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段譽和別人結拜時加上了喬峰而喬峰和別人結拜沒有加段譽呢?

平凡人生26789


喬峰表示:這個鍋我不背!

  其實之所以會出現塞外喬峰與耶律洪基結拜時沒有加上段譽,而靈鷲宮中段譽與虛竹義結金蘭時卻加上了喬峰的情況,真不能怨喬峰未將段譽放在心頭,實在是段譽此舉不說空前絕後,起碼也是古今罕見了。

  用後來少室山上喬峰所思,那便是“兄弟做事有點呆氣,他和人結拜,竟將我也結拜在內”,雖然古龍小說中經常會有暗藏機鋒的一句話——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但這顯然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朋友,最多隻能稱得上相互利用罷了。而反過來講,朋友的朋友也未必就真能成為自己的朋友,萬一弄巧成拙便會嫌隙暗生,反倒不美,這種疏漏對執掌丐幫十數年、思慮周全的喬峰來說那是絕不會犯,所以塞外與耶律洪基結拜之時喬峰對段譽絕口不提,一方面是對耶律洪基的真實身份、性格品行尚不明確,只是敬重其豪邁氣度,另一方面則畢竟族別有異,恐生嫌隙。

  再來看段譽與虛竹的義結金蘭,靈鷲宮中二人一番誤會之會同病相憐,又以佛經相互論證,更覺志同道合,於是藉著幾分酒意段譽便提起了遠走塞外的喬峰——那也是一個嗜好豪飲的主,道是“此人當真是大英雄,真豪傑,武功酒量,無雙無對。仁兄若是遇見,必然也愛慕喜歡”。虛竹一聽便有幾分不快,回應“段公子若是……那個不是……不是瞧不起我,咱二人便先結拜起來,日後尋到喬大哥,再拜一次便了”,如此話趕話都聊到這了,哪還能輕易回絕,那不是當場得罪人?好在與虛竹几次相處下來倒也瞭然於心,明白這是個實誠的人,便也任性一回,替遠在塞外的大哥認下了這位二弟。

  前有古人“代師收徒”,段譽這“代兄收弟”倒是更勝一籌,也不管喬峰答應與否,天龍三兄弟的結義一事便在這迂腐書生與呆板和尚之手宣告落成,只待在天下英雄面前補個儀式、亮個相了。

——END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我是盧遐,一個讀過幾本小說、看過幾部動漫就敢提筆寫作的偽文化人,謝謝您的閱讀,也期待您的留言探討與點贊支持


盧遐


喬峰和段譽與別人單獨結拜時的情景,這倆人的做法簡直是大相徑庭:段譽與虛竹結拜時拉上了大哥喬峰,而喬峰與耶律洪基結拜時卻對段譽隻字不提!

說白了,喬峰對自己“契丹人”的身份是十分自卑的,所以與同是契丹人的耶律洪基結拜時才不拉上段譽,他覺得漢人都瞧不起契丹人,段譽也不例外。而段譽則不同了,他天生貴胄,沒有經歷過苦難,更不瞭解契丹和漢人的仇怨,樂天派的他自然不會把身份看得那麼重了。

豪爽、重情義是喬峰的標籤,但是自卑的性格,就讓他做事有些畏首畏尾了。由此可見,他和段譽結局的差異也是個性使然,怨不得旁人。





青樓老闆


原因很簡單,段譽結拜時,虛竹雖然是中原人,而段譽是大理世子,但是中原和大理並沒有隔閡,反而相處很愉快,這一點從段王爺來到中原被視為座上客就可以看出來,而喬峰在結拜時已經知道自己是契丹人,而他的結拜對象也是契丹人。而契丹和大宋一直都是敵對的,所以以段譽的身份來說,一旦結拜可不單單是兄弟之間的情分,牽扯的還有國與國之間的糾葛。到時候一旦兩國開戰,大理又該如何選擇?所以只要喬峰不是自私的人,就不可能把段譽加上。要知道最後喬峰的悲劇,也正是因為這個所謂的結拜大哥造成的





塵塵說劇


我們這裡流傳一句俗語,叫仨的仨好,倆的倆好。你看段譽和誰結拜的,那是少林寺的小沙彌虛竹,其實和跟喬峰見面是一樣的,都是一見如故,兩個人意氣相投,結為兄弟。喬峰和段譽卻大不相同,他後來結拜的那個人的身份也很值得玩味,他怎麼加上段譽?怎麼加上虛竹?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他是契丹人,雖然一開始很難接受,但是這是他的命運,他不能不承認自己的蕭遠山的兒子,所以在經過內心的一段痛苦的糾結之後,他接受了這個結果,而且那個契丹的王爺對他也的確不錯,喬峰又是性情中人,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這樣的英雄人物通常都是恩仇都喜歡加倍的,要麼湧泉相報,要麼趕盡殺絕,喬峰當然不是濫殺無辜的人,但對於陷害他的那些人,他也向來沒有手軟。他一旦承認自己是契丹人,就一定要把帶頭大哥到底是誰調查的水落石出,他在中原武林本來已經有響噹噹的名聲,無論武功還是智慧都是個中翹楚,他又不是一個願意給自己弟兄添麻煩的人,試想,喬峰可以把段譽結拜兄弟虛竹當成兄弟,但是對於和中原虎視眈眈的契丹,段譽和虛竹願意結交那樣一個有頭有臉的契丹王爺嗎?


聽風聽雨聽驚雷


凡是見過段譽的人,基本上都知道這是一個呆頭呆腦的,卻偏偏傻得有些可愛。他對於人情世故和江湖規矩基本上是不懂得,卻又偏偏帶著些讀書人的迂腐。所以,在他行走江湖的時候,曾鬧下了許多的笑話。

他時常會說一些傻話,做出一些傻事來。比如段譽會因為一株茶花而傷心欲絕,會因為別人比劍時差點滑倒而忍俊不禁。他會不敢看《北冥神功》秘籍上的裸女,也會盯著王語嫣目不轉睛。溫柔如王語嫣都曾罵他是個呆子。所以,他如果做出什麼傻事來,是一點也不奇怪的。

段譽和喬峰初次相見,先比酒量再比輕功,段譽服了喬峰的豪爽,喬峰服了段譽的真誠,於是兩個人就結為異姓兄弟。所以,段譽對喬峰是十分佩服的。後來,段譽又目睹了喬峰在杏子林中 處理幫務時的種種表現,更加佩服喬峰的豪爽和義氣。

段譽和虛竹結拜時候喝了酒,本身迷迷糊糊的,段譽就提出了要結拜兄弟。虛竹也是一個迂腐的小和尚,就稀裡糊塗的把喬峰也給結拜進去了。

喬峰和別人結拜沒有算上段譽,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1、喬峰是從社會底層一步一步做到丐幫幫主的。這樣的經歷讓他成長為一個熟知江湖規矩,深諳社會經驗的人。他當然知道,和人結拜時候算上另外一個人是很不合適的,所以,他也不會在和別人結拜的時候把另外一個人加進去。

2、喬峰和段譽結拜時候還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那時的他還是大名鼎鼎的丐幫幫主,名義上還是一個大宋人,段譽則是大理人士。當時的大宋和大理是友邦,一直相處融洽,沒有發生過任何衝突。所以,他們倆結拜沒有問題。

但是,耶律洪基是契丹人,喬峰此時也早已變成了契丹人。喬峰不知道段譽會不會嫌棄契丹人的身份,還會不會認自己這個結義大哥,所以,他不會替段譽認下耶律洪基這個大哥。

3、喬峰與之結拜的是大遼皇帝耶律洪基,雖然當時他並沒有表露自己的皇帝身份。但是從他的氣派來看絕非常人。而耶律在遼國是皇室的姓氏,所以,喬峰能猜到,這個結拜大哥最少也得是契丹貴族。喬峰和他結拜兄弟,若是把段譽也算上,那耶律洪基會同意嗎?他會看得起一個不認識的人?所以,喬峰乾脆就沒提這個事兒。

4、喬峰和段譽第一次見面就結拜了兄弟,之後他們一直到少林寺大戰才再一次相逢。而在這期間,喬峰經歷了太多太多的事情,身份,地位,心情,都低落到了極點。這樣的情況下,那個只相處一天的結義兄弟段譽在喬峰的心目中的地位恐怕是可有可無吧

總結:段譽是天生一副呆傻的樣子,所以才會在結拜時把喬峰也拜進去。但是喬峰和段譽所處的情況不一樣,也根本沒有可比性。我覺得以上四個原因應該都會有。


酒瓶裡的菸頭


因為蕭峰一定有許多結拜兄弟,而段譽,只有蕭峰這一個結拜兄弟。

物以稀為貴。同樣的,人也是以稀為貴。

喬峰已經做了丐幫幫主多年,在做幫主之前,也早就是江湖名俠了。而以他這樣好交朋友、不拘小節的性格,肯定會結拜了許多兄弟。

在聚賢莊,喬峰提出“乾杯絕交”,每人一碗,一直喝到“五十餘碗”。這五十多人,都算是他的朋友。那麼這些朋友之中,難道沒有幾個結拜兄弟?

段譽情況正好相反。他本來是大理國的皇子,伯父是皇帝,父親是大將軍、是王爺。他又不好學武,能和他結拜的根本沒有。

第一次離家出走,遇到的也多是美貌少女,也談不到結拜的問題(除了《飛狐外傳》裡胡斐不傻裝傻地跟程靈素結拜)。第一個遇到結拜的就是蕭峰。第二個則是虛竹。

平生就這兩個朋友,他當然恨不得把這兩個人拉在一起了。


棲鴻看紅樓


段譽是個江湖菜鳥,未入江湖之前身邊跟的都是些死忠且無趣之士,不知江湖風波惡,不曉世事人心易摧折。但畢竟大理世子的身份在那兒擺著,他必不會隨便與人拜把子。和喬峰結拜是段譽引以為傲的事,拉虛竹入夥,因和他惺惺相惜,也知道“大哥”喜歡這種忠厚純樸無甚心機的人。身為世子,段譽更知要謹遵世間的人倫綱常,和虛竹結拜,當然不會忘了還有喬峰這位結義大哥。

反觀喬峰是個江湖老鳥,和喬峰有八拜之交的人應不止書中所提及的幾位,所謂英名傳天下,結交遍八方。但君子之交淡如水,江湖豪傑如何看這個“淡”字?為兄弟盡忠盡義是本分,兄弟會不會為自己盡忠盡義全憑他們願不願意記起結拜之情了,寧人負我,我必不負人。仗劍無它路,道義江湖行。沽血浣濁世,戮惡奉蒼生。風雲易亂,人心易變,哪個英雄豪傑敢保證曾經的結義兄弟不會變成壞人仇人?兄弟變壞了,自己違背點道義略施援手也是個罪人,稍有良知定不肯拉其它兄弟下水。和你是一回事,和別人結拜是另一回事,臨危之際能少連累就不牽扯,多牽連一個人可能連帶威脅一家一族一派一國,所以不能一損俱損,這是自己作為朋友本分。身為丐幫幫主,喬嶠聽過見過經歷過大善大惡,他知其中的深淺,也愔為人處世的“度”。

和耶律洪基結拜,是因。一,江湖(大宋)不容他。二,他是個契丹人,他的歸宿在契丹。三,世上竟還會有個人對他拜服和憐惜。……結拜時蕭峰沒提及段譽,際上段文字所述的原因外,他也不知段譽是否還會認他這個契丹大哥。聚賢莊一役,所有的親朋好友都要置他於死地,喬峰和他們中每個人的交情都不比段譽差……


淘盡英雄


金庸的江湖中結拜是兩個惺惺相惜的人的一種認可方式,但是出於不同的目的,結拜顯得可熱可冷,有像江南七怪這樣真正同生共死的,也有像韋小寶的結拜和石破天的結拜這樣懷有其他目的的,還有像老頑童這樣鬧著玩的。不管是什麼情況,結拜都必須當事人在場,不能代人結拜。所以,喬峰和耶律洪基結拜時沒帶段譽是很正常的。但是,段譽和虛竹都是初入江湖,不懂規矩,結拜時便帶上了喬峰,所以少室山上喬峰知道後說段譽有點呆。這種結拜對喬峰來說是不算的,所以當時喬峰也重新和虛竹結拜了。


1893668639


主要就是段譽一個字“呆”。段譽為人真、誠,真是真心待人,誠是信守諾言,之所以屢遇兇險皆能“僥倖”渡過,得此真誠二字。他與喬峰結拜,也是因為真誠而得喬峰欣賞。與虛竹結拜,是兩人為情所困說話投機,醉而興起,由於喝醉,結拜時想起還有一個兄弟,乾脆摟著一起結拜了,沒去想是否得蕭峰同意。蕭峰行走江湖,老道得多,不會如此衝動,未知段譽意見,當然不會把段譽也扯進去。


TonyDeng


這個就是看喬峰跟段譽兩個人的人生經歷,出身,性格有關係了。喬峰,智勇雙全,思慮周全,他回到大遼,跟耶律洪基結拜,早看出耶律洪基非同常人,非富即貴,器宇軒昂,喬峰早有打算,一輩子在大遼生活了,跟段譽只是無錫偶遇,估計也是萍水相逢。跟完顏阿骨打的結拜也是一樣的想法。再看段譽,心地善良,待人真誠,有一點點痴的感覺,他喜歡交朋友,對喬峰特別崇拜,後來在靈鷲宮喝醉之後,跟虛竹結拜,傻傻的居然把喬峰結拜在內,虛竹也是不諳世事的,也沒有異議。當然這個也是為了日後少林寺大戰三兄弟並肩作戰,埋下伏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