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子女很多,為什麼老了還很可伶,將來獨生子女怎麼辦?

慧慧雲


老了孤獨、幸福與否,其實與孩子多少沒有什麼關係!

與之有重大關係的反而是你的教育問題!你教育是成功的,即便你只有一個孩子,他都會管你到底,陪伴你終老!你教育若是失敗的,你再多孩子都會遠離你!

我一個鄰居伯伯家裡4個娃都不在身邊,一個個都在外地難得回家!平時也就☎️閒聊下!另一個阿姨只生了一個女兒,但女兒把她夫妻二人接到工作的地方!女兒覺得父母年紀大,不在身邊不放心!接到身邊每天陪伴他們很好!

子女教育很關鍵,從小教育孝敬長輩,並能做到言傳身教!長大子女一定會回饋於你的!


V媽小視界


老人老了可憐,恨 怨自己沒把孩子教育好,自己年輕時,不會處理自己的家庭,這樣的老人對待兒媳與女婿不與自己的兒女同等對待,有重男輕女的做法,還有兒子怕老婆,兒子無出息,當大人的在身健體壯的時侯,多為兒女著想,代外孫,管裡孫,不偏心,左手右手一個樣,為自已老了留後路,自己多存點錢,如果退休,把自己的養老金掌握好,絕不能看兒女的臉色行事,無規劇不成方園,自己在家一身作則,當好全家的表帥,自己首先孝敬上代兩家老人,保證兒女孝敬你,無論獨生或多兒多女,兒女孝不孝,全是自己的責任,別怨外人!


天長地久紅玫瑰


子女多,老了還可憐。是一個老問題,絕非個例,可分下列幾種情況:1父母的教育和行為是子女中的標杆,每件事都會烙印在幼小子女心中,所以一碗水儘量端平。2子女成家後,利益關係,老人給誰帶孩子了,給誰錢了3子女相對平和些,但架不住配偶之間小利益最大化。4子女間攀比心,不管誰過得好不好,都要扯皮。5老人與子女的不協調,老人和子女有自己的生活節奏,互相看不慣。其實子女多,獨生也好,老人是調和劑,其次家中所有成員抱團,為大家庭著想,分擔,想必更容恰,更幸福。


回頭看點點滴滴


自古語"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要使三個和尚一起挑水喝,要賦予思想激勵,任其自然相互計較真的沒水喝。同理兄弟多人人缺乏愛心一切向"錢"看,互相計效推御責任,老人真的沒水喝。所以良好的社會風氣丶思想教育不顯得很重要嗎?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f25000c1da8c2fb997b\

用戶840炊事班


一個和尚挑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

孝順的孩子一個就夠了。

現在的社會壓力都很大,獨生子女如果經濟條件不行,再贍養兩個老人確實壓力山大。所以期待國家在養老方面多出一些惠民政策。

另外老年人多加強健康意識,只要不生什麼大病,生存還是沒有問題的。


zxf111666詩情畫意


好兒不用多一個頂十個。 子女雖然多,個個不孝順。老人肯定沒好日子過。因為兒女多了個個都要攀比。你看我,我看你。有一個不孝順的,其他兒女可能都要跟他去學著不孝心。現在很多老人只有一個兒女。可是他非常孝心。愛自己的父母。父母到老年以後,把自己的父母接到身邊。需要照顧的時候。一直都在跟前陪伴老人。這樣老人就感到幸福感到滿足。這樣要比一群不孝的子孫好的多。


姥爺的快樂生活


一碗水端不平,重男輕女,兒子們比較來比較去,女兒們不受重視自然也不想盡心,所以,老年能不能得到兒女照顧,全是父母自己一手造成的,有因才有果,合理,別說可憐。


醉之仙霖


多,並不帶表幸福,

古人云:”兒多母苦”[流淚][流淚]

晚年時人己力衰焟幹,而子女多並不個個有錢?個個講孝?甚至比後人少的還尷尬,互相推諉,個個搪塞,豈管老人生老病死,民間雲:”孝兒不要多,一個抵十個”[贊][贊][祈禱][祈禱]


嘿三哥66


當今社會,自己沒有錢,誰都難依靠


用戶965901413121


多個忤逆不孝的子女不敵一個孝順的兒或女。老年人的命運是否幸福就看教育出什麼樣的後代,兒女不孝怨不得別人,十有八九是自食其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