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光緒皇帝可以叫“光緒”,他為什麼不用避“道光”中“光”字的諱?

山東呼保義


向敬之

避諱,主要避帝王名諱,而不是年號。

清朝年號,光緒年號有一字同於道光,並非特例,太宗皇太極第一個年號“天聰”,也與太祖努爾哈赤的年號“天命”相似。

避諱,其實就是文字遊戲。不但今人和後人要避諱,就是古人也有避諱。

著名的隋唐英雄第一好漢李元霸,原名李玄霸。康熙時草根作家褚人獲以小說《隋唐演義》,成就了這位雷公嘴的大唐開國元勳,但也因為要避帝王玄燁名諱,而改名李元霸。

帝王諱,不但一千多年前的死人和假人要避,就是皇帝的先人和兄弟也得改。雍正即位後,追贈其祖母孝康章皇后(康熙生母)的爺爺佟養真為光祿大夫、一等公,加贈太師,入祀昭忠祠,但是,也將其名改成了佟養正,要避後世玄外孫胤禛的名諱。

不僅如此,雍正胤禛和胞弟胤禎,都為他們的皇父康熙所賜名,但哥哥當了皇帝無特殊,被改作允禵(還被後世理解為康熙給他取得名字叫胤禵)。老十三允祥因為死忠雍正,故而在死後被改回原名,還成了雍正皇帝的皇恩浩蕩、頂級賞賜。

避諱,不但同字要改,就是同音也得改。允禵被改得面目全非、父愛不存,也就是因為禎、禛同音。

兄弟無情,但雍正卻彰顯了一次君臣有義。臺灣總兵藍廷珍,因為一字同音於君王諱,趕緊請旨要改名,沒想到雍正硃筆一揮:我很喜歡你的名字,不用改了。

這都是因名諱而要避之事,不改或改回都是天大的恩寵。但是,年號避諱不重要。像明朝,也有正統和正德,雍正也沒有強勢改掉,甚至從中受了啟發:“國家之事,莫大於正名。”(《雍正朝起居注冊》第一冊,雍正二年十月二十八日)


以禮觀書


我看到一位網友評論:年號就是給老百姓用的,避啥避!

誠然此理,年號不避諱。明清兩代,雖然有以年號代稱皇帝本人的說法,然年號非皇帝名諱,非名諱,則不必諱。

然餘意猶未盡,且再續貂補一點知識和趣話吧。

古代,給皇帝避諱,是常識,所以在給皇子取名時,儘量使用常用字,不然民生就會十分不便。比如清代入關後的第一代皇帝順治帝福臨,他霸氣得很,把福氣的“福”字給佔了,以後逢年過年,老百姓再在門上貼喜帖,就要在“福”字頭上少寫一筆(稱為“缺筆”,是最常見的避諱形式)。


這無論對福臨本人晦氣(缺筆等於捱了一刀,而且民間掛福字,還總是倒掛),對普通百姓也是十分不便。

福臨便下詔,令臣民不必避福字,說“不可為朕一人,致使天下之人無福”!這是清朝初定天下時收攬民心的舉措,但後來寫門聯仍禁止用“五福臨門”等字。

與皇帝名諱用字不同,年號往往挑吉祥字眼,並且帶有美好的意涵,比如順治,就是“順天而治”的意思,用這個年號,也是希望天下百姓“順從大清之治”。順治二字若避諱了,還要不要天下大順?

有趣的是,“大順”是李自成自建的國號,兩“順”撞車!大順最後亡了,它自然不是為避順治之諱而亡,而是打不過人家,被清給滅了。


明末北京同時受到來自四面的威脅,為此加築了宛平城。宛平城其實就是個軍事要塞,它一東一西兩個城門,你猜叫什麼?一個叫永昌,一個叫順治!竟然是未來爭奪大明天下的兩個年號,城門預兆已定,就看是東風壓倒西風,還是西風壓倒東風呢!最後順治皇帝驅逐了大順朝的永昌皇帝(李自成),“永昌”也不許用了,這個城門改名為威嚴門。順治門則不改,說明它不必避新主兒的諱。


順治的孫子叫雍正,雍不是常用字,但“正”是,人們在記賬時,不是總要在數字末尾寫一個正字?另外宮裡還有一座“正大光明”匾額,雍正他爸爸康熙的立儲密詔就藏在後面。雍正年號啟用後,這塊著名的匾額也沒改,也說明正字不必避。

雍正兒子的年號叫乾隆,而紫禁城的“天子正寢”,仍叫乾清宮,宮門仍叫乾清門。說明乾字不改,一如上理。

我再講明代一個例子,明神宗萬曆皇帝名叫朱翊鈞,他的愛妃鄭貴妃所居的宮殿名叫翼坤宮,本名是翊坤宮,改名顯然是為了避皇上的諱(入清後又改回翊坤宮)。這說明,如果有避諱字眼,就是宮裡的宮啊殿啊門啊匾牌啊,都得一體改正,不得例外。而乾清宮、乾清門、正大光明不改,正說明乾、正等年號用字是不必諱的。


最後我再說一點,古代的避諱是十分不講理的,尤其是逼令古人避今人的諱。眾所周知的一個例子是,漢代的王昭君,到了西晉,為了避司馬昭的諱,竟被改為“明妃”。我再說一個年號被改的例子,比如明代的孝宗皇帝,年號為弘治,在史上擁有“弘治致治”的美譽,結果到了清朝,為了避乾隆帝弘曆的名諱,竟被改為“宏治”。不清楚避諱這檔子事的人,還以為看史書不細,漏掉一個朝代呢!

誰先誰後,咋講理不講啊?對,避諱這事,就是這麼不講理。所幸年號不避諱,不然大清國到雍正時,全國都要不正呢!


皇帝不稱朕


避諱這事一般不出現在年號上。

一、光緒和道光的年號聯繫

同治死後無嗣,無人承繼大統,光緒作為慈禧的侄子&外甥,過繼給咸豐為嗣,方可承繼大統。但是人家道光咸豐光緒是大宗,醇親王家是小宗,你小宗入大宗僅僅過繼還不行,要給一個更宏大的帽子,那就是光緒也是道光的孫子,是道光皇帝的永緒(道光是清代唯一嫡子繼位的,在後世子孫心中威望頗高),所以年號光緒。

二、光緒繼位,同治無嗣,可咋辦?

光緒繼位後,有人提議,光緒若有後代,應先過繼給同治為嗣,後立為繼承者。這個事慈禧是一直想做的,誰願意伺候別的兒子風光,看著自己兒子絕戶?可惜,光緒也絕戶了。。。。。這和滿族內部通婚,基因差有關係。

三、宣統(溥儀)、道光兩個年號有關係?

答案是有的,道光被稱為宣宗,溥儀入繼同治,兼祧光緒,意思就是這孩子也是過繼的,過繼給慈禧的親兒同治,同時也是光緒的繼承者,但是不管誰吧,都是宣宗道光皇帝的子孫,都為道光皇帝一統天下。慈禧很看重這個公公。

四、為嘛選溥儀這個倒黴蛋?

當時,慈禧自知時日不多時,也明白主少國疑,不能再立孩童天子了。不過溥儀在輩分上真的很合適,又是愛新覺羅子孫,又和葉赫那拉占親。同時,溥儀的父親載灃是慈禧看重的人,首先載灃年富力強,在同輩中還算能力強的,矬子裡拔將軍,其次立他自己兒子為皇帝,以後權利交接無障礙,最後袁世凱貌老奸巨猾,希望載灃分庭抗禮一下,事實證明沒玩過老袁。作為清代第二位攝政王,第二代鐵帽子醇親王的載灃,能力差了點,骨氣還可以。



很無知的小白


光緒皇帝是道光皇帝的孫子,他當然要避皇爺爺的諱。



可是,要談避諱的事情,我們首先要弄明白一點:古代皇帝的哪些名號需要避諱。

名字是肯定要避諱的,是為名諱。比如宋太祖趙匡胤,他當皇帝后,匡胤二字就被他壟斷了,別人不準再用,不準再提。用了的,就要改名。比如他的弟弟宋太宗趙匡義,就要改名為趙光義。

當然,有些皇帝就比較人性化,他們不是讓別人改名,而是自己改名,而且要改成一個生僻的名字,這樣就可以最大程度地被提及,從而到達避諱的效果。比如宋神宗原名趙仲針,他登基後就把名字改成了趙頊。

其實不僅皇帝,就算古代的普通人提到自己的父母祖宗的名諱時,也要避諱的。比如《紅樓夢》中,林黛玉在寫到自己母親的名字時,就故意少寫一筆,這就是避諱。

除了名字外,皇帝們還有年號,死後還有廟號、諡號。這些名號,都是不需要避諱的。

比如題目中提到的“道光”“光緒”都是年號。年號只是用來紀年,比如道光五年,光緒十一年,不需要任何避諱,老百姓可以隨便提及。至於廟號和諡號,同樣不需要避諱。比如,明朝的皇帝提到太祖皇帝,是指明太祖朱元璋,而太祖是其廟號;再比如,漢朝的皇帝提到武帝,是指漢武帝劉徹,而武帝是其諡號。

所以,皇帝的避諱雖多,也不是什麼都避諱。該避諱的必須避諱,不須避諱的就無須避諱。

當然,有些皇帝會有一些特殊的避諱。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因為當皇帝前做過和尚,因此對“和尚”“僧人”等名詞特別忌諱,甚至對“光”“禿”這些字眼也特別避諱。誰提到它,朱元璋就會特別生氣。

不過話說回來,明朝的“明”不也是“光”的意思嗎?


趣談國史


因為“光緒”和“道光”都是年號,年號是新皇帝繼位的時候制定的,雖然年號可以用來特指某個皇帝,但它不是皇帝的名字,不用避諱。像明朝末年的崇禎、袁崇煥兩人都有崇,但是袁崇煥不用避諱,因為崇禎不是他名字,他名字叫朱由檢。

光緒

避諱的四種情況

1,帝王

當代帝王和本朝歷代帝王都需要避諱,這被稱為是“國諱”。漢光武帝劉秀時期,秀才就改稱為茂才,觀世音菩薩遇到了李世民,改為了觀音菩薩。

2,上級領導

就是要避上級的名諱。“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大家一定都聽過,一個叫田登的官員就不許他手下叫他名字,元宵節這天可以點燈三日,小吏就寫成“本州依例放火三天”,燈改成了火,這才鬧了笑話。
道光劇照


3,聖賢

避孔子和孟子的名諱,有的朝代也避老子和黃帝的名諱。孔子名丘,在清朝時期,凡是姓“丘”的人一律再加一個耳字旁成“邱”,並且還不準讀qu,要讀qi。

4,家中長輩

避父母和祖父母的名諱,也叫做“家諱”,在和別人打交道的時候,直接稱呼別人長輩的名諱是極為不禮貌的。杜甫的父親叫“杜閒”,為避其父的名諱,杜甫的詩詞中一個“閒”字都沒有出現過。

古人的避諱方法

1,改字形,用同義字來代替他。比如唐高宗李治的“治”就用“理”代替。前面的孔丘也改成了“邱”。

2,改字音,陰曆的一月本來叫“政月”,但是處於秦始皇嬴政的關係,“政”改為了“正”,讀音也從四聲變為第一聲。

3,改字,即用別的字代替,例如戶部在唐朝之前是叫做民部的,李世民登基後民部就改為了戶部。

還有兩種分別是空字和缺筆,即空掉那個字以及寫那個字的時候少寫最後一筆。


歷史先森


清朝的皇帝都是需要避名諱的,而光緒和道光都是皇帝的年號,他們的名字分別是愛新覺羅·載湉,愛新覺羅·旻寧。廟號是清德宗和清宣宗,而這些是不需要避諱的。

避名諱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第一個階段就是天天順,就是天命、天聰、順治,也就是太祖、太宗、世祖這三朝名字沒有避諱。努爾哈赤朝在考進士的時候,“努爾哈赤”分著寫都不避諱,太宗皇太極時期,“皇太極”這 三個字考試的時候,寫都不用避諱。順治的名字叫“福臨”,寫的時候也不避諱,但是有一條,《實錄》、《玉牒》等官書出現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這個名字的時候,上面蓋一個黃籤,上面貼一個黃籤,把它蓋住,就是表示避諱的意思,字並不改。這個原因,就是清朝 初期主要是滿洲文化,漢化不是很深。所以不是特別嚴格強調皇帝名字的避諱,這是第一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就是康、雍、乾三朝,康熙、雍正三朝大量接觸了漢族的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就實行皇帝的名諱,就是牽扯到皇帝名字的時候,要避諱,讀音、寫字都要避諱。譬如說康熙,康熙的名字叫“玄燁”,就是這個“玄”字在康熙年間,凡是寫“玄”字不可 以這樣寫,你要考進士答卷,“玄”字這麼寫肯定名落孫山,怎麼寫呢?最後這筆諱缺,避諱不寫,這一點不寫,“玄”字這還比較簡單,就是一個“玄”字,麻煩在哪兒呢?就是凡是帶“玄”字偏旁的字,“火”字偏旁,“玉”字偏旁,“弓”字,“金”字,“氵”,“ 絲”字等等,凡是帶“玄”字偏旁的字一律都要避諱,最後這一點,叫諱缺,缺這筆,如果不缺,那麼您這進士肯定就考不中,這是“玄”字。玄燁還有個“燁”字怎麼辦,康熙名字玄燁這個“燁”,左邊一個“火”字,右面一箇中華的“華”字,繁體字的,寫“玄”字的 時候最後這筆諱缺,缺了,“燁”字最後這一筆、這一豎不能寫。所以在清朝康熙和康熙以後,凡是寫“玄”“燁”的時候,必須把“玄”字這點諱,把“燁”字最後這筆諱了,這叫皇帝名諱,這是康熙。那雍正呢?大家知道雍正的名字叫“胤禛”,就是這個“胤”,趙匡 胤這個“胤”,雍正朝“胤”字不可以這麼寫,康熙朝可以,雍正朝不可以,那怎麼寫呢?把最後那一筆諱了,最後這一筆不寫,他“胤”“禛”兩個字,還有“禛”字呢?“胤禛”正式寫的時候,“胤”最後這筆諱缺,“禛”最後這點諱缺,不能寫。這是在雍正朝,雍正 朝之前的刻的書寫的字都不要改,因為往前改那就沒完了,就是從雍正登上皇位那天開始,“胤”“禛”這兩個字就要避諱了。那有人問了為什麼雍正叫“胤禛”,他那幾個兄弟都不叫“胤”呢?允禟,允祉,允禵,允禩,都是“允”呢?雍正時候做一個規定,這個“胤” 字只許雍正用,他幾個兄弟凡是這個“胤”字都改了,都改成“允”,這不就避諱了嗎,這是雍正朝。乾隆朝,乾隆的名字叫“弘曆”,就是這個“弘”,乾隆朝“弘”字是不可以這樣寫的。我小時候有一個學校,叫“弘達學院”,發達的“達”,它就沒這個點,我當時就 不明白,這個字怎麼沒這個點,那時侯很小,後來大了就明白了,它把這個諱給避了,避諱,“歷”字也換一個寫法,這是康、雍、乾這三朝皇帝的避諱,就是缺末筆。

第三個階段就是嘉道,嘉慶的名字叫“永琰”,道光的名字叫“綿寧”,在這個時候,乾隆做了一個規定,他按漢族的排輩,大家知道孔子的後裔不是排輩嗎!孟子的後代不也排輩嗎,乾隆說愛新覺羅的後代要排輩,他就給排了,從乾隆以後“永、綿、奕、載”,“溥 、毓、恆、啟”是後加的,凡是乾隆兒子輩都得帶“永”字,孫子輩都得帶“綿”字,一代一代往下推,底下問題就來了,那乾隆的兒子是“永”字輩,乾隆的繼位人就是嘉慶,他的名字叫“永琰”,乾隆就考慮一個問題,這個“永”字是經常寫的,經常用,那天下所有的 “永”字避諱起來這事情就比較複雜,乾隆想了個辦法把這個“永”字改了,改成“顒琰”,這個字不常用,避諱起來就簡單一點。但是在寫的時候,還要避諱末一筆,“琰”字也要換一個寫法,就是比完全天下所有人都避諱的“永”字就相對來說簡化了一點,這是嘉慶。 道光,道光大家知道道光他是屬於“綿”字輩,“永、綿、奕、載”,“綿”字輩,皇帝又說了“綿”是老百姓衣服裡頭必須用的字,經常用的字,那天下所有“綿”字都避諱的話,就比較複雜,說改一下,皇帝把這個字變通一下,變成一個不常用的字,音相近,“旻寕” 這樣相近。這樣,天下所有的“綿”字都可以不避了,那“旻”字你寫的時候也不能這樣寫,皇帝再要做文章、出書、考試碰到這個“旻”字的時候,這一點不寫,這一點敬避,“寕”字呢,也要做一個變通,變成一橫一豎,它原來是寶蓋頭下面一個“心”字,到這個時候 ,“心”字改成了一橫一撇,這樣來敬避一下,這是第三個時期,嘉道時期。

第四個時期,就是鹹、同、光、宣,咸豐大家知道叫“奕詝”,“永、綿、奕、載”,“奕詝”,這個時候又簡化了,皇帝的名字是兩個字,奕詝,第一個字不避諱了,就避諱第二個字,就避諱這個“詝”字,“詝”字怎麼避諱呢?就缺末筆,最後這一筆不寫了,諱缺 ,叫避諱,把它缺這一筆,就寫成奕詝就可以了,這是比原來又簡化了一點。咸豐之後就是同治,同治的名字叫載淳。我們講了叫“永、綿、奕、載”。載淳,還是第一個字不避諱,只避諱第二個字,第二個字,載淳的“淳”跟“亨”字讀那個音,換一個寫法,載淳的“淳 ”這麼寫,這麼來表示避諱。再底下就是光緒,“永、綿、奕、載”嘛,光緒是“載”字輩,光緒的載湉,也有叫載湉的,“載”字不避諱,就避諱最後這個字,這個字怎麼避諱呢?就是避諱最後一筆。“口”字不封口,這要是考舉人,考進士,牽扯到這個字,如果多寫了 一筆,肯定這進士、舉人都考不上,這是光緒。宣統,宣統叫溥儀,還是第一個字不避諱,第二個字避諱。“儀”字,第二個字怎麼避諱呢,叫諱缺末筆,最後這一撇不寫。這是清朝皇帝名字避諱分作這麼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天天順這三朝,名字不避諱只是在《玉牒 》《實錄》等重要場合,上面貼上一個黃籤,第二個時期就是康、雍、乾的避諱。第三個時期是嘉、道,改一個字,諱筆。第四個時期就是鹹、同、光、宣,皇帝名字兩個字,第一個字不避,第二個字缺最後一筆。

皇帝的名諱在當時來說造成很多的不便,當時有人因為疏忽了,忘了避諱,有的遭到申斥,有的遭到革職,考試的,落榜,甚至有論斬之罪。但是從學術研究角度也有好處,你譬如說康熙皇帝叫“玄燁”,這個“玄”字,康熙前天命、天聰、順治都不避諱,第一次出現 避諱是康熙朝,所以先出現避諱“玄”字。這個書最早出版那就是康熙朝,不會早於康熙。你譬如說有個叫《康熙順天府志》,那這部書是什麼時候的?時間不一樣,有人說是明朝的,有人說是清朝的,清朝的,還有人說是光緒的,怎麼來斷定這個書的時代。原因很多了, 其中一個就是凡是玄燁那個“玄”都避諱,所有帶“玄”字偏旁全都避諱,全書一共避諱70處,那就可以斷定這個書不是明朝的書,是清朝的書。清朝的書,不是努爾哈赤時期,不是皇太極時期,也不是順治時期,最早就是康熙時期,這是它的上限,那它的下限呢?下限 也可能是光緒,因為從康熙之後,到宣統之前凡是“玄”字都必須避,都必須避諱。那這書上還有啊,它收錄材料最晚的時間是康熙二十四年,這樣,上限是康熙元年,下限是康熙二十四年,就大體上可以確定這一部《順天府志》是康熙元年,到康熙二十四年之間的書,是 康熙朝的《順天府志》,如果沒有這個名諱,皇帝的名諱這個書的時間斷代上就會有更多的困難,所以學者們利用皇帝的名諱來有助於學術研究。另外對歷史的瞭解很有用,譬如說皇宮的後門,明朝叫做“玄武門”,“玄”字和康熙玄燁的“玄”犯了避諱,所以康熙朝就改 成神武門,我們現在都知道,故宮的後門是神武門,是康熙時候改的。譬如說北京現在有個叫做廣安門,明朝沒有,明朝叫廣寧門,道光皇帝名字叫綿寧,這個“寧”字犯了道光皇帝名諱了,所以道光朝改“廣寧門”為“廣安門”,那就可以斷定“廣寧門”改“廣安門”, 時間應當在道光朝。

所以瞭解皇帝的名諱,對研究歷史、對研究版本、研究文物都是有用的,最主要的就是在影視劇當中這些皇帝的廟號、諡號、年號、名字不能混用。你比如說孝莊,孝莊文皇后,“文”就是她丈夫是誰?是文皇帝,文皇帝清朝只有一個,就是皇太極,孝莊“孝”字,女 的都帶個“孝”字,“莊”就是莊妃,她自己,就是兩個字就斷定她的身份,和她和誰是夫妻關係,底下我還要談到這個問題,所以皇帝的稱謂和皇帝的名諱是我們看書,是我們瞭解文物,看影視劇,都是很基本的普通的常識,在這裡給大家做一點簡單地介紹


澤安君


道理很簡單,避諱避的是名諱,而“光緒”和“道光”都是年號。

年號是古代記年的工具,明清時期,年號的使用相對固定,一般只有新皇帝登基才會改年號。比如雍正十三年,宣佈從明年開始為乾隆元年,因為清世宗駕崩了,皇四子弘曆登上了皇位。在民間,年號是可以說的,且說的相當普遍,就像我們現在說“2018年”、“2017年”一樣。

皇帝的名諱是不能亂說的,“荀卿子”為什麼後來稱為“孫卿子”?因為要避漢宣帝劉詢的諱,道光皇帝的全名是“愛新覺羅·旻寧”,所以清朝人要避的是“旻”和“寧”兩個字,如果不加註意,就會被朝廷治罪。一旦皇帝的名字用到了常用字,對於民間來說肯定是一場災難,多少相關詞語需要改動。所以皇帝取名最好用生僻字,這樣就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更多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時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時拾史事



因為光緒帝叫愛新覺羅·載湉,光緒只是其年號。而道光帝叫愛新覺羅·旻寧,道光也只是其年號,所以壓根沒必要避諱啊。

至於為什麼好好的名字不叫非要用年號稱呼他們呢,因為明清皇帝是一輩子用一個年號。所以現代人習慣性以年號來代稱皇帝本人。比如說大家熟悉的康熙帝和乾隆帝,也是以其年號代稱的。

這個問題答完完以後,宋安之再給大家回答一個延伸問題,那就是光緒年號為什麼不用避諱道光年號,難道年號不用避諱嗎?

非也,年號其實也是需要避諱的。

在民國之前,遇到當代帝王或者所尊者之名時必須要回避,因此史書上常有因避諱而改易文字之處,改變的範圍包括姓名、官名、書名、地名、年號等。

當然各朝所諱不同,避諱方法也不一致。

年號屬於避諱的範圍之內,為何清朝的光緒年號不用避諱之前道光的年號呢。

而且細說起來光緒年號是清德宗載湉的,道光是清德宗爺爺清宣宗旻寧的年號,孫子不避諱爺爺,不至於這麼沒禮貌吧!?

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最簡單最直接的原因在於清朝年號避諱中沒有這個講究。

說完這個答案以後,宋安之猜大家肯定會大跌眼鏡的。彆著急,後面還有更有料的補充得。

雖然年號也屬於避諱的範圍之內,但一般年號避諱的是帝王之名,並不是年號避諱年號。

不只是清朝有相近年號,像唐朝有貞觀和貞元年號。元朝第二位皇帝元成宗年號大德第三位皇帝元武宗年號至大。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是洪武年號,孫子明仁宗年號是洪熙。

畢竟中國封建社會兩千多年,別說帝王層出不窮了,就是一些割據勢力的一方之主不稱帝也有自己的年號。(來自宋安之獨家原創)歷史發展到清朝這個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之時,年號已經是太多太多了。像清朝入關第一個皇帝清世祖福臨的年號是順治,其他朝代這種年號也不少,光是清朝上一個朝代明朝就有一個弘治的年號,算是重複了一個字。年號如此之氾濫,如果年號也避諱,那麼皇帝取年號時候豈不是要累死禮部這些官員,所以年號並不避諱年號。


以年號避諱帝王之名來看,基本上歷朝歷代是屢見不鮮。像宋朝時宋人書寫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年號時為真觀或正觀。書寫是唐德宗李適的年號貞元為正元,以避宋仁宗趙禎之名諱。

清朝的也出現過以年號避諱帝王之名的情況。乾隆帝名為弘曆,因此改明朝弘治年號為宏治,並且改時憲曆改為時憲書。

所以以年號避諱帝王之名,不用避諱年號來看。光緒年號不避諱道光年號,還是很正常的。

更何況光緒這個年號也是具有一定繼承道光帝的意思在內的,就更不用說避諱了。

因為光緒帝是道光帝孫子,咸豐帝侄子,同治帝堂弟。在同治帝無子死後,因為同治帝是獨苗,意味著咸豐帝一脈的絕嗣以後,光緒帝成為新皇帝,頗有繼承道光帝法統之意。

光緒年號解釋為:光,光大;緒,未竟之功業。意思是“光大未竟之功業”。同時這個光字與道光的光字重合,隱約的另一層意思頗有續道光之皇統的意思。

關於光緒年號與道光年號這種情況,還可以參考明朝明孝宗弘治帝與明世宗嘉靖帝的年號故事。

明孝宗之後是明武宗,明武宗死後無子,因為明武宗是獨苗意味著明孝宗絕嗣。因此明武宗堂弟嘉靖帝才得以成為新皇帝。

嘉靖帝成為新皇帝之時,內閣初步擬定了三個年號,其中“紹治“年號被大眾的認可度較高。因為紹治的寓意十分明顯,在當時人心中明孝宗是一位好皇帝,他的年號是弘治。而紹治這個年號無疑表達了對弘治中興的繼承。

不過嘉靖帝被立為皇帝之時畢竟不是光緒帝4歲不懂事時被迎為天子那般。當時已經15歲的嘉靖帝少年老成,很明白自己藩王被迎立為新皇的危險性,所以執意使用了更具有獨立政治意義的嘉靖年號,是為明世宗嘉靖帝。

如果嘉靖帝也是4歲時不懂事被迎立帝,年號為紹治的話。那麼弘治和紹治年號與道光和光緒年號的故事其實是一樣的,並沒有涉及避諱什麼的。只不過嘉靖帝不是光緒帝,這二位起點相似,人生道路卻大大不同的皇帝更是走向了兩個不同的極端。


宋安之


首先我們要知道,所謂的光緒和道光都是皇帝的年號,而不是名諱,所以是不用避諱的。

如果是皇帝的名諱,就必須要避諱,就比如唐朝唐太宗名諱李世民,因為要避世這個字的名諱,觀世音菩薩都要改為觀音菩薩。再說一個清朝的,康熙皇帝名字為愛新覺羅·玄燁,紫禁城的城門原來有一個叫做玄武門,後來要避諱改為了神武門。即使是清朝皇帝的兄弟,在皇帝繼位後,因為要避諱,名字也要改。我們比較熟悉的,雍正皇帝名字為胤禛,他的兄弟也是胤字輩兒的,但是他繼位後,他的兄弟名字都改為允字輩而了,由此可見清朝皇帝專制的厲害。


故國有明月


廢話,道光叫綿寧,光緒叫載湉,你聽過有有避諱年號的嗎?只避諱名字。再說了道光死後他的綿寧就不需要避諱了,這點常識都沒有,還發出來,你多讀讀歷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