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家長會讓孩子每天堅持背古詩、早讀、閱讀、練字的?

木木老師劃重點


大兒六年級,疫情期間逼著背誦初中必背古詩詞和古文觀止名篇,每天一篇,現在名篇背了24篇了,陳情表和出師表還有前赤壁賦和琵琶行沒問題,勸學和師說還有孟子三篇都通過了!情緒是有的,不過能堅持!趁著記憶力好多儲備點,我是不行了,理解力有了記憶力沒了!


秋葉靜美73293633


我家孩子一年級了。每天會堅持的是閱讀和練字。

練字是從大班下學期開始的。剛開始比較困難,孩子很難靜下心來。我記得當時給她準備了橫、豎兩個筆畫。結果,十來分鐘就只把橫練好了,再讓練習豎的時候就坐不住了。這讓我明白了幼兒園的孩子還小,耐力和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很有限,所以一定不能操之過急,得跟著孩子的節奏,一點一點慢慢來。在基本筆畫練得還行以後,就開始教簡單的字。也不多 ,一天一個。這樣堅持一個月後,發現孩子的理解能力、控筆能力、耐力都有提高,就從每天一個字漲成三個字,之後再循序漸進。現在能在四十分鐘內寫一百多字而且不用塗改了。真是驗證了“滴水穿石”。每天帶著孩子練字,得出的經驗是1.不要著急,不去和其他孩子比進度,一項練好了再進行下一項。2.要有方法。最好一天就練習一個知識點。比如今天的幾個字都是獨體字,主要練習找主筆。那就不要再加入左右結構的字了。因為寫左右結構的字需要注意的東西不太一樣。每天練習單一知識點,更有助於強化孩子的記憶。3.要進行有效練習。就是得保證孩子練習時是認真的。只要發現不認真,就該及時糾正,必要時進行懲罰,不能放任不管。

我家孩子的自主閱讀進行的比較晚,是從一年級才開始的。剛開始沒把閱讀太放在心上,覺得只要讀得比較流暢就行,忽視了她是不是讀懂了。直到寒假裡有時間陪她一起閱讀後,才發現其實她並不能在讀完一遍後複述出故事的大概意思,而讓她再度一遍就不樂意了。我這才發覺孩子每天閱讀並不是因為喜歡故事,而是為了完成學校佈置的閱讀打卡。我這才感覺一學期的“閱讀”是無效的,因為孩子根本就沒有閱讀,只是機械地讀她看到的字而已。我和孩子溝通後才明白,她在讀書時並沒有想著要理解,腦子裡面沒有根據文字而形成畫面,所以她並不覺得故事很有趣。針對這一點,在最近孩子閱讀的時候我就開始陪伴了。先把故事讀給孩子聽,我發現她在聽故事時總是很認真的,而且看得出來她是邊聽邊想了。我就很奇怪,同一個故事,為什麼聽我講她就能聽懂,邊聽邊想象出故事裡描述的情景,但自己讀時就不能這樣呢?她自己也不清楚。不過還好,通過幾次陪讀,她自己也感覺到其實書裡的故事挺有趣的,所以現在不用我陪讀了,自己讀,邊讀邊想,讀不懂的地方就再讀一遍。我還給她買了一個很可愛的筆記本,給她做讀書筆記。小女孩就是這樣,看到漂亮的本子,對做筆記也來了興趣,不覺得累了。

講了一大堆,歸納起來其實就是,不光要堅持,還要講方法,講效率,才能讓堅持有意義。

下面是女兒練字和閱讀的成果








寫字班唐老師


我家大寶4歲了,目前在上幼兒園小班,還沒有開始練字,但每天都會背古詩、讀英語、學數學、看繪本,她也養成了這樣的習慣。

給孩子提供感興趣的內容

古詩,最開始給她用的是帶圖畫的口袋書,裡面的詩比較簡單,後來又專門買了一本唐詩三百首,內容雖比較多但沒有圖畫,相對來說大寶更喜歡口袋書。

英語和數學,是報的線上課程,週一到週五都會解鎖新的內容,週末雖沒有課,但會有相應的小遊戲可以玩,也能複習所學的內容。

繪本,是大寶最早接觸和最喜歡看的內容,開始給她買的是比較短小和淺顯的繪本,現在給她買的是篇幅長、內容深的繪本,隨著大寶年齡的增長,她越來越喜歡後者。

孩子的習慣在於父母的堅持

起初,大寶剛接觸這些時,是比較興奮和積極的。但在興奮期過後,大寶便開始有些牴觸,覺得沒有玩玩具更吸引她。

也曾想著讓她放一放,自己也想偷懶下,但發現這樣的結果是,不僅大寶會忘記許多,而且英語和數學這樣每天解鎖的課程會拉下很多,還得重新培養她的學習意識。

與其這樣,還不如每天堅持一下,況且也花費不了多長時間。現在,大寶逐漸養成了習慣,偶爾會嘟囔一句又要學習了,但卻不再怎麼排斥了。

對於低年齡段的孩子來說,他的堅持在於父母的堅持,他的習慣在於父母的培養。


陽媽愛育兒


說起來真是慚愧,真是沒有,只顧著天天上班了!孩子今年上中班,由於疫情還沒有過去,我和孩子爸爸每天還要上班,孩子的爺爺奶奶感覺我們解處的人太多太雜,沒有讓孩子和我們在一起!我都快一個月沒見到寶貝了[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流淚]


微觀世界的我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多年觀察學生的習慣養成,每日堅持背古詩、晨讀、閱讀和練字,對學生的改變是非常大的。

起床,所有的學生是在同一起跑線上的,但日服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下,就會形成“天上地下”的巨大差距。我經常會跟學生們說:堅持是最可貴的學習品質,也是最可貴的人格品質。中學是我們都學過指數冪的運算,但有多少人可以知道每天多努力一點點,經過一年365天后所形成的巨大差距。(下圖的意義應該很容易明白)

閱讀,包括閱讀古詩詞和文學名著,是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和文學素養,於當下可能並沒有特別大的影響,但歷經時間之洗練,必會積澱出燦爛的文學光華。長時間的持續的輸入定會形成優質的輸出。看看那些高考滿分作文,文筆優美又立意高遠,這都是建立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之上的。(順便說一下,用輸出倒逼輸入也是成長之道)

晨讀,建議以語文英語為主。這是語言類學科學習的共性所決定,需要大聲的進行朗誦和誦讀。尤其是英語,在國內的漢語環境下,晨讀是積累語感的最佳方式。

練字,我見過自己所帶的學生,在第一年時,字跡一般,沒有任何風格可言,作業總是最後交,寫字速度非常慢。從第二年開始直至第三年,字跡雋永,擁有自己的風格,一個小女孩有了一筆非常剛健的筆風。練字如練人,觀字如觀心,自是有一番道理。

從教以來,一直將晨讀午練、閱讀鍛鍊視為與文化課學習同等重要。因為,凡是利於學生成長的都是課程。


壹簡數學


我家孩子8歲開始背論語。每天陪著他,我倆一起背,一天一句,把整本論語背了兩三遍。



旎旎之冬


隨著年齡的增加,我會每天讓他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比如寫日記,看課外書,預習書本上的知識,帶著疑問讀書,時間差不多了,我會提問,今天學到了什麼知識,作者寫的是否形象具體,這裡有哪些手法,做上標記,慢慢得逐漸他是適應了,也就接受了我的方法,學習成績肯定會有所提升。

學習本就是動腦子的事情,需要刻苦勤奮,用心學習,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也是生命的延續,每個人的教育方式不同,不一而論,沒有正確的方式,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正確的。教育孩子真的意義深遠。這些只是我個人的理解,不知各位大神怎麼看?



zhangjun230701641


我家大班,開始學寫字,每天堅持練習寫字,但寫的不多,3到5行,一小時之內完成。

繪本,每天堅持看,但比較執著,一般都是翻膩了才願意換一本新的。


一隻蝸牛飛向天


我家現在小學五年級,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做每天背古詩,看書和背英語!


芊帆過盡閱盡千山


培養孩子主要是培養習慣和興趣,給個柺杖讓他自已練習走而逐丟掉柺杖,當然也離不開適當輔導,話說易做到卻不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