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中如何實施分層教學?

菜蟲~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您沒有具體說哪個學段的英語教學,我就從初中英語教學的角度回答您的問題

實施分層教學時,需要注意一下幾點:

首先 ,要注意面向全體學生。分層教學首先體現的就是教學的公平性。教師們在研討教學方法時 ,要將全體學生考慮在內,注重學生們全面性和整體性。這樣才能均衡、有效地促進學生們的個性化發展。

其次 ,要注意學生心理能力的培養。對於一些學習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師們要多關注他們的心理變化。他們難免會感到沒面子,對於自己的前途感到堪憂,也容易產生 自卑心理,這就需要教師們多找他們談話,疏通他們的心理壓力 ,給予他們幫助和指導 ,引導他們朝著 自己的優點和擅長的方向發展,樹立自信心。對於那些高層次學習好的同學,為了避免他們的驕傲和心中的沾沾 自喜,要給予他們客觀、理智的指導和教育,更好

的促進學生們的健康成長和學習。

最後,注重教師素質的提升。在分層次教學中,教師的工作量難免會加大 ,教師們要充分地瞭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特點 ,從而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 目標和教學任務。還要靈活的處理一切突發的狀況。這就需要教師們不僅要擁有紮實的學科知識 ,還要有很好的處理學生事務的能力。因此,教師們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就得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升自我的綜合教學技能 ,以便更好的運用分層次教學模式。


具體實施方法建議:

分層教學的具體實施

1.首先教師們可以對學生進行簡單的分層 ,按照學生們學習的狀況 ,分為優秀、良好、中等這三種層次。為了尊重學生的自尊心,我們一般不將學生分為差或者劣,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們良好的學習心理。每—個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對知識的掌握速度都是不一樣的,分層次教學可以很好的提升學生們學習信心和學習的動力。

2.可以根據教學目標進行分層 ,優秀層次的學生在有效掌握教師教授的課本知識後,教師應該把重點放在學生的聽說讀寫等方面的練習,更好的提升優等生的綜合能力。良好的學生的教學重點是掌握教材的內容,儘量避免一些缺漏或者粗心情況,儘量的提高他們的聽說讀寫方面的水平。對於中等生,教師要著重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學習熱情的提升 ,並定時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和動力。根據

教學 目標進行分層次教學,可以很好地發揮每一個層次學生的學習特點,提高英語教學的整體水平。

3.可以按照佈置的作業進行分層,如果教師籠統式的佈置作業 ,這樣就很容易導致優等生“吃不飽”,良好生“吃不好”,中等生“吃不了”等問題。因此,要想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高質量、高效率的完成作業,教師們就得要對三個層次學生的課後任務

進行有區別性的佈置。如 ,課後作業可以分為必做的題目和選做的題 目,這樣優等層次的學生可 以將題 目全部做完,良好層次的學生可以選做 ,而中等層次的學生在掌握課本上的基本練習後 ,有能力的可以選做一部分良好生做的題目。這樣分層次的佈置課後作業,可以很好的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進行練習,既可以讓學生們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有效地訓練 ,又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


面對新形勢下的教學對象和教學環境 ,教師們要與時俱進 ,不斷更新 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 ,以更加切合實際的教學手段來進行英語教學。分層次的英語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有效的採用該模式 ,可以很好的促進學生的英語的學習和自我個性化的成長。這種教學模式有重要的教學意義,也有推行的必要性 ,教師們要不斷的學習和提升 自己的教學技能,更好的來運用這種教學模式。或許,在教學模式探討的道路上很艱難 ,工作量也很大 ,但是教師們只有擺正自己的心態,將自己的精力和汗水拋灑在我們的教育事業上,就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脫兔體育老師


畢業之今,一直從事農村初中英語教育,因為不能分快慢班,班上60多名學生,基礎參差不齊,我是如何對這些不同層次的學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進行教學呢?

這個學期我帶八年級英語並擔任班主任工作,班上有63名同學,成績好的同學,100分試卷可以考九十八九分,成績差的同學,毫不誇張的說,現在還連26個字母都寫不全。

我按英語成績把座位分為ABC三大組,前21名同學A組,22到42名同學B組,43到63名同學C組,這樣,每一組同學成績相差不多。

對於每一組同學,我佈置不同的作業,使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做出不一樣的要求。

以現在我們上的第三單元《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為例,對於A組的同學,我要求他們背熟單詞、sectionA 2d, sectionB 2d,完成本單元的寫作任務,完成配套的課課練,B組同學背熟單詞、sectionA 2d,完成配套的課課練。至於C組的同學,背熟本單元單詞,能夠流利的朗讀sectionA 2d。

說實話,AB兩組的同學基本上可以完成佈置的任務,但是C組有部分學生還是連單詞都讀不到,(不要說我沒有用心,開學前兩個禮拜,課間、中午把三個同學天天叫到辦公室,教他們讀英語單詞,但是兩個星期,她們連五個單詞都讀不到)。按照我班上一位家長在我面前說的,他孩子的學習“連炮都打不進”,他送過來,就是為了混完初中。

確實,有些事,老師也無能為力,對於這些學生,只能從生活上,情感上多去關心照顧一下,祈禱孩子不要出事就好。


秦山談教育


我們現在的不少學校,班級人數多,學生接受能力層次不一,極易造成英語學習的分化,因此英語教學中要以人為本面向全體採取分層教學就非常必要。

到底如何進行分層教學,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熟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學生來說,“興趣”將直接影響學習效果。林格倫對興趣的調查結果證明,興趣佔影響學習成功因素的25%,佔影響學習失敗因素的35%,可見興趣對學生學習成敗的重要。所以,教師要想盡辦法,上好每一節課,使單調乏味的反覆練習變得活潑生動、妙趣橫生。新目標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與當今世界信息技術相聯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喚起情感共鳴,引起學生興趣。如教形容詞和副詞和最高級時,我就問一個學生:“Who is the most beautiful in our class?”這個學生在班裡邊找邊說:Zhang Peng is,這下全班同學鬨堂大笑,因為張鵬的外號就是“白馬王子”。這一問之後,學生個個爭著舉手,人人情緒高漲,搶著回答另外的問題,e.g.:Who is younger than you?等等。這樣展開教學活動給學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當然興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而要堅持不懈。教師應做到備學生、備教材,設計每一節課,都使之具有趣味性;應儘量多鼓勵少批評,哪怕這個學生僅僅取得一點進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激活學生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應付為主動探求知識,使之成為樂學者。

二、以人為本,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應試教育猶如將學生推入題海的深淵,其結果可能導致其學會“游泳”,也可導致“溺死”其中。那些本可以成為“游泳高手”者,由於缺乏指導而“夭折”,我們人為地摧毀了他們想建立的“自我成功意識”,讓其過多地體驗“失敗”、“低劣”、“不如人”。為了讓這些學生找回自信,找回能力,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嘗試。

幫助學生特別是後進生成功。幫助自卑者找回自信,讓自信者更自信,特別是幫助所謂的“後進生”制訂短期容易達到的目標,幫助他們達到目標並及時給予真誠的鼓勵,促使他們體驗到成功。

幫助學生特別是優、中等生創新思維。思維的創造性是指面對新情況或困難面前採取對策,並能夠獨特地解決問題。教師有意識地從思維的多向性引導,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探索知識,積極思維,充分發揮他們自己的創見。

③幫助學優生、後進生接對子,鼓勵互幫互學,改變低效的學習方法,養成有效的學習習慣,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優化課堂結構是關鍵。

科學、合理的課堂結構應包括以下幾方面的關係:

①靈活運用“五步教學法”。呈現時可有優生引路,操練時後進生、中等生為主;自由練習時優生先來,然後中、困生在看情況給予他們相應的練習。

②過好單詞關。培養興趣,激發求知慾(面向全體);直觀教學,增強感官印象(更適合後進生);總結規律,記憶單詞(感覺記憶力差的學生)。

③過好呈現關。“溫故而知新”,在複習基礎上,巧設情景,引出新語言項目,再啟發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由學生嘗試去總結悟出新語言的規律。並讓學生在練中學,學中練。例如講到名詞性物主代詞時,我就請學生回憶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再創設情景:

A:Put on your coat?

B:Which one is my coat?

A:The blue one is yours?

B:Oh, yes, it’s mine, Thank you.

先提問your、my ,再問yours 、mine的意思,學生容易地回答出來,於是比較巧妙的引出了新的目標語言項目。

抓好練習關。練習的時候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完成不同類型的練習內容,儘量讓大多數學生都機會練,都學會一些基本的目標語言。

雖然分層教學最主要是在課堂教學上體現,但是課前、課後也必須要跟上,作為教師應該抓住更多的機會來實施分層教學。分層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後進生改變現狀取得進步,也要讓優生開拓眼界,更進一步。在課前的預習中可以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不同的任務;課後作業的佈置上也要有區別,儘量讓所有學生都能做對相應的題目,特別是讓後進生能解決他們學習上哪怕是最小的一個難題,爭取各層次學生都能學有所獲,增強學英語的信心。

四、培養合作競爭意識,增強學習自覺性。

當今社會充滿了機遇,也充滿了競爭,充滿了展示自我的時機。這種競爭應該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培養起來,成為習慣性意識,隨時準備著抓住機遇,去迎接挑戰。教師在教學中,要糾正學生的保守態度和嫉妒心理,向學生灌輸正確的人生觀念,高尚的思想意識,並身體力行地發動學生,促成他們充滿活力,積極向上,勇於表現,不怕競爭,以適應現代生活的要求。具體可以分小組競賽,男女生之間競賽,自由組合競賽,個人挑戰競賽等。如教單詞可競爭誰讀得又快又好又準,這種內容可面向中等生或後進生;教會話時,可競賽誰對話正確、流利,看哪個組,哪個同學先背出來(主要面向中等生或優生)。這樣競賽項目一出來,同學們的熱情立刻高漲起來,學習自覺性增強,學習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五、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對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很有幫助。

盧梭說的好“只有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師”。我們應該努力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使師生心靈相通,才能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

教師要重視情感因素的感化,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在積極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教師培養出來的。由於不同學生學習的習慣、學習的基礎和生理、心理素質參差不齊,學生的學習效果有一定的差異。教師既要面向全體學生,還要根據學生的社會家庭情況,生理、心理、年齡和學習特點,根據他們的生活習慣和個人興趣愛好注意發展他們的個性,幫助他們排除心理障礙,減少顧慮,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作為教師不僅要幫助增強學生的自尊和自信,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還要細心的觀察瞭解學生。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還要及時引導;當學生躍躍欲試願意接受任務時,要及時予他們鍛鍊的機會;當學生的學習情緒不高時,要適當引導並予以鼓勵,肯定成績;當學生在學習上取得成績時,要及時表揚並適時提出更高的要求。

分層教學的實施方式比較麻煩,具體操作的過程中在不同階段、不同內容會有所側重,這也要求教師精心設計,把教學內容分成兩至三類不同的教學要求以針對不同的學生。

根據自己的經驗,分層教學實施力度不夠的話,很容易出現一邊倒的現象,即要麼整個偏向優秀生,提高知識講的太多;要麼專講基礎題,使好學生產生不滿。要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就要求教師備課先要心中有學生,然後提問、練習也要有分層。總之老師備課一定要下真功夫,兩頭都要兼顧。

面對學生學英語的實際,我們英語教師必須要更新教學理念,嘗試分層教學、分類指導,並致力於優化課堂教學的改革。既要重視擴大優生面,又要關愛中等生特別是後進生;還要設計好各個階段的分層目標,重視提高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自覺性,讓學生由“逼我學英語”變為“我想學英語”,只有各個層次的學生動起來,才能逐步的全面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麗華廣告


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在於提高全體學生的全面素質,然而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性。如果採用“一刀切”,“一鍋煮”的教學方法,就會產生優生吃不飽,差生吃不了,中等生吃不好的現象,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為解決這一矛盾我嘗試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具體做法如下: 一、分層建組A教師針對學生的智能,英語上的聽說讀寫能力和在校表現等進行綜合分析,然後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分組。這樣的“組”和“層”都是動態的,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應根據學生學習進展情況和學業發展情況及時調整學生類屬。這樣既使中差生覺得有前途,又使得優等生有壓力,充分調動全體學生都來認真學習。先把學生分成、B、C、D四個程度級,再按ABC、BC、DA的搭配方式編座,組成各學習小組。這樣便於組織優良生輔導中差生活動,教師能巡迴瞭解中差生的學習情況及優良學生的表現使各類學生生活在和諧、平等、友好的學習氛圍中,共同奮發進步。 二、分層教學 針對學生的智能差異和接受能力的不同,教師對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指導,既保證“面向全體”又兼顧“提優”“補差”。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一個新的進步。聽說是英語學習的重要基本功,也是學習英語的目的之一。在聽的過程中學生對聽的內容進行模仿,儲備有聲材料,再通過說檢驗聽的效果。在對聽的內容進行模仿進行說話訓練時,就可對不同程度級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如教學5A Unit6一課時,我要求D類同學會讀對話,C類同學在會複述的基礎上表演對話,B類同學能在熟記對話的基礎上對原文稍作改變後表演,A類同學能根據一個新內容仿照原文自編對話表演。如這一課是關於打電話談論一些做家務和做家庭作業的事,我給出一個打電話約請同學出遊的話題。學生就可以仿文為:A:Hello. Is that xxx?B:Yes. Good morning. A: Good morning. Are you free now? B: No. I’m doing homework. What’s the matter? A: Shall we go to the park by bus? B: OK. How about tomorrow morning? A: Great! See you tomorrow morning. B: See you. 通過這樣的聽說訓練,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激活了上進心,使各類學生都能跳起來摘到蘋果。 三、分層作業 作業是為了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和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形成相應的技能,另外也是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作檢查和評價的方式。我以新課標和教材要求為先導,根據學生的自身能力和行為習慣的差異對學生的作業分層。主要是通過對學生的作業量,作業難度,作業深度加以分層和調控。如佈置預習作業,我要求A類學生聽錄音磁帶會讀單詞,瞭解課文內容;B類學生能試讀單詞,對課文有大概的印象;C類同學會讀復現單詞;D類同學先熟悉一下復現單詞。這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完成作業時不再感到困難,即使有困難,努力一下也能順利完成。 四、分層輔導 實行分類型,多形式的輔導,對C、D類學生採取個別輔導的方法,幫助他們複習鞏固舊知,在老師指導下完成作業,學會思考和學法,逐步形成自學能力;對B類同學採用分組討論,教師提示的方法,促使中等生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逐步提高自學能力;對A類學生除給予較多的獨立思考和個別點撥外,主要通過英語角活動,製作英語手抄報,課外興趣閱讀等手段拓寬、加深他們的知識面。 五、分層評價 評價是英語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地評價體系是實現英語教學的重要保證。通過評價可以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所帶來的快樂。評價也應有分有合。分表現為評價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採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對學習有困難、自卑感強的學生,要給予表揚鼓勵評價,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使他們看到希望,逐步消除自卑心理;對中等程度的學生,採用激勵評價,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們不甘落後,積極向上;對成績好,自信心強的學生,採用競爭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更加努力向上。合表現為採用小組競賽機制。由於在編排小組時,小組內優差搭配,這樣各小組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組與組之間存在可比性,所以可以採用小組合作競爭激勵機制,把所有小組成員取得的成績看作整體來評價,這樣形成組與組之間的競爭,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托馬斯說過每個學生都應有均等的機會去達到目標,儘管每位學生達標的速度不同,但只要提供適當的條件,世界上任何能夠學會的東西,幾乎所有的人都能夠掌握,通過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給予不同層次的輔導,用不同層次的評價使每位學生都對英語產生興趣,能在各自的“最近發展區域”內得到充分的發展,圓滿完成學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