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製造·排頭兵】桐昆:國內化纖行業智能製造的典範

【智能製造·排頭兵】桐昆:國內化纖行業智能製造的典範

近年來,我省圍繞電子信息、輕工紡織、醫藥石化、汽車及零部件等重點行業,實施國家智能製造新模式及綜合標準化項目36項、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25項,打造一批智能製造標杆企業。這些企業在此次支撐服務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下面讓我們來盤點一下,看看通過智能製造抗疫“亮點”都有哪些。

在當前的化纖行業中,運用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紡絲設備已成為龍頭企業的“標配”,而在落筒、包裝、倉儲、物流等全流程環節中,智能機器人、自動化包裝流水線、全自動立體倉庫等“高大上”的高科技裝備也大量活躍在企業車間。桐昆集團便是積極推進“智能製造”和數字化改造的行業典範。

1.智能化引領助力企業提質增效

在桐昆集團的智能車間裡,一個個絲餅整齊、有序地從生產線上自動落到推車上,推車再沿著一條條軌道把絲餅送到包裝車間。在包裝車間裡,一臺臺機械手正忙碌地揮舞著長長的手臂,“抓取-放-轉身-再抓取”,通過這一系列的動作,把一個個絲餅放到包裝流水線上,經打包、貼標籤後,機械手再把絲餅放入推車,自動送入全自動立體倉庫。與此同時,根據當天的訂單情況,倉庫裡的一箱箱滌綸絲會通過軌道自動運輸至貨車上,完成發貨。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高度智能化的生產車間和智能化管理系統大大降低了企業防疫壓力。

一是大量人工作業被機器替代。一個年產量為30萬噸的標準化車間,4臺自動包裝機器、12名包裝工以及日常配備幾名電氣工程師負責維修保養,便可滿足該車間的生產,而原本則需要包裝工每班96人,減員達到80%以上。

二是電子系統審批避免了人工審批簽字接觸的風險,大量審批工作在線上即可完成。總體而言,智能工廠在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都可以在不影響工廠正常運轉的前提下減少接觸,減輕防疫壓力。特別是在組織員工返崗過程中,信息完備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為篩選員工提供了強大便利;還有人臉識別考核系統中新增的測溫模塊,大大降低了防疫物資和人工壓力。

【智能製造·排頭兵】桐昆:國內化纖行業智能製造的典範

2.信息化為企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在桐昆,每天有近2萬噸的滌綸長絲產量,有1000餘種的產品品類,平均每天要面對5000多名客戶,漲跌不定的化纖行情可能隨時出現一個新價格……面對如此複雜多變的情況,如何科學、合理、精準地安排生產,進行管理?

針對此,桐昆集團自2007年起便大力引進ERP系統,2014年起,又引入新的ERP系統和OA辦公系統。新系統的上線不僅提供了強大的數據支撐,而且使生產、銷售各環節的管理更高效。比如,通過引入決策分析系統,使管理層可以非常便捷、迅速地瞭解到集團各個廠區內每個規格的聚酯滌綸產品的生產、銷售、盈虧情況和庫存週期等信息,從而使管理層可以更精準、更具針對性地安排生產和營銷。

【智能製造·排頭兵】桐昆:國內化纖行業智能製造的典範

3.數字化轉型開啟“智慧桐昆”新變革

桐昆的數字化轉型整體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全局可視,即通過數據中臺的建設,實現企業生產經營各領域的全量數據採集,並通過科學的手段實現數據資產的累積,形成桐昆數字化的基礎資源,實現企業運營可見,使管理層能隨時洞察企業狀態。

第二階段是全局可析,即通過深入分析第一階段的數據發現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分析原因,從而幫助管理層做出準確快速的決策。

第三階段是全局智能,即在前兩階段成果基礎上,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預測、預警、自適應,模擬未來的不同場景,並找出最優解決方案,帶動產業模式的創新。

【智能製造·排頭兵】桐昆:國內化纖行業智能製造的典範


【智能製造·排頭兵】桐昆:國內化纖行業智能製造的典範


【智能製造·排頭兵】桐昆:國內化纖行業智能製造的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