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報》俱往矣!你們的故事,我們的青春!


《球報》獨家報道:

1988年9月27日,《美報.球刊》(以下統稱《球報》)在遼瀋大地應運而生, 因為遼足節節走高的成績,遼瀋大地的球迷迫切需要一份屬於自己的專業體育 報紙,來全方位報道遼足的近況、報道中國體育的成長。

因為遼寧足球隊已然稱霸中國足壇,遼寧日報社的相關報道成為全國球迷爭相 閱讀的對象。

《球報》俱往矣!你們的故事,我們的青春!


時任遼寧日報總編室編輯楊庭彬作為遼足的跟隊記者曾經獨家發佈了1984年遼足重 組的消息,成為圈內報道遼足消息的權威人士;時年30歲的記者徐宵楊同樣是 遼足的跟隊記者,是最熟悉遼足隊伍情況的媒體人。彼時兩人跟隨遼足去往客 場觀賽時,往往也是其他媒體的採訪對象。

那時廣州的《足球報》、天津的《球迷報》相繼創刊,報刊已經發售,就迅速 為球迷所搶購一空,幾人聚在一起輪流閱讀。此情此景都被楊庭彬與徐宵楊看 在眼中,由此也產生了創辦《球報》的想法。幾經周折之後,借用《美報》的 刊號以副刊的形式讓《球報》(當時稱《美報.球刊》)得以誕生。當時遼寧 日報社把這份報紙當做了試驗田,在一分錢不投入的情況下,看看楊庭彬和徐 宵楊能不能把這份報紙辦下去。

《球報》俱往矣!你們的故事,我們的青春!

原《球報》辦公樓

《美報.球刊》誕生後就立刻將很多有才華的年輕人攏於麾下,並且確立了“ 烈酒衝煙”的辛辣風格。遼大才子王柏荃成為《球報》的首位遼足跟隊記者, 跟隨著遼足稱霸亞俱杯,他的一篇篇激揚青春的文章傳遍大江南北。1989年《 球報》就創造淨利潤3萬元。

此後遼足在1993年的七運會上實現全滿貫,《球報》的影響力再次提升。1994 年中國職業聯賽大幕開啟,往昔如日中天的遼足僅僅兩個賽季後轟然倒地降入 甲B,《球報》推出了一系列入木三分的的評述和解密文章,將遼足降級的臺 前幕後一一呈現。張錦橋、浦家齊、張曉敏、胡欣、白立輝、張亮、金橋等眾 多遼足的跟隊記者都成為知名體育記者。

《球報》俱往矣!你們的故事,我們的青春!

《球報》十週年全家福

1998年和1999年“遼小虎”橫空出世,《球報》的相關報道再次受到熱捧。 2001年“八千足記聚沈城”,以“交真心朋友、寫仗義文章”為口號《球報》 作為東道主為全國的足球媒體同行做了周到的接待,《球報》也躋身到全國三 大體育報刊的行列。

《球報》俱往矣!你們的故事,我們的青春!


時光荏苒,《球報》依然頑強生存,但原先的親密戰友卻已奔走四方。但本次 遼足“病危”之際,《球報》再次將往昔的跟隊記者們聚集起來。由他們再次 執筆共同講述遼足的故事,為廣大球迷奉獻出《球報》珍藏版特刊。

《遼寧足球隊是怎麼來的?--遼寧宏運隊是怎麼沒的?》

敬請關注......

《球報》記者組聯合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