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環境整治丨永和鎮:立下百日攻堅“軍令狀”確保農村人居環境大提升

四川新聞網樂山3月15日訊(楊濤)

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啟動以來,在金口河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金口河區永和鎮舉全鎮之力,按照“政府引導、農民主體”,“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從群眾思想觀念上重點發力,通過鎮村幹部示範引領,進村入戶宣傳發動,著力糾正群眾“等、靠、要”消極思想,解決群眾組織動員難、沒錢幹事難的被動形勢,形成鎮、村兩級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活動。組織召開全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暨百日攻堅部署會,圍繞“四清三化二改一提升”總體要求,分四階段縱深推進相關工作,各村立下百日攻堅“軍令狀”,確保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每月有進展,每季有提升。

人居环境整治丨永和镇:立下百日攻坚“军令状”确保农村人居环境大提升

倒排工期,掛圖作戰

堅持規劃引領、因地制宜,整合各方資源,強化各項舉措,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短板

一是基礎設施建設再加快。新華村3組、勝利村7組通組道路硬化的前期設計已進場,預計2月底完成規劃,3月底完成財評、招投標等工作,6月底前建設完工。

二是農村汙水治理再加快。進一步優化方案,繼續做好新民村6組汙水治理項目推進,確保5月底前全面完工投入使用;結合實際,做好新樂、新光、新華、黎明4村的汙水治理項目前期設計工作,確保6月底前全面完工並投入使用。

三是農村廁所改造再加快。截止目前,羅回、勝利、新民、新樂4村的農村戶廁所改造率已達到95%以上,新華、新光、黎明3村的農村戶廁所改造工作已啟動,預計6月底前全面完成。

人居环境整治丨永和镇:立下百日攻坚“军令状”确保农村人居环境大提升

突出重點,示範帶動

堅持“聚焦交通幹道沿線環境整治,聚焦農房改善工作,聚焦培育文明生活習慣”,全力抓好沿河兩岸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突出重點,抓好“一軸兩頭四線”治理。以國道G245為軸線著重打造,勝利、黎明兩片齊頭並進,新民、新樂、新光、羅回四線遞次推進的工作局面,形成以點串線、以線連片、以片擴面的帶動效應,為加快全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奠定堅實基礎。截止目前,共打造村落入口牌坊3個,美化綠化農村家庭庭院200餘戶,採購路燈設施100餘盞,農村群眾生活出行環境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累計共投入人力600餘人次,挖機4臺,垃圾清運車5臺,共拆除違章建築4處、整治溝渠河塘、道路兩側路肩、河坡及路邊農作物、雜草約10公里,打撈沿河兩岸白色垃圾6噸,清運生活垃圾200餘噸,交通幹道沿線綠化美化水平也明顯提升。

人居环境整治丨永和镇:立下百日攻坚“军令状”确保农村人居环境大提升

問題導向,逐月突破

一是加強督查反饋,形成常態實效。由鎮紀委牽頭,建立完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督查問責機制。由鎮整治辦公室每月確定整治的重點區域和突出問題,定時不定時交叉檢查評比通報,做到每週有通報,每月有亮點,每季有突破。截止目前,全鎮共發出農村人居環境督查通報4期,環保曝光2期,發現衛生髒亂差死角70餘處,已整改67處,正在整改3處。

二是直面問題弱項,狠抓典型教育。按照“處置一起,教育一片”的工作要求,年內鎮黨委政府組織召開秸稈禁燒工作專題推進會3次,各村組建專兼職巡查隊伍7支,常態化開展日常巡查督導,年內全鎮共發現秸稈焚燒案件18起,處置18起,處罰5起,發出督查通報2期並轉發各村組微信群52個,秸稈焚燒事件得到進一步管控。

在永和鎮鎮兩委的帶領下,永和鎮新民村新民村以黨建引領,圍繞村容村貌整潔,環境優美,開展“我動員,你參與,共建美麗家園”的人居環境整治。組織召開專題會議,精心設計,大膽規劃,努力建設宜居美麗新村。

由黨員幹部帶頭,挨家挨戶開展宣傳教育工作,發放宣傳資料300餘份,懸掛標語7副,利用微信群發放宣傳口號,用話家常、舉列子的方式轉變群眾陳舊觀念,使群眾明白人居環境治理助力鄉村振興和建設宜居美麗新村的重要意義,讓群眾主動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中。

人居环境整治丨永和镇:立下百日攻坚“军令状”确保农村人居环境大提升

積極響應 村民主動參與

整治行動在新民村鋪天蓋地,如火如荼,村民自發組織投工投勞200餘人次,出動挖掘機2臺,村民自主拆除院壩圍牆25餘處,拆除私搭亂建8處,清理水溝1500餘米,擴寬村內道路約3公里,規範房前屋後堆放200餘戶。

深入開展 初見成效

連日來,新民村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深入推進,持續治理,努力營造乾淨、整潔、衛生的人居環境,形成人人參與合力建設宜居美麗新村。下一步將實行村居景觀綠化,督促各家各戶房前屋後、道路兩旁無雜物、無亂堆亂放,打造綠色整潔的新家園。

在永和鎮全鎮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永和鎮各村環境一天比一天好,老百姓的生活環境也越來越舒適。相信只要各鄉、村結合實際、創新思路,全方位發動黨員群眾,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落到實處,一定可以以乾淨整潔的環境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終勝利。(金口河區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