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是那一抹“中国红”

徐闻县许姐志愿者协会,自2014年7月成立至今,已经有500多个会员了。疫情发生以来,湖北籍旅客在徐闻得到了免费安置,这座温厚的小城也因此成为全国瞩目的“温暖之城”。1月26日,许程聪作为许姐志愿者协会的会长,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带领志愿者们与湖北同胞同吃同住,一起攻坚克难,先后为两批共164名湖北同胞和10多名从武汉返乡的徐闻人提供志愿贴心服务。

冲锋在前 共筑同心圆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尽己所能帮助别人!志愿者们用心、用情、用爱打动了滞留的湖北,打开了他们因受冷遇而紧闭的心门,携手在徐闻这片红土地播下了大爱的种子,搭起一架桥梁,让粤鄂同胞心连心,共筑同心圆,为打赢疫情狙击战注入了“红色力量”。

一身红衣的志愿者,给予了在华通酒店健康观察点的湖北籍同胞一种心灵的慰藉。志愿者们提供贴心的服务,为滞留的旅客认真地讲解了有关的注意事项,安抚他们紧张的内心,多方筹集物资,暖心为湖北同胞炒上一锅香辣的辣椒酱。疫情防控工作压力渐增,人员短缺,一天下来,大家“连轴转”,却没有一个人退缩,也没有一个人喊累,时刻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许会长的儿子也被母亲的善举所感动,自愿加入了这个大家庭。一群平凡的志愿者做出了不平凡的壮举,感动了湖北同胞,也感动了全社会的爱心人士积极地加入其中。“感谢徐闻县委、县政府,感谢志愿者们把我们当家人一样照顾我们!徐闻,是我们第二个家!”解除健康观察的滞留湖北同胞如是说。

汇聚爱心 千里驰援瓜菜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场战疫中的志愿者们,走出酒店由“服务员”的身份,变为“搬运工”,时刻为湖北输送一车车新鲜的瓜菜。“疫情不退,我们不退。”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红马甲”的身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徐闻大量正当上市的蔬菜无法外运,徐闻龙塘镇的菜农了解到疫区同胞缺少大量的蔬菜,打电话寻求许姐志愿者协会,希望能够牵线搭桥将瓜菜运到武汉,送给湖北同胞,献上村民的一份爱心,助力湖北同胞共同抗击疫情。第一批、第二批……爱心在不断传递,如同一股股暖流,汇聚在一起,徐闻各个村子都踊跃参加到爱心蔬菜的捐赠中来,村干部、菜农、爱心企业等爱心人士,有钱捐钱、有菜捐菜、有力出力,尽己所能参与其中,采摘园里果农细心的挑选样色好的瓜果,村中妇女们细致地将茄子、小南瓜、辣椒、佛手瓜、笋瓜等打包好,志愿者们扛起一袋袋爱心瓜菜搬到车上,爱心如潮水涌动。万水千山总是情,虽然相隔千里,却隔离不了爱,送给湖北同胞的不单单是瓜菜,还有的是这一群群朴实的人民深情的爱意,一声声“武汉加油!湖北加油!”的口号,响彻云霄,在这片爱的海洋荡漾,掀起阵阵波纹。截至3月14日,志愿者们已经组织13批次242吨爱心蔬菜捐赠给湖北人民。

情暖人间 播撒爱的希望

许姐志愿者协会心系武汉疫情的同时,不忘关心徐闻这片红土地有需要的人们,一如既往地把爱的种子撒播在徐闻这片热土上。他们以志愿者行动来赓续雷锋精神,用一步步脚印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红马甲”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徐闻的角角落落,做了许许多多力所能及的善事:募捐了30多万,让地中海患病儿童占国才小朋友恢复了健康;筹款17万多元,帮助白血病患儿麦运高完成了手术,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下桥镇的盲人陈德佳父女生活贫困,无依无靠,积极奔走各方,不仅帮助他们落实了户口,还为他们筹资建房。在每年的节假日里,志愿者们都会轮流去各个敬老院陪老人们一起吃一顿团圆饭,让他们切实地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与温暖。

不管是刮风下雨,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都会给徐闻大街小巷的流浪人员送上热乎乎的饭菜,甘甜的泉水、暖和的被子、衣服,志愿者们的身影,如同一道道靓丽的风景。不仅如此,志愿者们还在送温暖活动中,想方设法地了解他们的家里情况,千方百计为流浪者们寻找他们的亲人;寻觅一个落脚的港湾,为他们遮风挡雨;举办一场场温馨的生日聚会,给予流浪者亲人般的温暖。这几年里,志愿者们成功地帮助了七位流浪人员找到了他们的亲人。比如:贵州省安龙县招堤街黄花托组的布依族老人王顺美,告别了26年的流浪生活,终于回家与亲人们团聚。为流浪徐闻街头多年的玉兰姐找到了家,还为她筹资建房,让她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爱心行动一直在路上,没有休止符……

非常时期,各方凝心聚力;抗击疫情,大家携手同行。在这场疫情狙击战中,这支志愿者队伍用行动诠释了“奉献、有爱、互助”的雷锋精神,他们是逆行抗疫路上逆行英雄们的一个个缩影,用自己的温情为人民的生命安全筑起坚实的屏障,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美丽的新华章!(湛江日报 通讯员 林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