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做法殘酷無情?但55%的英國人認為,這場生死賭局“非常好”


英國的做法殘酷無情?但55%的英國人認為,這場生死賭局“非常好”

▲現在不是相互指責的時候,而是救命的時候。


英國政府的抗疫措施遭到種種質疑,但根據英國民調機構YouGov在3月11日到3月12日所做的最新民調顯示,相比於2月28日和3月1日,英國民眾更加“擔心接觸到新冠疫情”,不過,大部分受訪者認可英國政府的抗疫舉措。55%的受訪者在民調中認為英國政府對新冠疫情的因應“非常好”和“相當好”,30%的民眾相對不認可英國政府的措施。


任何國家都不能把“無力迴天”當藉口

據@中國新聞網 消息,世衛組織發言人亞沙雷維奇接受央視主持人田薇專訪時強調,任何國家都不能把“無力迴天”當藉口,自暴自棄。

他明確表示,現在不是相互指責的時候,而是救命的時候。

“任何國家都不應該放棄努力(let it go),不能自暴自棄(give up)。不能說已經這樣了,那就等著感染病毒吧。”亞沙雷維奇說。

他表示,不少國家正在經歷中國此前經受過的考驗,中國、韓國、新加坡等國的方法,他國可以參考。“不要忘了中國、韓國和新加坡等國所取得的防控成果。這些國家已經使用了非常基本,但也強有力的流行病學監測,找到被感染的人,對他們進行測試和治療,尋找他們的親密接觸者,通過這種努力減緩甚至徹底截斷傳播鏈。”

聽到亞沙雷維奇的這番話,不少網友開始紛紛“喊話”瑞典和英國。

據環球時報,瑞典官方12日決定停止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統計,該國也將不再對輕症患者和疑似患者進行檢測。

而英國,則因其“群體免疫法”備受關注。


讓老百姓感染病毒從而獲得免疫?!

英國政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舉動,也引發了巨大爭議,因為他們對付新冠病毒的殺手鐧,竟然是讓老百姓去感染病毒,從而讓絕大多數人都獲得免疫,這樣就不再怕病毒了……

儘管這聽起來令人覺得難以置信,但根據美國彭博社的報道,這似乎就是英國政府接下來應對新冠病毒疫情的殺手鐧。

在一篇名為“鮑里斯·約翰遜的英國病毒防疫策略,是讓人們都去感染病毒”的報道中,彭博社表示:雖然約翰遜的政府沒有明著說出“讓所有人都去得病”這句話,但他們策略中的這個意圖已經很明顯了,即要放緩病毒的傳播,但並不是去完全控制這個病毒,讓人們在今年夏季慢慢地去感染,然後逐漸康復,進而在冬天之前達到“人群免疫”的目標。

此前,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在講話中提到,英國民眾要做好“自己摯愛的人因病早逝”的準備。

英國的做法殘酷無情?但55%的英國人認為,這場生死賭局“非常好”


英國的做法殘酷無情?但55%的英國人認為,這場生死賭局“非常好”


彭博社還引用英國政府首席科技顧問帕德里克·瓦倫斯的說法稱,冬季是英國醫療系統最脆弱的時候,如果病毒於2020年底的冬天再次襲來,就會產生額外的問題。所以,從他的說法來看,英國政府採取這種策略的原因,是趁著春天到來,天氣回暖,讓英國人在冬天之前都獲得對病毒免疫的能力,這樣到了2020年底冬季如果疫情再出現就不怕了。

“英國無法完全壓制疫情,也不該完全壓制疫情”,瓦倫斯說。

英國科技媒體Wired UK也在一篇報道中,通過引述英國BBC和ITV等媒體對於英國政府顧問的採訪和報道,認為英國政府對於新冠病毒疫情的殺手鐧,就是通過讓足夠多的人感染病毒並康復過來,來實現“人群免疫”。

不過,這家媒體卻認為英國政府的這種策略問題很大,甚至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實現人群免疫,至少需要一半的英國人口感染這種病毒,儘管80%的感染者是輕症,這卻仍會令剩下的600多萬人處於重症的風險之下,而且中國的研究還發現5%的感染者會出現病危的症狀,比如呼吸衰竭、器官衰竭等等。

這家媒體的報道還認為,即便提出這種策略的人表示他們會保護高危人群不被感染,這種策略仍然會給英國的醫療系統帶來巨大的壓力。

言辭更激烈的是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的主編Richard Horton,稱英國政府的決策並不是依據科學做出的,而是在拿公眾的安危玩兒“輪盤賭注”,是個重大的錯誤。

英國的做法殘酷無情?但55%的英國人認為,這場生死賭局“非常好”


不少英國網民在從媒體上得知政府這一“人群免疫”的政策後,也都對這一策略感到不解、震驚和憤怒。

有網民就表示,明明採取中國和韓國等其他地方的措施就可以控制住病毒,為啥還要搞這種人群免疫?有網民還擔心說,如果這種病毒像流感病毒一樣,每年都會在人群中發生進一步變異,怎麼辦?

有網民還表示,人群免疫需要90%的人感染病毒並生存下來,而新冠病毒的致死率是2%到4%,這也就意味著為了在英國實現這個目標得犧牲大約120萬人。

英國的做法殘酷無情?但55%的英國人認為,這場生死賭局“非常好”


一位來自蘇格蘭的網民甚至認為英國的政府就是淘汰“低端人口”,讓那些老人、病人和窮人都去死。

英國的做法殘酷無情?但55%的英國人認為,這場生死賭局“非常好”


綜合英國衛生當局13日發佈的數字,英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已達798例,與前一天相比增加208例。受疫情影響,英國多項活動延期。截至13日晚間,英國累計有11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死亡。

目前,英國政府已禁止500人以上的大規模集會,但尚未關閉學校。

由於英國不再要求輕症患者主動與醫療部門聯繫,專家預估目前英國境內感染者人數在5000-10000人。


世衛組織與科學家齊發聲質疑

據英國《衛報》14日報道,世衛組織發言人瑪格麗特·哈里斯(Margaret Harris)對發展“群體免疫力”以對抗新冠病毒的觀點提出質疑。

她14日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時表示,新冠病毒在人類中存在的時間還不夠長,目前在科學上對新冠病毒的知識也還不夠了解,所以還不知道它在免疫學方面的作用。

哈里斯指出,每一種病毒在人體內的作用是不同的,並刺激不同的免疫系統。“我們可以討論理論,但目前我們面臨的是一個現實的情況,我們必須考慮採取行動。”

目前,英國首相約翰遜宣佈應對新冠疫情進入“延緩”階段。週四(12日)約翰遜在新聞發佈會上宣佈,任何有感染新冠病毒症狀的人,無論症狀多麼輕微,如持續咳嗽或高燒,都必須在家呆七天。他還表示,學校應該停止組織出國旅遊,70歲以上、身體狀況堪憂的人不應該乘坐郵輪。

14日,數百名科學界人士也向英國政府發出了兩封公開信,對政府應對新冠病毒疫情的措施表示擔憂。

據《衛報》報道,其中一封公開信來自198位數學和科學領域的學者,信中對所謂“群體免疫”提出質疑,稱“在當下這個關口尋求‘群體免疫’似乎不是一個可行的選擇,這將使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受到更大壓力,且使更多人冒不必要的風險。”

另一封公開信則由164名行為科學家聯署,信中提出了對“行為疲勞”這一概念的擔憂。信中指出,“行為疲勞”是英國當下應對新冠疫情政策的基石,但其背後的證據值得懷疑。“行為疲勞”意味著如果過早指示公眾採取預防措施,他們最終會回到先前的行為。

據BBC此前報道,英國政府的首席醫療顧問表示,抗疫是持久戰,過早採取強力措施容易讓民眾產生心理倦態和疲勞,不利於抗疫,也未必能擊中疫情要害,反而徒增其他負擔。

行為科學家們在這封信中表示,他們完全支持一種基於證據的、以行為科學為基礎的政策方法,但他們不相信人們對“行為疲勞”已經有足夠多的瞭解,也不相信這些見解在多大程度上適用於當前的特殊情況。

儘管英國政府的抗疫措施遭到上述質疑,但根據英國民調機構YouGov在3月11日到3月12日所做的最新民調顯示,相比於2月28日和3月1日,英國民眾更加“擔心接觸到新冠疫情”,不過,大部分受訪者認可英國政府的抗疫舉措。55%的受訪者在民調中認為英國政府對新冠疫情的因應“非常好”和“相當好”,30%的民眾相對不認可英國政府的措施。


本文來源:環球時報、北京日報、澎湃新聞、院長在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