同時,因為此時劉備的大軍軍心浮動,人人思歸,所以防守也相對比較薄弱,在這種背景下,陸遜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動了進攻。但結果呢,進攻劉備的吳軍,直接讓劉備打的狼狽而逃。

表明上看,陸遜的第一輪進攻時因為策劃不周,但實際上,這是陸遜刻意追求的效果。因為,面對陸遜第一輪進攻的失敗,大家肯定會覺得,陸遜暫時不會發動進攻。問題是,就在此時,陸遜突然把所有兵力都投入,發動了一場空前規模的進攻。

這一通進攻,直接把劉備親率的前鋒部隊,打得潰敗了。因為前鋒部隊是劉備親自率領的,現在這枝前鋒部隊受到敵人雷霆一擊,突然潰敗。劉備後續軍隊,自然也就只能跟著潰敗;但問題是,前面說過,從夷陵退回去,就是正常的退回,都非常困難,更何況是被打敗之後逃回去,那幾乎是難於上青天。

所以,黃權直接就被留在後方,退也退不回去。於是,黃權只好率軍投降了曹丕。至於馬良,就更慘,直接跑也沒處跑,於是因此被殺。事實上,劉備的失敗,主要是由此引來的。至於什麼火燒連營七百里,只是文學化的描寫或政治宣傳的描寫。


我是趙帥鍋


受小說三國演義的影響,在很多人的概念裡,劉備的慘敗似乎毀在過分自信的數百里連營,進而被陸遜各個擊破,而在整個夷陵之戰中,劉備帶領了大量的精銳團隊參戰,眾多謀士將領,為何卻無人阻止或勸諫?尤其在戰役中,頗被重用的馬良,也為何沒有說話?

事實上,如果結合真實的歷史角度來說,劉備的連營戰術沒有任何錯誤,馬良絕不可能選擇阻止,或者退一步講,即便馬良發現了劉備指揮過程中的疏忽,他也不會阻止劉備,確切的說,在當年的戰爭中,馬良雖然隨軍參戰,但他很有可能與劉備根本沒有處在一個戰場上,連劉備具體幹什麼都不清楚,又怎麼可能選擇當面阻止!



說劉備的戰術沒有錯誤,這取決於夷陵之戰的實際情況,公元221年,劉備為收復荊州三郡替關羽報仇,揮軍東征討伐孫權,但經歷了兩年前荊州的丟失和東三郡的叛變,在荊州兵團和劉封孟達兵團相繼全部損毀的情況下,損失慘重的劉備根本拿不出足夠的軍事力量對抗日漸強大的孫權,苦心經歷了兩年準備才率軍四萬出征,以至於中途甚至邀請荊州南部,還處於半原始狀態的五溪蠻夷的部落參戰,可見劉備軍事力量已經捉襟見肘,在兵力不足,軍隊又縱深荊州境內近300裡(小說中改成700裡)的情況下,只能選擇節節聯營佈防,為了佔領收復的領土必須不斷留守軍隊,也是劉備進攻孫權的根本原因,所以在佔領區內不斷留守軍隊是必然的結果。



當然不斷留守軍隊也造成了兵力上的分散,黃權率軍前往江北防備曹丕,從夷陵到白帝城,又有近萬人分段駐守,原本兵力不足的劉備,在夷陵前線逐漸失去了軍事上的優勢,也造成後來面對陸遜的突然反擊,劉備在前線的兵團無法抵擋,但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劉備的軍事力量一開始就有限,造成了軍事縱深和長期消耗戰之下,劉備在軍事上的劣勢不斷暴露。

所以面對蜀漢的現實問題,馬良不可能選擇勸阻,無論是他還是劉備,在這樣的局面下也只能做出這樣的選擇,只有一州之地的劉備,根本不可能改變基礎實力不足的現狀,也正因為一開始就實力不足,為了彌補實力上的缺失,劉備委派的馬良另外一個任務:前往荊州南部,策動當地少數民族叛亂響應劉備。



由於劉備在荊州地區經營十餘年,雖然在兩年前丟失了荊州的一切,但保留的人氣和民心不會在短期之內消散,因此在軍事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劉備派遣馬良策動荊州南部叛亂,以求在孫權統治內部製造混亂,陸遜展開反攻後,馬良則是在返回途中與東吳軍隊遭遇進而遇害,也可以推斷,早在蜀漢與東吳在夷陵前線對峙期間,馬良並不在夷陵前線而在荊州南部坐鎮,由於特殊任務在身,他更不可能在劉備身邊干預軍事上的部署。

所以說劉備的選擇沒有錯,馬良也不會選擇干涉,當然,根本沒有與劉備在一起的他也干涉不了!


遼寧資深球迷


"馬氏五常,白眉為良",此良非謀也。

馬良雖為良,卻不善謀,只作文官而已。

劉備連營八百里,在樹林中,稍讀兵書之人都可能會防備火攻,天氣炎熱乾燥,一把火燒起來那就滅不掉了。劉備自已雖久經沙場,卻不懂此用兵之道,在當時,已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忘乎所以了。


叢中笑6603


看了很多人對劉孫夷陵之戰的評論及觀點,都以為對劉備馬良等了解得很透徹,甚至以為對三國都很懂,甚至有的人只是聽他人解說一翻就自以為明白了,所以各種評論鋪天蓋地而來,啥馬良不在劉備身啦,作者不懂兵啦又什麼不可能連營七百里等等等等。說實話,三國志或三國演義,你仔細看慢慢的去分析瞭解,你會發現每看一次的體會都會更多一些,不仔仔細細看個幾十遍你根本就不可能有多大的體會,更別說有多瞭解有多懂。就拿馬氏五常丶自眉最良這句話來說吧!有大部份的人就誤以為是謀略最好的本事才能是最高的;當地的傳言說的是白眉最良恰恰是說馬良的人品德行為人最善,當然作為能力肯定也是有的,但馬良並不長於軍事,而是體現在行政規化上,劉備攻取零陵、長沙等地就是聽取了馬良的意見;至於作者懂不懂軍事我不知道所以不好評論,至於說不可能連營七百里,不知道那位評論者的參考又從哪裡來的,就算你認為陳壽說的是真的的話,那可真的是連營七百里了;如果要想真正看懂三國不看上幾十遍真的不大懂的


芝麻開門34528881


因為當時情況來看聯營幾百裡是不得不這樣做,路狹還崎嶇,沿江多峭壁。

馬良不再劉備身邊,遠在武陵策反五溪蠻夷,大軍潰退的時候他也是從南邊往西北撤退的時候被步騭截殺的。

連營幾百裡,被付之一炬。曹丕譏笑他“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苞原隰險阻而為軍者為敵所禽’,此兵忌也。孫權上事今至矣。——《魏書·文帝紀》連曹丕這個以不知兵不善戰而著稱的人物都看出連營是自取滅亡。

但其實劉備連營數百里一方面受地理所限,一方面也是“其諸要害皆以固守,擊之必無利矣。”陸遜反擊之前吳軍其他將領這麼擔心道。

https://m.toutiaocdn.cn/item/6665326778808009219/?app=news_article×tamp=1554945303&req_id=20190411091503010029051144572E0A8&group_id=6665326778808009219


弓刀雪滿


雖然說“五氏五常,白眉最良”,但是並沒有說馬良是以謀略見長,縱觀馬良歷史中少的可憐的事蹟,馬良的才能可能是以治理和外交為主。因為,他曾經作為使者出使過東吳,後又被劉備派去安撫武陵蠻夷,至於馬良為何沒有指出劉備的錯誤,這就和武陵蠻夷以及夷陵之戰有重大的關係了。事實上,夷陵之戰就是因為武陵蠻夷而被分成兩個戰役階段。



第一個階段,劉備大軍從陸路進攻,派馮習,吳班攻破東吳的陸遜,李異,劉阿等,控制了巫縣,秭歸。然後,劉備連圍巫峽,建平至夷陵界,立數十屯,其中吳班和陳式率領水軍,屯夷陵,夾東西岸《三國志.陸遜傳》。這一段劉備用兵是沒有問題的,陸遜也知道此時和蜀漢硬幹,結果就是失去夷陵防線,觸動荊州。前面巫縣,秭歸之敗就是例子。於是,陸遜不惜得罪東吳眾將,拒絕了吳班的挑戰,讓劉備的“伏兵計”。因此,劉備沒有進展,便先回秭歸,待到二月再進兵,此時有了一個新的契機,即武陵的五谿蠻夷遣使請兵。



所以,夷陵之戰第二階段,劉備不再以夷陵江北為主攻路線,而是走江南路線。江北交給黃權,劉備在江南佷山開路通武陵,派馬良出使蠻夷,並攻打猇亭和包圍狄道的孫桓。此時的局面對劉備很有利,一旦蜀漢和武陵連通,又攻破狄道的話,那麼就意味著蜀漢可以從背後襲擊夷陵或者南郡公安了。問題是,猇亭沒有拿下來,狄道的孫桓能得眾心,又城牢糧足(陸遜語),也不是那麼容易打下來的。劉備第二階段從二月對峙到六月,依然沒有進展,反而因為酷暑,舍水上山,才被陸遜火燒連營。



劉備舍舟就步是在六月,馬良是夷陵之戰第二階段初期,即二月出使的五谿蠻夷,可能此時還沒回來呢。因為,第一,路途艱難,而且,五谿蠻夷不是一個部眾,而是多個部眾和酋長,要拜訪都得花不少時間,更不用說讓他們意見統一。第二,《三國志.馬良傳》原文是“會先主敗績於夷陵,良亦遇害。”而提到馮習,張南,沙摩柯則是被斬首。所以,馬良極有可能還在五谿蠻夷裡,因為劉備的失敗,被部分親吳的蠻夷所害。第三,馬良攜帶大量的黃金錦布,用來安撫收買蠻夷眾酋長,不排除被人見財起意而殺害,反正劉備無法找他們算賬了。

所以,馬良出使前,劉備形勢一片大好,等到劉備舍舟就步,馬良還沒回來,又怎麼可能知道猇亭的戰事?就算馬良能及時得知,並看出破綻,也來不及勸劉備了。


大飛熊騎士


“馬氏五常”和“司馬八達”一樣,都是指兄弟幾個的並稱。

司馬懿字仲達,他哥哥司馬朗字伯達,兄弟八人都有個達字,所以就並稱為“八達”。

“馬氏五常”也是這個意思,馬良字季常,馬謖字幼常,兄弟五人都有個常字,所以就並稱為“五常”,跟大米沒有任何關係!

一般來說,兄弟之中只要有一個出名,其他幾人也就跟著出名了。“司馬八達”中司馬懿最出名,“馬氏五常”則是馬良和馬謖最有名,當然馬謖出名是因為京劇《失空斬》。

為什麼“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說法呢?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因為當時選拔人才都是舉孝廉,只要你在“孝”和“廉”這兩個地方弄出點兒名聲,就夠了賢良的標準了。至於實際的辦事水平,那個倒是次要的了。

另一個原因就是馬良的異象。因為馬良的眉毛中有根白毫,這在當時看來可就是天生異象了。無形中就給馬良拉高了不少印象分!

由於馬良的名聲造了出來,所以劉備在擔任荊州牧的時候,就把馬良徵辟過來給劉備擔任從事。之後馬良又擔任左將軍掾。

從事和左將軍掾,都是屬於劉備自行徵募的官吏,差不多相當於劉備的私人秘書一類的職務。

劉備當上皇帝之後,馬良就被任命為侍中一職。因為侍中經常在皇帝的左右,屬於皇帝的近臣,所以一般多由名儒或者貴族的子弟擔任。雖然侍中是漢朝的官職,不再是個人私募的官吏。但是侍中其實也只不過相當於皇帝的秘書而已!

從這裡完全可以看出,馬良從來就沒有擔任過軍職。馬良對於軍事一竅不通也說不出什麼來!

史料上記載馬良的那些主要事蹟,也是基本上與軍事不沾邊。馬良奉命出使東吳,不僅圓滿地完成了任務,並且還獲得了孫權的敬重。

由此可見,“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良”並不是指軍事方面。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時候,馬良被劉備派去招納“五溪蠻夷”,馬良又一次出色的完成了任務。

這也可以看出馬良並不是浪得虛名,在這些地方的確是才能出眾的。

同時也反應出了另一個問題,劉備在連營紮寨時馬良不在劉備身邊,等到馬良回到劉備身邊的時候正好大勢已去!

由此可見,馬良的才能並不是指他的軍事才能!



【我喜歡以連續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節點。】


寄暇學宮


我是紫氣東來,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由來

簡單介紹馬良,這個可不是我們小時候瞭解到的神筆馬良哦。《三國志》記載

馬良,字季常,襄陽宜城人。家裡兄弟五人,有才華,鄉里為他們編有諺語說:“馬家五常,白眉最良。”馬良眉中有白毛,因此也稱白眉馬良。


馬良的能力體現

馬良是荊州本地人士,因有文采和才氣,受到劉備的重用,劉備徵辟為州從事,後劉備稱帝,升為侍中,是皇帝身邊的近臣,劉備很看重他。


馬良曾出使東吳,不辱使命,加強了東吳和蜀國的關係,並受到孫權的禮待,外交這方面的能力還是不錯的。

馬良隨劉備東征伐吳時的表現

劉備親率大軍伐吳,因馬良外交方面能力突出,於是派馬良聯絡五溪蠻,共同出兵伐吳,馬良進入武陵一帶招納五溪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頭領們都接受蜀漢的印信封號,馬良成功並完美的完成了劉備所交代的人物,隨後回到劉備身邊。

遣侍中馬良安慰五谿蠻夷,鹹相率響應

馬良為何沒能指出劉備連營七百里的戰術錯誤

這個問題涉及兩個方面,一方面劉備連營七百里迎敵是對是錯?另一方面,馬良能否看出連營七百里的弊端?

一、劉備之所以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而大敗逃回白帝城,至今為止,很多的觀點在於劉備不懂兵法,連營七百里給陸遜火燒的機會。

我這裡想表達的是,陸遜看到了劉備捨棄水軍,在山地連營紮寨,陸遜命人準備好火把,準備放火,當時剛好在酷熱的夏天,天時和地利加上東吳人和,成就了陸遜。劉備進軍在夷陵一帶,全是山地,如果兵力分開,容易被東吳逐一突破,這場戰役很可能被變成長久戰,而深入東吳腹地的劉備,長久戰顯然對東吳有利,而不利於劉備。



先主自猇亭還秭歸,收合離散兵,遂棄船舫,由步道還魚復,改魚復縣曰永安

劉備大敗的原因在於捨棄了本有優勢的水軍,原本水陸並進,改成了陸地進軍,而東吳避而不戰,劉備軍在酷熱的天下,久不能勝,最好的結果就是退軍,而不是與東吳相持。


臣初嫌之,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察其佈置,必無他變。伏願至尊高枕,不以為念也。

二、馬良為何沒能看出連營七百里的弊端

馬良更擅長外交,軍事方面的能力與謀略史書沒有記載,他並不能看出連營七百里的弊端,如果看出,肯定會勸劉備分兵紮營,或成掎角之勢紮營,防備東吳偷襲。

馬良看出了陸遜的謀略和才能,勸劉備要重視此人,奈何劉備還在氣頭上,聽不進去勸告,說明馬良也有過人的見識,這種見識並不能扭轉戰局的勝敗。


總結:劉備連營七百里是對是錯,各有各的看法,劉備作為一個多年征戰的統帥,兵法和謀略還是不錯的,不會犯這個這個錯誤。馬良作為一個不懂軍事的外交家,他可以很出色完成聯絡五溪蠻的任務,也體現了他自己的能力,可惜戰死了在夷陵。在劉備出征東吳時,最厲害的謀士龐統和法正已死,沒有一個優秀的軍事謀主隨軍出征以及捨棄水軍駐紮山地的部署,劉備這場戰役的勝敗顯而易見。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馬氏五常,是說他們兄弟五個,他們的字裡面都帶個常字,而這個常字,應該是三綱五常裡的常,意思是倫常的意思。

我們所熟悉的,馬良(可不是神筆馬良的那個馬良)叫季常,而另外一個在“諸葛亮揮淚斬馬謖”裡面的馬謖是幼常,再根據中國古代兄弟排行的用字,伯(孟)仲叔季幼來排列,顯然馬良排行第四,而馬謖排行第五。

另外應該字伯常,伯常,叔常,但是名字是不清楚的。而白眉最良又是什麼意思呢?

馬良眉毛中有白色的毛,也就是馬良的眉毛是黑白相間的,白眉就代表馬良,這個就是用外貌特徵來指代某個人,比如那個高個子的,那個瘦個子的,白眉最良,就是指馬良最良,也就是馬良最優秀,剛好名字體現了出來。

馬良兄弟們都是襄陽人,五個人都很優秀,建安十四年,也就是孫劉聯軍在赤壁之戰打敗了曹操之後,劉備收取了荊南四郡,馬良就被招為州從事,這個地位可不低,可見劉備對馬良的器重。

劉備入益州之後,諸葛亮之後也入益州,帶走了張飛與趙雲,留下了馬良輔佐關羽,後來馬良也入益州了,還曾經奉命出使東吳。

劉備稱帝之後,馬良被認任命為侍中,劉備為了報仇,徵東吳,馬良並不是隨軍的,而是提前到武陵一帶去招撫五溪蠻,讓他們能夠策應劉備的徵吳。

也就是說,實際上,在正史裡,劉備七百里連營的時候,馬良根本不在劉備身邊,而劉備失敗之後,馬良也難逃一死。

那在演義裡,馬良是與劉備在一起的,那為什麼馬良沒有指出來呢?有人說,劉備剛愎自用,黃權的話,他也聽不進去的,所以馬良的話,也不會聽。其實,馬良的能力並非是軍事上面,術業有專攻,所以馬良也未必能看得出來,說出來,劉備也基本不採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