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戰”新進展:沙特產能升至1300萬桶

自沙特以每桶最低25美元的價格向市場大量供應原油,特別是瞄準了歐洲和亞洲使用俄羅斯原油的大型煉油廠,並進一步加速與俄羅斯的搶佔市場價格戰後,石油價格已經滑至30美元/桶左右。只不過這種"燒錢"的玩法,顯然並不適合能源市場。

“石油戰”新進展:沙特產能升至1300萬桶/日,增加750億美元股息

據外媒3月16日最新報道,由於沙特開展與俄羅斯的價格戰後,沙特阿美的股價持續下跌,該公司考慮今年將增加股息的同時削減支出。據瞭解,沙特表示將其產能提升至1300萬桶/日,通常會花費300億美元。目前,沙特阿美計劃宣佈2020年派發現金股息至少750億美元,這一金額高於去年的732億美元。

作為全球市值最高的能源企業,即便沙特阿美咬緊牙關增加股息,但也不能改變其在3月9日一天內跌超1萬億元人民幣市值的事實。這幾乎等同於跌去了一箇中國石油,截至3月9日,中國石油市值為0.94萬億元。據消息人士透露,沙特正試圖取代從歐洲到印度的全球煉油廠所使用的俄羅斯烏拉爾原油。

“石油戰”新進展:沙特產能升至1300萬桶/日,增加750億美元股息

作為世界頭號產油國,沙特拼著消耗也要狙擊俄羅斯的銷量,顯然價格戰不過是一個幌子。回顧歷史,2000年以後俄羅斯原油產能大增,而僅僅4年後,沙特與俄羅斯首次開始爭奪頭號產油國的位置,此後數年俄羅斯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力壓沙特成為第一。直到2010年,橫퐑打井和並水壓裂解技術讓美國的頁岩油形成一股新的趨勢,迫使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不得不攜手共抗外敵——美國。

實際上,石油價格戰在過去數十年間,全球各國都經歷過不少。2014年石油供不應求,面對美國頁岩油的大勢所趨,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從產油成本上著手,拒絕減產以此打擊美國頁岩油。

“石油戰”新進展:沙特產能升至1300萬桶/日,增加750億美元股息

只不過,這一波對美國的價格戰,思路沒錯,但低估了美國的手段。俄羅斯剛開始還能支撐得住,但下半年石油價格暴跌,俄羅斯因此陷入經濟衰退,其後還不得不耗費8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和黃金,搭配加息到17%的瘋狂舉動,才勉強得以保住俄羅斯經濟。

2015年,美國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正式解禁,美國原油湧入市場,直接衝擊舊巨頭們統治的市場。據悉,2016年俄羅斯日產1125萬桶/日的巔峰產能,極其暢銷也無法抵擋油價下跌。

“石油戰”新進展:沙特產能升至1300萬桶/日,增加750億美元股息

由此,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坐下來達成減產協議,油價才得以回到讓各國都可接受的正常水平。有分析人士指出,沙俄打價格戰雖然有猜測背後意圖或是,對抗一直佔據市場份額的美國頁岩油,但實際上沙俄都低估了技術革命的威力。

有觀點認為,只要美國頁岩油技術還在,不管是沙特佔領市場還是俄羅斯佔領市場,最後都需要面對美國頁岩油的競爭,而在競爭之中得到能源大買家的支持尤其重要。值得一提的是,有消息傳出,沙特阿美公司3月12日拒絕了兩家中國煉油廠增加4月原油供應的要求。

【精彩內容不夠看,更多猛料等你贊!點擊下方“瞭解更多”,輕鬆get最新最快最有趣的追蹤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