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的寒冬該如何度過?

奔跑的蝸牛Q


旅遊業的“寒冬”應該是指這次疫情影響的整個旅遊產業,包括:旅遊景區、、旅行社和旅遊旅行輔助(交通、住宿、餐飲和娛樂項目等)

首先說一下景區,其實最嚴重的影響應該是春節黃金週期間,各個景區及其合作商為了迎接春節旅遊高峰,都做了不小的投資。受這次疫情影響,基本上是回本無望了。然後就是衍生影響,春節過後的兩個月都是處於待業狀態,確實還是挺難熬的時間。不過現在風險低的地區,已經陸續開放景區了,已經有逐漸有“回暖”的勢態,也是值得欣慰的。

另外就是旅行社,國家相關部門通知,從1月26號開始截止到目前為止,取消全國以及所有出入境跟團遊的行程,這個影響至今還沒有解除,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開始。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境內跟團遊肯定比境外跟團遊要先開,畢竟國外疫情走勢確實不容樂觀。

再者就是旅行輔助人,就是所有與旅遊相關的行業,交通,住宿,餐飲等各個方面,也是會跟境內旅遊同步調逐漸回暖,這一點,要相信國家和政府。

期待大家都能儘快的步入生活的正軌,並熱愛生活,即便風雨兼程![玫瑰]


遠見文旅精選


我是非典那年進入旅遊業的,記得非典那年到9月底,旅遊都沒恢復過來。今年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是史無前例的,有一半的旅行社能挺過去就是大幸了,現金流是擺在眼前的第一座大山,開過企業的都知道,任何一個行業,再賺錢,沒有現金流,會死得很快的。就算挺過去,員工的工資.房租又擺在面前了。。。。。。

現在自救的方法是,先活下去,然後在疫情期間找個副業收入。

希望疫情快點過去,政府岀些吸引遊客的政策,讓整個市場活躍起來。


假裝是魚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事實是不止旅遊業,每一個行業都在想辦法度過這個寒冬,只不過旅遊業確實是重災區。不管怎樣,還是那句話,沒有一個寒冬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但是每一個公司和旅遊從業者都在像辦法活下來,如果單純是在等寒冬過去,什麼都沒做,那註定是熬不過去,即便是熬過去了也不會活的太好。

1、開展副業。據我所知,現在的旅遊從業者都在大力發展微商業務,賣的東西五花八門,相信能賣出去的東西不多,但總會有一些收入。很多公司強制員工去賣,我個人不認同,但並不反對。因為大部分公司領導想的是讓自己的員工能活躍起來,有事情可做而不至於頹廢幾個月,等待疫情過去,能夠很快的進入工作狀態。當然不僅限於微商,你可以學習寫一個公眾號、試著開個直播等都是不錯的主意。

2、修煉內功。加強業務學習與培訓,不管是那個行業,修煉內功是至關重要的。我們知道有些人,平時就在不遺餘力的學習,他們在慢慢的積累,而現在趕上特殊時期,時間充足,他們必定不會放棄機會。有些人一直在等,每天除了吃飯、遊戲、電視劇,然後就剩下睡覺,甚至生物鐘都是錯亂的,這包含了一大部分人,我相信他們能扛過這個寒冬,但疫情過去,他們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3、客戶維護。這個時間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記你的客戶,尤其是旅遊行業。這個客戶包括各種渠道、也包括同行。要保證每週應該有一到兩次的聯繫,讓你的朋友和客戶知道你在關心著他們。人是靠各種關係維繫著的,從人類出現到今天,從來沒有改變過。哪些關係好的要維護,哪些沒你不冷不淡的客戶,你更應該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因為你的對手可能疏忽了這一點,你才有機會建立一個穩定的關係。

以上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三點,希望能對你有幫助,也歡迎私信或在下方評論。


在燕郊


總之,旅遊業非常艱難了。可以發展本地周邊遊。我的一個朋友的旅遊公司,之前做定製遊,從30個人到現在裁員到4個人。寫字樓也準備換,把幾百平的換成100平以內。

現在旅遊業有幾大難處:

賺錢的境外遊,起碼要個一年後才能復甦。

中國發生疫情時,是外國人怕中國人去。現在中國逐漸平息,國外的疫情數字不斷往上長,中國人怕去國外,也怕外國人前來

從周邊遊開始,民宿+周邊的生態遊的組合包。

民宿在這個階段,也會比較困難,更應該抱團發展。進行打包的重整,挖掘親子游,把周邊的民宿和景區互動起來。


英子同學


說實話旅遊業的寒冬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主要分析有以下原因。

第一,本來國內形式穩中向好,一部分景區已經回覆開業,人們的出行意願這幾天來看也比較高,前面兩個週末有些景區人已經不少了,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疫情還沒過去,鍾南山說要到4月底,所以旅遊要回覆信心還需要一段時間。

第二,基本上大家都一個多月沒有工作,現在生活成本又加大,食品一個月上漲了百分之20多,所以開工後以賺錢為主要目的,旅遊反而是次要的了。

第三,這幾天國外疫情爆發,導致各國都非常緊張,中國反而成了最佳避險國家。各國有的關閉口岸,有的封國。導致出境過入境旅遊幾乎停滯。

第四,國內雖然大部分復工,現在還要面對境外輸入,一部分境外人士到中國後已經被檢測出有病毒。

第五,我認為應該實行預售制度,把好的產品在現在預售給消費者,獲得現金流。這樣才能先活下來。

第六,疫情過後推測短途旅遊會成為主力,大家可能沒有那麼多音字嗎長途旅遊,所以說應該在這方面下功夫。

總結,無論怎樣,旅遊行業都是一個比較脆弱的行業,受到外部影響比較大,所以說熬過去,才能看到春天。


夢想旅行日記


新冠肺炎的大爆發給旅遊業帶來了巨大的打擊。疫情爆發之初,全國各地的景點都被積極關閉,以應對疫情的蔓延。景區關閉,活動取消,酒店封閉,旅行社及各旅遊企業停止收客,旅遊市場被迫冰封。

對於此次疫情將對旅遊業帶來的影響,中國旅遊研究院做了測算,預計2020年一季度及全年,國內旅遊人次會分別負增長56%和15.5%,全年減收1.18萬億元。

面對突如其來的冰封期,旅遊業的首要難題就是“怎麼辦?”

1.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如退還部分旅行社質量保證金,對相關旅遊酒店、餐飲、娛樂、交通等行業,減免行政性收費和政府基金,免徵營業稅,並提供貼息貸款等貨幣財力支持。讓企業能夠獲得現金流活下去。

2.構建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現代旅遊治理體系,提升旅遊治理水平,多方共建,文旅和衛健部門聯動監控,居民和遊客監督支持。

3.制定振興行業計劃。國家和地方政府要加大宣傳力度,扶持和救助旅遊業,增加旅遊發展基金,給予更多的財力支持。以拉動消費促進旅遊經濟發展,鼓勵開展自駕車遊、戶外營地遊等一系列親近大自然的旅遊活動。

4.完善公共旅遊安全規劃。將規劃納入到全域旅遊體系中,出臺應急預案,整體提升旅遊環境的衛生水平。

5.旅遊企業需重構自身成本,縮減剝離不良業務,杜絕虧損及無質量的增長,確保現金流和競爭力。結合消費者的需求,做好服務品質化,做精做深。

6.抓住新機遇。使用科技手段降低人力成本、運營成本和風險,增加線上旅遊、科技加旅遊等領域,使互聯網+商業的模式可以直接轉變為互聯網+旅遊。利用數字體驗和新媒體,創新營銷,抓住機會做好疫情後旅遊復甦季是很關鍵的。

隨著疫情的逐漸向好,國內旅遊市場也正在緩慢的復甦。寒冬已去,春,不遠了。



阿榮生活圈


今年旅遊業春節小旺季因為疫情原因,導致大部分已預訂或有計劃出遊的計劃全部取消或進行了推遲。造成了旅行社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很多加盟的小旅行社甚至進行了大量永久停業進行自救。

那麼停業階段,旅行社或者說旅遊從業者怎麼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寒冬期自救呢?

一、轉型

幾乎大部分的旅遊行業從業者都進行了線上的轉型,從事微商行業。客戶需要維護,無論什麼原因,至少得讓客戶有存在感,而我們也得讓自己有存在感,不然疫情過了,可能客戶都沒有了。疫情爆發至今,朋友圈無論是賣口罩的、化妝品、小吃零食、直播分享等等大大小小的微商都進行大規模爆發了,現在旅遊行業流行了一句話,以前天天分享旅遊線路,現在天天分享微商富己。

所以說大部分的旅遊從業者都進行了線上賣貨的自救行為。

二、死守

也有一小部分旅遊從業者,短期不知道未來的出口在哪裡,不知道方向在哪裡,想要做微商也不知道渠道在哪裡。所以這部分人目前的階段就是觀望,死守旅遊行業,等待春暖花開。

三、逃離

都說疫情至少得四月底才結束,那麼經歷了幾個月的空白期,口袋沒有錢,為了生活只能進行行業更改,改行。旅遊業是一個服務型行業,從事旅遊業的核心人員除了管理就是計調和業務的支撐。所以現階段逃離這個行業的幾乎都是銷售人員進行銷售產品的轉移。


StrongMr陳


旅遊企業更應該有自己的自救和創新舉措,千萬不能等。熬當然是必須的,如何立足自身,努力挖潛的同時爭取各方支持,保持現金流不斷,人員不散,是旅遊企業的基本功。與此同時,旅遊企業管理者還要腦子動起來,儘快從疫情的疲倦中調整好狀態、穩定心神,從寒冬中闖出 一條路來。

我們看到,一些景區和旅遊企業,已經調轉了方向,在積極組織“線上自救”。諸如故宮、頤和園等推出了“雲遊”服務,通過手機就可以逛景點、參觀特展;也有旅行社通過短視頻和線上直播的方式讓人足不出戶就能看到奈良小鹿,或者請來旅遊博主為自己的品牌打call,在雲端帶粉絲去印度做spa、去迪拜跳傘,不僅推廣了企業和產品,還實現了相當規模的網上變現。

另外,雖然現在人員流動受控,但面向未來的旅遊交易活動不會影響防疫,完全可以動起來。開發出旅遊業的早鳥計劃,或者推出預訂服務,就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戰略舉措。在相關部門規範指導下,推出有較大優惠的疫後旅遊產品,配以保險等提升市場信心的舉措,將人們未來的旅遊活動轉化為當下實實在在的旅遊收入。

這實際上也是一種觀念去魅的過程,不能困於限制,而是要突破限制。辦法總比問題多,不能片面誇大旅遊業特殊性的限制,而是要千方百計地渡過難關。旅遊業的復工復產形式有很多,除了產品預售,還可以做產品促銷推廣。比如有目的地推出疫情後對醫務人員免門票的舉措,不僅僅是感恩奉獻,同樣也是重要的品牌樹立和市場營銷工作,值得推廣和借鑑。與此類似的,旅遊產品的雲推廣也有足夠的想象空間。

疫情後,對於健康旅遊產品的需求應該會有大的提升,那麼健康產品的創新開發工作,生產創意、資源尋找和匹配以及流程優化,現在就必須有所準備。


月芽兒影視


受疫情的影響,旅遊業確實迎來了寒冬,但是並不代表這個行業會停滯不前,待疫情過去,國家肯定也會出臺相應的扶持工。

在這段時間各旅遊企業應該提升自己內部的業務,多制定一些好的旅遊路線,提高服務水平。其實我覺得可以多拍一些各景區的山山水水美景圖片,然後分享到網站上可以吸引到不少旅遊的朋友們,其實大家待在家裡那麼久也是很想出去看美景的,剛好春季的花開的是最迷人最繁華茂盛的時候,旅遊業的朋友可以實時播放一些美景,可以讓久居在家的朋友們心情愉悅,感受不一樣的春天,感受最具特色的風景,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也可以為疫情過後的旅遊團增長人氣和人脈。




可愛的大大王


目前全國旅行社復工已經在穩步進行了,今天,新疆旅行社已經復工,乃全國第一個放開旅行社復工的區域。標誌著疫情已經在控制的範圍之內。

至於市場的恢復大致要從自駕遊、周邊遊、國內遊這樣一個順序逐漸復甦,而至於出境遊和郵輪產品具體要看國外的疫情何時能控制住了,像現在歐洲、美國、日韓等熱門線路,前兩個季度估計是不會有遊客選擇這些目的地了,如果國外的疫情能在6月份得到控制,那麼三個月左右的市場恢復期,恐怕真正能開始出行也要在第四季度了。所以今年的出境市場和郵輪市場絕對會遭到沉重的打擊。

至於旅行社自救,個人認為首先結合各地域市場環境的因素,調整產品,以市場為導向是至關重要的。從線路的選擇,到產品的打磨,以及服務的細化等細節點著手,加速內在的競爭力是當務之急,說的誇張一點,這次疫情對於旅行社的洗牌和旅遊模式的調整無疑是起到了巨大的推進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