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天你接到了阿里巴巴、華為和字節跳動三家企業的offer,你會選擇哪一家?

僅是路人


這個問題其實要結合自身情況來看,不同階段選擇不一樣。


如果你年輕,剛畢業沒幾年,建議選擇字節跳動。

如果你已經工作七八年,暫時不缺現金流,但又想有未來賺錢的機會,可以選擇阿里。如果你已經工作七八年,又急需現金,可以選擇華為。


為什麼會有上面的區別,我來分析下。


1、什麼人適合字節跳動

1.業務範圍

首先我們字節跳動的業務版圖,它的核心業務在於資訊(今日頭條、懂車帝)、短視頻(抖音、西瓜視頻、火山視頻)、問答(悟空問答)、社區(皮皮蝦),還有不斷擴展中的視頻剪輯工具、教育、電商、社交、金融理財等板塊。


2.什麼人適合

為什麼前面說到年輕人適合去呢,因為業務多機會大,很多業務都是剛起步,存在大量的機會,只要你有能力做出結果,晉升的機會相對較大。據我所知頭條發的股票較少,都是給相對高級的崗位,所以年輕人想進去靠股票賺錢不太現實,但是工資是不錯的。


總結來說工資高、公司未來潛力大、晉升機會大、業務場景和管理風格都比較偏向年輕人,所以如果剛畢業或畢業幾年內,推薦字節跳動。

二、什麼人適合阿里

1.業務範圍

再來看阿里巴巴的業務版圖,包含電商(天貓、淘寶、速賣通等)、雲計算(阿里雲)、物流(菜鳥)、金融(螞蟻金服)、生活服務(飛豬、口碑、餓了麼等)、數字媒體及娛樂(蝦米、優酷等)、創新服務(釘釘)等。


在業務版圖上,目前國內也只有騰訊可以與之相比,其他公司都是比不上的。


2.什麼人適合

阿里一般只招聘兩類人群,優秀的應屆畢業生(偏產技術人才)和工作3-5年以上的人才。所以要麼你畢業的時候非常優秀,直接進入阿里,要麼就是你需要在其他公司工作幾年積累經驗並且足夠優秀,才能進入阿里。


阿里的薪資跟字節跳動應該差不多,但是阿里比較有優勢是股票,不管是已經上市的集團股票還是未上市的股票,股票價值比較高,而且相比字節跳動,拿到股票的機會個概率都更好。股票的兌現基本需要2-4年才能完成。所以上面說到不是很缺現金,對未來有所期盼的可以進入阿里。


另一方面是發展機會,阿里的核心業務,競爭是比較激烈的,人才濟濟,一個新人進來想要獲得較好的發展機會比較難,因此在阿里更多的機會都在創新業務上,相比字節跳動,同意都是創新業務,阿里的優勢是資源更豐富,品牌背書更強,字節跳動的優勢是流量互動,比較容易起量。


總結來說,需要把自己從單一行業經驗拓展到多元化發展,需要更大的平臺進行探索和創新嘗試,都比較適合阿里。

三、什麼人適合華為

1.業務範圍

華為的業務比較聚焦,主要是有三大業務:運營商業務(即為全球提供軟硬件的通信解決方案),企業業務(ICT技術設施建設,雲計算、數據中心、網絡通信等)和消費者業務(手機等電子產品、寬帶和家庭終端)。華為的業務專業性要求較高,且行業比較聚焦。

2.什麼人適合華為

華為聚焦行業教集中,所以不管是其他領域的人才進入華為,或者從華為出來想去其他行業嘗試,都會存在一定門檻。如果你同時拿到三家公司offer,華為的行業拓展性是不如上面兩家公司的。


華為的管理方式比較軍事化,這點跟互聯網公司也是非常不同。工資待遇上華為可能是三家裡面最高的,因此上面說到如果急需現金流,華為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四、總結

這三家公司都是各自領域的頭部公司,都是非常好的,關鍵還是看你個人的職業規劃、目前所處的階段和你自身的需求。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是ONE逍,專注職場和個人成長,歡迎點贊關注。

ONE逍


這問題問的 畢業這些年 我從百度跳槽到騰訊 又從騰訊跳槽到阿里 又從阿里跳槽到搜狐 又從搜狐跳槽到網易 但是今年我不在這些企業間遊走了 因為我決定 我不幹保潔了 太特麼累



隨羊弟


說真的,要是剛畢業給我這道題,我覺得像是讓我小學的時候思考“以後是讀清華大學好還是北京大學好”,等到了高中才知道是自己想多了。但現在想想這三家公司雖然也很難進,但也不是沒有機會,當這三家給你發offer的時候,我首先考慮的不是去哪一家,我考慮的去不去這三家。

我跟這三家企業最近的一次是進了字節跳動的代理商,也掛著字節跳動的牌子,但實際上只是做一些廣告推廣的業務,跟我想要崗位以及工作環境不一樣,試工兩天我走了。

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好處,無論自己能來是否匹配,都希望能有一段大廠經歷來鍍金,去到別的公司的時候可以更有競爭優勢。但如果大公司跟自己的能力不匹配,文化不認同,別說學到什麼技能了,工作都很憋屈。當然,我也沒去過,這只是我的想象。

是在讓我選一個家企業去,我會選擇阿里,畢竟阿里的名聲還是相對於其他兩家要好一點,而且老牌互聯網企業 ,各種制度也相對完善,能得到會更為公平。


詩夢零號鋪


如果我同時接到阿里,華為,跳動的offer我首先是很高興,接下來我就會規劃自己的人生,買房,買車,定居,如果我已經完成這些。我就會考慮是不是側重一下工作環境,畢竟我們應聘清潔工的更喜歡有乾淨的大堂和美味的食堂。


無敵的豆豆


出身985,251,404


菊花251牛掰


哪一家都不去,都這麼個參天大樹了,加盟他們又還能分享得到哪一片枝葉呢。

如果為了更大的前途,肯定是加入10年後能成長為阿里巴巴、今日頭條、華為這類的成長型公司。

如果為了賺錢,又肯去非洲,拉丁美洲之類的,可以加盟華為,華為駐外的補貼挺高的。

如果為了追星,可以起阿里巴巴,說不定還能趕上馬雲的退休演講。

而加入頭條的動機,可以學習機器智能到底怎麼推薦的,半年後辭職自己做自媒體,做頭條號,爭取自己做比加盟公司收入還高。

所以說,如果為最大前途考慮,還是想想未來的BAT會在哪個產業,哪個行業產生吧。就像炒股一樣,牛股都翻了好幾番了,還去追高,能有多大的收成呀,不會太高的。

猶如10多年前加盟跨國企業,你加入外企,你同學加入騰訊、阿里這些小企業,回頭看,你成了大傻瓜。現在加入這三家中國超大型公司,就是大傻瓜的行為。


財經作家邱恆明


一個國家的發展可以靠農業、靠工業、科技等,但是重來沒有看到一個國家可以靠商業發展起來的,從根子上來說,商業就是趴在工業農業等製造業身上的吸血鬼。


服務員3


果斷字節跳動


樹瞻膠


去阿里或字節跳動吧,去華為最終結局就是送251


禪道天道


看到這個問題感覺你真的很優秀。

但是,當我看到下面很多人都沒有分析就建議“當然選字節跳動!”,又感到很凌亂。不知是想博得後臺更多的推薦量?還是什麼?

我相信平臺不會因為拍了句馬屁,就給出超高推薦。


回正題:這三家雖然都是大咖級公司,但他們從屬的細分領域並不相同。他們可以說是各自領域的領頭羊,絕對的NO.1,選擇哪個都不會讓你有什麼損失。但如何選擇更好、更適合自己的,就要結合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從多維度的去與自身匹配了。

一、分析你擅長領域與目標公司戰略的匹配度

阿里、華為、字節跳動雖然說都是頂級的高科技公司,但細分領域存在很大差異。如何選擇,就要結合你自己的特長和你想要探索的方向。

1、阿里巴巴

眾所周知,阿里巴巴是以馬雲為首的十八羅漢於1999年在杭州創立,截止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中文電商平臺,未來也會成為世界最大的互聯網電商平臺。

除了電商平臺外,阿里巴巴從全球網羅高科技人才研究新領域和新技術,尤其令人敬仰的阿里達摩院彙集了眾多“世界級IT高僧”。

阿里主要方向是大數據、雲計算、新零售、人工智能,如果你對這方面感興趣,也正好符合阿里巴巴核心業務崗位的任職資格,不如去嘗試接觸世界頂級的科技團隊。

2、華為

國人驕傲、享譽全世界的華為成立於1987年,總部位於深圳。華為和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2019年5G技術方面的表現,讓全國人民為他們豎起大拇指,也讓世界各國高層羨慕、嫉妒、恨。

任正非帶領下的華為,是全球頂級的信息與移動通信技術供應商,華為一直專注於ICT領域,在電信運營商、企業服務、終端和雲計算領域有非常強悍的業績。通俗講,華為更加聚焦的核心業務有:通信設備、智能硬件、電子設備和雲計算服務。

如果你個人更加偏重於硬件或服務,首選華為。

3、字節跳動

字節跳動成立於2012年,總部位於北京。是最早將人工智能應用於移動互聯網場景的科技企業,其公司願景是建設一個“全球創作與交流的平臺”。

在創始人張一鳴的帶領下,推出今日頭條客戶端,打響行業內容運營的第一槍,通過頭條客戶端的海量信息採集、大數據挖掘和用戶行為分析,為用戶智能推薦個性化內容,從而開創了一種全新的新聞閱讀模式,帶領行業向前發展數十年。

字節跳動始終專注於“內容”的運營,打造了以用戶內容創作和獲取的綠色互聯網生態鏈。字節跳動的用戶量無人超越,其核心競爭力產品有:抖音、火山、今日頭條、西瓜視頻、悟空問答、懂車帝等等。

如果你傾向於內容、短視頻、創作相關方向,那麼入職字節跳動絕對是最佳的選擇。

二、分析個人需求與目標公司回饋的匹配性

如果不考慮領域或者想要挑戰新的方向,那麼就要對比其它以及常見維度了。這些維度適用於任何公司,包括中小型企業。

1、薪資水平

這裡首先要強調的是,這三家公司分別位於杭州、深圳和北京。在對比薪資水平的過程中,你應該首先對比距離你所居住地的路程有多遠。

假設你家在北京,華為給你年薪50w+,字節跳動給出40w+,阿里巴巴給42w+

如何選,就看你更需要那10w的薪資,還是每天能回家陪家人!

2、公司品牌和文化

要看你更適合哪類文化的公司,是狼性團隊還是家的溫暖。能接受什麼樣的文化,就要去選擇什麼樣的公司,否則即便給的待遇再高,文化有衝突,照樣是百搭。

3、崗位和定級

另外還要看每個offer給的崗位和定的職級,在大公司的後勤部門和在中小型公司的一線要害部門,哪個更能學到東西,不言而喻。

入職後有機會接觸到公司的核心產品和核心業務線,能夠有效的為個人升值和完善履歷做貢獻,哪個公司提供的offer就是最佳之選。

特別說明:按照常理推算,公司創辦時間越短,給出的崗位越有吸引力。因為他們需要人才,而成熟的、發展數十年的公司人才梯隊也會非常成熟,有可能一堆蘿蔔在等著某一個坑。

三、每個人所追求的目標都有區別,適合自己最重要

公司領域、企業文化、薪資待遇、工作時間,公司距離、上級領導的處事風格等等,都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地方。在合適的時間,選擇適合自己的公司,會讓自己更快成長,少奮鬥十年。

  • 一些人只考慮薪資和福利待遇,而忽略了學習和成長,最終面臨頻繁的跳槽;

  • 一些人只想要去嚐鮮,哪家公司發展起來了,就過去蹭蹭熱度,最終沒掌握核心,還錯過了職業發展的黃金時間;

  • 一些人只看重工作時間,憎恨加班制度,最終跳來跳去從來沒有在核心崗位的經驗,越跳越不貶值;

  • .......

無論是生活還是職場,「選擇往往很重要」。

我們出來工作不是隻為了當下賺錢,而是為了更好的長期“增值”,是為了讓自己越來越“值錢”。我們在拿到好的offer或者多個offer,切記不要過於興奮。綜合對比,與個人需求綜合匹配後,再確定入職哪家公司。

以上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歡迎關注@極簡思想,每天分享更多有溫度、有情懷、有價值的職場與管理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