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考驗有的放矢的應對

編者按:舉國上下齊心協力,湖北和武漢疫情防控形勢發生積極向好變化,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初步實現了穩定局勢、扭轉局面的目標。成績來之不易,鞏固好當前的疫情防控成果,不能麻痺大意,不能鬆勁懈怠,唯有再接再厲、善作善成,有始有終,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迎接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全面勝利才能早日到來。

疫情防控,考驗有的放矢的應對

生死時速 畫/李景山

醫療救治工作仍要擺在第一位。截至3月14日24時,全國重症病例有3226例。盡最大努力挽救更多患者生命仍是當務之急、重中之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醫療救治工作擺在第一位,在科學精準救治上下功夫,最大限度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實現目標,要進一步落實“四集中”措施,集中優勢醫療資源和技術力量救治患者,加快推廣應用已經研發和篩選的有效藥物,提升救治水平,要加強醫療防控物資生產、供應、調配,做好出院患者康復醫療工作,要加大對醫療力量薄弱市州的支持力度,發揮高水平專家團隊的作用,探索巡迴診療、遠程會診等有效做法,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多管齊下,加強醫護力量和醫療資源統籌,才能實現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的最優化。

疫情防控,考驗有的放矢的應對

一人獨擋萬戶眠 畫/石民崗

疫情防控要在“防”上下功夫。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重點在“防”。疫情防控進入關鍵階段,念好“防”字訣,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充分發動人民群眾,提高群眾自我服務、自我防護能力,要加強進出人員管理,深入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工作,要保持內防擴散、外防輸出的防控策略,要在做好健康管理、落實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採取“點對點、一站式”的辦法,集中精準輸送務工人員安全返崗,幫助外地滯留在鄂人員安全有序返鄉。只要在“防”上咬緊牙關堅持下去,不放鬆不懈怠,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就能水到渠成。


疫情防控,考驗有的放矢的應對

送上溫暖 畫/趙雪峰

考慮群眾需求要做好各方服務。群眾的需求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湖北和武漢等疫情嚴重地方的群眾自我隔離了這麼長時間,有些情緒宣洩,要理解、寬容、包容,要充分考慮群眾基本生活需求,密切監測市場供需和價格動態,保障米麵糧油、肉禽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供應,要落實因疫情防控在家隔離的孤寡老人、困難兒童、特困人員、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包保聯繫人,加強走訪探視,及時提供必要幫助,要加強對患者及其家屬、病亡者家屬等的心理疏導工作。及時有效滿足群眾的各種需求,民心才會穩。民心穩,社會才會穩。

疫情防控,考驗有的放矢的應對

恪盡職守 畫/楊瑞崧

有序推動復工復產要落實落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加強防控的前提下,採取差異化策略,適時啟動分區分級、分類分時、有條件的復工復產,有針對性地開展援企、穩崗、擴就業等工作,強化“六穩”舉措,統籌抓好春耕生產、農民就業增收等工作,堅決抓好脫貧攻堅各項任務。復工復產不僅關係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全面勝利,還關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的達成。只有有序精準推動復工復產且落實落細,社會運行才能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軌道,實現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既定目標。

疫情防控,考驗有的放矢的應對

亟待修補 畫/劉曉東

完善治理體系要補齊短板弱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既有經驗,也有教訓。我們要放眼長遠,總結經驗教訓,加快補齊治理體系的短板和弱項,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築牢制度防線。只有補短板強弱項,不斷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提升治理能力,著力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和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樹立“全週期管理”意識,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中國才能帶來根本性、全局性、長遠性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