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這個村支書連續十多屆全票當選,帶領群眾收入暴增200倍,他是農村黨員、基層幹部學習的榜樣

“想聽我們說書記這人咋樣?那就是不嘎咕唄!”(“不嘎咕”——河北一帶的方言,意為“真不錯、真不賴”)11月21日,59歲的張寶文前胸一拔、後脖一梗,蹦出一句狠勁夸人的標準方言。他佩服稱道的人,叫李志剛,是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李營村的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

一句“不嘎咕”,讓已經幹了32年村支書,相繼獲得全國勞動模範等70多項榮譽稱號的李志剛覺得,美了,值了!

河北唐山這個村支書連續十多屆全票當選,帶領群眾收入暴增200倍,他是農村黨員、基層幹部學習的榜樣

△在村民活動廣場,李志剛講述李營村如何從窮困出名到美麗富足的難忘歷程。孫維福 攝。

看看32年來李營村跳躍式的變化,聽聽李志剛這些年實幹不走樣的故事,你會更深刻理解到:一名合格共產黨員、一名優秀農村支部書記,對於農村基層、對於農村老百姓,是多麼重要。

服從組織安排,回村任職——

家裡一時地動山搖,村莊開始煥發生機

1987年的李營村,還是個遠近出名的窮村、亂村,這裡位於三縣交界處,遠離交通便捷地、沒有工礦副業,700多口人守著1420畝鹽鹼地,勉強種點玉米畝產不足400斤,人均年收入還不到300元。

人窮易心散,心散則生亂。因為窮,外村姑娘不願嫁進來,李營村落了個72光棍村的名聲;因為窮,不少人不是經常偷摸鄰村瓜菜,就是順手給村裡人家柴草垛點把火;因為窮,村幹部說話沒人聽,全村欺街佔道成風,私搭亂建隨處,連一條整街都找不到。

讓誰來改變李營村臭名聲?顛來倒去,上級黨組織盯上了村裡的復員兵李志剛。這時的李志剛在一家鄉鎮企業專職開車,穩拿著240元的月工資,年底還有2000元獎金外加一噸煤,小日子過得正美。若是回村當支部書記,一年只有600元。反差太大了,李志剛說他也曾猶豫過好長一陣子。

但是當上級要求他接受組織安排時,這個在部隊就入黨的退伍兵立刻服從了,“就像在部隊接受任務,必須去完成一樣”,李志剛回憶說。可事後,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剛進家門,媳婦就跳了腳,連吵帶鬧回孃家,連著多少天不給做飯吃,四處找人勸我別挑這個頭。甚至都鬧到要離婚的份上了。”

李志剛心裡很明白,媳婦這樣鬧,目的都是為了這個家,“可我是一名黨員啊,既然組織上信任你,怎能光為了小家,辜負了村裡這個大家呢!”就這樣,李志剛一邊勸慰家人,一邊和村裡另外兩個退伍兵組成村委班子,從此把自己的命運、情感和李營村緊緊綁在了一起。

家裡的地動山搖,並沒有影響李志剛“要讓李營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要讓李營村甩掉臭名聲”的決心。過去村裡私搭亂建沒章法,李志剛就帶著村幹部,重新制定街道規劃,通過一家一家測量,一家一家做工作,把私搭的拆下來、佔道的退回去,該調的調合理、該建的批准建,一碗水端平,誰也不能越規、超限。很快,李營村亮出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條整街,緊接著第二條、第三條也次第亮相,為今天全村的12條大小街巷,奠定了最初的經緯。

為了對付十天半月就有人故意點柴草垛放火,李志剛創立了村幹部夜間巡邏制,夜深時只要是街上有人走動,準能被李志剛的大手電晃上兩下。村裡從此變得安寧許多,村民們再也不用半夜爬起來看護自家草垛了。李營村的幹部夜間巡邏制,至今已經堅持了32年,有人統計,李志剛等人僅夜間巡邏走過的路程,累計起來已能繞地球幾圈。

河北唐山這個村支書連續十多屆全票當選,帶領群眾收入暴增200倍,他是農村黨員、基層幹部學習的榜樣

△李營村是著名的棚菜專業村,有各式大棚2000個,近年開始示範發展大棚花卉種植。圖為冬日盛開的非洲菊。 孫維福 攝。

看準市場,帶領群眾拔窮根——

8次產業結構調整次次成功,村民收入增加200倍

李志剛常說這樣一句話:“在農村當幹部,不能帶領老百姓過上好生活,就是最大的失職。”他說李營村的臭名惡名,歸根結底源於一個字“窮”,李營人要想被人瞧得起,最重要的是除掉窮根。

然而李營村一不靠近縣鎮、二無工礦資源,只有1420畝非旱即澇的鹽鹼地,來錢快的希望一點都看不到,拿什麼給村民鼓腰包?上任的第二年,李志剛說希望就在那片鹽鹼地,讓那片地從土裡刨食變成土裡刨金,辦法就是調整種植結構,實行旱改稻。

“這是個敗家書記。”旱改稻一經提出,就遭到了村裡老莊稼把式們的反對,“那裡要水沒水要電沒電,鹽鹼地裡怎麼長水稻?”李志剛不急不火,說他認真參觀調查過,附近鄰縣村莊也是類似農地,種水稻收入遠高於種玉米,李營村只要挖出渠、拉上電、引來水,種水稻沒問題。經過村兩委班子會討論、村全體黨員會決議,用李志剛爭取來的3萬多元貸款,李營村迅速啟動了第一次產業結構調整。

那是李營人難忘的時光,李志剛帶著大夥挖溝、拉電、建泵站、引河水,沒黑沒白吃住在地裡將近兩個月,終於將800畝鹽鹼旱地,改造成了標準稻田。又是幾個月沒白沒黑的田間管理,秋後水稻大豐收,畝產1200斤,畝收入1000多元。從來沒見過這麼多鈔票的村民們,那叫一個開心。第二年不用動員,剩下的400畝地順利變成了稻田。村民們也真正信服了李志剛。

李營村的最大財富是土地,除窮根必須圍繞土地動腦筋。和李志剛一開始就搭班子的村委會副主任孫志春認為,他這老夥計的最大特點就是不守舊、能創新。他說這些年來從旱改稻開始,李營村前後進行了稻菜雙茬、拱棚菜、中棚菜、溫室棚菜、豬沼菜生態大棚、生態農業旅遊觀光園、綠化苗木種植8次農業結構調整,都是李志剛看準形勢認真琢磨主導完成的。“每一次都踩準了點兒,一次都沒失敗過。”對此,李志剛的解釋是,每一次調整,都是先提出想法,再多方考察,然後小範圍示範,見到效果之後才推開的。

32年間,李營村群眾在1420畝鹽鹼地上,跟著李志剛抓住時機,從一次成功調整邁向又一次成功調整,村民們的腰包也從當年的人均不足300元,達到了去年的60000多元,增加了整整200倍。李營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一位嫁到李營村的年輕婦女說:“現在對外人說自己是李營村的,都覺得光彩!”

河北唐山這個村支書連續十多屆全票當選,帶領群眾收入暴增200倍,他是農村黨員、基層幹部學習的榜樣

△李志剛帶領全村黨員、群眾自己動手,苦戰兩個月,節省100多萬元,把一個佔地10畝的大垃圾坑,改造成了村中一景。 張永新 攝。

實幹多幹,帶頭做表率——

讓班子成員信服、讓黨員群眾信服

街道筆直縱橫有序,家家院落乾淨利落,公共活動場所整潔漂亮,20多種、20000多株觀賞樹木裝扮著全村內外,2000多棟蔬菜大棚裡,忙碌著李營人勤勞的身影。冬日的李營村,一點沒有北方農村的單調。

這400米長的主街路,是書記帶著我們用一個月時間,用馬路溝撿來100多車廢柏油渣塊,一點點砸碎鋪出來的;這個大荷花塘,是沒用外面工程隊的150萬元報價,書記帶頭動手,只花了25萬元,就把一個佔地10畝的大垃圾坑,改造成現在這麼漂亮的荷花塘。走在李營村的街裡村外,經常能聽到村民說起村莊變化,誇讚書記李志剛。

32年來,李營村變化天翻地覆,特別引人好奇的地方是,取得這些成就幾乎全靠全村人自力更生。前有書記表率、兩委帶頭,後有黨員爭先、村民緊跟,這些年很多大事,都是靠李營人自覺自願出義務工,一點一滴乾出來、省出來的。據統計,這些年李營村村民自願出的義務工,就有11萬個,摺合資金1400萬元。

“旱改稻,書記兩個月住在地頭窩棚裡;整垃圾坑,書記白天黑夜忙人瘦了一大圈;保平安,書記天天夜裡村裡村外走個遍;修街道,書記不在乎外人笑話帶頭撿廢渣......” “書記都這樣了,大夥兒能不跟著幹麼?”座談時,幾位村民你言我語,說不完道不盡。

修建黨員培訓基地時,李志剛幾乎連軸轉,為了不睡覺,一次衝四袋咖啡喝。看到李志剛忙碌勞累的樣子,女兒李豔玲心疼地說:“爸爸你這樣都是為了啥?累壞了可咋辦。”李志剛安慰女兒說:“誰家墳頭上也沒有累死的,要幹就得好好幹。”

接受記者採訪時李志剛說,在農村當幹部不容易,你只有先幹、多幹,才能帶好班子、帶好黨員、帶好村民,否則沒人跟著你幹。這30多年,自己一直堅持的就是無私、實幹,連續10多屆都能全票當選支部書記,沒有什麼比這更讓人知足的了。

河北唐山這個村支書連續十多屆全票當選,帶領群眾收入暴增200倍,他是農村黨員、基層幹部學習的榜樣

△李營村的發展吸引了各級領導前來考察調研;李志剛獲得全國勞模等70多項各種榮譽。 孫維福 攝。

記者感言:

忠誠印證初心 實幹踐行責任

32年前,聽從組織召喚,放棄優厚待遇,回到全縣最窮、最亂的村莊,挑起人人迴避、個個躲閃的村幹部擔子,李志剛表現出一名共產黨員的忠誠與擔當。

32年來,李志剛牢記帶領全村老百姓過上美好生活的誓言,把心思精力全部投入到如何興農強村富民,時時處處想在前頭、幹在前面,時時處處表率班子、激勵黨員、團結群眾,帶來了李營村的經濟富足、民風煥然、村容整潔。既敢想敢幹,又能想會幹,李志剛不愧是優秀的農村黨員、不愧為出色的農村基層幹部。

當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正在各地農村基層深入開展,李志剛的先進事蹟和擔當精神,正是對教育主題的印證與踐行,值得廣大農村黨員特別是農村基層幹部認真學習、大力弘揚。


內容: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孫維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