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是那一抹“中國紅”

徐聞縣許姐志願者協會,自2014年7月成立至今,已經有500多個會員了。疫情發生以來,湖北籍旅客在徐聞得到了免費安置,這座溫厚的小城也因此成為全國矚目的“溫暖之城”。1月26日,許程聰作為許姐志願者協會的會長,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帶領志願者們與湖北同胞同吃同住,一起攻堅克難,先後為兩批共164名湖北同胞和10多名從武漢返鄉的徐聞人提供志願貼心服務。

衝鋒在前 共築同心圓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盡己所能幫助別人!志願者們用心、用情、用愛打動了滯留的湖北,打開了他們因受冷遇而緊閉的心門,攜手在徐聞這片紅土地播下了大愛的種子,搭起一架橋樑,讓粵鄂同胞心連心,共築同心圓,為打贏疫情狙擊戰注入了“紅色力量”。

一身紅衣的志願者,給予了在華通酒店健康觀察點的湖北籍同胞一種心靈的慰藉。志願者們提供貼心的服務,為滯留的旅客認真地講解了有關的注意事項,安撫他們緊張的內心,多方籌集物資,暖心為湖北同胞炒上一鍋香辣的辣椒醬。疫情防控工作壓力漸增,人員短缺,一天下來,大家“連軸轉”,卻沒有一個人退縮,也沒有一個人喊累,時刻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許會長的兒子也被母親的善舉所感動,自願加入了這個大家庭。一群平凡的志願者做出了不平凡的壯舉,感動了湖北同胞,也感動了全社會的愛心人士積極地加入其中。“感謝徐聞縣委、縣政府,感謝志願者們把我們當家人一樣照顧我們!徐聞,是我們第二個家!”解除健康觀察的滯留湖北同胞如是說。

匯聚愛心 千里馳援瓜菜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這場戰疫中的志願者們,走出酒店由“服務員”的身份,變為“搬運工”,時刻為湖北輸送一車車新鮮的瓜菜。“疫情不退,我們不退。”他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紅馬甲”的身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徐聞大量正當上市的蔬菜無法外運,徐聞龍塘鎮的菜農瞭解到疫區同胞缺少大量的蔬菜,打電話尋求許姐志願者協會,希望能夠牽線搭橋將瓜菜運到武漢,送給湖北同胞,獻上村民的一份愛心,助力湖北同胞共同抗擊疫情。第一批、第二批……愛心在不斷傳遞,如同一股股暖流,匯聚在一起,徐聞各個村子都踴躍參加到愛心蔬菜的捐贈中來,村幹部、菜農、愛心企業等愛心人士,有錢捐錢、有菜捐菜、有力出力,盡己所能參與其中,採摘園裡果農細心的挑選樣色好的瓜果,村中婦女們細緻地將茄子、小南瓜、辣椒、佛手瓜、筍瓜等打包好,志願者們扛起一袋袋愛心瓜菜搬到車上,愛心如潮水湧動。萬水千山總是情,雖然相隔千里,卻隔離不了愛,送給湖北同胞的不單單是瓜菜,還有的是這一群群樸實的人民深情的愛意,一聲聲“武漢加油!湖北加油!”的口號,響徹雲霄,在這片愛的海洋盪漾,掀起陣陣波紋。截至3月14日,志願者們已經組織13批次242噸愛心蔬菜捐贈給湖北人民。

情暖人間 播撒愛的希望

許姐志願者協會心繫武漢疫情的同時,不忘關心徐聞這片紅土地有需要的人們,一如既往地把愛的種子撒播在徐聞這片熱土上。他們以志願者行動來賡續雷鋒精神,用一步步腳印踐行為民服務的初心,“紅馬甲”的足跡幾乎踏遍了徐聞的角角落落,做了許許多多力所能及的善事:募捐了30多萬,讓地中海患病兒童佔國才小朋友恢復了健康;籌款17萬多元,幫助白血病患兒麥運高完成了手術,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下橋鎮的盲人陳德佳父女生活貧困,無依無靠,積極奔走各方,不僅幫助他們落實了戶口,還為他們籌資建房。在每年的節假日裡,志願者們都會輪流去各個敬老院陪老人們一起吃一頓團圓飯,讓他們切實地感受到這個世界的美好與溫暖。

不管是颳風下雨,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們,都會給徐聞大街小巷的流浪人員送上熱乎乎的飯菜,甘甜的泉水、暖和的被子、衣服,志願者們的身影,如同一道道靚麗的風景。不僅如此,志願者們還在送溫暖活動中,想方設法地瞭解他們的家裡情況,千方百計為流浪者們尋找他們的親人;尋覓一個落腳的港灣,為他們遮風擋雨;舉辦一場場溫馨的生日聚會,給予流浪者親人般的溫暖。這幾年裡,志願者們成功地幫助了七位流浪人員找到了他們的親人。比如:貴州省安龍縣招堤街黃花托組的布依族老人王順美,告別了26年的流浪生活,終於回家與親人們團聚。為流浪徐聞街頭多年的玉蘭姐找到了家,還為她籌資建房,讓她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愛心行動一直在路上,沒有休止符……

非常時期,各方凝心聚力;抗擊疫情,大家攜手同行。在這場疫情狙擊戰中,這支志願者隊伍用行動詮釋了“奉獻、有愛、互助”的雷鋒精神,他們是逆行抗疫路上逆行英雄們的一個個縮影,用自己的溫情為人民的生命安全築起堅實的屏障,用自己的行動書寫著美麗的新華章!(湛江日報 通訊員 林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