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提前出“王炸”,全球空頭齊喊不怕我們還有“4個2”!鹿死誰手?

金融投資報記者 林珂


上週全球掀起熔斷潮,多國股市出現大幅下挫。雖然美國降息,並將重啟量化寬鬆政策,但期指仍出現熔斷。在全球暴跌背景下,A股韌性凸顯,但波動還是在明顯加劇。


週一滬指高開震盪,午後開始一路震盪殺跌,2800點整數關口被擊穿,本輪調整新低亦被刷新,收盤報2789.25點,大跌3.4%,成交3756億元;深成指表現則明顯弱於滬指,午後跳水更加劇烈,半年線被跌破,收盤報10253.28點,跌5.34%,成交額5877億元;;創業板指盤中跌幅一度超過6%,收盤報1910.77點,跌5.90%。


美聯儲提前出“王炸”,全球空頭齊喊不怕我們還有“4個2”!鹿死誰手?

據Wind資訊


隨著大盤大幅下挫,僅有土地流轉、抗流感等為數不多的板塊逆勢反彈,但反彈幅度均較小。其餘絕大部分板塊則出現回調,其中電信運營、消費電子、證券、物聯網等板塊則出現大幅下挫,板塊跌幅均超過6%。個股則出現普跌跡象,47股漲停,跌停個股則高達144只,數量大幅增加。此外超過400股跌幅超過8%,資金拋售力度已開始明顯加大。


雖然中長期來看業內人認為A股向好態勢不變,但就短期來看,外圍市場存在逐步不確定因素,隨著波動的加劇,市場震盪還將繼續。


1


美聯儲降息至0利率+量化寬鬆

美股期指率先熔斷原因為何?


美股來看,在經歷短線暴跌後,美國當地時間3月15日,美聯儲將聯邦基準利率降至0.00%-0.25%的水平,進入“零利率時代”,同時宣佈將重啟量化寬鬆政策。美聯儲表示,在接下來的數月將推出7000億美元的大規模量化寬鬆計劃,以應對新冠疫情對經濟的影響。


在不少觀點看來,一天內降息100個基點加量化寬鬆,且距離上一次美聯儲緊急降息僅過去14天,算是美聯儲史上力度最大的“放水”行動,然而就結果方面,似乎並不算十分理想。


截止發稿,美股道瓊斯指數期貨和標普500指數期貨雙雙大幅下跌,盤中再次熔斷。而在上週,美股股指期貨因暴跌或暴漲已經數次觸發交易限制,出現熔斷。


因此也有不少投資者關注,對於美國推出刺激政策後,為何市場情緒仍持續低迷?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美聯儲再度大幅降息還帶來恐慌,無謂消耗政策空間,美聯儲後續政策空間可能有限;其次,有機構預計美國經濟將在今年上半年陷入衰退。受新冠疫情影響,預計美國2020年全年GDP增速僅為0.4%,並且將美國第一季度GDP增速預期從0.7%下調至0,而第二季度經濟將萎縮5%;最後,據美國國家及地方衛生機構、政府以及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數據顯示,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2816例,死亡病例累計58例。疫情並未出現好轉態勢。


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甚至認為,美聯儲此次降息是“飲鴆止渴”:美國面臨股市泡沫、債務槓桿、金融機構風險、社會撕裂四大危機。歐洲、亞洲等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從金融週期的角度,這是一次總清算,該來的遲早會來。正確的應對方式是儘快控制疫情,以短期代價換取長期勝利,然後以財政政策為主、貨幣政策為輔來穩增長。


美聯儲提前出“王炸”,全球空頭齊喊不怕我們還有“4個2”!鹿死誰手?


時間再往前看,3月9日,美股暴跌,標普500指數觸發第一層熔斷機制,這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股首次熔斷。僅僅過了2天,3月12日美股開盤不久三大股指便集體跌破7%,觸發熔斷機制,這是美股一週以來第二次熔斷,史上第三次熔斷。據不完全統計,就是同一天內,有超過10個國家的股市發生熔斷。


2


多個地區、國家宣佈降息

中國央行定向降準5500億


在美聯儲降息之後,多個地區、國家也宣佈了降息。


中國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宣佈,基本利率根據預設公式下調至0.86釐,即時生效。中國澳門金管局稱,自2020年3月16日起,基本利率下調64個基點至0.86%。


新西蘭聯儲提前舉行緊急會議,降息75個基點並考慮大規模購債。該聯儲主席奧爾表示,聯儲目前沒有考慮負利率,最有效的工具是大規模購買資產。此外,新西蘭聯儲將銀行增加資本的時間推遲12個月至2021年7月。


韓國央行也在16日下午宣佈,將降息50個基點至0.75%。


此外,日本央行也在16日舉行緊急政策會議,代替原定於3月18日-19日召開的政策會議。隨後日本央行宣佈維持基準利率在-0.1%不變,將採取額外寬鬆措施,且必要時出臺更多寬鬆措施。


美聯儲提前出“王炸”,全球空頭齊喊不怕我們還有“4個2”!鹿死誰手?

據Wind資訊


而根據報道,接下來還有澳大利亞政府表示在考慮更多經濟刺激手段;澳洲聯儲稱將在週四宣佈進一步的政策措施;泰國央行將按計劃在3月25日舉行利率政策會議;菲律賓央行行長稱降息25個基點“基本成定局”;阿聯酋央行行長稱將在利率行動上追隨美聯儲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央行並沒有跟進降息。中國央行也按計劃於16日實施定向降準,共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


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3月15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會上提及,人民銀行將繼續推進LPR改革,完善LPR的傳導機制,繼續釋放改革促進降低貸款實際利率的潛力。同時,引導銀行體系適當向實體經濟讓利,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激發微觀主體活力,暢通經濟金融的良性循環。


國金證券認為,當前全球央行降息的背景下,特別是美國降息,我國貨幣政策降息的空間實際上是有所擴大的。但從內部來看,我國還存在一系列結構性問題,這是制約降息空間的重要方面。在本次降准以後,預計今年再降準2次。


華泰證券則表示,相較而言,歐、日政策空間受限,依靠自身調節可能無法完全對沖需求下滑;美國的貨幣和財政政策都有一定空間,實體經濟穩健性較強,但需要警惕金融系統的潛在脆弱性;中國政策空間和彈性相對充足,但要把握好逆週期調控的力度和節奏。


3


券商熱評A股配置價值

能否再成“避風港”?


雖然A股再度出現大幅下挫,但券商們仍看好A股中長期價值。


國信證券就表示,短期內,海外市場的波動對A股同樣帶來了一定的干擾。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各國股市之間存在一定的聯動。海外市場的大幅下挫也打斷了春節以來A股市場的反彈行情,但擾動之下,A股更多的是彰顯出了在全球暴跌中的配置價值。


平安證券認為,我國央行決定於3月16日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助力緩解中小企業的資金斷裂風險,並給予A股市場信心以及流動性支撐,我們認為後續寬鬆政策落地值得期待;2020年以來新發偏股型基金已共計2932億份,而2019年全年僅為4765億份,佈局資金也同樣值得期待。另一方面,從風險敞口來看,我國的疫情防控較早、國內基本面更為穩健以及國內政策工具更為充足。武漢作為重點疫區防控取得重大進展,國內對輸入性疫情的防控升級,經濟復工隔離期漸近尾聲,隔離期後消費迎來修復。當前A股市場估值處於較低區間內,大盤估值處於30%-40%的歷史分位,創業板也從高點回調至66%的分位區間。綜合來看,A股市場的避風港特徵顯著。


全球疫情風險尚未釋放完畢,A股可能還將延續一段時間的震盪行情,投資者仍應謹慎應對市場波動。不過中航證券也表示,著眼中長期走勢,不應過於悲觀。預計未來一旦全球形勢出現明顯緩和,A股有望領先於全球其他主要市場,率先走出震盪格局,啟動新一輪上升行情。


就短期來看,在外圍市場影響,以及國內資金拋售意願有所加強背景下,A股震盪還將繼續。


巨豐財經表示,在當前全球寬鬆以及自身估值優勢下,並沒有走壞的跡象。因此,當前國內市場仍是資金相對理想的去處。相對來說,指數此前3074點開始,當前已經處於調整之中,所以,這裡更傾向於階段調整即將到位;此外,利好不漲反跌打擊市場信心。正常來講,上週五央行降準,這個雖然有預期,但是它和歐美等央行一道,具備一定的協同效應,對市場的利好提振也是不言而喻的。而美國的量化寬鬆,實際上對市場也是有間接的正向刺激的。但是市場往往如此,歷史上降準漲跌參半,但如此高開大跌還是不多見的,這對市場信心的打擊是嚴重的,很容易造成恐慌。


整體來看,巨豐財經認為,在寬鬆趨勢以及自身估值優勢下,當前依舊堅持A股的價值投資機會。經歷了連續的整理之後,指數短期有望逐步見階段底。


從技術面來看,源達投顧分析指出,滬指週一處於平臺盤整階段,同級別MACD指標綠柱拉長,KDJ指標開口向下發散。60分鐘走出縮量陰線,同級別MACD指標綠柱拉長,KDJ指標向下死叉,30、15分鐘MACD指標出現綠柱,短期有調整預期。預計短期指數或將延續震盪走勢。


總體而言,指數週一小幅高開後震盪回落,整體來看依然維持在平臺盤整的走勢,但是大週期上仍是上升趨勢中。午後在科創板利空影響下創業板較弱勢,科技股殺跌,且目前國外疫情仍在爆發中,一些突發的新聞或者消息面容易導致盤面出現劇烈波動。所以當下在操作上不必過於激進,風險仍值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