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零利率”救市,全球“戰略相持”中A股有望先突圍

上週全球股市開啟“熔斷模式”,歐美日等長牛多年的發達經濟體股市均出現大幅下跌,過去十多年表現穩定的美股出現動輒超過1000點甚至2000點的日內波動,連89歲的“股神”巴菲特也坦言這種走勢“是第一次遇到”。在疫情擴大導致股市重挫、經濟活動可能急凍的大背景下,全球主要經濟體開展了一系列救市措施,特別是降準、降息為代表的“雙降”,美聯儲更一口氣推出“零利率”和7000億美元的量化寬鬆政策,而中國也在上週末加入了降準的行列,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雖然防治疫情“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也是萬萬不能的”,貨幣寬鬆政策對於全球股市的流動性改善還是有一定程度的作用。儘管目前歐美等地的疫情還沒有完全得到控制,但參照“中國經驗”,方法總比困難多,全球股市未來可望進入逐步企穩的“戰略相持階段”。而提前經受考驗、逐步走出疫情陰影,同時還擁有強大政策儲備的A股,則有望在這波調整結束後率先突圍。

何謂“戰略相持階段”?指的是股市大跌之後,在相當程度上充分反映了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振幅逐步縮小,等待疫情基本結束之後重啟升勢,多頭進入“戰略反攻階段”。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歐美等地的疫情防控還比較嚴峻,這在很大程度上和這些地方此前重視程度不高有關,而目前一系列防疫措施正在加碼實施中,其中也包括中國援外輸出“中國經驗”。筆者認為,隨著全球各國認識到疫情的嚴峻,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以人類的智慧必定能夠逐步戰勝病魔,而中國的防治經驗在相當程度上提供了重要的借鑑。因此,長期來看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是一次性的。而最近歐美股市的大跌,本質上是對疫情恐慌的一次情緒性宣洩,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清洗了這些國家股市過去十年所累積的資產泡沫。特別是在二月中旬之前,歐美股市維持高位震盪,並未反映對疫情的衝擊,而上週的大跌則有“矯枉過正”之嫌,在利好政策出手之後,提前反映利空的股市將會逐步止跌企穩。

當然,歐美股市的這個“戰略相持階段”並不意味著馬上就能連續大漲,隨著疫情的反覆、經濟數據的發佈不可避免還會有多空拉鋸,“以時間換空間”或是大概率事件。儘管上週五美股尾盤急拉千點,全天漲幅超過9%,但影響這些國家股市的疫情因素仍然還在,市場情緒仍有如驚弓之鳥,本週一美聯儲降息之後,道瓊斯指數盤前期貨反而大幅下跌,正反映了市場的脆弱和敏感。此外,和A股過去數年的充分調整不同,歐美股市大多數仍處於最近10年的高位區,估值也尚未回到歷史低位區,因此短線反彈之後仍有再度壓回的可能。筆者認為,歐美股市這個戰略相持階段仍將持續一段時間,類似上週的大漲大跌很難構築真正的底部。如果未來美股道瓊斯指數的振幅能明顯收斂,日波動縮小到150點左右,同時一段時間內陽線明顯多於陰線,則“戰略相持階段”的波段低點有望探明。同時,美聯儲進一步的貨幣寬鬆政策、嚴重超跌的國際油價能夠止跌企穩,也是重要的觀察指標。如果這些市場信號陸續出現,美股的階段性底部得到確認,境外股市對A股的影響就會逐漸減弱。

而對於A股來說,在上週全球股市的風雲變色當中,表現相對抗跌,並多次展現出力挽狂瀾的氣勢,展現了良好的韌性。雖然外資風向標陸港通北向資金出現淨流出,但如果考慮到境外股市大跌導致外資機構被動減倉A股的需求,實際上淨流出的金額尚在可控範圍內。未來如果歐美股市逐步企穩,外資被動減持的需求降低,再度出現持續淨流入也是可預期的事件。

和歐美股市不同,A股的“戰略相持階段”來得更早,從去年四月份見頂之後上證指數的箱體震盪,就是這個“戰略相持階段”的體現,經歷了多重利空考驗的淬鍊,A股有望率先突圍,從“戰略相持”走向“戰略反攻”,成為全球股市的領漲者。這樣的走勢並非沒有先例,2008年上證指數就比美股提前了四個多月見底上升,而此次A股在調整充分的低估值區域率先突圍,底氣更足,成功的機會也更大。特別是相比歐美各國,中國的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都還有較大的調節空間,“政策牌”儲備充足,將是震懾空頭髮威的重磅武器。

筆者認為,A股特別是上證指數近期的走勢,和2013年下半年到2014年上半年的震盪築底有許多相似之處。當時上證指數在2013年6月份探底1849點之後,經過長達一年的箱體震盪、夯實底部最終噴薄而出,出現牛市主升浪。在這個震盪築底階段的末期,也就是最後半年的時間裡,上證指數出現波幅明顯收斂的三角形形態,同時日K線三連陽以上多次出現,顯示多頭逐漸掌握主動權,突破時機日益成熟。而目前A股經受的考驗比當年更多,由此形成的底部也更紮實。上證指數歷經境內外利空考驗之後,未來已經沒有太多可以阻擋多頭突破向上的腳步。緊握手中的低位優質籌碼,等待A股率先突圍那一刻的到來,或許是下一輪A股乃至全球大贏家的最佳選擇。

圖1:上證指數日線圖(2013.06-2014.07)

(注: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刊社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