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新動能釋放強勁發展動力 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量佔皖北近半壁江山

蚌埠新聞網訊(記者 楊露露 實習生 衛曉鈺)上半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發力,新動能快速壯大為我市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今年上半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22.1%,體量佔皖北六市總量近一半,對規上工業增長貢獻達62.5%,居全省首位。

今年5月,年產100萬噸聚乳酸項目和年產30萬噸聚乳酸纖維生產項目簽約儀式上,固鎮縣政府分別與中國航天集團、安徽豐原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在骨幹企業的帶動下,我市千億生物基新材料產業版圖再添新軍,創新之都·材料之城輪廓也愈發清晰,形成以中糧生化等百億元企業為引領,豐原集團、安徽柳工等創新型企業為支撐的發展格局。

從要素結構上看,創新對經濟增長的引領和支撐作用逐步增強,我市創新成果加速湧現,為經濟轉型打下了堅實基礎。5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0.12毫米極薄玻璃基板、空心玻璃微珠等產品開創國內先河,中光電8.5代基板玻璃、北方電子研究院安徽公司EMCCD等項目填補國內空白,培育了5G通信測試、基板/蓋板玻璃、觸控模組、智能傳感器、聚乳酸新材料、雲軌整車製造、智慧消防、精準醫療等新興產業,重大基地-重大工程-重大專項梯次推進格局的現代產業體系加速構建。

“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逐漸落地成熟,圍繞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我市加大加快構建‘1+3’基地建設格局,全力建設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據市發改委工高科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總投資100億元的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總投資50億元的8.5代基板玻璃生產線、總投資66億元的漢能新能源產業園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新型顯示、太陽能光伏、特種玻璃製造等三大核心產業鏈進一步拓展,今年上半年基地產值達到185億元,同比增長20%。

同時,智能裝備製造產業基地、生物製造產業基地、專用電子器件產業基地3個市級基地建設加快推進,逐步形成了多元支撐的高技術產業格局。智能裝備製造產業基地重點打造工業機器人、智能數控裝備、智能終端設備等產業;生物製造產業基地重點打造生物能源、生物醫藥及中間體、生物材料等產業;專用電子器件產業基地重點打造測量儀器儀表、射頻器件等產業。

在夯實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各地著眼未來,注重先導性產業,其中大富光電省級OLED顯示器及組件重大新興產業專項,完成AMOLED蒸鍍用掩膜板研發並試生產;中國電科5G通信測試儀器省重大專項基本構建了我國5G通信測試體系;豐原集團生物基新材料省重大工程新簽約總投資80億元的年產100萬噸聚乳酸、總投資20億元年產30萬噸聚乳酸纖維生產等項目。聚焦高端裝備製造,引入泰富重工、比亞迪等行業領軍企業,新開工海洋工程裝備、雲軌道交通裝備等重大項目,積極爭取第三批省重大工程和重大專項,培育支撐未來發展的新產業。(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