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什麼發出刺殺伊朗少將的命令?

白溝小於哥


美國殺伊朗少將蘇萊曼尼最重要的還是基於美國自身的利益考量的。

首先先來看看現在中東地區的國際背景吧。

我們知道伊拉克自從被美國教訓了以後,薩達姆政權覆滅,此後伊拉克一直都是處於多個勢力共同聯合執政,混亂的政局也就給了伊朗勢力足夠的渾水摸魚的空間了,在加上伊拉克南方勢力是伊拉克境內勢力最強的一支,控制了伊拉克一般的城市,而且這支勢力是信奉伊斯蘭什葉派的。

而伊斯蘭世界主要就是兩隻派系,一直是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遜尼派,另一隻則是以伊朗為首的什葉派。(遜尼派佔據了85%的穆斯林,而什葉派只有15%不到)

此前伊拉克在薩達姆政權時是信奉遜尼派的,而薩達姆被美國殺了之後,伊朗開始了宗教的入侵,企圖將伊拉克變為什葉派的一份子。而伊朗在對外的事務幾乎都是蘇萊曼尼一首操辦的,因此蘇萊曼尼也被稱為“間諜之王”。甚至聯合國都曾對蘇萊曼尼發出過禁令,要求蘇萊曼尼不準踏出伊朗,之事蘇萊曼尼並沒有當作回事。

蘇萊曼尼的被殺主要牽扯了一阿里那個的一項計劃,這就是“什葉派之弧”計劃。

伊郎方面的打算就是將伊拉克納入到什葉派來,而伊朗作為什葉派國家的領袖可以將自己的影響力擴大到所有的什葉派國家。而如果伊朗企圖將伊拉克納入到什葉派這個計劃成功的話,那麼伊朗將聯合起所有的什葉派國家,由於這些國家的地理位置,使得什葉派的勢力範圍見連成一片,影響力將擴大到地中海區域,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將大大增加。(什葉派國家:敘利亞、伊朗、半個伊拉克,還有幾個小國)

對於這一結果不僅損害了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利益,而且也嚴重損害了美國的堅實盟友以色列,所以美國勢必要阻止這樣的局面的出現,不僅要阻止,還要給伊朗一個深痛的警告,而恰好在伊拉克的蘇萊曼尼就有足夠的分量,而且在國家上美國要擔的道德譴責更少,因為聯合國曾對蘇萊曼尼下過不許出國的禁令。

事實上,特朗圖只是做出了他認為對於美國利益最好的選擇。


這個歷史很正


其實,美國想要暗殺蘇萊曼尼機會多的是,為何偏偏選在蘇萊曼尼去伊拉克的途中呢。要知道蘇萊曼尼這次去伊拉克的任務主要是與“沙特進行談判,以緩和去年沙特因油田被炸,導致兩國關係惡化的局面”。所以說,美國這時暗殺蘇萊曼尼主要有兩個意思:第一:殺雞儆猴,給沙特提了個醒,不要想著與伊朗搞好關係。第二:除掉蘇萊曼尼這個眼中釘,肉中刺。

殺雞儆猴,提醒沙特!

美國想要制裁伊朗,就必須事先將其孤立起來,中東的國家不能對伊朗伸出援手,否則美國的制裁伊朗的目的就達不到了。眾所周知,自2019年沙特油田遇襲之後,就認為是伊朗組織的,沙特與伊朗的關係就急劇惡化。直到今天,與伊朗有聯繫且較好關係得國家也不過敘利亞,伊拉克等無足輕重的國家。

而如今,沙特想與伊朗緩和關係,這在美國看來沙特是想要破壞其大計。但是沙特畢竟是美國的盟國,也不好明目張膽的警告沙特和暗殺其想要緩和與伊朗關係的相關人員。所以說,就藉著蘇萊曼尼去伊拉克會談之際將其暗殺,以達到警告沙特的目的。估計自蘇萊曼尼死亡之後,沙特再也不敢有想要緩和與伊朗關係的想法了,必然會緊跟美國的步伐。



除掉蘇萊曼尼

眾所周知,伊朗傾盡全力打造的什葉派之弧,就是為了加強在中東的影響力,以達到利用中東地區的多股極端勢力,和美國抗衡的目的。而蘇萊曼尼一手締造的聖城旅,就是聯繫中東地區極端勢力的媒介。美國再極端勢力手中吃了不少虧,自然想要徹底消滅這些極端勢力。此外,美國想要全部控制中東地區的石油,就不能有極端勢力在此搗亂。伊朗聖城旅司令蘇萊曼尼正是這些極端勢力的首領,所以說,暗殺掉蘇萊曼尼也算是除去了美國的心腹大患。



只不過,美國或許想不到,暗殺掉蘇萊曼尼之後,還會有下一個蘇萊曼尼出來領導,根本是治標不治本的法子。除掉了蘇萊曼尼,就更激起了伊朗人民和極端勢力的憤怒。這也就是美國在中東地區多處軍事基地遭遇襲擊的原因,要知道伊朗在中東經營這麼多年,可不是暗殺掉蘇萊曼尼就可以消滅極端勢力的。可以說,美國這次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但是除掉蘇萊曼尼之後,警告了沙特和其他國家,這對美國來說,或許是值得的。(圖片來自網絡)


江山何沉


伊拉克看守內閣總理阿迪勒·阿卜杜勒-邁赫迪說,卡西姆·蘇萊曼尼將軍被殺時正要遞交德黑蘭對此前沙特一封信函的回覆,而沙特信函的內容是關於巴格達所斡旋的緩和衝突的對話(源自《參考消息》)。 從這個消息可以看出點端倪,

沙特領導給了伊朗領導人一封信,這裡要畫重點,要知道,沙特是伊斯蘭教遜尼派的領頭羊,伊朗是什葉派的代表,過去幾十年,兩個教派針鋒相對,甚至大動干戈(兩伊戰爭)。而今沙特領導人終於想明白了,和平發展才是出路,對抗只能路越走越窄(訪問我國學的心得體會?),向伊朗伸出了橄欖枝,這可是個大事情,如果這兩家能握手言和,中東至少要比目前太平一半。而伊朗呢,這麼多年被美國製裁的面黃肌瘦的,也有和談的意願,要不然也不會專門派二號領導人蘇萊曼尼去表達伊朗的意思了。就像原來兄弟倆,被外人挑撥的打來打去的,後來反應過來了,哪有那麼大仇,都被外人佔了便宜了。這個事情發展下去會帶來中東局勢的鉅變。而這將對美國在中東的利益造成巨大沖擊,往嚴重點說,中東國家真正團結起來了,以色列就無法立足了,更可能會影響石油美元的地位,石油美元可是美國的命根,上兩個想挑戰石油美元的地位的國家—伊拉克和利比亞都被美國打殘了。美國要牢牢的控制沙特,把沙特綁在美國的石油美元戰車上,這樣才能保證美國的利益,沙特你想起外心,給伊朗拋媚眼,美國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事發生,於是殺雞儆猴,殺了蘇萊曼尼也是告訴沙特,中東還是老子做主,你乖乖的聽老子話,不要動心思。一個混亂的中東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另外,今年美國要大選了,特朗普被彈劾調查,形勢不算很好,此時搞一出,迎合了美國的英雄主義,大眾的愛國情懷。有利於大選多掙點選票,爭取連任呢。


愛車的吃貨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少將旅長卡西姆.西萊曼尼,1957年3月11日出生在一戶貧農家庭,2020年1月3日被美軍“收割”無人機的三枚火箭彈炸成“肉沫”。生前負責審核伊朗對所有反以色列武裝的培訓與支援,並操縱向敘利亞輸送軍事物資,集軍事、外交、情報等大權於一身。他曾指揮伊拉克境內的反美武裝、並涉嫌派人暗殺沙特駐美大使,他的行動左右著中東局勢,被稱為伊朗的間諜王。


蘇萊曼尼是堅定的反美反以鬥士,可以說,自兩伊戰爭結束後,他的全部精力就是如何置美國和以色列“死地”。

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成立初衷就是海外“特種作戰,蒐集與美以有關的情報”,在歐洲、北非和中東地區許多國家都有聖城旅的分支機構。這樣的組織機構,美國和以色列不要他的命就甚為奇怪。

蘇萊曼尼是美國情報機構和以色列摩薩迪的“頭號”關注對象。一生經歷過多次暗殺,被哈梅內伊稱為“活著的烈士”。美國前總統小布什和奧巴馬多次叫停以美兩國的暗殺計劃。

蘇萊曼尼最危險的遇刺有三次,去年8月,敘利亞大馬士革南部一個村莊遭以色列導彈襲擊,以色列方面指責“聖城旅”以此據點對以色列實施無人機襲擊,據稱蘇萊曼尼躲過一劫。

去年10月,革命位隊挫敗一起針對蘇萊曼尼的炸彈襲擊企圖;2012年大馬士革的一起炸彈襲擊,2015年敘利亞阿勒頗附近的一次作戰行動據說都與殺死蘇萊曼尼有關。總之,美國和以色列除掉蘇萊曼尼不知有多少次計劃,但最終都未能得逞。

蘇萊曼尼的存在,就是美以兩國的最大威脅,他的膽略、智慧、外交能力、組織能力、個人魅力、作戰經驗等都讓美以兩國在“睡夢中驚醒”,蘇萊曼尼活著是美以的最強對手,死後變成了無法逃避的“夢魘”。向這樣的對手,美國遲早必須“要他命”。他活著就是讓美國和以色列不能舒心的活著,要他命只等時間地點和運氣。


何由之


美國所謀,何止是殺一個伊朗的少將?殺人一少將,不是開始,也遠沒有結束。既然國內條件不允許,國會攔著沒通過,不能大打出手,瞅準了就下手,如果伊朗此次不能絕地反擊,給美國一深刻的難忘的教訓,今後美國類似的行動,只能更多。殺一人,也要戰略試探的意思。儘管明面上自圓其說,說得冠冕堂皇,其實類似殺人越貨的勾當,無非找一藉口罷了。

伊朗上下義憤填膺,氣壓胸膛,誓言報復,在伊拉克多處襲擊,即反擊,反擊不過剛剛開始。伊朗國內的動向,也使美國國內大感緊張,尤其紐約和洛杉磯二城,已下令嚴加戒備。如果照此防備的話,正合了中國一句老話,“無處不備,則無所不寡”,總不能全國各地都築起工事來,何況老虎還有打盹之時。

作為超級軍事大國的美國,在行事前顯得很乾脆,做完事方感後怕,因為他知道,此事不會完,更知道依伊朗如今莫大塊頭,真想認真報復一下的話,有的是手段,有的是選擇,可以說各種各樣,應有盡有,美國不會不知道後怕。

殺完人,照例要給自己找一個正當的理由,說蘇萊曼尼作為“聖城旅”指揮官,多年以來參與指揮了多次對美軍的襲擊,其實美國的特種部隊又何嘗不如此?對伊朗的襲擊和襲擾從來不斷,現在把目標瞄準伊朗高官,因蘇萊曼尼本人,在伊朗若大威望,想給伊朗藉機製造恐怖。結果恐怕只能適得其反。


魂舞大漠


美國悍然刺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少將,絕非是心血來潮的一時行為,而是如同刺殺藏身巴基斯坦本拉登一樣的規劃周密的行動。



本輪美伊衝突以來,美伊就進入了一種長期相持的狀態,對於自伊斯蘭革命以後就一直受到美國製裁的伊朗,顯然對美國的再次制裁應對的還蠻有心得,但對於美國而言,挑起美伊衝突以來,並沒有如期獲得預期目標和戰略,繼續這種不痛不癢的相持制裁,只會讓伊朗佔盡各種美國不希望看到的好處。



所以,美國挑起美伊衝突的勢力,必須讓美伊衝突更上一個激烈度,刺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少將,就是這種主動升級博弈態勢的開始。



伊朗若以牙還牙,正中美國下懷,美國要的就是伊朗這種主動招惹是非的處境,若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公民或者軍政人員出現,因伊朗反擊的傷亡,那麼美國國內馬上就會空前團結對伊朗動武,而主張對伊朗的行動,恰恰會讓特朗普為代表的政治勢力獲益。



若伊朗嘴上強硬,但實際行為上卻並沒有任何作為,就足矣說明伊朗根本就沒有這個膽量和魄力,從目前伊朗的反制措施來看,伊朗更像此類態度,因此美國還會試圖激怒伊朗,繼續挑釁伊朗的敏感神經。



伊朗的反擊目前僅僅是威脅全面退出《伊朗核協議》,當然也不排除伊朗未來會不會採用新的反擊措施,但從目前來看,伊朗政府現有的措施並不算針鋒相對!


涇水書生


美軍在伊拉克擊殺伊朗將領蘇萊曼尼,其正當性引發普遍質疑。應該說,美國的此次行動嚴重違背國際法,將會導致中東地區更多的動盪與衝突。

首先,美方軍事暗殺蘇萊曼尼行動與國際法,乃至美國國內法的基本原則相背離。重大軍事行動需擁有國際與國內兩個層面合法性權威的授權。根據國際法通識,美國對他國採取軍事行動之前需滿足以下三個條件之一:聯合國安理會授權使用武力的同意;受攻擊目標所在國家的同意;威脅迫在眉睫必須迅速採取行動。

啟動此次軍事行動之前,美方既沒徵詢聯合國安理會意見,也沒有知會和獲得伊拉克政府的同意,而蘇萊曼尼等更構不成對美國安全的急迫致命威脅,美國的行動明顯與國際法背道而馳。

它同樣背離美國國內關於對外採取軍事行動的相關法律規定。按照美國憲法及相關法律,宣戰權屬於國會而非總統,總統對外軍事行動之前必須告知國會並尋求國會批准。美國國內當下對美政府行動的口誅筆伐恰恰集中於總統不尊重國會和美國憲法權威。漠視國內法的直接後果,將會是美國總統獲得發動戰爭的無限制的權力,很可能陷入頻繁發動對外戰爭的泥潭。

其次,在各方譴責暗殺行動背離法律的大氛圍下,美政府只能以“自衛”作為暗殺行動合法的關鍵理由。但“自衛”需滿足威脅迫在眉睫和極其嚴重、自衛行動與威脅規模匹配等核心標準。美方指責蘇萊曼尼需對多年來數百美軍的喪生負責,這種對過去行動的“尋仇”顯然是“報復”而非“自衛”。當然,美國防與外交部門反覆強調,暗殺行動是阻止來自伊朗迫在眉睫的威脅。事實上,蘇萊曼尼多年來以公開而非秘密身份遊走於中東地區,且始終受到美國相關機構的緊密追蹤監視,對美國構不成迫在眉睫程度的嚴重威脅,距離國際法通常認定的“自衛”標準相去甚遠,美國以“自衛”的理由為軍事暗殺行動辯護是站不住腳的。

伊拉克政府對此也應是深惡痛絕的。根據2008年美國與伊拉克簽署的戰略框架協定文件,美伊雙方承諾在防務中緊密合作,以消解對伊拉克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的任何威脅,但同時更是明確禁止美國在伊拉克對其他國家發起攻擊。蘇萊曼尼在伊朗乃至中東地區有著特殊的地位與影響,美國對其進行所謂的“自衛”式殺害顯然有違美國對伊拉克做出的承諾。

第三,打擊恐怖主義是當前國際社會的共識,但是美國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劃為恐怖主義組織,鎖定了美伊敵對的格局。國內法高於國際法是美國處理對外政策的慣有風格,這導致華盛頓基本可以認定對伊朗採取的任何極端行動都是合法的結局。“暗殺”這種文明社會普遍唾棄且嚴重背離聯合國憲章的舊實踐被當下的美方再利用,不能不說是文明國家的悲哀。美方此次行動採取的所謂“先發制人”和“防衛性進攻”做法,明顯違背當下國際規範和國際法,而這恰恰是美國自獨立以來屢試不爽的傳統外交實踐。美國可以指導他國遵守國際法或規範,但其自身卻將國際法擱置一邊,這對當前國際社會而言不是好事。


科普收集者


美不希望伊沙和解。美希望在中東有藉口好存在。


踢撒手


殺雞儆猴,威震中東,不過這樣做絕對是錯誤的,川普的麻煩來了,看吧!


漳河南一身正氣


我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特朗普為大選做準備。二是試探伊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