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狂歡! 美聯儲12年來首次祭出金融危機時“王炸”


全球市場狂歡! 美聯儲12年來首次祭出金融危機時“王炸”

  在週日緊急降息100個基點+7000億美元量化寬鬆(QE)的“組合拳”,以及週二紐約聯儲的再加碼投放5000億美元流動性未能快速奏效後,美東時間本週二(3月18日)上午,美聯儲再度祭出“王炸”:市場呼聲最高的商業票據融資工具(下稱CPFF)終於落地,為美聯儲在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動用該工具。美國財政部當天也發表聲明表示,支持美聯儲的這項舉措,並認為美聯儲有必要採取這項措施,防止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陷入嚴重混亂。

  美聯儲宣佈動用CPFF後,美股三大指數迅速拉昇,道指一度大漲近1200點、標普500一度大漲近7%,但隨後均回吐一半漲幅。歐股主要股指全線收漲:英國富時100收漲2.79%、法國CAC40收漲2.84%、德國DAX30收漲2.25%、歐洲斯托克50指數收漲3.96%……

  恐慌指數一度暴跌14.6%至70.44,不過隨後迅速反彈。WTI原油迅速拉昇後回吐日內漲幅,跌破28美元/桶關口。

  美聯儲史上第二次繞過銀行直接向企業放貸

  路透社報道中稱,美聯儲動用CPFF,主要原因是因為近期新冠病毒疫情導致市場對流動性緊縮的擔憂有所加劇,而該工具將直接向企業和家庭提供信貸。商業票據市場是一個重要的無擔保短期融資市場,公司通常將未來的應付賬款或庫存質押為現金,並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償還。近期,由於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擔心因新冠病毒疫情遭受業務中斷的公司可能無法償債,市場一直處於壓力之下。

  美聯儲週二表示將緊急動用上述權利,直接從銀行和大公司購買商業票據,併發放短期現金作為回報,從而支撐市場。CPFF被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視為美聯儲可以將資金直接注入小企業手中的關鍵工具,而這些小企業僱傭了美國約一半的勞動力。

  儘管美聯儲週日已經採取了緊急降息+QE的方式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但投資者仍擔心各大銀行仍不願將這些現金轉移到實體經濟業務中。美聯儲週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通過確保市場的平穩運行(尤其是在緊張時期),美聯儲正在提供信貸,從而支持整個美國經濟中的家庭、企業和就業。”

  美聯儲的CPFF將從信用評級較高的公司購買三個月期債券,從而幫助這些公司留住員工,並在消費者支出可能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幫助企業緩衝運營成本。這項安排將通過紐約聯儲來進行,美國財政部將為美聯儲的CPFF操作提供100億美元的信用支持。這些資金將來自財政部的外匯穩定基金,除非延期,商業票據融資機制將於2021年3月17日終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美聯儲CPFF最初建立於金融危機最嚴重的2008年10月。當時美聯儲宣佈大量購買企業短期無擔保商業票據,這意味著自“大蕭條”以來,美聯儲首次繞過銀行,直接向美國企業放貸。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美聯儲通過CPFF購買了總計7380億美元的商業票據。


全球市場狂歡! 美聯儲12年來首次祭出金融危機時“王炸”

  業內:我們需要美聯儲這樣的試驗

  其實,美國企業一直在尋求利用商業票據市場來彌補短期資金缺口,而貨幣市場共同基金(MMF)則一直試圖在次級商業票據市場上籌集現金。如果無法進入商業票據市場,公司可能會向銀行求助,以利用其信貸額度,從而可能給貸方帶來更大的壓力。這其中的後果可能比較嚴重——按照摩根大通的計算,全球“美元荒”數量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已經翻了一番,截至目前為12萬億美元,約佔美國GDP的60%。

  金融博客“零對沖”評論稱,壞消息是,美聯儲推出這種“雷曼式劇本”的CPFF,表明美國現在正面臨著系統性風險,其中還包括銀行和公司,而這種風險之前並不存在。這也導致市場在短暫做出上漲反應後,可能加劇下跌,市場還需要觀察美聯儲還剩下什麼其他彈藥。如果仍不能解決問題,市場到時就會像3個月前耶倫暗示的那樣,最終不得不直接購買股票和ETF。另據投行高盛的測量方法,美股的流動性已經來到了金融危機以來最糟糕的時候。

  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擔任美聯儲風險信貸總監、現美國蒙莫斯大學經濟學教授裡克·羅伯茨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商業票據仍是(企業和家庭)籌集短期資金的關鍵方法,美聯儲隨時準備在某些情況下購買商業票據,從而防止信貸市場流動性緊縮。不過,就這一點來講,CPFF的重啟更多是象徵性的,而不是在真正意義上有助於緩解流動性。”

  “一旦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CPFF可能被證明是暫時有用的工具。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制定者當然可以向市場傳遞這些信號,但財政政策卻可以通過其他政策對市場產生更直接的影響,例如發行非常長期的國債,例如50~75年美債。”羅伯茨向記者補充道。

  花旗集團前全球外匯總監、深數宏觀聯合創始人兼CEO傑弗瑞·楊(Jeffrey Young)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我看來,現在美聯儲為了緩解市場所做的幾乎所有事情,都是積極的。雖然美聯儲推出的貨幣政策不能解決新冠疫情帶來的所有問題,但我們需要的是美聯儲這樣的試驗。伯南克在金融危機時就是這麼做的,他當時也承認他不知道什麼政策會奏效。但一般來說,在危機中嘗試這些貨幣政策的成本都很低。”

  延伸閱讀

  當地時間3月17日,美聯儲根據《聯邦儲備法》第13條第3款賦予的權利,先後啟動商業票據融資便利機制(CPFF)和一級交易商信貸機制(PDCF),二者均創設於2008年。

  第13條第3款是怎麼來的?美聯儲有過哪些實踐?

  《聯邦儲備法》第13條第3款授權美聯儲可以在“異常和緊急情況下”(In unusual and exigent circumstances)為銀行實體以外的任何實體提供貸款,其中包括個人、合夥企業和公司等,即任何一個具有良好信譽的個人或實體。

  因為大蕭條期間數千家銀行倒閉,擠兌現象嚴重。1932年,美國國會在《聯邦儲備法》中增加第13條第3款,這一條款授權美聯儲在面對“異常和緊急情況”下,可向任何個人、合夥企業或機構發放貸款,但必須有5個(或以上)或全體美聯儲理事會成員表決同意。

  從1932年到1936年,美聯儲根據這一條款發放了123條貸款,最大一筆金額是30萬美元,發放給了一家打字機制造商,另一筆25萬美元的貸款發放給了一個種植蔬菜的農場主。此後美聯儲再也沒有動用過這個權力,直到2008年。

  這一條款也充分體現了“白芝浩原則”——賦予美聯儲最後貸款人的權利:在恐慌的時期,只要銀行和金融機構有優質安全的抵押品,央行就應該放款。但是,另一方面,央行也需要對這種臨時應急性的放款徵收一個比較高的懲罰性利率,以證明銀行和金融機構是真的需要現金,防止沒有借款需求的機構搭便車。

  而在次貸危機中,美聯儲5次啟動該條款,其中最有名的操作是救助“大而不能倒”的貝爾斯登和美國國際集團(AIG)。

  2008年3月11日,美聯儲根據“《聯邦儲備法》第13條第3款”賦予的權利創設了“短期證券借貸機制”(TSLF)。

  由於上次動用該條款是62年前,這一條款也鮮為人知,美聯儲沒有明確提到這是“緊急情況”,也沒有明確提到動用這一條款所賦予的美聯儲的權利,因為擔心會加重恐慌。但這顯示出美聯儲願意貸款給非銀行類金融機構,對於促進信貸流動和促進金融市場平穩運行至關重要。當天,道瓊斯指數上漲417點。

  為了救助“大而不能倒”的貝爾斯登,美聯儲理事會於2008年3月23日宣佈了“異常和緊急情況”,批准了以貝爾斯登300億美元資產為擔保的貸款,通過摩根大通向貝爾斯登提供應急資金,以緩解貝爾斯登的流動性短缺危機。這是自大蕭條以來,美聯儲再度向非商業銀行類金融機構提供應急資金。

  此外,還批准設立了新型借貸工具,即“一級交易商信貸機制”,根據這個工具,一級交易商可以像商業銀行一樣向美聯儲借款,擔保品的範圍超過此前的“短期證券借貸機制”。

  2008年10月,雷曼兄弟倒閉前後,商業票據市場大量貸款無法得到清償,市場參與者只願意買超短期票據。因為銀行惜貸極其嚴重,貼現窗口也發揮不了作用,需要採取較為直接的手段支撐商業票據市場。於是2008年10月末,美聯儲動用《聯邦儲備法》第13條第3款,設立了“商業票據融資便利”(CFPP)的新工具。美聯儲設定,商業票據融資便利機制只能購買信用評級最高的商業票據。其次,要求想要把票據賣給這個機制的公司先支付一筆費用,並將利率設定到一個足夠高的水平,從而使這些公司在市場形勢恢復正常時自願退出這個機制,回到普通市場上去融資,且為單一公司出售商業票據的金額設定了上限。

  11月25日,美聯儲再次動用根據“《聯邦儲備法》第13條第3款”賦予的權利,宣佈推出“定期資產擔保證券貸款機制”。根據這個機制,給購買期限最多為5年、有資產擔保的3A評級證券的投資者發放貸款,資產擔保內容有信用卡貸款、就學貸款、汽車貸款、商業抵押貸款和中小企業管理局擔保的貸款。

  同年11月,為了救助美國國際集團(AIG),美聯儲再次動用權限,批准紐約聯儲設立了兩個新的法律實體,美聯儲總共注入60億美元資金購買AIG的不良資產。

  到2010年2月,緊急貸款機制逐步取消,僅保留了定期資產擔保證券貸款機制。該機制總共放出710億美元,支持了近300萬筆汽車貸款,100多萬筆學生貸款,近90萬筆小企業貸款,15萬筆企業和數百萬比信用卡貸款。

  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後來評級稱,這些計劃沒有救助貝爾斯登和AIG那麼出名,但在遏制金融恐慌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防止金融體系陷入停滯,促進信貸的正常流通。不僅每一分錢都收了回來,還獲得了數百億美元的盈利。

  2009年《多德-弗蘭克法案》提出“有序清算制度”,該制度規定如果一家大型金融機構瀕臨破產,那麼財長在徵詢總統意見,並取得美聯儲理事會與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理事會的許可之後,可以將該金融機構轉交給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如果認可該機構就會接管。這一制度得到落實後,美聯儲再也無權動用《聯邦儲備法》第13條第3款去單獨救助個別金融機構,只能動用該條款設立緊急貸款機制,且必須先徵求財長同意。

  聲明:易昇證券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