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城”大地绘就平安和美画卷——白银市推进平安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

见证大提升 | “铜城”大地绘就平安和美画卷——白银市推进平安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

见证大提升 | “铜城”大地绘就平安和美画卷——白银市推进平安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
见证大提升 | “铜城”大地绘就平安和美画卷——白银市推进平安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

走进这片土地,记者欣喜地看到,“1+3+10”风险防控台账机制、农村基层治理“六小活动”、平安月报表制度、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制度、“8+8+10”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均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连续6 年保持命案现案全侦破,信访形势呈现出来市访、赴省访、进京访“三下降”的良好态势,全市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上升。

政法战线涌现出了张树俭、王立言、苏军霞、腾文祥、郑红船、冯月玲等先进典型人物。白银市被省委、省政府评为 2018 年度“平安甘肃建设优秀市(州)”。

一项项成绩的背后,是白银市深入推进平安白银、法治白银和过硬队伍、智能化建设,创造安全政治环境、稳定社会环境、公正法治环境、优质服务环境的生动实践。

9 月 25 日至 26 日,“见证大提升——甘肃政法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大型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白银市公安局白银分局人民路派出所、会宁县人民检察院、会师镇钟鼓楼社区等地进行了实地采访,目睹了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画卷。

见证大提升 | “铜城”大地绘就平安和美画卷——白银市推进平安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

会宁县人民检察院法治进校园活动现场。(资料图)

从“芯”开始 用“心”服务

走进人民路派出所二楼户籍室,才发现这里的人像采集系统已经是非常的人性化了。

“你面前的电脑上可以看到自己吗?”

“可以的。”

“那你调整好你的姿势和表情,有三次拍照机会。”

“好了,你过来选择一张你最满意的照片吧。”

这是记者在身份证拍照室体验满意拍的情景,全程感觉到的是工作人员用心的服务。

“这个系统是去年使用的,考虑到了人们的美颜需求,市民在拍照过程中可以通过面前的大屏看到自己的照片,有三次拍照机会,可从3张照片中选取1张最满意的用于身份证头像。”户籍民警介绍道。

身份证照片“满意拍”、省内异地户口网上“一站式迁移”、节假日预约服务……在人民路派出所,这些便民措施已成为服务百姓的常态。除此之外,人民路派出所还推出特事特办、错时延时服务、节假日预约服务、容缺办理等服务,都取得了显著实效。

记者在错时延时服务本上看到,上面记录着辖区居民办理身份证的预约信息,错时时间全部在中午和晚上下班后。

近年来,人民路派出所坚守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新时代“枫桥经验”价值本质,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积极探索便民利民新举措,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诉求当家事,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到了警民无缝对接、服务永不缺位。服务从“心”开始,实现了办事窗口灯常明、人常在、事常办,居民办事“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和“最多跑一次”。服务从“芯”开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使群众切身感受到了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公安改革带来的便利。

点亮失足未成年人“心灯”

“我们青少年关护帮教中心集办案、预防、帮教功能于一体,内设‘绿立方’维权工作室、未成年人讯问室和心理疏导室。”在会宁县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员额检察官郭慧的介绍下,采访团一行走进该院未成年人关护帮教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由“J、G、W”三个字母组合而成的立体LOGO标识的“绿立方”维权工作室。“J、G、W”分别是“教育、感化、挽救”的缩写,象征着对涉罪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价值取向。整个标识体现了“唤醒迷茫,托起希望,放飞自我”的未检思路。

走进“绿立方”维权工作室,几组圆桌映入眼帘,温馨、明亮的室内设计让人感受到朝气蓬勃和轻松的氛围,桌上摆放着宣传手册,以漫画的形式向青少年科普法律常识。左侧是一间“书吧”,供孩子们借阅。正中间的墙上是一块留言板,写着孩子们留给检察官的留言。

“是你们带我走出黑暗,以后便会一心向阳!”“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相信我可以!”……留言板上贴着的一页页便签纸上,写满了孩子们的心声。

最让郭慧印象深刻的是一幅字画,它的作者是一名涉嫌盗窃犯罪的未成年人。父母离婚后,母亲疏于陪伴,让一贯表现良好的孩子试图以偷盗行为来吸引母亲的关注。在未检检察官的帮助之下,对其进行了数次“家庭心理治疗”,母子俩多年来的心结被化解。这名孩子后来写了一幅书法作品送给了检察官。

“这面锦旗是一个孩子送来的,他曾因交友不慎误入盗窃团伙,参与盗窃价值五千多元的电缆线。”郭慧指着前方的一面锦旗说,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后,检察院没有对他马上进行逮捕而是作出了相对不起诉决定。

“对于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我们一直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最终目的不是定罪量刑,而是预防再犯。”郭慧说,近几年会宁县人民检察院走出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新路子,设立“绿立方”维权工作室,通过设置考察期、家访、心理疏导、亲职教育、社会调查、谈话谈心等方式点亮“失足”未成年人“心灯”。同时,检察院还及时申请、发放救助金,不仅解决了涉罪未成年人眼前的生活所需,更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了司法关怀,有助于其树立生活信心,重新融入社会。

让老年人在社区体会到“家”的温暖

走进会宁县会师镇钟鼓楼社区老年人协会,正在写字的71岁农民书法家冯老师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在大家的提议下,冯老师为采访团写了一幅字:“见证大提升——甘肃政法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宣传活动”。

“我来这里写字已快5年了,平时给社区居民写写对联、写写中堂。”冯老师笑呵呵地说。

原来,冯老师年轻时是位民办教师,喜欢写字,这几年年纪大了随儿子进城居住,但平时儿子上班,他一个人待在家里无聊,还好社区有老年人协会,丰富了他的日常生活。

“老人儿女不在身边,需要谈心话家常;家里机顶盒需要更新找不到人跑腿;厕所想装扶手、房间要安装电源开头;尤其是上门送餐,助洁助浴,清洗排烟罩等都可以联系我们。”钟鼓楼社区党支部书记邢瑞娜介绍说。

“问计于民查问题、问需于民解难事、问难于民排怨愁。”近年来,钟鼓楼社区始终把便民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社会保障、民政救助、医疗卫生、就业服务等“窗口式办公,一站式服务”,并根据窗口业务将相对应的办事流程分解细化,公开流程,方便了群众办事,有效提升了社区服务水平。

同时,实施“三类呵护”关爱留守人员,先后成立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妇女之家、成长驿站、家长学校等。以社区、学校为单位,以党员干部、学校教师、亲戚邻居为主体,选出“代理家长”“代理妈妈”各10名开展“家庭呵护”,负责对辖区内留守儿童进行走访关爱、心理疏导,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对辖区内校园周边进行“平安呵护”,组建巡逻队伍深入楼院、街道、小巷进行网格巡逻,努力营造平安、阳光的宜居环境。

此外,还建立钟鼓楼社区党建微信群、“幸福社区”微信群,与群众“零距离”沟通,开展社区干部代办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代收医保、社保资金等事项,有效解决了群众“急、难、特”等服务问题,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每个月在社区内免费为老年人理发,每周免费为辖区内居民测血压、按摩并讲解保健常识,免费开放图书室、活动室,方便居民来社区进行图书阅读和文体活动,并依托社区老年协会成立健身队、腰鼓队、秦腔自乐班等文体队伍,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使居民的生活方式更健康、更积极。(首席记者 何明霞 记者 郑银国)

编 辑 | 耿 尧

审 核 | 高毓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