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哪些事情的發生,看上去十分的奇葩,讓人難以理解?

不才講史


攻漢中,曹操遇阻令撤兵;神助攻,野麋闖營破敵軍。

漢獻帝建安二十年(215)三月,漢丞相曹操親統大軍征討漢中的割據勢力張魯,意在攻取戰略要地漢中,封死剛剛竊取益州的劉備北出之路,爭取戰略主動。

191年,五斗米道首領張魯利用益州牧劉焉令其攻取漢中郡(治南鄭,今陝西漢中市;轄境相當今陝西秦嶺以南,米倉山、大巴山以北,留壩縣、勉縣以東,湖北鄖縣、保康縣以西地區)之機,出兵攻佔了漢中,據為己有。194年張魯據漢中自立門戶,自號“師君”,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地方性政權,自此雄據巴、漢二十餘年。東漢朝廷拜張魯為鎮夷中郎將,領漢中太守。

張魯挺有自知之明,他見曹操親率大軍西攻漢中,深知不是曹丞相的對手,便欲主動舉漢中降曹。其弟張衛挺有鬥志拒絕投降,率領數萬兵馬據陽平關(今陝西勉縣西老沔城,為漢中盆地西邊門戶,當川、陝交通要衝)禦敵,在陽平山上橫著築起十餘里的陽平城以御曹軍。

曹軍猛攻陽平山上諸營壘,然山勢險峻難以攀登,曹軍屢攻失利,傷亡甚重。曹操兵挫險關之下,而且眼看著軍糧快要斷頓,不由氣沮意頹,便打算撤軍。他決定攻山部隊先行撤退,自己率領中軍殿後,遂命令大將夏侯惇、將軍許褚傳喚攻山將士撤軍。山上守軍見曹軍紛紛撤離,頓時鬆懈下來。

當天夜半,陽平山也不知從哪裡冒出來數千野麋,這些不速之客闖進張衛的大營,肆無忌憚地撒歡兒亂闖。黑咕隆咚的,張軍將士乍然遭到襲擊,不由驚駭四潰。張衛見軍心惶惶亂了營,趕忙連夜拔營而走。趕巧兒,曹軍高祚所部撤退途中走迷了路,黑燈瞎火中誤打誤撞地同張軍碰到一起。高祚反應真挺快,剛一發現敵情,立即命令士兵吹響號角擂起戰鼓,一方面是會集其他友軍合擊,一方面是虛張聲勢恫嚇敵軍。張衛果然驚懼萬分,誤以為是老謀深算的曹操詐退設伏掩殺,嚇得趕緊投降了。

張魯也接受了曹操的招降,被拜為鎮南將軍,封閬中侯,食萬邑。

漢中之戰,可謂巧象環生,妙趣橫生,應該算是戰場奇葩吧。曹軍攻關受挫撤軍之際,神兵天降,數千野麋闖營助戰,聞所未聞,千載難逢;曹軍撤退途中轉向迷路,卻巧遇驚潰之敵軍,一番虛張聲勢,竟不戰而屈人之兵,嚇降了敵軍,勝利結束漢中之戰。

真是天助曹大丞相啊!


風光藝境


我本人幼時,曾在六十軍醫院生活過一段時間,那時候,還在跟越南打仗,六十軍醫院也抽調人員到過前線,這批人回來後,有一個傳說一直流傳了好久,說的是六十軍醫院在前線救護過一個戰士,巧的是這個戰士,就是六十軍醫院駐地的那個小城的人,他是在攻擊越方一個山頭陣地,受了離奇的傷,——他在朝山頭衝鋒的過程中,一共被四顆越南兵丟下來的木炳手榴彈砸中,離奇的一個是這四顆手榴彈都沒炸,另一個離奇的是這四顆手榴彈都砸在他左肩鎖骨上,把他鎖骨砸斷了。


六十軍醫院的醫生,就是給他治這個傷,據說當時整個前線醫院,能動的都跑來看這傢伙,都認為這傢伙命非常硬。後來回來的軍醫護士都講過這故事,我知道了也一直當個奇聞,給別人說,但老實說,我內心是懷疑的,我認為這傢伙,應該是捱了一顆手榴彈臭彈,就被砸斷了鎖骨,然後被越傳越離奇,最後說成了四顆。

後來我高中,就是到這個小城上的,進去後我是二班的,後來大家互相熟悉了,跟別的班也有很多交往,一班有對雙胞胎兄弟,兄弟倆為人都很大方熱情,所以大家相處的很好,有一次倆兄弟帶我和我們班另兩個人,去他們家玩,那個年代到人家裡其實也沒什麼玩的,就是幾個人擠著坐著吹吹牛,倆兄弟還從抽屜裡,翻出好多部隊的東西給我們玩,還送我們一人一顆銅的子彈殼,7.62的,但當時不懂這個,只知道是步槍子彈顆,步槍子彈殼那時代不稀奇,稀奇的是銅殼。其它都是炮彈殼,子彈殼手工做的小東西,對著這些東西,大家當然就朝軍事上談,我就又說了上面那個故事,還特地說了我的懷疑,那兩兄弟就笑,原來那個捱了四顆手榴彈的,是他們二哥,也確實捱了四顆手榴彈。


李三萬的三萬裡


戰場上確實發生過很多看上去十分奇葩,讓人難以理解的事情。

說到這樣的事情,我就想到了抗日戰爭時期,薛嶽帶領的中國兵團打日本鬼子的時候,就發生了堪稱十分奇葩,讓人難以理解的一幕的。

大家都知道這一次戰役,在歷史上被稱之為萬家嶺大捷。

此次深入萬家嶺的敵軍,是日軍臭名昭著的106師團。本來當時薛嶽帶領的中國軍隊,沒有想到這個日軍106師團敢孤軍深入的。

但是,早在日軍進入萬家嶺之前,他們的一舉一動就被薛嶽給監視到了。

當日軍106師團進入到萬家嶺的時候,薛嶽還是大吃了一驚。他沒有想到日軍竟然敢如此的行軍打仗。

不過,這又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日軍的驕橫和飛揚跋扈。

遇到了這樣的一支不知死活的軍隊,薛嶽當然是要給他們一個教訓了,讓他們知道中國軍隊,不是那麼好欺負的。

所以,薛嶽給各個支部的負責人下去命令,此次戰役務必要全殲106師團。

戰爭的過程當中,只需前進不許後退,否則,將會按軍法處置,無論是官,還是兵,都一樣的對待。

在國仇家恨之前,中國軍隊見了日軍,當然是十分的驍勇善戰了。他們就如同打了雞血一樣,向日軍廝殺過去。

這個仗打的也是十分的慘烈,薛嶽利用十面埋伏,八方合圍的方式,慢慢的向日軍所在地推進。

因為中國軍隊的驍勇善戰,對日軍的包圍圈也在不斷的縮小著。同時,日軍的傷亡也是十分的嚴重的。

若是戰爭一直這樣打下去,日軍的106師團,勢必會全部被殲滅的。就在中國軍隊合力前進的同時,十分奇葩,讓人難以理解的一幕發生了。

這時候天空中出現了一些日軍的飛機,這些飛機上有零零星星的人,被投放到了日軍106所在的戰場上。

之後,就有數百架飛機,先後在106師團上空盤旋,然後就消失了。

一開始薛嶽兵團還是很詫異的,覺得戰場上日軍在幹什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離奇的一幕。日軍這究竟是在搞什麼名堂,明明這次戰役他們就要失敗了,在這個時候,他們向戰場上,投放幾百個士兵又有什麼用。

後來,薛嶽等人才瞭解到。原來日軍投放到戰場上的幾百人,都是日軍的中下級指揮官。也就是說日軍106師團的指揮官,基本上都被擊斃了。

被薛嶽圍住的,就剩下士兵了。士兵沒有了指揮官,肯定就如同散沙一般,很快就會被殲滅了。

所以,日本人腦洞大開,就想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他們想通過空投軍官的方式,來挽回戰局。

事實上我們都知道,這種方式就如同刻舟求劍一般,是於事無補的。

之後,薛嶽加速了對日軍的合圍,並且殲滅了日軍106師團,取得了萬家嶺戰役的勝利。

不過事後想想,日軍連空投官兵的方式都用上了。說明他們被打的也真的是沒有辦法,所以只能死馬像活馬一樣醫了,採用這種讓正常人難以理解的方式,來補充兵力了。

你說日本人在戰場上,做的這種事情,是不是讓人感覺十分的奇葩和難以理解。

不得不說,至今我們依然不能確定,當時為何他們要用這種直接送死的辦法,向戰場上投放軍官,他們到底是如何想的,又是為什麼要做這個決定,這都成為了歷史之謎。


史學達人


明朝末年,明軍一碰到清軍就潰不成軍,然而當他們投降後,發過來打明朝軍隊,卻一個一個勇猛,不得不說,真的是戰爭史上的一朵奇葩。

外戰外行,內戰內行。說的是一些人窩裡鬥很厲害,但抗擊外敵就成了軟腳蝦,而這句話,用來形容明朝末年的軍隊再合適不過了。

外戰外行

公元1619年,薩爾滸戰役爆發,努爾哈赤大敗明軍,此戰,明軍喪失5萬精銳之師,東北徹底落入後金掌控之中,至此,後金與大明之間攻守易勢,此後明軍節節敗退,遇到清軍難求一勝。


  • 薩爾滸之戰

之後大明與後金之間來來回回交戰十餘年,屢敗屢戰,遼瀋,廣寧,松錦,節節敗退,最後不得不退守關內,將整個關外地區讓給了後金。

內戰內行

然而,就是這樣一支一觸即潰的大明軍隊,在投降大清(1636年後金改國號為清)之後,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反過來把原來的大明與南明軍隊打了個落花流水。

事實上,據統計,清軍入關以後,大多數地盤以及後來的南明勢力都是靠投降清軍的明朝軍隊打下來的。明軍投降前和投降後的戰鬥力,完全判若兩人,乍一聽,實在有些匪夷所思。


  • 洪承疇降清

事出有因

然而其實仔細研究一下就會發現,這種匪夷所思的現象背後,其實有著歷史的必然。明朝末年,朝廷赤字過於嚴重,一直拖欠軍餉。當兵的本來就是去賣命的,結果還拿不到錢,自然會消極怠工。

不僅如此,崇禎皇帝生性多疑,無法完全信任在外領兵作戰的將領,往往會派個太監去監軍,致使君臣離心。而當明朝的將軍和士兵投降大清之後,皇太極順治都深悉收買人心之道,非常信任他們,同時也發足了軍餉,並許以高官厚祿,也難怪這些人投降之後戰鬥力會暴漲。


  • 崇禎與太監

總的來說,明朝末年軍隊戰鬥力其實並不低下,然而因為各方面的原因,或主動,或被動,無法也不願發揮出全部的戰鬥力,才導致了明軍在於清軍交戰過程中一敗再敗,投降後戰鬥力卻翻了好幾倍這樣奇葩現象的發生。


臥聞海棠


人類歷史可以說是一部戰爭史,大大小小的戰爭無數次,其中看上去奇葩的戰爭也有很多,這裡就說說朝鮮戰爭期間的土耳其軍隊吧,一是奇葩二是難以理解,究竟怎樣奇葩和難以理解呢?

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帶領地球上的一幫小兄弟群毆中國,結果被中國揍個鼻青臉腫。這時候,土耳其為了討好美國派了一個旅,而且還狂妄自大,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架勢。



對於土耳其旅的參戰,中國志願軍給予高度重視,而且毛主席也把土耳其旅放在美英同等地位,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毛主席給彭總的電報中可以看出,“歷次戰役證明我軍實行戰略或戰役性的大迂迴,一次包圍美軍幾個師,或一個整師,甚至一個整團,都難達到殲滅任務……似宜每次作戰野心不要太大,只要求我軍每一個軍在一次作戰中,殲滅美英土軍一個整營,至多兩個整營,也就夠了。”可見,毛主席對土耳其旅的重視。

土耳其旅到達朝鮮戰場後,為了表現自己,一上前線就進入攻擊陣地,進入陣地不久的土耳其旅很快就發現數千中國軍隊,他們馬上發起進攻,利用優勢火力打死打傷數百人,接著利用身體優勢進行白刃戰,很快擊潰了這支軍隊,並抓到不少俘虜。

趾高氣揚的土耳其旅押著俘虜向美國人報功,結果美國人一調查,發現土耳其旅擊潰了一支從前線敗退下來的南朝鮮軍隊,搞得美國人哭笑不得,土耳其旅還振振有詞的表示,南朝鮮人長得像中國人,不能怪他們。

土耳其旅誤傷友軍這麼奇葩的事都能發生,那麼更不可思議的事還在後面。二次戰役時,中國志願軍開始全線向美軍發動進攻,土耳其旅就在美2師側翼。結果,美軍發現中國志願軍開始向土耳其旅發起進攻,向土耳其發出警告,可悲的是雙方語言無法溝通,造成土耳其旅被志願軍包圍。

這一次土耳其旅真正碰到了中國志願軍,被志願軍戰士分割包圍在陣地上,經過多年國內戰爭的志願軍戰士可不是白給的,在白刃戰中擊潰了土耳其旅,土耳其旅傷亡過半,基本喪失了戰鬥力。



然而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土耳其旅後來宣稱繳獲了中國軍隊一面軍旗,這面軍旗拿出來讓美國大哥都感到不可思議,居然是一面“青天白日旗”,讓身在臺灣的蔣委員長不知作何感想。

土耳其旅的奇葩表現和不可理解的行為,就活生生的在朝鮮戰爭中發生了,也從側面證明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偉大。


火炎炏焱燚水淼


“最奇葩”戰爭,仗打一半子彈沒了,向敵人買子彈回來繼續打。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從出生起就沒有經歷過戰爭,但是大家多多少少也從一些紀念片瞭解過戰爭的殘酷,值得一提的是現在世界上有些地方還正在經歷戰爭,那裡的人民整天都生活在炮火的轟炸之下。

一般來說戰爭都是殘酷的,但是今天要說的這一場戰爭可以說是很奇葩了,雙方打仗打一半就停火了,原因就是有一方沒有子彈了,讓人大跌眼鏡的是竟然還跑到敵方去買子彈回來繼續打,這場戰爭就是車臣戰爭。

對車臣戰爭有點了解的人都知道這場戰爭是俄羅斯政府軍和車臣之間的戰爭,其實這場戰爭是很殘酷的,並且死傷人數也非常多,當時俄羅斯軍隊和車臣軍隊在作戰,突然車臣軍隊停火,並且還派了人過來。那個時候俄軍以為他是來投降的,但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他竟然是來買子彈的。

對於這一行為俄羅斯軍隊當然是不可能會答應的,而他一度想要提高價格向俄軍買子彈,但是最後俄軍都沒有將子彈賣給他。其實車臣軍隊之所以會向俄軍買子彈,主要是因為當時確實有一些俄軍偷偷將子彈賣給車臣軍隊。

要知道當時的俄羅斯經濟特別差,因此特別需要錢,這些俄軍只好為了自己的利益將武器給賣掉,只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他們有多少戰友就是死在自己武器之下的。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場戰爭雖然最後是俄軍取得勝利,但是俄軍的損失也是非常慘重,很多俄軍戰死沙場也不能好好的將他們安葬,只能挖個坑將他們埋了。


王松林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真實戰場上的極限生存,

每當回想起家裡的老人講戰爭的殘酷,我們就會想起上甘嶺戰役。

此次戰役中,聯合國軍共調集了6萬兵力、320門火炮、170輛坦克,共出動3000多架飛機對我們志願軍陣地實行強攻猛轟,整個戰鬥過程共發射了190多萬枚炮彈,投了炮彈約5000枚,把面積只有3.7平方公里的山頭活生生的削平兩米多。上甘嶺戰役是每個中國人心中的一座巍峨豐碑。透過歷史的崇山峻嶺,值得我們這個民族永遠仰視和膜拜。在43個日日夜夜中,志願軍將士那種慷慨赴死、氣貫長虹的豪邁氣概,永載人類歷史的戰爭史冊。

在殘酷的戰鬥中,為了保存有生力量,減少人員傷亡,一直在不停的挖壕溝,在這樣高密度的轟炸,補給異常的艱難,一點水也沒得喝,喝尿液後來都成了奢侈品,戰鬥中,眼前的戰友一個炸彈後人不見了,手臂掛在了樹子上。

所以我們都要堅定的支持國家的國防建設。希望朋友們幫忙點個贊,謝謝你。


許必亮


眾所周知,德國人做事情是最為嚴謹的,但是在二戰中,德軍因為辦事嚴謹以致軍艦觸雷沉沒,可謂是十分的奇葩。


二戰初期,德軍迅速佔領了歐洲大陸大部分地區,把戰火燒向英國。鑑於英軍的海軍力量強大,為了封鎖英吉利海峽,德軍採取了著名的“狼群戰術”和水雷封鎖,故事就在此期間發生的。

水雷可是個好東西,成本低廉但是威力巨大,一般戰艦往往一顆水雷就能使其沉沒,簡直是海軍的噩夢。由於德軍海軍力量不足以對抗英國海軍,所以大量採用這種便宜而實用的常規武器用以封鎖近海海面、港口、碼頭等。英國是島國,資源有限,補給絕大部分要靠海上運輸來維持,於是不得不派出掃雷艇對德軍佈下的水雷予以清除,這樣一來二去,就自發形成了德軍一、三、五佈雷,英軍二、四、六掃雷的習慣,二者就這樣和諧的過了好長時間。


直到有一天,英國人估計開了派對,於是偷了個懶,就沒顧上派掃雷艇去掃雷,當然也沒通知對面的德國人。但是第二天嚴謹的德國人一絲不苟的按照正常的操作程序來佈雷,結果不小心觸了被自己大前天佈下水雷,佈雷艇也被炸沉。

當英軍聽到水面上有巨大的爆炸聲,派出巡邏艇去觀察情況,才發現是德軍觸發水雷而沉沒,於是便組織人手把這些可憐而又可笑的德軍士兵救了起來。當德軍指揮官被救起時,他氣憤的質問英軍軍官:“你們的掃雷部隊為什麼這麼不專業,不負責任,這種情況在我們部隊是絕對不允許的。”自詡為文明紳士的英國人感到很羞愧,於是給予了這些德軍俘虜最好的待遇,一直到二戰結束把他們放了回去。


其實我倒是認為,這些德軍俘虜應該是因禍得福才對,如果不是英國人對他們的俘虜,在後期殘酷的戰場上,他們也不見得可以生存下來。

在整個殘酷的二戰過程中,總有一些令人捧腹的奇葩事情發生,比如這個德國人嚴謹引發的悲劇,再比如意大利人因為“一根撬棍”而投降等等,實在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之極,也太不符合戰爭氣質了……


望風瑟瑟


聊一聊春秋時期吳越爭霸的一場戰爭。

《史記·吳太伯世家》載:

十九年夏,吳伐越,越王句踐迎擊之槜李。越使死士挑戰,三行造吳師,呼,自剄。吳師觀之,越因伐吳,敗之姑蘇,傷吳王闔廬指,軍卻七里。吳王病傷而死。

當時,吳國實力遠比越國強。幾年前,吳王闔閭在伍子胥和孫武的輔佐下,攻入楚國都城郢都,取得輝煌勝利。而此時,越國卻在後方偷襲楚國,吳國因此與越國結下樑子。

吳王闔閭十九年,吳國討伐越國,越王勾踐率軍在姑蘇迎擊吳軍。雙方首次對陣,越軍舉動反常,讓對面的吳軍看到了不可思議的景象:越軍派敢死之士上前挑戰,排成三行衝到吳軍陣前,高聲吶喊,突然卻來一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這些死士居然全部自殺而死。

對越軍的奇葩行為,吳軍感到十分好奇,放鬆警惕,爭相觀看。就在這個時候,越軍突然發動攻擊,吳軍沒有準備,大敗而歸,吳王闔閭也受了傷,後來因傷而病死。

越王勾踐為了取得勝利,讓敵人放鬆警惕,居然讓自己的士兵陣前集體自殺,這真是太殘忍了,也太讓人難以置信了,難怪吳軍會敗的這麼慘烈。


孤舟釣江雪


解放戰爭最奇葩現象,有400萬國軍俘虜兵調轉槍口加入解放軍

戰場上很多看起來很奇葩的事,細究背後原因,其實發現完全是大勢所趨。

比如,解放戰爭中,大批國軍調轉槍口的事情。難以理解的是,解放戰爭中竟然有400萬國軍俘虜兵加入解放軍,從萎靡不振一觸即潰的狀態,一下子成了嗷嗷叫的強兵勁旅。

這一切的到底是怎樣發生的呢?

一開始,我們要從蘇中戰役中的李堡戰鬥說起。李堡戰鬥是解放軍第一次成建制殲滅國軍的美械部隊,所以爭取國軍俘虜兵調轉槍口十分重要。於是第一師第2團的政治處副主任賴少奇下放到7連搞調研,研究如何對解放戰士進行改造。

賴少奇發現,李堡戰鬥中剛剛解放過來的一名戰士,在戰鬥中繳獲了2支槍,專門找到連長說,"請把我繳到槍的功勞記下來。"經過仔細調研,賴少奇發現,解放戰士調轉槍口後,最害怕的是被人誤解是國軍。因為很多俘虜兵調轉槍口後,我軍都來不及給他換一身軍裝。

於是,以此為契機,賴少奇回到團政治處,推動制定了《關於開展功勞運動的決定》。在這個決定作出後,團政治處提出了"有功報功,論功行賞,人民功臣,個個尊敬"的口號,並正式確定在全團建立"三證":個人有個"功勞證",叫作功勞跟人走,調到那裡也光榮;連隊有個"功勞簿",部隊光榮,永遠光榮;給立功戰士家裡發個"功勞狀",一人立功,全家光榮,功勞運動很快在全團普遍開展。

賴少奇在華中野戰軍第一師第二團搞的"功勞運動"出現後,其他兄弟部隊也紛紛跟進。到1947年,"立功運動"在全軍上上下下,前方後方,部隊機關,野戰軍和地方軍,正面戰場和游擊隊,形成了熱火朝天的群眾運動。

立功運動,能夠促使解放戰士踏踏實實為人民而戰,踏踏實實為解放全中國而戰,從本質來說這是一種"精神獎勵"。國軍有軍餉,解放軍沒有軍餉,可是戰士們依然覺得為當解放軍更好,這是因為,當解放軍,不僅自己光榮,自己所在部隊光榮,自己家庭也光榮。

解放戰爭中最有名的俘虜兵,應該是中野第6縱隊第18旅52團1連1排機槍班長王克勤。王克勤1939年就被國軍抓了壯丁。1945年邯鄲戰役後,王克勤加入瞭解放軍。王克勤發現,在解放軍中和國軍中完全不同。王克勤覺得,在解放軍中,才活得像個人。當他生病時,班長給他端水喂藥,排長連長看望他還給他買吃的。

到1946年初,晉冀魯豫開始了訴苦運動,包含在王克勤在內的解放戰士,走上講臺,給戰士們講述國民黨反動派給他和她的家人帶來的沉重苦難。這對於解放戰士們來說,是一次精神的洗禮。從此以後,王克勤和戰士們一起戰鬥一起互助互愛。在龍鳳戰役時,王克勤所在的班只有7個人被圍在了徐莊。國軍攻打了這個小村莊整整一天,炮彈打了2500多發,全村30間房子被打碎。而王克勤就是帶領這6名戰士打退了敵人40多次進攻,7個人無一傷亡。

從1945年10月加入解放軍到1946年10月犧牲,王克勤在不滿一年的時間裡,就親手消滅國民黨軍232名,俘敵14名,繳獲步槍8支。因此,在王克勤犧牲時,劉鄧首長專門召開追悼會,並且寫下了"王克勤同志永垂不朽"的悼念語。

王克勤和學習王克勤運動表明了,國軍戰鬥力不行,根本不是裝備差、訓練差,而是思想有問題,組織有問題。解放戰士從腐敗的國軍出來,加入解放軍,就實現了脫胎換骨的變化,知道了為誰而戰,戰鬥意志立刻上升了多個層級。這就是解放軍必勝的真正密碼所在。

解放軍萬歲,人民萬歲,新中國萬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