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平時100%交,退休的上一年按300%交,退休金是否領更多,更划算?

海洋天使16


這種繳法退休工資不會變高,繳納養老保險想領取較高工資主要取決於繳費年限,即長繳多得

最後一年繳得高無法實現多繳多得,只有退休的上五年(至少五年)繳得高才算多繳多得


錢寶清63547392054


養老金肯定會領更多。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養老保險平時按照100%基數交,最後一年按照300%交,退休金是否領更多,更划算呢?

答案是肯定的,因為養老金是多繳多得,你在最後一年大幅提高繳費基數,意味著繳費水平也大幅提高,提休後的養老金自然會變多,這一點毋庸置疑。

能多出多少錢呢?我們不妨估算一下,先來看基礎養老金,假設你繳費15年,其中,按照100%基數繳費14年,最後1年按照300%,那麼個人平均繳費指數為(14×1+1×3)÷15=1.13,比一直按照100%繳費的指數多出了0.13。

別小看這0.13的提升,它會讓你的基礎養老金更多。假設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平均工資為6000元,那麼如果一直按照100%繳費的基礎養老金=(6000+6000×1)÷2×15×1%=900元。

最後一年按照300%繳費,基礎養老金(6000+6000×1.13)÷2×15×1%=958.5元。

所以基礎養老金可以多出58.5元。

再來看個人賬戶養老金,假設你一直按照100%繳費15年,基數為6000元,繳費比例20%,每月繳費1200元,8%進入到個人賬戶,也就是480元進入到個人賬戶。

那麼個人賬戶養老金=480×12×15÷139=622元。

那麼最後一年漲到300%,也就是繳費基數提高到18000元,每月繳費提高到3600元,進入道個人賬戶的錢提高到1400元。

那麼基礎養老金=(480×12×14+1400×12×1)÷139=701元。

所以個人賬戶養老金多出79元。

照此計算,最後一年繳費基數提高到300%,養老金一共多出137.5元。

以上只是在假設條件下,而且沒有計算利息,如果所在地區社會平均工資越高,實際多出的養老金會更高。

由於你提高繳費基數,養老金基數也提高,那麼好處就是每年養老金調整時會上漲的錢更多。多繳多得的原則是不會變的。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歡迎點贊。


思之想之


會多些,但不會很多。一般來說,男職工年滿60週歲退休,個人所繳納的養老金總額除139個月,總額越多,每個月平均數就多。這同在銀行存錢一樣,如果是一年每個月可以選存1000元、2000元、3000元,你前11個月一致選存1000元,只到第12個月你選存3000元,你平均每個月能增加多少呢?


紫雲隱士玉壺冰


樓主你好,養老保險平時很多年都是按照100%的繳費指數來交納的,那麼在退休的上一年,相應的提高了平均繳費指數,有100%提高到300%,對於自己的退休金是否會領得更多更划算呢?這個問題我在這裡很肯定的告訴你,如果說你平時很多年都是按照100%的指數來進行交納的,那麼完全沒有必要在退休的前一年提高自己的平均繳費指數,因為即便是你提高到300%也不會很大程度上提高自己的平均繳費指數。

這個道理很簡單,它計算的是你的平均繳費支出,我們想想看之前你比如說你擁有30年的繳費年限,那麼你30年的繳費年限都是按照100%來繳納的,所以說你僅僅只有一年按照300%來繳納的年限,那麼是對自己的平均繳費指數提高不了多少,也許最多能提高個兩三個百分點,那麼即便自己的平均繳費指數變成了102或者是103,那麼對於自己養老金的待遇其實相當於是微乎其微的,所以說是沒有實際意義的,那麼既然自己很多年都是按照100%來交費,那麼最後一年按照100%來交費就可以了。


懂社保


我認為,對於這種做法,應從兩個方面給出解讀與說明。一是這是一種投擊取巧的心理在驅使,這種將社保視做或等同於商保的做法,不具有示範作用。二是這種做法,轉化為多領養老金的作用,肯定是有的,但卻很有限。

網絡媒體討論社保如何繳費更划算的文章此起彼伏,不勝枚舉。這種商人意識與商保思維,可以理解,應當尊重,但這種出發點與著眼點,應當講是不健康心理有發揮作用。沒有對社保的透徹理解,缺乏長遠眼光與規劃作為預期目標,採取“短平快”方式處理社保事宜,必然目光短淺,貽誤未來。

在退休上一年按300%繳費,轉化為多領養老金的預期效果十分有限。在計算全職業生涯平均繳費指數時,退休上一年按300%繳費,若被35--40年工作年限去平均,這對提升總體平均繳費指數的作用十分有限。而且這種有限提升,還需通過指數化月平均工資,與社平工資的再次綜合平衡,才會最後轉化為月養老金領取水平的相應提高。


劉正民


養老金平時按100%交,退休的上一年按300%交,退休是否領更多,更划算?從結論來看,退休後每月的養老金要更多一些,畢竟按照300%繳費時間只有一年,通過平均後,對平均繳費指數工資的提高和個人賬戶的增加都是有益的,從而每月的養老金水平也會增加。

第一,繳費指數的衡量標準。

在我們的養老保險繳費中,分為按照繳費基數的300%、100%、60%三個繳費檔次,一般是按照上一年度職工社會月平均工資來作為繳費基數,當本人實際工資低於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的60%時,只能按照職工社會月平均工資的60%來作為繳費基數;如果職工本人實際工資高於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可按本實際工資來作為繳費基數;如果本人實際工資高於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300%的,只能按照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來繳費,高於職工月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作為繳費基數。

第二,退休前一年按照300%繳費,可以提高平均繳費指數工資。

比如當年所在地的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為5000元,如果按照60%來繳費,繳費基數就是每月3000元,如果是按照100%來繳費,繳費基數就是5000元,如果按照300來繳費,繳費基數就是15000元。落實到具體繳費金額來講,按照300%和60%來計算,差距為6倍,按照300%和100%來計算,繳費差距為3倍。僅以養老保險繳費為例,如果本人每月按照300%來繳費,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比例為20%,全部由個人承擔養老保險費用,每月需交養老保險費用3000元,每年繳費為36000元,,其中按照8%計入個人賬戶,計入個人賬戶的資金餘額14400元;為如果按照100%來繳費,繳費基數就是5000元,每月繳納養老保險1000元,每年繳納養老保險費12000元,計入個人賬戶額資金餘額為4800元。

第三,退休前一年按照300%來繳費,每月養老金增加157.5元。

按照養老金的計算方式,分為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個部分。基礎養老金的計算方式為退休前上一年度的職工月平均工資,加上平均繳費指數工資除以2,按照每繳費一年發給的1%來作為計發基礎養老金的基數,在基礎養老金的計算中,如果前14年都屬於100%,也就是平均繳費指數工資還是5000元不會變,但是最後一年按照300%繳費,繳費指數工資就變成了15000元,歷年平均繳費指數工資就變成了了6071元。如果退休時的職工社會月平均工資為8000元,如果15年都是按照100%來繳費,那基礎養老金的計發基數是每繳費一年為65元,如果最後按照300%來繳費,基礎養老金的計發基數是每繳費一年為70.4元,每繳費一年比全部按照100%來繳費增加基礎養老金的計發基數5.4元,如果按照繳費15年來計算,每月增加基礎養老金81元,這個增加的絕對值還是比較大的。從個人賬戶養老金來看,我們也以最後一年來作為計算的依據,如果按照100%來繳費,每年計入個人賬戶的資金為4800元,每一年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為34.5元;如果按照300%來繳費,每年的個人賬戶資金我14400元,每一年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為105.6元,比按照100%繳費也是增加了3倍左右。也就是最後一年按照300%繳費,個人賬戶養老金每月會增加71.1元,累計計算,如果最後一年按照300%來繳費,每月養老金會增加157.5元。

綜上所述,通過上面的模擬分析,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如果養老保險平時按照100%來繳費,退休的上一年按照300%來繳費,每月養老金會比全部按照100%來繳費每月增加157.5元,繳費指數的增加雖然自己有一年,但是對養老金的增加效果是非常顯著的。


幫兄愛唱歌


養老保險平時100%交,單位就會以100%的同等金額補助,兩者之和,計入你個人的統籌養老金繳費帳戶。退休的前幾年按300%交,單位就會300%的同等金額補助,兩者之和,計入你個人的統籌養老金繳費帳戶。前提是你自願加大了上交的百分比例,必須要事先經過單位的同意!

這樣做,會加大企業的負擔和成本支出,只有效益比較好的央屬企業,才會支持提倡這種做法。

交的多,退休金就會拿的多,這是養老保險制度的一大特色!是有前瞻性眼光的人才會懂得。

我在退休的前五年按300%交,每月個人的收入雖然減少了許多,但是在退休時,與我同樣情況下,按100%交的同事相比,每月能夠多領取退休金一千多元!這是對眼前的利益和長遠的利益,作出不同選擇而產生的差異!

還有一個重大的要件我忘記了提及,那就是你(妳)必須要保養好自己的身體,如果能活到一百歲的年紀,那樣才是最划算的!😂😂😂

到二O二O年裡,我已經退休二十多年了。

至於划算與否,歡迎友友們在評論區裡,發表各自的意見與看法!😄😄😄😄😄😄😄😄











九天老嫗下凡塵


首先肯定一點,最後一年交300%肯定比100%領取的養老金要多一些,但是增長金額肯定也是有限的。

養老金由四個部分組成,分別是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增發養老金。對1996年以後參加工作的人來說,沒有過渡性養老金,1996年之前參加工作的也只有國企的人才有過渡性養老金,所以我們可以只看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部分。

基礎養老金領取基數是計算的平均繳費指數,如果是一共繳費15年,前面14年都是100%,最後一年是300%,則繳費平均指數是(14*1+1*3)/15=1.133,比全部都按照100%繳費多0.133。假如上一年的社會平均工資是7000元,15年都繳費100%計算出來的基礎養老金部分收入為7000*(1+1)/2*15%=1050元。如果最後一年交300%,則基礎養老金部分是7000*(1+1.133)/2*15%=1119.8,多70元錢。

個人賬戶部分是歷年劃入個人賬戶部分的累計金額除以計發月數,如果是50歲退休,計發月數是195,如果是55歲退休,計發月數是170,60歲是139,分母都比較大,所以增加的也是不多。

這個問題還有個重要的因素你沒有說,就是誰出錢的問題。如果你是單位人員,單位願意最後一年給你交300%,那肯定是划算的,比較自己出錢不多,單位出大頭。如果是自己交費,我覺得沒有多大必要了,你可以算一算交300%要多花好多錢,每月增加幾十元要多久才能拿回來。如果是自己交費,個人賬戶裡面的錢也就是自己交進去的。

以上,希望能幫助到你。想了解社保問題,可以關注我。




素黎姐姐


樓主您好,養老保險平時按照100%來交納,那麼退休的上一年度按照300%來繳納退休金,是否領的更多是否更划算呢?首先,你既然說了就是在正常繳納養老保險的每一年過程中,都是按照100%的標準來繳納自己的基本養老保險。那麼也就是說,整體上來講你的平均繳費指數是要按照1.0來計算,因為100%就是1.0。

如果說在退休前一年突然提高到300%的最高繳費標準,當然可能會影響自己的平均繳費指數,但是我們不要忘了,你僅僅只提高了一年的平均繳費指數,所以說,對於你平均繳費指數的整體提高作用並不是很大,因為如果你之前曾經參保了30年甚至更長年限的養老保險,那麼你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100%,即便年這一年按照300%來提高!

最終你的平均繳費指數最多能夠提高到102%或者是103%,所以說2%或者3%的一個提高水平對於你養老金的待遇的影響實際上就是微乎其微的,甚至來講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所以說沒有必要提高自己的平均繳費指數,那麼我們最後一年依然按照100%交費就可以了。


社保小達人


這種小花招沒有什麼意思,因為你最後一年多交了,退休的時候會多發一點,但是就多交一年作用非常有限,甚至得不償失。

養老保險是一項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其中既有保險成分,也有福利性質,作為一般居民來說,最好儘早參加養老保險,時間越長對自己越有利。

對於單位集中繳納的職工來說,每年養老保險的繳納費用,是根據上年度個人工資總額作為基數來確定的,自己不能隨意調節繳納比例,如果個人工資總額超過社會平均工資的三倍以上,最高按300%的比例進行繳納。

對於靈活就業人員來說,養老保險繳納的比例可以進行自己選擇,一般是在60%~300%之間分檔繳納,你可以選擇80%,也可以選擇100%,選擇300%也是可以的,但是如何選你自己需要做好決定,因為這涉及你退休後養老金能領多少。

通常來說,養老保險交的越多,退休的時候發的養老金也就越多,因此有人認為,按最高檔繳納是最合適的,也有人認為最後一年按最高檔繳納會沾光,這些都是無稽之談,根本不能當真。

退休金的計算過程比較複雜,在這裡不做詳細說明,你需要了解的是,你交的養老保險金,會被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進入自己的個人賬戶,個人賬戶裡的錢,會按你的退休年齡確定分發的月份數,比如60歲退休會按139個月發放,這部分交的越多,退休的時候發的也越多,但是說來說去這還是你自己的錢。

另一部分會進入社會統籌賬戶,這部分資金將用來進行綜合平衡,養老金交的越多,分配到這個賬戶的額度也會越多,如果別人交的少,你自己交的多,那麼你的資金就要有一部分用於大家共同使用,所以多交併不見得是好事情。

最終你退休的時候,退休金核定多少主要就是根據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的資金情況進行確定,同時還要兼顧社會經濟平均增長情況,比如當前社會平均工資的水平等等,養老金的理財收益,國家財政的投入,都會計算到裡面去,並不是根據你最後一年交費多少來確定的。

所以,那種認為開始少交一點,最後一年多交一點,退休後可以多拿錢的想法,是典型的“掩耳盜鈴”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