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有價無市,還能撐多久?

鐸蘭66


科技科普促使人們養成理性思考和理性處理事務的習慣——凱騰聚知。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從買賣雙方的戰隊來分析:

1.買房戰隊

剛需客:基於住房改善,婚嫁必須購買合適的房產。

儲蓄/理財投資:二線,一線城市高收入/拆遷戶缺少投資渠道,轉而投資商業房產。

炒房客/遊資:以炒房為投資標的,通過和開發商做市賺取鉅額差價。

2.賣房戰隊

批量賣房者主要是房產商和炒房客。

利用各種可資利用資訊做市,是市場強勢力量。

理財投資跟風。

剛需改善住宿條件。

3.造成有價無市的原因

主要是房產商和炒房客囤積或控市造成。

政府應以打擊囤積或控市,嚴控遊資來源為根本措施,而非限價。

房地產有利於拉動GDP,但遊資興風作浪會助長金融混亂和各種洗錢行為!

理性的房市管控策略是:打擊房地產商做市+(不動產實名+聯網)+遊資監控+反洗錢。

限價無法解決房地產商做市+遊資投機+洗錢。

遊資沒有離市,投機機會環境還存在,因此房價短期內難降。

掛起雲帆滄海渡, 踩下油門五湖遊。


識柔


1.有價無市,政府也不會讓他跌!大面積跌幅,就意味著經濟倒退!

2.有人說北京等大城市只會繼續漲,錯!2023年始,北京房價會下降,雖然還屬於政府調度範圍內,幅度卻很大,理由如下:

a. 2023年,1985-1995年的年齡是:28-38歲,相當多的人已經在2-3-4線城市買房,大部分選擇在家就業,生子,教育孩子,為當地GDP做貢獻!

1985年之前生的人,今年(2018年)已經至少33歲,要麼已經在北京買房,要麼已經再非北京地區買房!(1985年之前生的人,對於買房問題來說,大局已定!)

1995年之後生的人,大部分是獨生子,頂多在北京漂幾年,到了2023年,最大的是28歲!他們的父母有的為他們安排好了工作,有的父母需要他們的孩子回到自己身邊陪伴!身為獨生子的你,會遠離父母嗎,問問自己的內心!

b.現在全國各個地區開始了經濟競爭,有好多個國家經濟中心,比如西安,成都,武漢,鄭州等等,現在已經開始發力,到2023年會發展的比現在強太多,吸引人口的能力比現在強的多!

c.北京政府搬遷到通州,疏解人口到通州(比如好多公務員事業單位及其家屬去了通州);通州與北三縣(三河市,大廠,香河)通地鐵,加大北三縣人口密度,北京很多人會去那進行租住,因為那裡房價便宜;平谷線通地鐵,會疏通很多人口離開五環!

d. 雄安新區2023年發力,已經有好多北京的單位搬遷到雄安新區,會給雄安帶過去好多的人力,財力!京張高鐵在2023年早已建設完成,好多人會做高鐵上下班(15分鐘左右到北京)!

3.鄉村振興戰略開始實施,國家必然要想辦法讓大量人口回去做貢獻(沒有人口,如何振興)!20歲到50歲之間的人,不回去振興鄉村,難道要靠5歲的娃娃和50歲以上的人振興鄉村麼?!

綜上所述,房價不會跌(漲5千跌1千不算跌),反而部分城市會上漲!部分熱點城市如北京2023年反而會開始按計劃下跌!


春風xx666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門寧:

房價如果有價無市,最多撐1-2年就會下跌。因為房地產是資金密集型行業,是高、槓、杆的行業,而現金流是房地產企業的血液,缺少現金流的房地產企業將會經營困難,嚴重時還可能資、金、鏈、斷、裂。

環京地區的房價在大幅上漲之後,開啟全面限購,像華夏幸福、榮盛發展這樣的倚重京津冀區域的房企,經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今年3月華夏幸福大、幅、降、價甩賣霸州、大廠孔雀城就是為了回籠現金。

然而又是半年過去,環京區域的房地產銷售政策仍然沒有放開,華夏幸福為了獲得現金流只好以137.7 億元的價格出售了19.7%的股份給中國平安。

這筆收購透露出很多信息,但並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老百姓願意看到的,我一條條解讀:

1、華夏幸福低價出售股權,說明房地產企業確實缺錢了。在今年去槓桿的大背景下,嚴格的限購政策讓房地產企業現、金、流、不、足,有很多高負債的小地產公司倒下。如果限購和去槓桿一直維持下去,總有一天大地產公司也會扛不住。

2、保險公司的長期資金入股,說明了險資對國內房地產市場長期看好,那麼拉長時間看,國內房價很可能還是會上漲。

3、華夏幸福大股東承諾未來3年業績複合增速不低於30%,說明大股東對房地產未來的預期也很好。我判斷大股東在等限購放開。

另外,即使在如此嚴格的限購政策下,房地產在今年上半年仍然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2018年1-6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553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9.7%;

1-6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1108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2%;

1-6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7714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3%;

1-6月份,商品房銷售額為66945億元,同比增長13.2%;

1-6月份,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6941億元,同比增長43%;

......

無論從哪個指標看,都沒有出現所謂的有價無市,我看到的是量價齊升。

我知道大家喜歡看房價會【大跌】的分析,但實際情況是限購併沒有打壓到房地產市場的火熱,照這種情況,房地產價格很難大、幅、下、跌。

我承認房地產價格存、在、泡、沫,但我不認為泡、沫以房、價、下、跌的方式出清,房價大概率會橫盤震盪消化掉現在泡、沫。

大跌?還是想都不要想了。


首席投資官


因為高房價,現在買房的人,除了炒房者,就是舉家負債的年輕人;如果照之前房價趨勢,樓市泡沫然快速破滅,房價肯定會在短時間內暴跌。

房價有價無市持續多久?也就是問,現在這個房價水平還會持續多久,什麼時候國人才能比較輕鬆的買得起房。

去年,上面在討論房產稅議案時,很多人都把房產稅當做了救命稻草,夢想著房產稅能夠降房價,夢想著房產稅能夠打擊炒房者。

別太天真,房產稅出臺,並不是為了降房價的,房產稅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收稅!

目前,中國絕大多數地方政府的收入來源嚴重依靠賣地,今年第一季度,中國5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就已經達到了11882億。2017年,全國財政收入17萬億,土地出讓金佔到5萬億,接近三分之一。

是什麼讓房價高企?很清楚了吧!

土地總歸是有限的,買完了,地方政府總不能餓肚子,照貓畫虎,學習國外政府,賣地收入轉變為收房產稅,這個收入不會斷糧。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房價大跌,幾乎沒有啥可能。

因為未來房產稅會成為地方政府重要收入來源之一,而一個房子收多少稅又與房價掛鉤,那麼房價大跌,房產稅也會大減。

既然房價不能大跌,又要保證房地產市場不發生巨大危機,只能先穩住房價,等大家收入增加,市場自然就放開了,這就是目前調控的基本邏輯!

房價有價無市,還能撐多久?不取決於房價什麼時候下跌,而取決於中國年輕人什麼時候又有錢買房。

只要未來經濟正常發展,五年、十年,又會有一波年輕人具備購房能力,以此支撐樓市。


小白讀財經


謝謝你的提問。什麼叫房價還能撐多久?房地產是一個經濟整體。今天的中國人,與房地產半毛錢沒關係的人幾乎沒有。

近十年房地產的瘋狂發展,已經超出經濟學的一般想象了。這就是大家說的,氣球不能吹得太大,否則就會成為泡影了。

如果,中國的房地產是在日本、美國這樣瘋狂,肯定馬上要跳樓了。

但是,中國是不會的。中國的經濟對國家調控的依賴度很大。

有些房地產商不懂這個道理,大肆鼓吹房地產永遠漲價不止,試圖綁架中國經濟和中央政府的調控叫板,這是一種誤判。

任何企圖叫板綁架政府調控,肯定是誤判。

假如政府要徹底打擊房地產,一夜叫房地產死,都是非常現實的。

比如說,政府暫停土地供給。政府直接壟斷房地產,實行計劃經濟的模式,那麼,房地產商就會自動找死的。

為什麼政府沒有實行壟斷房地產而是市場調節呢?因為,目前的房地產市場還處於可控範圍,政府希望平穩過渡,適應新的國家發展需要。

房地產發展的特殊階段,也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一個時期。但是,經濟發展必須平衡。如果畸形發展,必然給國家社會帶來災難性後果,這就是次貸危機。

如果突然發生發生房地產大幅降價,那麼,銀行的到款就收不回來了。嚴重一點,我們每個人正常的銀行存款都取不出來,也不是不會發生。

這樣,社會就會陷入很大的恐慌,相關經濟鏈條就會斷裂,哀鴻遍野就不是不可能了。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維持低增長,甚至負增長局面。

所以,大體來說,未來10年,房地產仍然會平穩發展,迴歸理性市場。

進入九月以來,全國一線城市,除了廣州,其他城市均有一定幅度下降。

這種下降,還不影響房地產的盈利,當然,那種暴力局面的房地產已經一去不返,成為歷史了,誰也不要再想象了。

而全國的房地產市場也是不平衡的。

中西部,相對還在小幅漲價。例如,西安、昆明、呼和浩特等等城市。

估計,未來的局面,還會有不平衡的發展態勢存在,畢竟,中國的發展本來就不平衡,滯後發展的中西部,應該還有一定的滯後發展需求需要釋放出來。

但是,總體是房地產已經進入低增長的理性發展階段,而不是就要跳樓了,這是我們應該有的基本信心。


千千千里馬


房價到底怎麼了,是崩盤還是回調,房價將往何處去

最近廈門因房價下跌上了熱搜。

有聲音說廈門房價可能要崩盤。

又有聲音表示只是下跌,是在前兩年漲得太多了且遇上調控背景下的回調,不可能崩盤。

廈門的房價會不會因此而崩盤,如何預測房價的走勢,需從多維度進行分析。

本輪房價上漲主要是由於棚改推動的。如果說兩年前全國房價仍然存在相對的價值窪地的話,時至今日,在棚改轟轟烈烈展開的背景下,有的地方一年之內房價就翻了一番,基本上所有該漲的都漲得差不多了,就連不該漲的也漲得差不多了。房價不可能無限上漲,不管調不調控,上漲都是有盡頭的。我們因此可以得出結論,房價基本上漲到頭了,即便還能漲,空間也不大了,把時間稍微拉長,下跌將是大概率。

房價一定會下跌,那麼房價還能撐多久呢?這又得從本次房價上漲的主因棚改說起。按計劃,棚改將持續到2020年,還會持續兩年半的時間。因為推動房價上漲的主因還在,故全國性的房價下調仍然還需要等一到兩年,等到推動房價上漲的主因接近尾聲,全國性的房價下調將開始。

哪些地方會率先下調呢?先漲的先下調,漲得多的先下調。廈門就屬於漲得多的。

如果放鬆調控,回調下的廈門房價會不會開啟新一輪暴漲?不會了。房價暴漲炒房客功不可沒。炒房客也不是傻子,他們也會預料到棚改過後房價會下調,如果放鬆調控,炒房客們會趁機出掉手中的房子。房價不可能再次暴漲。

綜合上述分析,可以給到想要買房的一些建議,如果你並不急於買房,不妨再等兩年,或許會有很好的機會出現。


手機用戶中華人168


看 政 策 讓 撐 多 久 了 ?

有價無市的局面說法不是太客觀,準確的講應該叫成交低迷、價格走低。


目前成交量確實是比較低迷,原因一方面是政策調控,另一方面是季節因素。


調控週期之內,一般成交量都會維持一個比較低或者非常低的水平。這是因為調控的針對方向就是購買人群的數量。設定購買資質、提高首付比例、增加貸款利率都會直接導致買房人群數量的直接減少。但並不代表這些人不想買房了,而是買不了了。當限制放開時,他們的需求也就隨之得到釋放。


目前處於年底這個傳統的淡季之中,本來銷售量就不會特別高。只是在市場冷淡的作用下更加顯眼而已。


在成交萎靡的帶動下,房價也必然是下行趨勢,這毫不意外,而是規律。賣房人多、買房人少、價格還上漲那才奇怪呢。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降價不是市場調節,是通過強制降低購買人數來達到的。一但這種強制被放開,就會形成需求和價格的報復性上漲。同時,這類手段是不可能永遠存在的,遲早會放開。除非誰敢不要樓市這塊兒蛋糕!可以很負責人的說,沒有人不想要,包括想讓房價暴跌的人都希望大降價後自己能買得起呢!

關於能撐多久的話題就得看政策風向了!前幾日的經濟會議沒提房價的事兒,可以理解為目前政策已經很到位,不需要加大力度。或者不便輕易表態,索性不說。但看看現在的內外部環境可以說是近幾年最需要經濟發展增速的時節了。在這個時間點,痛擊房價的概率真的不高,更準確講是太低,甚至不太可能。


對各方面最為有利的局面是增量不加價!成交量增加、價格穩定;既有很大的銷量,同時價格又不大幅度上漲。從大局上看“量”比“價”更重要!因為沒有量,房產、金融、就業、稅收、財政......一個都好不了!“價”對大局的影響稍小。


目前唯一能保證增量的手段就是“放寬限制”,別無他法。最合理的手段就是“適度放寬限制”,摸著石頭過河、一步一步走。


所以,房價還需要撐多久就看何時下“適度放寬限制”的定論了!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最晚,晚不過明年三月的“兩會”。

☞點贊~關注【東堂議房】,分享樓市更多經驗!☜


東堂議房


有價無市的基本都是非熱點城市,這些城市房地產行業的基本面本身就是被地產商和中介、炒房客給誇大了的。

之所以這樣說,是從城市規模、土地空置率、人口增速、人口淨流入率、經濟規模、人均收入、城市化率、城市定位等多個方面來判斷的。去年很多低收入、人口淨流出、城市化率較低的四線城市都跟著熱點城市一起瘋漲,有個別城市漲幅比甚至比熱點城市還高。要知道熱點城市為什麼漲?

因為市區人口密度不斷增加,可用於建設新樓盤的地塊都極其有限,而老房子多半又都在市區比較中心的位置,買房的租房的都在快速增長,所以新房二手房價格齊升。

但是很多人口淨流出的中小城市,城郊邊緣地帶有大量土地可供開發,人口密度也遠低於大城市,完全不存在土地緊缺或者房源緊缺的情況,之所以當時跟風漲,是因為城市規模小,房源本身有限,下邊縣區的年輕人近些年來進城工作安家的增多,農村到縣城安家也在增加,所以眼看房價上漲,都怕不趕緊下手就又得增加成本,於是一窩蜂的湧入樓市,導致當地房源瞬時間緊缺,但是這波行情過後,隨著中小城市市區面積的大規模擴容,新增樓盤也在大量增加,房源一時趨緊的情況迅速轉為寬鬆,此時房子再多,也沒有當時那麼火熱的市場,自然會變得有價無市。

而大城市卻完全不同,市區比中小城市早很多年擴容,新區人口密度都已經達到中小城市市區水準,老市區更是遠遠高於中小城市人口密度,而且常住人口不斷增長,房產需求度是有保障的,之所以出現成交量下滑,是因為限購導致很多人沒有了買房資格,限售則在成可售房源驟減,樓市成交量屬於被動減少。如果這種限購限售取消,這些熱點城市會立即成交量大漲,而沒有限購的中小城市反而在沒被幹涉的情況下即出現有價無市,這是全然不同的兩種情況兩種概念。

至於房價支撐力度,各城市有所不同。有些城市還有一堆人排著隊買房,搖號都搖不到,供小於求,又怎麼可能下跌?而有些城市樓市庫存比已經遠高於市場需求,後市自然會逐步恢復理性。因城而異,不可一概而論。


城市發展報告


這個問題的熱度很高,本不想回答了,看了部分財經專家的結論忍不住要說說想法。

房子有價無市,這個現象說明什麼?

我覺得需要深思,帶來的這種現象主要兩個原因:

1.房價太高,剛需真的已經買不起了。

2.有錢人被限制住了,同時也在觀望。

最可怕事情已經發生剛需沒有購買力了。

各位財經專家還認為是多空頭的博弈嗎?筆者不是大V,人微言輕,能看到文章的人可能不多。但是筆者地產從業9年,經歷了地產行業的浮沉。真心的講,是時候終結房價的暴漲時代了。

好了,我們迴歸正題。

國家出臺的政策大家都知道是房住不炒,穩定房價。目標直指炒房投機者。未來炒房獲利的時代將要結束。為國家這條政策真心點贊,多少企業辛苦一年沒有一套房盈利高。郎鹹平教授講過“一個企業投資2個億,不如上海1000萬買套房”是過去地產的真實寫照。如果任其再漲下去,估計我國的製造業和服務業將萎縮至不復存在。適時終結這場地產的鬧劇是經濟發展的必要選擇。

我們知道現在有錢的人群,基本名下都有房子。也就是中產階級,這部分人群再買房的主因是利益驅動。國家前幾年任其炒房客大量購房,炒高了房價。而剛需也只能接受這個價格,其實在2016年年末時期,真正購房的群體基本已經全是炒房人員,剛需寥寥無幾。

當面對房子不再上漲的時候,沒有利益驅動的情況下,投資者是不會把錢投入房市。

這個時候需要剛需出場。

而面對高房價,剛需人群有心無力。就形成了有價無市的局面。這個局面持續多久?

我們現在回答這個問題,其實我也想在這種狀態下,地產商資金流逾驅緊張的狀態下為何還苦苦支撐。後來想了很久,有點思路跟大家分享一下。主要幾個原因

1.因為房價下降,增加的客戶不一定擬補房鬧的虧空。

2.誰都不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知道降價會帶來何種後果。

3.地產商都在期待其他同行率先倒下,倒下的企業越多隻要自己站著,也許政府會救市,市場回暖就有轉機。

4.最重要的一點,現金流還沒危機到企業安危。銷量是降下去了,但是真正的銷量下滑實在下半年開始,上半年的成交量還是有的。以地產按揭的回款速度,週期也是在半年左右。所以依靠上半年銷量的按揭回款和現在微不足道的銷售還能堅持日常運營。有重大債務到期的除外,有重大債務到期的很多地產商選擇民間借款來緩和局勢。

所以目前有價無市的市場不會長久持續,率先倒下的必然是地產商。當發現除降價回款再無其他路徑補充現金流時,降價就是唯一途徑。當區域內一家地產商的降價就會連鎖整片區域同步降價,大家都要爭取本就不多的剛需客戶。

其實地產降價以後會發生什麼,我們都不知道。在這個大環境下,每一個地產人都不是安全的。

開源節流是大部分企業的選擇,失業可能也是我的未來。所以我很矛盾。

最後做個大膽的預測吧,我覺得降價潮在19年的3月份就會來臨。也就是春節以後,如果政策不發生大的變動,明年的春天必然是房地產的噩夢。

歡迎大家評論,覺得筆者寫的稍微有點道理加關注鼓勵鼓勵。您的鼓勵是我動力,謝謝。


無敵小鋼鍋


房子有價無市,還能堅持多久?這個問題誰也不知道,都是猜測或者忽悠!我今天不談漲跌,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房地產。

第一,很多人認為城市的房子就是農村平房落平房,認為是一堆磚,認為不值錢,全是泡沫。這種人肯定不會出手買房,也錯過了買房的最佳時機,只能租房住。

第二,其實買房不單單是買的房子,還包括方便就業,優質教育,先進醫療,優美環境,舒適生活,繁華商圈,穩定居所,各種優質配套社施等等。越是提供的配套價值高房價也越高。相反,比如農村就業難,醫療難,教育難房價越低。

不買貴房子你的其他享受條件就打折扣,所以買房的人不一定是傻子!

第三,房價確實高,存在炒作,如果一點價值沒有也炒不了這麼久,貴還是有貴的道理!

第四,城市還是比農村有潛力,不然人也不會都聚到城市來,稀缺的東西肯定貴。有價無市,沒有的人依然沒有!一塊錢不算大吧?50年前我家一塊錢都沒有!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