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信心 搶回“失去的時光”

近段時間來,我市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出臺系列政策措施,有序推動企業、項目等復工復產,全力以赴把因疫情“失去的時光”搶回來。春天,是播種希望的季節。日前,玉林日報記者特地走訪了幾個復工復產的企業和個人,看他們如何堅定信心,把“失去的時光”搶回來。

他搶趕進度如期完成一筆大訂單

坚定信心 抢回“失去的时光”

企業復工後,梁華(左)與員工加班加點搶趕進度製作布衣櫃,爭取如期完成訂單交貨。

“訂單現在完成得差不多了,明天能夠確保全部完成了!”3月15日上午,博白縣的梁華在電話中開心地告訴記者這個消息,廠裡的員工全部返崗,他還新增了15名工人,加班加點搶趕進度,終於將受疫情影響的訂單趕製出來,能如期交貨了。

梁華是博白縣返鄉創業農民工,2014年之前他在深圳務工,為了照顧家庭陪伴孩子,於2014年回博白成立了博白縣衣之閣家居有限公司,生產布衣櫃。經過幾年的運營,公司逐漸走上軌道,打開市場,也給本地提供了近60個就業崗位。在2019年年底,公司接了一個400多萬元的訂單,交貨日期為2020年2月8日,對於新的一年,他充滿了幹勁。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打亂了他的計劃。“原計劃年初八開工生產的,但是受疫情影響,一直無法復工,沒辦法如期交貨,客戶一直催,直到2月19日才開始復工生產。”梁華告訴記者,經過與客戶多次協商,交貨時間推遲到3月18日。

廠裡的員工都是本地人,復工後返崗沒有太大難度,但是返崗率卻沒有100%,仍有一些崗位空缺著。“主要是從浙江訂的生產材料沒到位,有小部分人還不用返崗。”梁華說,受疫情影響,物流不跑單,浙江廠家無法發貨,他很著急,寢食難安,經過多次溝通,在3月5日對方表示能夠發貨,3月10日材料終於運到博白,他立即讓剩下員工全部返崗。

“政府允許我們復工,這是最大的支持了。”然而讓梁華沒想到的是,當地人社部門通知他申領農民工創業補貼,這是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促進農民工就業創業的扶持政策,這是他第一次領到扶持補貼。記者瞭解到,為了支持企業復產復工,支持農民工創業就業,保障返崗復工農民工權益,我市人社部門發放多種補貼給企業和創業農民工,將扶持政策及時落實到位。

“訂單來之不易,只有如期趕貨出來,穩住客戶,企業才有生路。訂單多,對大家都有好處。”復工後,這是梁華屢次對工人說的話,激發大家的積極性,大家的幹勁很足。梁華告訴記者,在3月18日前要生產26000多套交貨,因為材料未到位,復工半個多月只生產出10000多套,還剩下10000套需要在一週內完成,這意味著接下來幾天一天平均要生產2000套左右。為了趕貨,復工以來廠里加班加點趕進度,除了白天正常上班外,晚上還增加了晚班,3月9日之後還新招了15名工人。

“前幾天日均生產2000套,這兩天,我們一天能趕出2500多套,比約定日提前完成訂單。”看著廠裡趕製的材料堆積如小山,工人戴著口罩在各自崗位上忙碌著,這一派復工生機景象,讓梁華百感交集,最初的焦慮、擔憂,到如今他已重拾信心。“如期交貨,穩住客戶,對今年我還是有信心的。今年的目標,穩住老客戶,開拓新客戶,爭取訂單量超越去年。”梁華說道。

明天會更好 我要加油幹

坚定信心 抢回“失去的时光”

李松基已回到廣東的工作崗位上班。

“非常感謝政府包車免費送我們回廣東工作,我們在廣東這邊一切安好,不用為我們擔心,今年希望多掙點錢,增加家庭收入。”陸川縣灘面鎮上旺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李松基於2月21日坐上陸川縣的包車,踏上了就業復工路。近日,記者通過電話與李松基聯繫瞭解到,到廣東東莞後,經過14天的隔離觀察後,他已經回到工作崗位上開始工作了。

李松基家裡一共六口人,早年因為要照顧年幼的兩個孩子,一直在家務農,沒有其他經濟來源,日子過得緊巴巴。直到兩個孩子逐漸長大,李松基夫妻兩人決定到廣東打工後,家裡的狀況才逐漸好起來,蓋了新房子,並在2016年脫貧摘帽。所以在得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往返廣東的班車全部停運後,想著早日返工的李松基心情焦慮:“我們出去工作了才有一份收入,不然很快就會返貧了。”就在李松基著急的時候,他的幫扶幹部給他帶來了一個好消息:陸川縣將會包車免費送他們返粵務工!李松基趕緊報了名,並參加了陸川縣組織的免費健康體檢。2月21日早上,在出示了身份證明、健康證明等證明,檢測過體溫後,李松基夫妻和他們的女兒坐上了包車回到東莞。而令李松基一家放心的是,出發前,陸川縣不僅給班車進行了安全檢測和全面消毒,還給他們每人發了三個口罩,車上配備消毒劑、體溫計、常用防護藥品等,同時準備了麵包、飲用水、水果等物資,每輛返崗專車還安排了陪同的政府幹部、公安幹警及醫務人員全程護送。“他們非常貼心,路上叮囑我們做好防護措施,就連中午的午飯也是他們給買的。”李松基回憶道。

“我這幾年都在快遞公司工作,一個月工資有4000多元,老婆也有3000多元,只要努力做,日子總會一天天變好的。”李松基說,到東莞後,他們按照當地的要求進行了居家隔離14天后,已經恢復正常工作。“公司這邊也落實了嚴格的防控措施,我們每天都要檢測體溫、戴上口罩才能進到車間工作,請家鄉放心,我們會在照顧好自己的前提下,努力工作改善生活。”

營業率增加 還來新商家

坚定信心 抢回“失去的时光”

商家外賣訂單陸續增多,外賣騎手候單也成了家常便飯。

隨著疫情逐漸穩定,玉林的餐飲行業陸續開始正常營業。不久前,考慮到要加快推動餐飲企業復工,幫助受疫情影響的商家渡過難關,作為外賣巨頭之一的餓了麼平臺在玉州區推出系列暖心政策,譬如減免佣金、減免基礎配送費、支持防疫物資等,政策從3月1日起至新冠肺炎疫情結束為止。

“跟平臺簽約的商家減免商品佣金30%,一定程度減輕了我們的壓力,尤其前段時間暫停堂食的時候。”桂太二酸菜魚負責人王星宇說道,在停止堂食階段,餐飲企業就靠著外賣勉強“續命”,外賣平臺餓了麼從3月1日開始,在玉州區內對簽約的商家減免商品佣金30%,直接減輕商家的負擔,緩解現金流的壓力。

其實減免商品佣金,能給予餐飲企業很明顯的推動力,其表現不僅僅在直接減負,還在於給予商家更多運作的可能性。王星宇表示,疫情期間,外賣的訂單量不高,但後期,商家通過獲得餓了麼平臺減免商品佣金的政策,陸續讓利給用戶,從而增加商家的銷售量。譬如近期,桂太二酸菜魚推出滿90減15的優惠活動,這讓其在疫情中保持著不俗的外賣量。

“新冠肺炎疫情對玉林的餐飲、休閒、商超便利等行業造成不小的影響,前段時間,商家的上線率僅5成,我們也儘自己最大的能力支持店鋪的發展,希望餐飲等行業能慢慢好起來。”餓了麼外賣玉州區運營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長時間減免佣金對於運營方也是巨大的壓力,但外賣平臺與商家是休慼相關的共同體,作出了減免的妥協,為商家“鬆綁”。

記者瞭解到,該平臺不僅僅針對商家推出減免佣金的舉措,同時還攜手平臺蜂鳥專送商家進行全城減免基礎配送費活動,提升商戶的訂單量,增加商戶收入。“減免配送費是增加店鋪訂單量的重要砝碼。”一家名為“茶公子與茶女仕”茶飲品牌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不少市民在點外賣時,會優先有滿減、有免配送活動的平臺、商家。近期,餓了麼在平臺上推出減免配送費的活動,給該茶飲店帶來了不少流量,銷量也隨之有所增長。

“疫情期間,平臺針對玉州區的商家而推出的一系列暖心政策,反響是很熱烈的。”餓了麼外賣玉州區運營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僅政策發佈當日,平臺商家營業率增加了20%,其訂單量上也持續增長。另外,政策對於平臺本身也有一定的益處,譬如許多未上線商家主動聯繫上線平臺,其中包括很多此前未開發外賣服務的商家。

公司經營情況持續向好

坚定信心 抢回“失去的时光”

梁健往空出來的貨架上補貨。

“剛回到1噸麵條,這批麵條的質量很好,價格依然是春節前的價格。今天早上就有客戶訂購了500公斤。”日前,在玉林宏進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內,廣西雲米倉商貿有限公司運營總監梁健一邊忙著往空出來的貨架補充貨物,一邊向記者介紹道。

記者瞭解到,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在政府部門的鼓勵和支持下,作為主營糧油米麵、調料調味品等民生物資的商貿配送公司,從1月26日起便堅守在民生供給一線,保障民生物資運輸道路暢通。在疫情期間,面對物流不暢、貨源緊缺的困難局面,公司全員通過各種渠道聯繫貨源和運輸渠道,保障特殊時期的民生物資供給,進貨、上貨、理貨、售貨、送貨,每一個工序有條不紊,每一天都在默默堅持。為了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該公司研究制定了疫情防控應急預案,每天測量公司員工體溫、每天不少於3次給經營和辦公場所進行消毒,對客戶採購主要採用線上網絡和電話模式進行,對物資配送則實行無接觸配送模式。

“隨著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貨源和物流運輸開始逐步恢復,公司的營業額也開始逐步回升。政府部門對企業的關懷讓我們倍感溫暖,也大大地提高了我們的積極性。我們信心滿懷,堅信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梁健告訴記者,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公司的經營影響較大,同比去年,公司的營業額遭受了斷崖式下降。就在公司全員為此發愁之時,政府部門及時出手,引導公司堅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不誤”,支持公司全力保障民生供給。此外,政府部門還相繼推出一系列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普惠政策和補貼扶持政策,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而今,越來越多的員工返崗復工,公司的經營情況持續向好發展。

“您好,請佩戴好口罩。”在該公司經營的門店,記者看到,在門店前停著多輛大小貨車,正在採購糧油米麵等物資的顧客不在少數。該公司的員工一邊提醒前來採購的客戶做好個人防護工作,一邊忙著卸貨、上貨、理貨、送貨,忙得不可開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