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酷機器人工博會狂秀花式操作

晨報記者 潘文 吳正彬

第二十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各大機器人廠商紛紛攜帶最前沿、最新穎、最勁爆產品亮相展會,有擁有“火眼金睛”的品控機器人,又“聰明”又大力的搬運機器人,還有不少首發新品。

機器人“火眼金睛”辨瑕疵

在摩肩接踵的機器人展區,倒咖啡、裝零件、搬重物……機器人“大軍”正在賣力地秀著花式操作。現場,一個打著“深度學習”招牌的機器人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只見這個機器人正用它的那隻“大眼睛”,在不停地掃描著三個陶瓷小玩偶。

“這是一個用來檢測產品瑕疵的機器人。比如說,這個陶瓷玩偶上有劃痕,或者掉漆了,又或者變形了,這個機器人就能用它的高分辨率攝像頭,快速地把這些瑕疵給檢查出來。”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這個機器人的“火眼金睛”能夠看清除比頭髮絲還細、並且非常淺、人眼很難一下子看出來的劃痕、掉漆等,對產品質量的把控非常有幫助。

同時,工作人員也表示,僅僅憑藉那隻“火眼金睛”還不夠,因為如果機器人沒有辨識能力,即使它能看清楚非常細微的紋路,也無法判斷這些紋路就是瑕疵。所以,它還要有“深度學習”的能力。只有經過深度學習,並藉助辨識大量瑕疵後積累下來的“經驗”,它才能真正對產品的瑕疵實現準確檢測。據瞭解,這樣的機器人目前已廣泛應用於3C產品、陶瓷製品、塑料製品等產品的檢測上。

今年工博會上,搬運機器人成為了很多企業爭相展示的一個熱點。

在創新科技館的一個展臺前,一個“聰明”的搬運機器人引來了很多觀眾的圍觀。這個機器人看起來和一般的搬運機器人並沒有什麼區別,它究竟“聰明”在哪裡呢?記者向展臺的工作人員提出了這個問題。

“這個機器人是專門用在醫院的。它可以與醫院的電力、監控等系統聯網,隨時掌握醫院內的各種動態,從而達到高效搬運的目的。”說著,工作人員還舉了兩個例子:“比如,它可以通過監控攝像頭,實時瞭解哪條路線最通暢,從而選擇最優路線。”

據瞭解,這個搬運機器人裡配置了各種傳感器,能夠實現自動行進、自動避障、自動搜索路線等功能,從而為醫護人員高效地搬運各種藥品和儀器設備,不僅如此,必要的時候還能夠為病人引路。據介紹,目前這樣的搬運機器人已經在一些醫院試用。

未來將有更多“黑燈工廠”

據不完全統計,在本屆工博會上,全球、全國首發新品多達60餘款,有58家機器人企業屬於首次亮相。新松機器人展出了最新發布的HCR20複合機器人,可以24小時工作,電量耗盡後還會自動換電池。

“未來工廠”是什麼樣的呢?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未來工廠的自動化程度會不斷提升,人只需要在工廠之外的地方監控總體情況即可。“現在有一些工廠叫‘黑燈工廠’,指的就是工廠裡都是機器人在工作,不需要開燈。通過這些複合型小機器人,就可以實現這一點。目前從短時間來看,他們和人的速度是差不多的,但從長一點的時間來比較,他們無需休息,可以不間斷工作。”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近期發佈的《2018年世界機器人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的工業機器人銷量高達38萬臺,同比增長29%。其中中國是最大買家,買下13.8萬臺設備,超過全年全球總銷量的三分之一。

上海機器人產業領先全國

首次參加工博會的M iR機器人帶來了最新的協作移動機器人,只要人一靠近,機器人就會停止移動,即使是有人突然靠近,機器也能夠敏銳地識別。據介紹,這款機器人搭載了最先進的激光掃描儀和用於檢測障礙物的3D相機,能夠在人、車輛和其他障礙物周圍自動且安全的移動。

除了能夠在和人接觸的過程中保證安全性,它還可以抬運500公斤的重物,使用者只需像打車一樣,在操作系統中輸入“起點”和“終點”,機器人便可以自主規劃路線,選擇最合適的路線進行搬運。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機器人在一些應用場景中效率比人類高很多。隨著人工智能等技術地不斷髮展,機器人的能力也會不斷提升。目前這款機器人主要用於工業領域,但隨著應用的不斷推廣,之後還可能會廣泛應用其他行業和服務場景中。”

據瞭解,國際機器人“四大家族”瑞士ABB、日本發那科、日本安川電機、德國庫卡悉數將中國總部設在上海;國內知名機器人企業也紛紛登陸上海,新松機器人在上海設立國際總部,彩虹魚等企業落戶臨港,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在青浦佈局人工智能產業園;新時達、沃迪等一批“工業機器人”企業加速成長,處於行業內領先地位。上海機器人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已形成機器人研發、生產(整機&零部件)、系統集成、檢測認證、服務應用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總體處於全國領先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