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萬一平米的房子,十年後大概賣多少錢?

看看世界進步


因為房屋未來漲幅情況我等沒法掌握,所以,未來的房價也沒法確定,但從過去十年各個城市房價漲幅的趨勢來看,可以做一個預測,那就是隨著物價的不斷攀升,房價的水漲船高也是必然趨勢。

過去十年,物價漲了多少,房價就漲多少,同理,未來十年,城市的物價漲多少,房價也必然跟物價漲幅同步,需要說明的是,目前在全國的省會城市中,一萬平方米以內的省會(首府)城市只有三個,那就是烏魯木齊、西寧、銀川,其他城市,都在1萬以上。此外,沿海邊上及中原地區,以及西南、東北一些發達的二、三、四線城市(地級市),房價也達到1萬左右。


那麼,現在一萬平方米的房價,未來十年值多少?能賣多少錢?按照過去十年城市物價和房價預測,大約是2到3倍,也就是說,未來一萬平方米的房子,極有可能會賣到2萬或者3萬左右。


以目前烏魯木齊房價接近一萬為例,過去十年,烏魯木齊的物價翻了2.5倍(如過去十年一份拌麵是六七元,現在在十七八元,過去十年一份肉抓飯是10元,現在是25元到30元),房價也是一個道理,與物價漲幅保持同步。2008年,烏魯木齊的新房價格,均價在3500元左右,十年後的現在,在9000左右,十年漲了兩三倍。也就是說,十年後,極有可能烏魯木齊的房價在2萬多一平方米,這是一個公式,其他城市也可以套用,如現在北京房價是8萬一平方米,那麼,十年後,就是20萬一平方米(8x2.5倍),其他城市也同理。


也就是說,目前一座城市房價在一萬平方米,十年後,極有可能是2.5萬平方米。

但也需要做好另外一種預測,雖然這是用過去十年的物價、房價漲幅幅度計算出來的,也不是絕對的。因為我們要想一下,過去十年,是物價漲幅最大的十年,也是房價漲幅最快的十年,極有可能房價漲幅在未來三五年內,超出老百姓的購買能力,漲幅已經達到了極限,極有可能停滯不漲或者掉價,這也不是沒有可能的。那麼,這個時候的房價,可能只是緩慢上漲、不漲或者降價,極有可能因為漲漲停停、降降,十年後,導致每一平方米只有1.5萬元。


所以,未來十年,房價漲到什麼程度,一萬平方米的房子,能夠賣到什麼價格,完全由市場經濟決定,有可能賣到2.5萬元,也有可能是1.5萬元。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物價還會繼續漲,房價也會持續漲,只是漲幅高低的事情,要等待房子降價再買的,可能要失望了,如果要買房做投資,也需要謹慎,因為目前的房價,真的是變換風雲、難以琢磨。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現在一萬元一平米的房子,十年後大概賣多少錢?這個問題需要判斷是在哪個城市,在什麼位置。十年後房價肯定會下跌,只是不同的城市下跌的幅度不一樣。

目前在一萬元左右的房價大部分是在四線城市,四線城市在全國很多,未來這些四線城市怎麼發展,取決於當地,對於未來經濟發展得好的四線城市房價下跌的幅度相對較小,而大部分經濟在原地踏步的四線城市房價下跌在會20%或者30%左右,對於小部分經濟下降的四線城市未來房價下跌幅度較大,可能會達到50%左右。

客觀地說,房地產在全國來說總體是大量過剩的,但對於一個地區的房價未來怎麼走向主要還是取決於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

未來十年全球經濟將會進入低增長週期,新興國家的經濟要想高增長非常困難,面對新興國家過去炒房炒地帶來的經濟難以升級的後果,未來十年新興國家只能是自己糾結。而大部分四線城市未來十年的經濟想有大的作為也很困難,只有少量的四線城市能過通過創新突出經濟發展緩慢的重圍,而少量能突破經濟發展緩慢重圍的四線城市只能是通過產業的整合與升級才可能實現,這就需要當地能將經濟發展的要素與資源交給市場配置,就這點必備的要求大部分四線城市是做不到的。所以,大量過剩的房子只有下跌了。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什麼財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資資本運作的難題也歡迎私信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我的頭條號專欄開通了,有關於投資理財的最新音頻和文章,幫助您提高理財技能,歡迎關注。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關於房價,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目前經濟增速面臨調整;M2增速也有下降之勢;至於房貸利率,目前處於短期高點;不少中心城市已經開始供應長租用地;棚改和軌道交通批覆面臨不是編書;不少二三線城市正上演搶人大戰...

綜上,未來10年後的房價,我們很難預測,而且這種預測的意義不大。中國的經濟發展格局並不均衡,因此也就意味著未來10年,各地不動產價格也會有差距。

先來說說一線。深圳的房價是在全國數一數二的。縱觀改革開放40年,深圳總是改革的排頭兵,因此其房地產政策在全國也有一定的示範作用。但最近一次深圳的房改將商品房的比例壓縮了不少,保障性住房挺多,看似挺好,但其實政策的持續性效果還不明確。不少經濟學家甚至認為是放棄了市場化,重新回到政府福利分房格局。

在土地方面,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深圳城中村的總建設面積超過400平方公里,而深圳市總面積約1952.84平方公里,除去50%的基本生態控制線,可用新建房子的土地實際就是976平方公里。然而在這些面積中,還要除去工商業用地,剩下給商品房的面積少得可憐。儘管現在深圳在長租用地方面不斷努力,但長期依然改變不了人多地少的事實。

不過縱觀深圳的發展,從前幾年就提出了的深港大都會聯合發展,再加上現在的廣深港高鐵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未來深圳的發展潛力可期,資源還將進一步融合,深圳房價再漲是大概率事件。

再來說說準一線,或二線中心城市。以杭州為例,杭州房價真正被發現價值,是在G20會議後,經過2017年的“補漲”,杭州目前的均價已超過3萬。從杭州的基本面來說,在互聯網浪潮下,杭州幾乎是全國唯一一個不依靠第二產業躋身萬億俱樂部的城市。互聯網金融,電商,大數據等高端人才有一大批在杭州,阿里、海康威視、娃哈哈、恆生電子等知名企業比比皆是。2017年,杭州累計上市公司163家,僅次於京滬深,居全國第四位。

在人口方面,從2015-2017年,杭州新增常住人口分別為12.6萬、17萬、28萬。人口就是剛需,就是購買力,杭州的崛起得益於新經濟,所以未來房價的漲跌取決於其核心產業的發展好壞。

最後來聊聊普通二三線城市。這類城市主要以中部省會為主,但現在不少中部省會發展路子基本會複製杭州、南京、成都等二線中心城市,筆者以中部省會中發展較弱、地位比較尷尬的南昌為例。南昌的房價目前基本靠基建、棚改等帶動。南昌的房價真正開始漲主要是在調控政策之後。目前南昌“贛江新區”已批覆,京九高鐵、省內高鐵網正在打造,許多老城區的功能開始不斷向新區轉移,九龍湖新區就是典型的例子。江西省政府搬去那裡後,公交地鐵一通,路網一建,房價輕鬆破萬。

但尷尬的是目前南昌的常住人口只在500萬上下,且人口淨流出,最要命的是除了洪都航空、江鈴汽車、聯創光電,南昌真正拿得出手的核心產業寥寥無幾,論省內資源,基本都在被浙江、廣東吸引。而且筆者相信這類省會城市在國內絕不在少數。因此,未來像南昌這樣的普通二三線城市房價,升值空間非常有限,房價的漲跌取決於它們能否成功承接發達城市的產業,並轉化為自身發展動力。


小白讀財經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具體數據不好說,但我還是堅信現在的1萬元1平米的房子,十年後肯定不會比現在低,相對其他投資來說,我覺得房子的保值增值功能依然較強。

持這個觀點並非盲目樂觀,也絕非為房地產站隊。是有一定依據的。

大家知道,中國的城市人口往後十年還將呈上漲態勢,購房的需求依然不會減退,這應該是一個鐵定的規律。我也曾在悟空問答中多次表示過自己的觀點,再過30年至50年看看中國人口拐點到來之後,房價會不會下跌?

而且,我國政府現在儘管出臺了各種嚴厲的樓市調控政策,且也確定了“房住不炒”的房地產發展總思路及遏制房價上漲的調控總基調,但目前面臨兩選擇,與房地產業有關的產業經濟及金融信貸政策緊密聯繫,牽一髮而動全身,全面通盤考慮,掌握好樓市調控的節奏和力度,既不能讓房價過快、過高上漲,也不能讓其過快、過度的下跌,重在找到兩者之間的利益均衡點。所以未來我國房價總體態勢應該是保持一個緩慢上升的過程,上漲的幅度也應在民眾經濟能力可承受範圍之內。所以未來房價的趨勢還將是呈緩慢上升態勢。

此外,還有一個經濟因素必須考慮,就是經濟總是要向前發展的,那麼貨幣發行量是一定會每年增加的,這樣貨幣貶值也一定會存在;就是說現在每平米1萬元的房價,十年之後肯定不可能還是1萬元,如果還是1萬元可能經濟就要出現萎縮或倒退局面。

所以,用很簡單的地算法,假如每年房價保持5%的上漲幅度,現在每平米1萬元的房價,10年之後達到每平米1.5萬元或者更高都是有可能的。


開偉觀察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十年後的房子不可姑息,現在想想十年前的房子很便宜,其實是貨幣貶值,十年後房價大概升到3-10萬一平,甚至10萬+,那買哪種房可以升值高升值快一些呢?

地段決定價值

地理位置+城市新區+未來規劃+重點學位=房產升值

買房4個建議

1.投資買未來

2.自住買配套

3.半投資半自住買新區

4.關注冷孝洪,買房不用愁

一、投資房產誤區

現在周邊啥都沒有,連個人都看不到我買來幹嘛?這個房子離我上班的地方太遠了!父母不同意我買這邊,說買來又不能住!當這些都具備了還用來投資嗎?

二、自住房配套不好怎麼辦?

配套不好的樓盤看交通,交通方便配套不可能發展不起來,靠近輕軌,高鐵,地鐵等等一些房產配套是可以發展好的,做最壞的打算多年以後還是沒發展好,但是交通方便,出行容易,以後老了可以在這邊享清福呢!

三、投資兼自住買新區

每一個城市都有它的新區,每一個鎮基本都有新片區的規劃,新區一般建設在老城區隔離的一塊空地上,這裡不需要賠償高額的拆遷費,開發商有資金可以把樓盤打造得更好,新區的房子住著會比老城區舒服,環境也比老城區漂亮,新區是最有發展潛力的。


冷孝洪


求關注,求關注!走過路過帶帶小老弟,你要開心每一天哦~

1、有人說現在房價一萬一平方米,十年後沒有十萬都八萬一平方米,水漲船必高,這是自然規律,如果十年後還是一萬一平那就等於暴跌了,買房看地段是永恆的道理,地理位置好永遠都是不會跌的。不過每個城市、每個片區、每個地段房價都會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2、房價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就是供求關係,有的人會覺得,十年以後,人均房子多了,房價會跌,其實不然。為什麼呢?

其實房價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一城一房價。具有吸引力的城市,會不斷吸引年輕人聚集。由於人口的遷入,人口密度會進一步加大,供求關係會進一步趨於緊張。當然,過高的房價,會影響城市的吸引力。

3、近幾年,由於北上廣房價過高,蘇州,南京這樣的城市,城市本身的吸引力較大 ,房價之前也不高,從而導致人口密度增加很快,房價暴漲。那麼十年後的房價呢?我的觀點是,貴的地方會更貴,便宜的地方,也不會漲多少,供求關係決定。不要指望房價會跌,不可能的。

4、房子和手機車孑一樣,現在的房子十年後是不值錢的,但十年後造的房子是值錢的,就像十年前的手機,彩電,電腦,車子送你,你要不要,房子也一樣現在人為的炒上去。而且房子的造價是有成本的,人工費,材料費,設計費等等。

5、有人說以後樓房會越來越便宜,以後人口越來越少,房子的需求就越來越少。實際上今後人口老齡化,人口大量減少。如果到處都是荒地,到處都可以造房,但是,十年以後最不值錢的是房子,是現在買的房子。而不是十年以後造的房子。不但房子不值錢,那些毫車更不值錢,更新換代,十年換代,所以現在有錢可以買房買車。


我房網


一萬的十年後賣一萬五,十萬的賣25萬!


如果只界定在單價一萬的房產,基本就是指三四線城市的房子。如果是不侷限城市,只考慮增幅。未來十年全國各城市間的房價變化會千差萬別,一線城市尤其是核心區房產漲幅將遠遠超過經濟欠發達的三四線城市!

先說說一萬到一萬五的城市。首先城市定位為三四線或極個別經濟欠發達的行政上的二線城市。房價的漲幅是跟著經濟狀況走的,東北省會的房價也就是北京周邊燕郊小鎮房價的一半就是例證。每年遞增3%-5%,十年後房價就會到15000。說實話,這個漲幅還是比較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和預期判斷的。基本跟CPI的漲幅(官方數據的)接近。但是回想下十年前的物價和房價,按照這個標準總覺得自己沒賺到什麼便宜。實際上,也基本可以定性為虧損狀態!即使是貸款買房的,因為利率標準很可能長期大於預期漲幅,虧損的概率依然很高。


再看價格高的一線城市,舉個極致點兒的例子:以北京二環10萬+的房產作為參考。比較客觀的分析:每年遞增10%,十年後超過25萬!看起來幅度好像不小,不過想想實際CPI、貸款利率、M2增量、GDP增幅幾個因素,這個比例真的不算非常驚人。即使年增幅8%,十年後的價格也會達到21.5萬。


未來樓市的趨勢就是馬太效應,強者越強、弱者越弱!一線城市房價漲幅必將超過二線城市,二線城市超過三線城市,四線以下城市不漲、甚至貶值的概率都存在。鼓勵去庫存的都是小城市,大城市庫存還經常嚴重不足呢,有什麼可去的?


這個預估並沒有提到降幅,可能會讓一些人不太高興。但在經濟快速發展、物價上漲、人員成本增加、人口基數增大、城市化進程未完、土 地 成本不低的諸多影響下,讓房價長期持續下跌是毫無可能性的!從來都是談健康發展之路,沒有一次是要其崩盤。死亡不算健康!不是替誰鼓吹,冷靜面對、就事論事而已。


☞點贊~關注【東堂議房】,分享樓市更多經驗!☜


東堂議房


現在1萬元一平米,10年後相信沒有任何人能夠知曉準確的能夠賣多少錢,而且每個地方的房價漲幅也不一樣,參考過去從有商品房開始到今天的房價平均漲幅,算一下現在1萬元一平的房子,未來10年大概能賣多少錢一平。

1、過去20年房價的平均漲幅

1998年全國商品房銷售均價1854元/平方米,2018年商品房銷售均價8736元每平方米。年平均漲幅8.05%,漲幅比較高的年份有2004年商品房銷售價格漲幅18.71%,2007年商品房銷售價格漲幅16.86%,2009年商品房銷售價格漲幅24.69%,2016年商品房銷售平均價格漲幅11.28%,2018年商品房銷售平均價格漲幅14.74%。

1999年商品房銷售平均價格漲幅0.16%

2000年商品房銷售平均價格漲幅4.90%

2001年商品房銷售平均價格漲幅3.54%

2002年商品房銷售平均價格漲幅3.72%

2003年商品房銷售平均價格漲幅5.02%

2004年商品房銷售平均價格漲幅18.71%

2005年商品房銷售平均價格漲幅12.61%

2006年商品房銷售平均價格漲幅6.21%

2007年商品房銷售平均價格漲幅16.86%

2008年商品房銷售平均價格漲幅-1.90%

2009年商品房銷售平均價格漲幅24.69%

2010年商品房銷售平均價格漲幅5.97%

2011年商品房銷售平均價格漲幅5.68%

2012年商品房銷售平均價格漲幅8.75%

2013年商品房銷售平均價格漲幅7.74%

2014年商品房銷售平均價格漲幅1.42%

2015年商品房銷售平均價格漲幅9.10%

2016年商品房銷售平均價格漲幅11.28%

2017年商品房銷售平均價格漲幅5.71%

2018年商品房銷售平均價格漲幅14.74%

2、現在1萬一平方,十年後能賣多少錢?

參考之前過去20年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漲幅8.05%,10年後可以賣2.16萬/平米。數據供參考,未來的房價,個人認為如果貨幣量增長率和GDP增長率差異越來越大,貨幣持續超發,房價還是很有大可能繼續上升通道。


互金圈


買不起,目前來看房地產這塊是個大坑,坑的都是老百姓的錢,老百姓掙錢不容易,作為父母的他們辛辛苦苦的為自己的孩子攢著買房的首付錢,他們一日三餐很簡單,饅頭鹹菜麵條,生病的時候都不捨的花錢,就這樣省吃儉用。這就是我們的父母,他們是老百姓,幹著最髒最累的活。作為子女的我們清醒點吧。不要再去向往城市的生活,不要再去追求那些虛榮於高貴。父母掙錢不容易,不要為了給你買房子把他們的身體累壞。把買房子的錢,多給父母買的好吃的,多去看看他們。年輕人,不要再為了買房子而成為一輩的房奴,房產開發商與炒房者都是沒有道德的人,只會賺老百姓的錢,有本事賺外國人的錢去。


lCan305


如果十年後房子如蔥。全國所有人資產都會嚴重縮水,是所有行業的災難、也是所有人的災難。

不管是工廠、店面、住房都是以一定量的固定資產為基礎的。

那麼請問,房產在固定資產中的比例是多少?至少我認為很高。

那麼又請問你的固定資產在總資產中的比例多高?我想還是很高,

那麼非固定資產是什麼?是文化、技術、知識產權等,但是隻掌握在少數人,少數企業手裡。氾濫的技術還能叫做資產嗎?顯然不能,房產不值錢,受損少的肯定是依存固定資廠產少的少數群體,它能辛免遇難嗎?如果1000萬資產的人那天兜裡虧的只剩下100元了,能活下來餓不死就不錯了,饅頭米飯才是最好,誰還去關心飛機都少錢?汽車多少錢?蛋糕多少錢?所有中高端產業將失去消費者。那夥伴們就坐等回到解放前。

那麼沒固定資產的夥伴們?是不是覺得你有存款等,你終於可以小宇宙爆發了,但是你錯了!因為其它人都窮了,你也失去了消費者,失去了市場。還有一個問題市值普遍蒸發,資產普遍縮水,貨幣貶值,你手中的錢還值幾個銅板?

綜上所述,這是一個非零和遊戲,房產一文不值沒有得利方,沒有勝利者,所有人都會是受損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