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衝擊波預計4月抵達!主要涉及六個行業,其中房地產領域最可能成為涉疫訴訟高發區,看看如何應對?

受疫情影響租房合同無法履行,可以免責嗎?未如期復工的建設工程延期交付要不要付違約金?因疫情被隔離、治療、觀察、滯留引發的勞動爭議怎麼解決?“不可抗力”如何界定?訴訟期能否順延?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全國各地加快復工復產進度。《瞭望》新聞週刊記者接到一些地方基層法院反映,與疫情相關的房地產、金融、養殖、餐飲等領域糾紛訴訟案件出現短期內暴增跡象,疫情期間暫時被抑制的常規案件收案數量也即將迎來反彈。雙重因素交織,易產生疫後訴訟“衝擊波”,需提前化解。

訴訟衝擊波預計4月抵達!主要涉及六個行業,其中房地產領域最可能成為涉疫訴訟高發區,看看如何應對?

“衝擊波”可能於4月抵達

  在疫情防控形勢最為嚴峻的2月份,安徽省三級法院已陸續收到涉疫訴訟。其中,租賃合同糾紛數量最多,達216件,其次為建築承包合同151件和勞動爭議糾紛94件。一些基層法官認為,疫情結束後涉疫訴訟可能暴增,民商事審判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突出,主要涉及房地產、金融、養殖、餐飲、交通、旅遊等六個行業。其中,房地產領域最可能成為涉疫訴訟高發區。

  “房地產業鏈條長。上游環節的原材料結付,建築環節的工資欠付、討薪,資金環節的金融貸款,租賃環節的合同糾紛,都可能形成大量訴訟。”安徽省高院立案一庭庭長汪暉對本刊記者說。安徽省高院民四庭庭長牛富文預計,此類糾紛高峰期將在4月出現。

  蕪湖市中院經調研預判,除房地產糾紛外,涉疫民商事案件還將集中在以下方面:個人因疫情隔離、治療以及企業因疫情停工停產引發的勞動爭議;受疫情影響產生的旅遊、餐飲、住宿、物流等服務合同糾紛;受疫情影響難以正常履行的買賣、租賃、承攬等合同糾紛;企業受疫情影響引發的各類金融借款糾紛,等等。

  與此同時,常規案件數量也將反彈。來自安徽省高院的數據顯示,2019年安徽省三級法院平均每天立案約2000件,今年2月3~29日平均每天立案不足300件,數量大幅下降。“這並不等於糾紛量下降了,而是延遲至疫情後期釋放,很可能導致立案積壓。”汪暉說。

  記者在一些基層法院瞭解到,疫情後的訴訟高峰已出現苗頭。“目前已預約登記了三四百件系列案,其中物業糾紛、信用卡、信貸類系列案件往往內含幾十、上百件甚至數百件單個案件。”合肥市廬陽區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薛智勇說,當事人短期內受疫情影響沒來現場立案,疫情結束後常規案件將與涉疫訴訟高峰疊加,加大基層法院辦案壓力。


把握時度效需上級指導

  房地產、金融、養殖、餐飲、交通、旅遊等涉疫訴訟重點波及的六個行業,相關利益人群數量龐大、社會影響面廣,且在全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涉疫案件具有特殊性,必須精準把握案件處理的時度效,保障疫後社會平穩運行。

  特別是,訴訟案件審理中要把握好“度”。比如,西部一彩燈企業承攬了外地元宵燈展,但受疫情影響在元宵節前難以復工並按約定完成燈組製作安裝,外地元宵節燈展也因疫情影響難以舉辦,雙方就燈組製作款支付產生爭議。

  安徽省高院民二庭庭長鬍曉輝表示,應確保各地涉疫案件在審判尺度上的統一性,防止不同地區法官因對特殊時期法律政策把握不一,出現同案不同判現象。

  疫情期間,一些法律問題在網上引發熱議。比如在停工期間,因原材料價格波動導致工程造價增加,成本該由甲方承擔還是乙方承擔?抗疫形勢變更的時間怎麼界定、如何把握?如何確認合同履行情況?

  “涉疫案件是非常態案件,新情況新問題較多。基層法院急需上級法院的審判指導,社會層面對司法裁判、評價和規則的指引需求也非常迫切。”蕪湖市中院民二庭庭長文勇說。

  涉疫訴訟對法官辦案的“時”與“效”要求很高。牛富文說,此次疫情影響的企業和相關利益人群數量龐大。比如開發商因疫情延期交房,購房者可能提起訴訟要求賠償。一個案件的宣判,就有可能引發成百上千購房者的跟進訴訟。

  安徽省高院法官表示,涉疫訴訟案件的當事人大多在疫情中利益受損嚴重,如果案件久拖不決,將給當事人造成更大損失。這考驗基層法官的辦案效率和質量。“當事人因疫情引發的心理變化,也將加大審判推進難度。”文勇說。


權威解釋提前化解

  面對即將到來的疫後訴訟“衝擊波”,儘量縮減波紋盪漾範圍,減輕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震盪,應對行動需即刻開啟。

  安徽省高院院長董開軍介紹,目前安徽法院系統已迅速動員,採取線上加強“雲審判、雲調解、雲釋疑”,線下統一全省法院對涉疫案件的審判尺度、提前增加案件調解力量、制定案件上報制度等措施,提前應對立案高峰。

  “採用網上開庭方式審理前,我們會收集梳理各方當事人新提供的證據材料,組織證據交換,充分保證各方當事人的舉證和質證權利”。安徽省高院民二庭員額法官方慧說,“雲審判”有效維護了當事人合法權益,也提前分流了疫情後的訴訟壓力。

  “加大調解力度,可以避免訴訟成為糾紛化解‘獨木橋’。”汪暉介紹,安徽建立起一支518名包括院長、聯絡人員在內的“網上立案網上調解”隊伍,確保網上調解專人負責。組建法官、技術人員、庭長在線微信工作群,對網上立案網上調解工作一日一報、一週一評,每天公佈,及時指導在線訴訟調解。同時,統籌推進網上立案和網上調解,只要當事人同意,糾紛就可以導入在線調解平臺,讓當事人不用出門就能維護訴權,解決糾紛。

  摸清底數,是高效應對的前提。安徽高院在全省建立了涉疫訴訟案件上報制度,對基層法官開展緊急業務培訓。“心中有數,判案不慌。”合肥市中院民二庭庭長王麗說,目前法院工作人員正在迅速補課、增強本領,梳理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在線上向企業發出“預警”並答疑解惑。

  統一標尺,可以防止進退失據。安徽省高院2月25日印發《涉新冠肺炎疫情房地產糾紛案件審判指引》,在全省範圍內,對疫情期間出現的工程延期、成本變動、租金減免、逾期交房、逾期交款等十個疑難問題,統一審判尺度。

  “這對後期審判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引性。”蕪湖市中院民四庭庭長朱訓明形容,這就像給法官們及時配發了統一刻度的尺子,在實現類案同判的同時,也讓當事人在起訴時就保持合理預期。

  據記者瞭解,廣東、廣西、上海、山東等地高院也已於近期下發指引性文件或公開回應,規範涉疫訴訟審理。在採訪中,不少基層法官提出建議,應儘快從更高層面出臺權威司法解釋,統一裁判指導思想和尺度,釋放傾向性信號,指導訴訟實踐,提前消解疫後訴訟“衝擊波”負面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