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雙方口頭有約定利息,但開庭時被告不承認怎麼辦?

平安207491481


【@徐言法事】告訴你答案:
你現在勝訴的可能性比較大,如果能夠補充其他的證據就更好了。


1、首先必須批評提問者,40萬元不是個小數目,不應該只有一張借條,利息居然還是口頭約定的。所謂親兄弟明算賬,借貸這類商業行為還是規範一些比較好,能省掉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損失。

2、民事訴訟不同於刑事訴訟,不要求證據確實充分,講求的是優勢證據。也就是說,如果支持原告的證據相對於被告的證據具有優勢,一般認為原告主張的事實具有高度蓋然性。那麼,基於這個理論,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案件,原告主張被告每月固定25日償還1%的利息,如果能提供到賬憑證等證據,那麼被告按照固定期限支付的金額被認為是利息的可能性大,而被告主張支付的是本金,在長達二年的時間內償還了近10萬元的本金,沒有要求原告置換40元的借條,明顯不符合常理。也就是說,原告的主張明顯具有高度蓋然性,勝訴的可能性比較大。

3、建議再對證據進行補強,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比如說二人商議借款事宜的時候關於利息的約定是否有其他人知道,能否作為證人作證,兩年的時間裡二人是否就借款對過賬,微信或短信記錄能否體現出借款利息的蛛絲馬跡等等。

4、最後,對於民間借貸的規範提幾點建議,規範的民間借貸,尤其是大額的民間借貸,一定要有正規的借款合同、抵押合同和借款借據,借款合同或借條要載明約定的利率、還款期限這兩個最重要的要素,資金往來不要走現金,無論是出借還是還款,一定要走銀行轉賬。

5、以上,供參考。



徐言法事


我看到你說的借條標的還是40萬元,是說後面換過借條嗎?那問題應該不大,勝訴的可能性很大。

永遠記得,打官司最終結果是法官判的。

不是對方否認法官就不能判。

如果只要對方否認,法官就不能判,那還打官司幹嘛?

而法官判決案件,並不是說所有事實都百分之百都有證據才能判。民事案件的事實認定是法官認為事實高度可能存在就可以認定了,這個高度可能每個法官認定的標準都不一樣。可能有的認為90%的可能性才能認定,有的認為80%的可能性才能認定,但絕不會是100%才能認定——那是刑事案件的認定標準。

就你這個案子來說,如果後面換過條子,而之前像你說的每個月固定時間還利息,對還款時間和金額有證據證明的話(銀行匯款記錄或者微信轉賬記錄),任何一個常人都會認為約定了利息的,也可以認定約定的利率。絕大多數,甚至可以說100%的法官都會支持你的利息要求的。

當然,如果沒有換條子,可能會有少部分法官會認為利息證據不夠。但從還利息時間和金額,如果再綜合你和借款人之間關係,法庭陳述的高度蓋然性的話,絕大多數法官還是應該可以認定你們是約定了利息的這個事實。如果你當初預扣了利息的話,也就是支付是扣過一個月的利息,只給了396000元,那估計法官有更大的可能判你勝訴。


家何處


您好,這種情況在司法實踐中比較常見,特別是民間借貸糾紛中更容易出現,因為涉及切身利益,可以說毫無誠信可要,這時候您要解決要回本金和利息的問題,首先要了解的就是民事訴訟的一個基本準則,事實的高度蓋然性。

高度蓋然性的意思是,法官在審查調查事實的時候首先看的是已有的證據,如果已有證據足以查清案件事實,那就可以直接判了,也不存在高度蓋然性的問題,但顯然您這種情況現有證據無法證明客觀事實了。而且雙方對事實有爭議,這時候法官審判更多的就會依賴高度蓋然性的判斷,也就是看誰陳述的事實與現有證據能證明的事實以及基本常識相符。

所以,我給您的建議是,如果只有借條,那麼就想辦法補充您轉賬或者取款給他的證據,還可以補充您和他的聊天記錄,如果有第三人在場或者知曉可以請第三人到庭作證,以力爭將您陳述的內容與事實、基本常識相符。同時,庭審中更要通過發問來固化他對已證事實的認可,然後去找出他陳述與基本事實和常識不符、甚至衝突的地方!



童斌律師


口頭約定,有一方予以否認,然後各執一詞,都不會得到法庭支持,

雙方當事人發生借貸時,法官並未在場,怎樣才能讓法官瞭解事實經過,這就需要證據,誰主張誰舉證是原則,也就是說你說有約定你就要提交約定的證據,比如書面、證人、錄音或視頻等不一而足,什麼是口頭約定,所謂“空口無憑”應該知道吧?

當然了說句實話,這年月民間借貸沒血本無歸也算你菩薩供得高,什麼利息算球了。


典型匹夫



雲南王國棟


你好,首先你需要提供其它方面的證據,比如錄音、短信、微信聊天或者證人證言等;如果沒有證據,法院也會按照同期貸款利率計算,只是時間一般是從起訴之日算起。謝謝


豫見法律


雖然有口頭約定利息但如無法證明這個約定,還能怎麼辦,只好認吧!法院只重視證據。


張政峰2


一切以實物載體證據為準,單一口頭不能作為證據,除非有第三人在場作證。


項莊在舞劍


法的依據從來都是證據,而不是事實。以事實為依據是法最高的理想原則。以德守律,上升到法的層面,德就無道了。


靜觀世音孫行者


怎麼還有跟我一樣傻的人?現在的社會不會跟你講事實了。只能靠勢力大小論是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