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原子彈能把一個航母戰鬥群摧毀嗎?

豬哥靚37


用原子彈摧毀航母的實驗已經測試過,就是著名的十字路口行動核試驗。在1946年執行,一共兩次核爆,測試的艦艇包括航空母艦,戰列艦等主力戰艦,當然都是退役的。

一共有95艘各種戰艦,其中有兩艘航母,美海軍主要是看核武器是否能夠摧毀航母艦隊。川陀太空認為,兩艘航母一艘距離核爆中心510米,一艘距離2公里,但兩艘航母沒有沉沒,而是被嚴重損毀。

但是在距離核爆中心300至700米的2艘驅逐艦沉沒,大部分是嚴重損毀。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一顆原子彈是無法摧毀航母編隊的,但足夠讓一艘航母編隊徹底失去戰鬥力。

只要一顆原子彈,就能讓一個航母編隊永久性退出作戰。美軍還發現,水下核爆的摧毀能力更強,比空爆更有威力,因為空爆的能量在大氣中擴散,衝擊波對航母而言摧毀能力不強,而在水下爆炸時,能量轉換到水中,摧毀能力是相當強大的。


深空電報


我只能說,太能了!一枚原子彈,可以摧毀1945年的一個日本小城市,那鋼筋混凝土密度,是航母打擊群的幾千倍。

如果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航母戰鬥群,整齊地排列在關島以西洋麵,等待日本人用五萬噸當量的原子彈報復他們,那麼,上至少將,下至二等損管兵,將無疑無一倖免。

我們假設原子彈在航母艦島上空二十米爆炸,那麼美國海軍航母艦長那個准將不死等啥呢?等著升四星海軍上將嗎?航母甲板都得融化了,甲板下面的蒸汽彈射器能倖免於難嗎?甲板都受不了,爆破專業軍士能承受衝擊波和熱能釋放?

航母旁邊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能倖免於難嗎?當然也不能。洛杉磯級核潛艇能嗎?這個不好說,他如果藏在深海,有可能躲過直接摧毀和放射性沾染。但是如果航母戰鬥群群主讓他上浮列隊呢?那就哏屁嘍。

航母戰鬥群固然厲害,但是在原子彈面前,無比渺小。現在知道伊朗為什麼想要原子彈了嗎?






吾評武願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世界各國都在軍事研究領域取得了巨大成果,最顯著的就是那些頂尖武器的發明,五代機、戰略轟炸機、核潛艇等等。而相比這三者,航母和原子彈毫無疑問是現在世界“超一流”的武器了。


作為遠洋海軍的重要標誌,一支強大的航母戰鬥群,不僅可以給敵國強大的震懾力,同時也有可能匹地敵國的全部軍事的戰鬥力。很多國家之所以對其束手無策,原因在於航母戰鬥群的打擊力和保護力都相當強,在很難摧毀航母的情況下,還要眼睜睜的看著航母對己方強大的火力輸出。

而就威懾力上來講,無論經過多長時間的發展,核武器永遠都會是令全世界人最恐懼的武器,而且,目前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非常少,隨著《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簽訂,世界上合法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也成了定格。

總的來說,航母和原子彈都是一個大國的重要標誌,也都是為國家安全帶來保障的重要前提。

那麼,當航母戰鬥群遇上原子彈究竟會怎麼樣呢?

原子彈殺傷力半徑隨著裡面的TNT增多而加長,以十萬噸級別的原子彈為例,這種原子彈的殺傷半徑為三公里,千萬噸級別的核彈頭殺傷力半徑為15公里,如果要想讓原子彈的殺傷半徑達到30公里,差不多需要一億噸級別的核彈頭。

當年之所以一顆1.5萬噸級別的原子彈毀掉了廣島,其實並非只是原子彈爆炸的威力,爆炸之後的衝擊波和輻射威力更強大,這才是導致當年廣島和長崎兩個城市死傷慘重的原因。

而一個航母戰鬥群的範圍往往會被人們誤解,真實情況其實遠遠超過了當年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的範圍。


一個完整的航母戰鬥群,內層防禦圈覆蓋範圍差不多達到了19公里,外層由巡洋艦和驅逐艦建立而成的防禦圈延伸到了九十公里左右,是千萬噸級原子彈爆炸時殺傷距離的六倍。

所以說,用原子彈打擊航母戰鬥群整個範圍簡直不可能,用於打航母的話還是可以的,但是,我們試想一下,實戰中那個國家願意拿著航母當兒戲呢?原子彈很可能被外層防禦圈中的巡洋艦和驅逐艦攔截,想要對航母造成傷害,就需要增強原子彈爆炸的衝擊力,增加其噸位級別。

其實當年美軍就做過原子彈打擊航母的實驗,當時航母甲板遭到重創,但依然沒有沉沒,只是導致艦載機盡數不能使用。

所以總的來說,一顆原子彈雖然不能徹底毀滅一個完整的航母戰鬥群,但是在精確打擊之下,讓一個航母戰鬥群失去作戰能力的實力還是有的。


夏目歷史君



現代航空母艦是美國全球霸權的象徵。但是在300多米長,排水量超過100000噸的地方,在原子彈面前,會是一塊過時、脆弱的鋼鐵嗎? 有很多關於美國是否應該繼續擁有大型超級航母的疑問。這裡的答案是“取決於你有多少炸藥。”



但是,雖然擊沉一艘航空母艦很困難,但這並非不可能。 自20世紀40年代末以來,美國國防界一直在爭論航空母艦是否重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航空母艦成為海戰的決定性武器。然而,戰爭結束時的技術發展對航母的生存能力提出了質疑。精確制導導彈和隱蔽的核潛艇有可能使航母無法防禦,尤其是與核武器相結合。 用核武器攻擊航母,這算是遊戲結束了。



就蘇聯而言,他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來尋找擊沉美國航母的最佳方法,尤其為其航海軍裝備了各種類型的核武器(核魚雷、深彈和導彈)之後。 擊沉航空母艦的系統的核心問題是偵察,和能夠擊落航空母艦的平臺之間的通訊聯繫。潛艇、飛機和水面艦艇如果不知道航母在哪裡,就無法擊沉射程範圍內的航母。


即使是超音速巡航導彈也可能需要20分鐘才能到達其最大射程的目標區域,而高速機動的航母也可能在同一時間內移動50公里。一艘100000噸級大型航空母艦可以以超過30節或的最高速度速度移動。 問題是複雜的,因為水面艦艇和潛艇在這樣的射程內開火無法探測到航母本身,需要根據其他平臺提供的數據進行操作,這往往會增加與目標決策相關的時間和不確定性。

美國基本上花了30年的時間開發和建造了一個偵察打擊系統,其中包括多個冗餘的監視和通信系統,從高級傳感器平臺(衛星、潛艇監聽站、無人駕駛飛機、巡邏機)通過通信節點(衛星、飛機)到能夠發射和引導導彈到達目標的船隻、飛機和潛艇的實時信息。 即便是原子彈能夠擊中和摧毀航母,航母編隊其他軍艦相距幾十公里,是不能完全摧毀的,甚至只能摧毀航母,其他軍艦會安然無恙。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能摧毀一個國家不在話下。更何況是一個航母戰鬥群。

一顆W88型核彈頭,能產生大四十七點五萬噸TNT當量的恐怖殺傷力,當年1.5萬噸級別的小男孩就毀掉了整個廣島。三十個小男孩能毀掉多少個城市可以算一下。考慮到三十個小男孩分開炸的效果應該比一枚W88型核彈頭炸一個地方的效果要可觀得多,我們把美國三叉戟潛射洲際導彈搬出來看就是。這貨能同時攜帶十枚W88分導式彈頭,重返大氣層之後仙女散花,十子孫以十五到三十馬赫的突防速度分別打向十個重要城市,由make5載具搭載的核彈頭打擊精度控制在90米--122米以內。像那些千萬人口級別的中小國家,沒有任何攔截的可能性。十個最重要的城市的人口和設施被摧毀,這個國家還有必要重建嗎?而W88彈頭還只能算是“小型化”的核彈頭而已。



一個航母戰鬥群能有城市耐操嗎?有防空系統沒錯,像美國航母戰鬥群,主要由外圍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上的宙斯盾防空系統負責空中、水面和水下安全,宙斯盾防空系統的攔截部分由可攜帶96枚防空導彈的垂直髮射裝置來完成。當然艦載機裡面也會有預警機配合做預警巡航。但是,宙斯盾防空系統的優勢只是相對那些低速(超音速導彈或者飛機在洲際導彈的末端突防速度面前也就是個渣)巡航的彈道導彈、反艦導彈和戰鬥機而言,面對攜帶核彈頭的洲際導彈的時候,他的防空導彈也只能靠運氣了。因為洲際導彈的末端突防速度實在變態,動不動就十倍幾十倍音速,一秒鐘能飛幾千上萬米的東西,愛國者也好薩德也罷,什麼S400艦載版,某某神盾,都只能徒嘆奈何。而一個航母戰鬥群大部分時候都不會過於分散,整個戰鬥群會被超高熱輻射、火風暴和超強衝擊波摧毀,不沉也會完全喪失戰鬥力。即使散得很開,核爆炸所引發的巨大海浪也能對外圍艦船造成嚴重損傷。而且現在的核彈頭誰跟你玩1.5萬噸當量的?把目標設為航母戰鬥群的人不會放著百萬甚至幾百萬當量的彈頭不用的。頂多就是深潛水下的潛艇或能保命。

既然擋不住,又躲不了,他還有什麼臉面不死?


獨釣寒江


總結一句話:你過於高估原子彈的威力,也太過低估航母戰鬥群的抗打擊能力和展開範圍了。如果只是對付一艘孤零零的航母的話,別說是泰國那不到一萬噸的侏儒航母,就算是把十萬噸級的福特號來過來,原子彈也完全能夠做到一發入魂,而且威力不需要太大,廣島、長崎那種兩萬噸級的就足矣。但是你要是對付 一個成戰鬥隊形展開的航母戰鬥群,以目前原子彈的威力,只能是一句話:臣妾做不到啊!

首先我要強調的一點是原子彈並不完全代表核武器,原子彈只是第一代核裂變武器,威力和第二代的核聚變氫彈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這裡我們只討論原子彈。目前世界上威力最大的原子彈是美國人在1953年常春藤計劃中爆炸的一顆45萬噸TNT當量的原子彈。而根據核武器殺傷威力的計算公式:有效殺傷距離= C × 爆炸當量^(1/3)................ (C為比例常數取1.49,^(1/3)為求立方根),可以得出,這顆原子彈的有效殺傷半徑只有5公里左右,換算成面積的話也就是差不多80平方公里。

(核武器威力對比圖,左下角是廣島和長崎原子彈,注意是那兩個小黑點,最大的是5000萬噸當量的沙皇炸彈)

而一個航母戰鬥群以戰鬥隊形展開的話有多大呢?通常在照片中我們看到美國尼米茲級航母戰鬥群航母和各種護航艦艇都是黑壓壓的擠在一堆,長寬絕對不會超過10公里,而這種照片其實都是美國人有意的擺拍,為了突出自己的氣勢罷了,如果戰爭中航母戰鬥群真的這麼擺,以常春藤原子彈5公里的殺傷半徑,絕對可以團滅他們。

其實美軍的航母戰鬥群通常被稱為航母打擊群,以最典型的CSG隊形為例,各種護航軍艦以航母為圓心以此佈防,通常是薩克拉門託級快速戰鬥支援艦離航母最近,但是也有20公里左右,而像是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和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這些提供反艦和防空保護的主力軍艦通常離航母的距離會達到30公里,最遠的甚至能夠接近50公里,也就是說航母打擊群光是水面艦艇的展開範圍已經接近8000平方公里,這已經遠遠超過了目前威力最大原子彈80平方公里的殺傷範圍。



而除了水面艦艇之外,航母打擊群還有水面用於反潛的攻擊型核潛艇,比如美軍的洛杉磯級核潛艇,他們通常巡遊在距離航母50千米以上的100米水下,在這個水深和距離,即使是接近地面的超低空核爆炸對它們也是無可奈何,如果有近距離的水下核爆炸,他們還可以迅速下潛至500米的水下,別說只是45萬噸的幼兒園級原子彈,就算是祖師爺級的大伊萬來了,他們對深藏水下的核潛艇也只能望洋興嘆,大聲的吼一句:有本事你上來!

(洛杉磯級核潛艇)


軍武吐槽君


這要看是什麼程度的摧毀了,要是把一個航母戰鬥群裡面的艦艇全部擊沉的話,這樣就比較難,尤其是呈現戰鬥隊形的航母戰鬥群編隊,除了中心的航母可能會被擊沉外,周圍的軍艦很難被擊沉的!

不過這樣的效果還是要原子彈在水下爆炸或者接觸航母爆炸,比如說核魚雷或者核水雷,如果是在空中核爆的話,那麼可能一艘軍艦都不會被擊沉的!

但是如果要以失去戰鬥力來看的話,一顆原子彈是足以摧毀一個航母戰鬥群的!我們知道,原子彈爆炸,並不是像傳統的炸彈那樣,通過爆炸產生的破片或者衝擊波完成摧毀目的。原子彈爆炸不光有衝擊波,而且還有爆炸產生的輻射和高溫,能夠摧毀航母戰鬥群的有生力量和武器系統。

所以很多時候,核武器並不是直接接觸的爆炸,而是在空中一定的高度距離爆炸,這樣爆炸產生的衝擊波、高溫或者輻射,都能最大化的完成摧毀效果。如果在一個航母戰鬥群的中心上空爆炸,那麼不管是航母還是航母的配套艦隻,都會受到核武器爆炸的影響,武器系統失靈,軍艦損壞,人員出現傷亡。雖然航母戰鬥群裡面的艦隻都還是在水面漂浮著,但是一個個都失去了作戰能力,成為了一個個海上移動的鋼鐵靶子,沒有了任何攻擊的能力,這就等於摧毀了一個航母戰鬥群。

正是因為存在這個可能,所以世界大國都有專門的核武器來對付航母戰鬥群,這裡面前蘇聯或者俄羅斯的研究最為靠前,除了傳統的彈道導彈核武器之外,俄羅斯還有專門的水下核魚雷,比如說俄羅斯就專門研製了一款名為波塞冬核魚雷,能在水下幾千米的深度航行,航程超過10000公里,也就是射程幾乎和洲際導彈一樣,堪稱水下的洲際彈道導彈,一枚就足以摧毀美國海軍的一個標準的航母戰鬥群。

因為前蘇聯或者俄羅斯沒有大力發展航母,但是對付航母的武器可是發展了不少,因為前蘇聯或者俄羅斯明白,一旦兩國之間開戰,將會是核武器之間的戰爭,常規武器的作用有限,大規模的發射核武器,摧毀對方的城市和武器裝置,才是取勝的保障。同時還要保持核武器的生存能力,所以前蘇聯或者俄羅斯的水下力量才會超過美國!

其實美國早在半個世紀之前,就進行了相關的試驗,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十字路口行動”,美國就使用了54艘各型軍艦參與了測試,先後在水下和空中完成了多次試驗,爆炸就造成了數艘軍艦的沉沒,其中就包括航母的沉沒,靠近核爆中心的軍艦就算沒有沉沒,也徹底的失去了戰鬥力。

所以原子彈爆炸可以摧毀一個航母戰鬥群!


資訊所長


很不幸,即使一顆大伊萬也很難做到一次完全摧毀一個展開戰鬥隊形的航母戰鬥群

很多人認為航母戰鬥群隊形是這樣的

但是其實這種密集編隊就是拍全家福用的,拍完照片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

一個正常編制航母戰鬥群真正展開戰鬥隊形之後,以航母為核心,內層防禦圈水面艦艇距離航母大約10海里(超過18千米),而外層防禦圈水面艦艇距離航母大約50海里(超過90千米),而核潛艇往往前出更遠,有時甚至達到100海里(180千米之外)。

就核彈毀傷半徑而言,按照計算公式,即使一億噸當量的大伊萬,其有效毀傷半徑也就是33千米(地面建築,人員毀傷90%),按照美軍十字路口行動的測試,原子彈空爆對航母這類大投影面積目標嚴重毀傷半徑與理論計算的地面目標毀傷半徑相當,而對巡洋艦驅逐艦類小投影面積目標毀傷半徑還要小不少(而且是傷而不沉),而水下爆炸雖然對爆心周邊目標擊沉率更高,但是遠距離毀傷半徑比空爆還要打個折扣,所以即使上大伊萬,也只能摧毀內層防禦圈,要有效摧毀外層防禦圈的艦艇,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說前出更遠的核潛艇了。


DDG的老船塢


就目前來看,現在海上最具作戰能力的軍用艦艇編隊,應該就是由航空母艦作為打擊核心,加上大量通用化驅逐艦護衛艦,和核潛艇作為護衛的航母作戰打擊群了。


可常規尺寸下的原子彈,在如此高強度的現代海戰之中,是根本不可能有機會成功的去進行引爆,來殺傷海上的航母作戰群的。必須需要進行一定的改造升級,最好能夠改造成類似於大型導彈內部之中的戰鬥部一樣的裝置。這樣由導彈進行搭載下的原子彈,才具備了一定的威脅能力。


雖然以現在的核武器水平來看,被整合成小巧的戰鬥部尺寸下的原子彈,其相關產生的破壞力不是最大的(相較於氫彈來說)但對於海面上的航空母艦作戰群來說,已經算是毀滅性的打擊了。畢竟,原子彈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和輻射,已經最夠徹底毀滅航空母艦,和殺傷艦艇上的人員了。



可海面上的航母作戰群,也不是可以隨便可以捏的軟柿子,作戰群之中很多數量的驅逐艦和護衛艦,其相關的防空作戰能力還是非常頂天的。也可以這麼說,常規手段的(攜帶核武器戰鬥部)反艦導彈攻擊的情況下,這些作戰群之中的軍用艦船是完全可以應對的。

還有一點需要說的是,任何一個國家使用原子彈去攻擊另一方的海上航空母艦作戰群,這樣的舉動是極其危險的,因為無論是否能夠攻擊成功,這樣的舉動所帶來的惡劣影響,甚至可能會引發全世界範圍內的多國軍事衝突。


航空君


你太高估航母戰鬥群了,我只需要一張GTX690,就可以摧毀一個航母戰鬥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