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書記熊勝躍講述:中川村脫貧故事

固原市原州區寨科鄉中川村,山大溝深,當地經濟收入主要靠草畜產業、勞務輸出,全村481戶1491人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有134戶466人,是固原市深度貧困村。現已脫貧129戶450人,貧困發生率0.9%。目前,中川村還有未脫貧戶6戶,邊緣戶2戶,監測戶6戶,駐村工作隊均做好“一戶一策一檔”,因戶施策,精準施策,進一步提升和鞏固脫貧成效,力爭年底交上一份令人滿意的合格答卷。

駐村書記熊勝躍講述:中川村脫貧故事

三組未脫貧戶劉玉明,一家3口人,老伴60多歲,兒子劉偉為二級肢體殘疾,家裡的收入除了兩人的低保外,全靠劉玉明看護水庫和打零工,人均純收入只能是徘徊在最低脫貧標準上下。天有不測風雲,年前他突然中風導致半身偏癱,使得原本清貧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脫貧道路上一戶也不能少。作為駐村第一書記,熊勝躍一直惦念著劉玉明家。年前劉玉明生病在城裡住院期間,他委託幫扶責任人去醫院看望,多次去家裡查看殘疾兒子生活能否自理。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還未解除時,熊勝躍就在琢磨著怎麼樣促使劉玉明家徹底脫貧,在認真調研、反覆溝通基礎上,他建議,按照應保盡保原則,申請為劉玉明增加1人低保,並申報提高低保檔次,為其兒子劉偉在享受當前每月80元的護理補貼基礎上,申請落實每月100元的生活補貼。見於因病因殘不能種植莊稼、養殖牲畜,改為養殖蜜蜂,種植香菇。劉玉明現在半身偏癱不能看護水庫,改由劉偉看護,雙手殘疾的他完全可以勝任,同時,不能捧著金飯碗要飯,水庫裡要養魚,用以壯大村集體經濟,給看護人和村民分紅。照這樣下去,今年底他的人均純收入超過7000元不成任何問題。熊勝躍的建議,得到了包村領導和村兩委的認同,他聯繫的1000袋香菇菌棒已經擺進了劉玉明閒置的圈棚,蜂箱和魚苗正在對接聯繫中,落實生活補貼的申請已經提交,增加低保名額和調整低保檔次只等本月“民主議政日”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

中川村六組村民楊維忠是脫貧監測戶,家中戶籍3口人,他們夫妻倆帶著一個兒子,實際在一起生活的是4口人, 70多歲的母親事實上一直和他們生活在一起。當年為了獲得移民搬遷名額,他弟弟要求和母親分在一個戶籍上,單身漢的弟弟日子過得也不景氣,母親一直由楊維忠贍養。按照楊維忠的說法,這些年他的命不好,三年內他因車禍和摔跤,兩次把大腿摔折,至今大腿裡做手術留下的鋼板還沒有取出,他打不了工,也做不了農活,經常奔波於城裡妻兒和老家母親之間。妻子在固原市城裡租房住,邊在洗車行洗車打工,邊照顧上初中的兒子,全家的生活重擔壓在她瘦弱的雙肩上。疫情發生後,她打工的洗車行生意少了一半,原來每月工資能拿2000元,現在只能拿1000元。去年下學期,兒子的癲癇病發作更頻繁了,不得不休學治療。

收入低,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手得同時抓。熊勝躍邀請鄉包村領導、黨委書記王正奇,還有村幹部多次走入楊維忠家,面對面協調解決問題,商討鞏固脫貧成效措施。結合本人想發展養殖的意願,熊勝躍建議將產業發展定位為養殖育肥牛,從外縣購置3頭牛政府將一次性補助9000元。同時提議,為楊維忠增設光伏收入公益性崗位,提交村民代表大會討論。看到家門口連條農用車進出的道路都沒有,王正奇書記現場勘察線路,答應新推一條沙石道路,方便出行。

“據科學統計,是否會感染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與一個人的免疫力有很大關係,而多吃香菇可以有效提高人體免疫力!”這是三組建檔立卡戶宋浩強在微信朋友圈的宣傳廣告。俗話說,幹什麼就吆喝什麼,自從在第一書記熊勝躍牽線下,去年底他種了兩棚香菇,成為村裡種菇大戶以後,幹、鮮香菇銷售不錯,有了近3000元收益,他獲得了收益,嚐到了甜頭,成天就開始琢磨銷售推廣,已經在遠近鄉村小有名氣,連鄰縣的人、鄰省的親戚都來學習取經。

要知道,去年底宋浩強還因個人扶貧貸款都逾期還不上而成天愁眉苦臉。如今,他家羊滿圈、香菇滿棚、玉米滿倉,幸福的笑容始終洋溢在臉上。

80後的宋浩強動情地說,前兩年父親病逝,家裡窮,不安於現狀的他,先後購買過農機、興辦過養殖場,因種種原因都投資失敗了,只有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熊勝躍來了後,既幫他協調貸款,又指導他種植香菇,還借錢給他救急,才使他們全家生活看到了希望。熊書記從選擇場地、提供菌棒、指導種植、幫助銷售等環節,一直全程指導、大力幫助,去年下半年已經成功出菇。今年由於疫情防控鮮香菇賣不出去,熊書記指導他把鮮香菇曬乾、烤乾賣,和其他工作隊員一起高於定價購買了22斤,還建議他分成二、三兩重的小包裝賣,比整斤賣效益更高。

有了熊勝躍的支持和指導,宋浩強決心成立香菇種植合作社,在全村推廣種植,建立“公司+農戶+合作社”發展模式,改變全村種養殖產業發展結構,走出強村富民新路子。

三組建檔立卡戶羅敬舉,56歲,原本一家三口人,夫婦倆在家養一群羊、幾頭牛,種幾十畝地,兒子在公路上幹特種工,一家其樂融融,收入很不錯。然而,好景不長,去年冬季,羅敬舉妻子因意外摔跤不治身亡,沒有女人的家庭感覺瞬間坍塌,沒有妻子的照料,羅敬舉連飯都不會做,生活都成問題。

年前,熊勝躍代表單位,帶去米麵油奶看望、慰問家庭遭遇重大變故的父子倆。主動與扶貧部門、保險公司和農村信用社溝通、聯繫,協助處理意外傷害險和“扶貧保”賠償相關事項,目前已經兌付理賠金3萬餘元。發揮羅敬舉養殖特長,指導他今年繼續補欄3頭牛,將享受政府補助資金9000元,已經建議為其申報公益性崗位。熊勝躍將手機號碼留給羅敬舉,交待有大小事需要幫助的隨時打他的電話,為了讓羅敬舉兒子安心返崗返工,他主動與其互相添加微信,便於其隨時瞭解家裡情況。

今年疫情發生後,許多工廠開工晚,全村勞動力出不去,他們駐村工作隊主動承擔起調查、摸底任務,不僅入戶調查村裡常住戶務工意願,還千方百計瞭解移民搬遷戶的勞務需求。當政府組織的勞務輸出通知下發後,熊勝躍帶領工作隊一起入戶宣傳,微信群及時發佈信息,對前期摸底人員重點跟進,力爭把政策宣傳好,把招工條件講解清,動員參加勞務輸出,使其成為提高家庭收入、鞏固脫貧成效重要途徑。

對於移民搬遷戶,熊勝躍並沒有因為其人已走,戶已遷,便“一搬了之”,不管不顧,不聞不問。太維西是原六組的“十三五”移民搬遷戶,全家因為疫情而困在家裡,小兩口正發愁今年不知該去哪裡打工的時候,看到村裡微信群裡發佈的勞務輸出信息,立即趕回村裡打探、瞭解情況,聽了熊勝躍和村幹部詳細介紹後,兩口子一起報名,過兩天將登上去福建務工的包機。

因疫情影響,養殖戶不能及時出欄、補欄。養殖大戶劉天彪、王勤平、王仲平、劉天岐羊群大,羊羔多,不能及時出欄導致費飼料,效益低。而三組建檔立卡脫貧戶羅敬學、盧滿順則因為去年外出打工,今年不想再出去了就在家搞養殖,苦於一時補不上欄。

熊勝躍認為,當前疫情雖有緩解,但絕不可麻痺鬆懈。他和村兩委幹部商量,主動聯繫羊販子入村上門收購,督促村級疫情監測點按照要求量好體溫、進行消毒、登記後放行,不得無故阻攔。結合今年到戶項目摸底,統計好出欄、補欄需求,通過村民易於接受的“快手”APP,加強與甘肅、內蒙古、山東養殖大戶聯繫購買良種。按照相關要求,政府補貼的牛、羊需從外縣購進,與鄰縣畜牧站(所)提前聯繫,做好檢查檢疫準備。

文字:熊勝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