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下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會大概率回落

 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16日電 16日,國新辦就2020年1-2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佈會,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儘管當前價格漲幅比較高,但是從未來發展趨勢看,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回落的趨勢應該說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統計局:下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會大概率回落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徐想 攝)來源:國新辦

  在發佈會上,有記者提問,1、2月份CPI漲幅都在5%左右,央行近期又降準,下一步貨幣政策可能會進一步寬鬆,不知道會不會進一步推高價格水平?

  毛盛勇指出,前2個月價格漲幅比較高的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食品因素。當前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比較高,從構成來看主要是食品價格漲幅比較高,特別是豬肉價格,同比漲幅達到了135.2%,豬肉價格對總體價格的拉動作用接近3.2個百分點,也就是說5.2個百分點裡有3.2個百分點是豬肉的貢獻,所以食品漲幅仍然比較高。二是疫情的影響因素。疫情防控期間,各方面為了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物資運輸等相對來講增加了一些成本。三是翹尾因素的影響。1、2月份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因素影響比較大。儘管漲幅在5%以上,但是扣掉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2月份上漲是1%,比上個月回落了0.5個百分點,繼續保持在比較低的水平。這說明當前整個價格漲幅儘管比較高,但總的來講還是結構性的

  毛盛勇稱,從下階段來看,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繼續擴大這樣一種可能性還比較小一是食品價格因素。去年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從當前看,農業的生產形勢還是不錯的,包括生豬的存欄和出欄環比都在上升,生豬的價格出現了高位回落的趨勢,2月下旬和2月中旬比,生豬價格環比下降了4.6%,3月上旬和2月下旬比,又下降了1.3%。所以,豬肉的價格總體呈現高位回落的趨勢。二是疫情因素。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成效不斷顯現,物資的流通、企業的復工在加快,工業消費品的供給會不斷增加,物資的流通變得更加順暢,這也有利於價格保持相對穩定。三是翹尾因素。從全年整體來看,往後價格的翹尾因素會逐步減弱,特別是到下半年翹尾因素會明顯減弱。所以,從全年來看,居民消費價格繼續大幅上漲的基礎並不存在,居民消費價格總體漲幅應該趨於回落,特別是到下半年價格會有所回落。

  談到貨幣政策。毛盛勇稱,面對疫情衝擊,面對國內外複雜嚴峻的形勢,宏觀政策要加大力度,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註重靈活適度。實施定向降準,引導市場報價利率下行,增加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等舉措,核心目的就是要通過保持市場流動性的合理,引導市場利率或者說市場報價利率下行,更好地支持企業的發展。所以,我們也不會搞大水漫灌,更多是精準的幫扶,從貨幣政策角度來看,不會對價格上行帶來明顯的推動。

  毛盛勇強調,總的來看,儘管當前價格漲幅比較高,但是從未來發展趨勢看,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回落的趨勢應該說是一個大概率事件。(中新經緯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