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關注別人月薪多少了,相比之下,你更應該關注這3點


別再關注別人月薪多少了,相比之下,你更應該關注這3點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很多人現在見面剛聊幾句,就直接問別人:“你是做什麼的?你一個月能賺多少錢?”

尤其是在網上,類似“畢業十年後的你,現在年薪多少”“出生於1995年的人,你們現在月薪多少?年薪多少?”的問題更是常見。

似乎對於現代的職場人來說,沒有月薪過萬,沒有年薪百萬,都不好意思出門在外面跟別人聊天。但根據權威數據來看,全國至少有80%左右的人都沒有月薪過萬,這個數據雖然很扎心,但就是真實情況。

別再關注別人月薪多少了,相比之下,你更應該關注這3點

一、你以為的高收入,很可能只是假象

可能在知乎上看多了帖子的人都知道有一個說法叫做“知乎體”。

何為知乎體?

簡單來說就是在知乎上有這麼一群人在回答問題前,都會把自己的逼格先提高几個層次。比如有人在知乎上提問“想知道你們是如何賺到人生的第一個百萬的?”

然後下面就會有這麼一群高逼格的人出來回答:

比如有人會說“剛從美國坐飛機到北京了,一下飛機我就看到題主這個問題了,我來說說我的真實經歷......”

還有“我今年23歲,沒有讀過什麼書,很早就出來打拼了,現在靠自己一年可以賺一百多萬吧,給爸媽在城裡面買了小房子,日子過得還算愜意......”

似乎他們不是過來回答問題的,而是過來炫耀自己的。但隔著一個屏幕,情況是真是假你很難辨別,畢竟我們現在也沒有法律說吹牛犯法的吧。

除了知乎體之外,還有公眾號上的那些傳播焦慮的文章,我相信你一定也點開過下面這些文章:

《老公工資2萬,我全職在家月入5萬》

《畢業5年,存款百萬,這才一個人越來越值錢的最大跡象》

......

當我們看到這些標題的時候,就會產生焦慮的情緒:原來身邊人,尤其是年輕人都這麼厲害了,我真的是過得太糟了。

但如果你真的對比過身邊的朋友,你就會發現:

你以為的高收入,很可能只是假象。

如果單純只看數字,你很可能就會被當成韭菜割掉。

別再關注別人月薪多少了,相比之下,你更應該關注這3點

二、高收入的人群都做到了這3點

我們要看到的是,那些真正厲害的人身上所具備的優秀潛質,然後把這些東西全部“武裝”到自己身上,才會有進步。

雖然身邊朋友的“身價”各不相同,但我發現高收入職場人的身上都具備這3點:

1.有著清晰的個人職業規劃

和處在焦慮和迷茫狀態下的職場人不同,他們也許會被高工資牽著鼻子走,今天覺得IT行業收入高就跑去應聘,明天又覺得還會做銷售工資高,然後又辭職去做銷售,結果幾年後,當其他人升職加薪後,他們只能同新人競爭一個崗位。

而卓越的職場人不一樣,他們對自己有著清晰的職業規劃,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目標。

進入行業的前1-3年,他們會穩紮穩打,把行業所需的必備技能和知識全部學好;而等到3-5年,他們會漸漸地樹立起自己在這個領域內的“專家”地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有一技傍身;

往後的5-10年,他們會去考慮更高的目標,比如自己創業等等。

每一個階段,他們都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所以不會像個無頭蒼蠅一樣,看到哪裡好就往哪裡擠。

2.不斷突破舒適區

一般來說,一個行業基本上花到3年左右的時間,都能成為這個行業的“專家”。

所以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停止前進的步伐,他們認為自己做的工作內容太過熟悉,過於乏味。同時激情褪去後,他們也不會想著去接受一些新的挑戰,最終就待在自己的舒適區混日子。

但優秀的職場人會更喜歡折騰,如果說這個工作沒有挑戰性了,他們會果斷地選擇離開這個崗位或者是這個行業。因為在他們看來,自己的能力沒有得到增長,這就是在虛度光陰。

2014年,董卿在最風光的時候激流勇退,主動赴美留學,理由是不想被職業性的冷漠和麻木綁架。她說遇到了職業的平緩期,就要去學習新的知識,為自己充電。

兩年後,她帶著《中國詩詞大會》和《朗讀者》回來,驚豔全場。

如果你像個溫水煮青蛙一樣渾渾噩噩地過著日子,那麼到頭來日子也會把你給過了。

3.核心競爭力

現在我們都流行“副業剛需”“斜槓青年”的說法,但很多人容易忽略一個前提:副業和斜槓的前提一定是自己已經有了一個核心的本領,也就是說這個能力是別人無可替代的。

拿去年大紅大火的口紅一哥李佳琦來說,也許有人會說如果換做是我,有那麼好的平臺我也能大火。但他們可能忘記了,2016年之前,李佳琦在化妝品櫃檯幹導購,這一做就是三年,雖然那個時候月收入只有三四千,但他從未想過放棄,埋頭工作,認真學習專業的化妝知識。

正是那幾年的積累,才讓他脫穎而出,成為了那個連馬雲都賣不贏的男人。

所以,當別人只看到表面的高收益時,我們更要透過表象去看到他們成功背後的原因。

初入職場的人前期都會經歷一個收入相對來說比較低的過程,但如果你能夠早日製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打造核心競爭力,並且不斷去突破自己的舒適區,那麼高收入也就離你不遠了。


作者:焱公子,髮型光芒萬丈的跨界理工男。多年500強,專注解職場。寫有靈魂的故事,過有溫度的人生。微信公眾號:焱公子(ID:Yangongzi2015)。

如果你對我的內容變現營感興趣,歡迎私信回覆“寫作”瞭解詳情。記住是私信,不是留言區哦。

別再關注別人月薪多少了,相比之下,你更應該關注這3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