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排头兵】桐昆:国内化纤行业智能制造的典范

【智能制造·排头兵】桐昆:国内化纤行业智能制造的典范

近年来,我省围绕电子信息、轻工纺织、医药石化、汽车及零部件等重点行业,实施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及综合标准化项目36项、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5项,打造一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这些企业在此次支撑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下面让我们来盘点一下,看看通过智能制造抗疫“亮点”都有哪些。

在当前的化纤行业中,运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纺丝设备已成为龙头企业的“标配”,而在落筒、包装、仓储、物流等全流程环节中,智能机器人、自动化包装流水线、全自动立体仓库等“高大上”的高科技装备也大量活跃在企业车间。桐昆集团便是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改造的行业典范。

1.智能化引领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在桐昆集团的智能车间里,一个个丝饼整齐、有序地从生产线上自动落到推车上,推车再沿着一条条轨道把丝饼送到包装车间。在包装车间里,一台台机械手正忙碌地挥舞着长长的手臂,“抓取-放-转身-再抓取”,通过这一系列的动作,把一个个丝饼放到包装流水线上,经打包、贴标签后,机械手再把丝饼放入推车,自动送入全自动立体仓库。与此同时,根据当天的订单情况,仓库里的一箱箱涤纶丝会通过轨道自动运输至货车上,完成发货。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高度智能化的生产车间和智能化管理系统大大降低了企业防疫压力。

一是大量人工作业被机器替代。一个年产量为30万吨的标准化车间,4台自动包装机器、12名包装工以及日常配备几名电气工程师负责维修保养,便可满足该车间的生产,而原本则需要包装工每班96人,减员达到80%以上。

二是电子系统审批避免了人工审批签字接触的风险,大量审批工作在线上即可完成。总体而言,智能工厂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都可以在不影响工厂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减少接触,减轻防疫压力。特别是在组织员工返岗过程中,信息完备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筛选员工提供了强大便利;还有人脸识别考核系统中新增的测温模块,大大降低了防疫物资和人工压力。

【智能制造·排头兵】桐昆:国内化纤行业智能制造的典范

2.信息化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桐昆,每天有近2万吨的涤纶长丝产量,有1000余种的产品品类,平均每天要面对5000多名客户,涨跌不定的化纤行情可能随时出现一个新价格……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情况,如何科学、合理、精准地安排生产,进行管理?

针对此,桐昆集团自2007年起便大力引进ERP系统,2014年起,又引入新的ERP系统和OA办公系统。新系统的上线不仅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而且使生产、销售各环节的管理更高效。比如,通过引入决策分析系统,使管理层可以非常便捷、迅速地了解到集团各个厂区内每个规格的聚酯涤纶产品的生产、销售、盈亏情况和库存周期等信息,从而使管理层可以更精准、更具针对性地安排生产和营销。

【智能制造·排头兵】桐昆:国内化纤行业智能制造的典范

3.数字化转型开启“智慧桐昆”新变革

桐昆的数字化转型整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全局可视,即通过数据中台的建设,实现企业生产经营各领域的全量数据采集,并通过科学的手段实现数据资产的累积,形成桐昆数字化的基础资源,实现企业运营可见,使管理层能随时洞察企业状态。

第二阶段是全局可析,即通过深入分析第一阶段的数据发现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从而帮助管理层做出准确快速的决策。

第三阶段是全局智能,即在前两阶段成果基础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预测、预警、自适应,模拟未来的不同场景,并找出最优解决方案,带动产业模式的创新。

【智能制造·排头兵】桐昆:国内化纤行业智能制造的典范


【智能制造·排头兵】桐昆:国内化纤行业智能制造的典范


【智能制造·排头兵】桐昆:国内化纤行业智能制造的典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