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在無錫的泰伯和陝西的周武王是什麼關係?

用戶3117789454


泰伯又叫吳太伯,是周太王古公古公亶父的長子,而周武王是周太王三子季歷的孫子,也就是說,周武王叫泰伯爺爺。

最初的故事,我們從周太王說起,周太王名叫姬亶,是周祖后稷的第12世孫。他率領周部落的人民躲避戎狄的進攻,遷到岐山下的周原,發展生產,以德行天下,被周武王尊為太王。

《詩經·閟宮》記載了太王的功績:"后稷之孫,實維大王。居岐之陽,實始翦商。"司馬遷說"古公乃貶戎狄之俗,而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樂之,頌其德"《竹書紀年》說他在這裡的統治得到了商王的肯定。"(商王)武乙六年,邠遷岐周。命周公亶父,賜以岐邑"

周太王娶妻太姜,有長子叫太伯,次子叫虞仲。太姜生小兒子季歷,季歷娶太任為妻。其中,泰伯也就是太伯。虞仲也就是仲雍。這也就是說,古公太王娶了太姜,然後有三個兒子,其中對第三個兒子季歷及其孫子姬昌尤其看好,而他的大子和二子很賢德,就躲到了南方,讓賢。為了表示自已的誠心,他們斷髮紋身,就是剪了頭髮,身體刺上了花紋。來表示自已不想與弟弟爭位。

就這樣他們到了南方,在無錫梅里定居下來,由於他的賢德,民眾歸附。他立國為句吳。成為了吳國的始祖。

《史記·吳太伯世家》載: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之兄也。季歷賢,而有聖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犇(bēn,即"奔")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可用,以避季歷。季歷果立,是為王季,而昌為文王。太伯之犇荊蠻,自號句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為吳太伯。

他在這裡領導人民開發江南,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傳說伯瀆河就是他領導人民修建的。

他死後,人們把他葬在鴻山,他沒有兒子,弟仲雍繼位。而他的三弟也出開拓了周的基業,後被商王所殺。於是由季歷的兒子繼承事業,這就是周文王。經歷文王武王,到周武王終於滅商,然後周武王派人找到仲雍的後人周章,正式冊封周章為吳國君主。太伯被後世奉為吳文化的鼻祖。


歷史上那些人那些事兒


講無錫是泰伯奔吳落腳點在無錫梅里的人/專家/學者都是從文獻材料找依據,他們也在拼命找實物證據,但從來就沒有找到一件能夠佐證無錫是泰伯奔吳的落腳點。泰伯如果落腳在無錫為什麼沒有留下一星半點當時周文化的痕跡(文字、語言、青銅禮器、青銅兵器、青銅農具、北方的旱作農業作物的種子、青銅器工廠等)哪?這隻能說明文獻資料中的說法是錯誤的。

環太湖地區自古以來一直是衣食無憂的稻作農業區,在周人渡江前已經進入良渚文化時期,泰伯這個異族人一來就能進入環太湖核心區?當地古越人還擁戴他當領導?這也太低估了古越人及其部落酋長的智商了吧!歷史上有哪一次後來者(周人/北方漢人)進入環太湖流域不遇到抵抗的哪?一次也沒有。後來者每次都是篳路藍縷、櫛風沐雨 、砥礪前行、艱辛開拓。

鎮江是吳文化和吳語的起源地(沒有之一)、江南文脈之所在(沒有之一)、江南漢人的出發地。鎮江是歷代漢文化進入環太湖流域、寧紹平原人流和文化走廊的起始點。句吳最早的都城在鎮江,作為都城時間長達600多年。真正的江南漢人老祖宗的墳墓都在鎮江大港及其周圍地區,發掘過煙墩山、母子墩、北山頂、諫壁青龍山磨子頂等吳王墓或吳國貴族墓,出土西周青銅器41件、春秋青銅器54件。其中煙墩山出土的宜侯夨簋銘文記載了公元前1005年周康王封宜侯(周章)宜地(鎮江),建宜邑(鎮江城),原件被國家博物院收藏了,在北山頂出土的青銅器等文物被南京博物院收藏。可以到鎮江博物館看一下鳳紋尊,上面有天黿圖案,是姬姓(吳姓)的族徽。隨宜侯過江的周人首先定居在寧鎮和茅山地區,周人帶來先進的文化和科學技術,這個地區開始講古漢語、用古漢字、製造青銅器、種小麥吃麵食。鎮江丁家村遺址出土過西周時期的碳化小麥顆粒,鎮江孫家村有吳國的青銅器工廠。

鎮江歷來是北人進入江南的登陸點,寧鎮山脈(南京淳化青龍山——常州孟河黃山)和茅山山脈區域是橋頭堡。江南土著是古越人講古越語(侗臺語),在周人登陸鎮江後,經過600多年後,從鎮江出發的古漢人,建立淹城(創造了常州人)、闔閭城(創造了蘇州人)……,江南人開始講古漢語(吳語)用古漢字開始用上了青銅器。

梅村(梅里)出土過西周文物嗎?沒有。無錫出土過西周青銅器嗎?沒有。就是無錫博物院內的唯一一件用了撐門面的春秋青銅器——吳王僚劍,是從民間徵集的,根本說不清它的出土地在何處。再說一說鴻山大墓(戰國時期的越族大墓)出土過青銅器嗎?沒有吧,出土的青瓷禮器都是仿造鎮江的青銅禮器的式樣,鴻山大墓出土的文物上沒有文字吧。鴻山大墓的鳳形佩是古越人(古越人的後代現在發佈在貴州廣西雲南及東南亞)的族徽,現在無錫人的祖先是周人/漢人,現在無錫市將玉飛鳳作為市徽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吳人有自己的族徽——天黿(姬姓族徽),不瞭解的話,可以看一下鎮江博物館的鳳形尊。 所謂的泰伯奔吳居無錫梅里完全是訛傳,沒有一點文物依據。最早是東漢趙曄在《吳越春秋》中憑空杜撰出泰伯葬在吳縣梅里平墟,最後到唐代張守節又臆想出泰伯葬在無錫梅里。


Boyee2


《儒林外史》中用了很大的篇幅來描寫了“祭先聖南京修禮”之事,吳太伯(即吳泰伯)在儒家有著崇高的地位,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孔夫子曾經讚頌道:“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己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吳太伯是周部落首領古公亶父的長子,他的兩個弟弟依次是仲庸和季歷,這兩個名字可能我們都比較陌生,但是季歷的兒子和孫子大家就比較瞭解了——他們就是周文王和周武王!那麼,吳太伯和周武王的關係就縷清了——周武王的爺爺是吳太伯的弟弟,即,吳太伯是周武王的堂祖父。

吳太伯本事古公亶父的嫡長子,有著繼承爵位的優先權,但是他卻主動放棄了這個權利,並主動“奔吳”,其原因在《史記·吳太伯世家》中有記載:“季歷賢,而有聖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可用,以避季歷。”也就是說,太王古公亶父有意於隔代傳位給姬昌,所以就必須先傳位給自己的幼子季歷。吳太伯很清楚父親的意圖,再加上他也認為弟弟季歷非常賢明,於是就主動放棄了繼承權,逃到了當時尚為荒蠻之地的“荊蠻”,並且文身斷髮,拋棄了炎黃的傳統,自任為蠻夷。如此一來,季歷就是再想讓位也不可能了。

而吳太伯也有很強的號召力和政治能力,他在荊蠻之地很快定居下來,並且建立了一個全新的政權——句吳(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句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為吳太伯),他也正是大名鼎鼎的吳王闔閭、吳王夫差的祖先。


國史通論


他大爺


大阿福


泰伯又稱吳太伯。《史記》中世家第一就是這位吳太伯。第二位才是有名的姜子牙,第三是周公。

我們可以反推一下,這樣便於理解。周武王姬發是周文王姬昌的兒子。周文王姬昌是季歷的兒子。季歷一共弟兄三人。老大就是泰伯,老二叫仲雍。老三(或者小兒子)叫季歷。但是按照古代中國輩分排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才是老四或者老小。但是史書上沒有說叔輩的人,就不管了。

這三個人的共同父親是古公亶父,他感覺自己小兒子季歷比較賢能,小孫子姬昌也比較有聖德。於是想把位子傳給季歷、姬昌這一系。但是傳統是長幼有序,一般是穿長子的。老大泰伯、老二仲雍明白父親的意思,也比較理解。於是就自我作踐自己了。其結果是太伯、仲雍二人就逃往荊蠻,就是今天的吳越之地。象當地蠻人一樣身上刺滿花紋、剪斷頭髮,以示不再繼位。於是古公亶父就把繼承權給季歷。季歷繼位,就是後來的王季歷,姬昌後來繼承季歷的位子也成為周文王。

可見泰伯應該是周武王的曾祖父的哥哥。周武王應該稱呼他為:大爺。稱呼老二仲雍應該叫二大爺。當然各地叫法可能不一樣。

話說:太伯逃至荊蠻後,自稱“句(gōu,勾)吳”。荊蠻人認為他很有節義,追隨附順他的有一千餘戶,尊立他為吳太伯。太伯死後沒有無子,其弟仲雍繼位,就是吳仲雍。

無錫的泰伯廟就是紀念泰伯的,他能主動讓賢,不爭權奪利,成就周朝,功績應該表彰。


關中拾遺


泰伯,又稱吳太伯,吳國第一代君主,東吳文化的宗祖。其父是周的國君古公亶父,古公亶父共有三個兒子,長子就是泰伯,次子叫仲雍,少子叫季歷。

關於泰伯奔吳的原因歷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由於當時季歷的兒子姬昌(也就是周武王的父親)已經出生,而且有瑞相,古公就想把王位傳給季歷,然後再傳給季歷的兒子姬昌,也就是周文王。泰伯知道父親的心思後,就藉故到南方去採藥。老二仲雍和泰伯想法一樣,也與兄長一起去了江南吳地,兩人還斷髮文身,表示決心不接受繼承君位。後來古公去世了,季歷只好自己繼承了君位。季歷死後將君位傳給兒子姬昌,也就是周文王。最後周文王之子周武王滅商,一統天下,建立了周王朝。

另外一種說法以朱熹在《論語集註》中的註釋為代表,“大王因有翦商之志,而泰伯不從,大王遂欲傳位季歷以及昌”,就是說泰伯之所以要奔吳,是因為他不贊成古公亶父滅商的打算,所以古公亶父才有了傳位給季歷和姬昌的打算。泰伯與仲雍知道後,就出走去了南方。

泰伯這種為成全其父的意願,棄自身的利益於不顧的行為,得到了儒家的高度評價,《論語.泰伯篇》第一章就是孔子讚揚泰伯的話,原文是: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所謂“三以天下讓”,朱熹的註釋是“三讓,謂固遜也”,意思就是所謂的三讓,體現的主要是泰伯堅持遜讓的態度。而錢穆先生在《論語新解》則指出歷來對於三讓有兩種解釋,“一說:泰伯避之吳,一讓。太王沒,不返奔喪,二讓。免喪後,遂斷髮文身,終身不返,三讓。一說:季歷、文、武三人相傳而終有天下,皆泰伯所讓”。

參考譯文是,孔子說:“泰伯可以稱得上品德極高尚的了,他為了天下(得到更好的治理)多次把君位讓給弟弟,也就沒有什麼事蹟讓人民去稱讚他。”

孔子之所以對泰伯給予如此高的評價,大概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對於父親的“孝”,為實現父親的願望,毅然捨棄了自己的地位,重視“孝”大於私利;第二是認為季歷,特別是姬昌能比自己更好的治理天下,選擇了放棄私利,重視“天下”大於自己;第三是對於自己“民無得而稱”的不在意,心繫天下,淡薄名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